关于社区业务能力建设说明报告(精选范文4篇)

时间:2022-04-12 11:45:01 来源:网友投稿

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社会学家给社区下出的定义有140多种。社区是具有某种互动关系的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在一定领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共,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社区业务能力建设说明报告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社区业务能力建设说明报告4篇

第一篇: 社区业务能力建设说明报告

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社区建设是基层社会在党和政府的指导下,通过调整、强化社区组织,利用社区资源,发展社区事业,促进社会进步的重点“工程”。加强社区建设,对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近期,笔者与有关单位的同志一道,就加强我县社区建设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社区建设现状
  目前,我县共有57个城市社区(其中城区20个,镇级37个),47个农村社区,434个居民小组。管辖面积最大的是南城街道桐梓社区,6.7平方公里;管辖面积最小的是侣俸镇中兴社区,0.1平方公里。管辖人数(常住人口)最多的是东城街道塔山社区30560人;管辖人数最少的是少云镇长滩社区,338人。我县社区经过十余年发展,已奠定了一定基础,社区管理体系、工作队伍、社会服务基本到位。
  (一)管理体系基本形成
  全县社区均成立了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组建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成员单位议事会和社区监督委员会等,形成领导层、决策层、监督层和执行层兼备的组织体系。其中,社区党组织在协调社区单位、开展社区服务中起着核心作用。如巴川街道各社区以党员志愿者为骨干,采取“一帮一”的方式,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
  (二)工作队伍基本建立
  全县共有228名社区干部。城市社区配备“五职”干部(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居务助理员、文书、计生专干),镇级社区配备“四职”干部(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文书、计生专干),部分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一肩挑”。社区干部中,党员占总数的8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总数的29.4%。街道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补贴为1500元/月,其他干部1200元/月;镇级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补贴为1000元/月,其他干部800元/月。
  (三)基本服务逐步到位
  全县共建成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55个,为群众提供低保、社保、就业、卫生等服务。多数社区建立了社区警务室、图书室等,部分社区还建立慈善超市、休息室等,如巴川街道正街社区为居民提供休息场所,南城街道桐梓社区为居民提供健身设施。部分社区联系县级部门,开展文化、科技、医疗、法律等知识进社区活动。部分社区建立了帮扶救助、治安巡逻、纠纷调解等志愿者队伍,开展便民服务。
  (四)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多
  多数城市社区成立了文化活动小分队、健身队等,如东方社区成立“东方艺术团”,南城社区成立“夕阳红艺术团”,经常进社区、进居民楼院演出;利用社区广场等公共场所,定期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如东城社区成功兴办了首届社会体育运动会,受到群众欢迎。部分社区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涌现出一大批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文明小区。
  部体来看,我县社区建设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管理,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我县社区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居委会工作任务较重
  社区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其职责主要是居民服务。但目前社承担了太多政府工作,除纠纷调解、扶贫帮困、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管理等工作外,城市社区还要承担“两河整治”、“拆违”、“三整一改革”等阶段性工作,并应付上级检查、考评等,社区居委会超负荷运行特点明显。此外,一些政府部门把工本职工作交组社区,但权利、经费、人员、指导不到位,导致工作开展难、工作效果差。
  (二)办公及服务用房不足
  根据市里相关规定,“社区组织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使用面积应不低于500平方米”。目前,全县仅有9个社区达标,大多社区用房面积不足300平方米,如截山社区办公用房仅144平方米,旧县镇金钟社区用房仅20平方米,无法满足发展需要。县社区用房多是利用社区内单位、企业、居民闲置旧房,建设不规范,条件较差。
  (三)干部事多酬少影响积极性
  随着城市的发展,社区管理人口增金社区居委会承担的任务越来越生,而每个社区仅有4至6名干部,干部基本上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社区干部工资水平较低,养老保险每年仅400至600元,他们普遍认为工资待遇与其工作量不对等;由于部分社区干部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社区工作的专业知识,导致工作效率不高。上述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四)缺乏“造血”能力
  社区基本没有“造血”能力,每年仅靠2万元经费开展工作,没有经济实力更好地为民服务。仅有部分条件较好的社区,如正街、东城、龙山等社区,靠自有房屋出租和社区服务组织中介两种方式增收,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一是缺少优惠政策支持,社区发展经济的动力不强、支撑不够;二是社区干部的精力主要放在事务性工作上,在兴办实体、发展经济上缺少时间和精力。
  三、加强社区建设的建议
  (一)多方面为社区“减负”
  在社区职责和服务对象逐渐增多的情况下,社区已不堪重负,建议充分为社区“减负”。一是政府要理顺和社区之间的权责关系,进一步转变职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让社区有更多的精力为居民服务。二是在条件允许下调整社区布局。社区合理规模一般是1000户至3000户,目前袁家、塔山等社区已严重“超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划分社区。三是对管辖范围广、管理人数多的社区,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配专职干部,或适当增加工作经费让社区聘用工作人员,解决事多人少的问题。四是政府部门将工作交给社区要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并安排专业人员指导社区干部开展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二)加强社区阵地建设
  采取多元化方式,统筹解决社区办公及服务用房不足的问题。一是将社区建设纳入新城建设规划,县城开发区新建设社区要根据实际需要留足办公和服务用地。二是采取加大财政投入、争取上级补助和将部分闲置国有房屋调配给社区使用等办法,解决老城区社区用房不足的问题。三是新建或改建住宅小区应按照每100户15平方米的标准无偿提供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难以落实的,应提供一定的资金用于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建设。四是采取联办、有偿或无偿等方式,将社区内单位、企业的服务设施纳入社区协调使用。
  (三)整合力量共建社区
  社区建设是一项大工程,仅靠社区居委会的力量远远不够。应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共同建设社区。一是探索“合作共建、责任共担”的路子,完善县领导、县级部门联系社区制度,发挥部门优势,为社区提供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解决社区无法解决的难题。二是根据社区居民需要,培育和扶持社区社会,充分发挥其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三是鼓励社会资金进入社区,设立社区建设基金,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支持为辅的多元化资金筹措模式。
  (四)增强社区“造血”能力
  社区经济是深化社区建设、拓展社区服务的保障,应增强社区“造血”能力,大力发展社区经济。一是落实上级优惠政策,出台具体配套政策,在城建、工商、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社区大力支持,为社区发展经济实体提供政策保障。二是以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求为目的,大力发展社区商业和有偿服务,如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创办超市、茶楼、绿色网吧,为单体楼提供物业管理,为社区居民提供家政服务等,在增加社区收入的同进为困难居民提供就业岗位。三是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投资入股、合伙经营等方式,兴办服务机构,实行社区服务市场化运作。如通过连锁经营,为居民提供购物、餐饮、保健等服务。
  (五)充分调动社区干部积极性
  社区干部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一是建立健全社区干部保障机制。建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工作实绩逐步提高社区干部报酬,逐步建立完善社区干部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离任补贴制度,解决其后顾之忧。二是探索建立激励机制。在招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个人给予表彰奖励。三是建立社区干部培训制度。定期对社区干部进行政策法规、业务知道的培训,政府部门可结合实际对社区干部进行短训辅导,不断提高社区干部的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
  (六)培育公众参与意识
  公众参与匮乏是导致社区治理动力不足的原因,应强化公众参与,凝聚居民力量。一是增强居民归属感。让社区居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权、管理权、监督权,充分调动其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和建设的积极性。二是增进居民感情。经常开展邻里联谊会、二手物品交易、社区歌唱比赛等群众参与性强的活动,增加居民与社区的联系,增强邻里感情和互助意识。三是壮大志愿者队伍。建立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志愿服务储蓄回报机制,树立志愿服务的典型,鼓励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
  (七)大力发展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能够用较小的成本满足大多数老年人的服务需求,结合我县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现有养老机构无法满足实际需要的情况,建议大力发展社区养老。可以根据社区老年人状况,提供生活协助、特殊护理等多样化服务。鼓励社区创办各类符合老年人特点的福利机构,让老年人在社区得到更多的照料和帮助。此外,社区可试行建立“老年人医疗救助基金”,通过社会捐助等渠道筹集资金,帮助生活困难的老年人解决医疗难题。
  社区建设是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困难多、责任重。只有正视社区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地改革创新,开拓进取,才能让社区充满生机与活力,从而有力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二篇: 社区业务能力建设说明报告

完善社区治理体系

加强社区治理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为贯彻市全面深化改革决定,落实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要求,充分发挥地区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地区社区治理水平和服务创新能力,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重要意义

社区治理是在居民自治的基础上,由政府、社区组织、其他

社会组织、社区单位、居民,合作供给社区公共产品,共同解决

社区公共事务,携手优化社区公共秩序,推进社区持续发展的过

程。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加强社区治理能力建设,是培育创新社

会治理基层样本的重大举措,是激发社会活力、引导社会参与、

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载体,是实现“让身边的人幸福起来”愿景

的重要抓手。各科室要站在推动地区科学发展、促进地区和谐的

高度,充分认识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加强社区治理能力建设的重

要意义,当作加强和创新本科室工作的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系统治

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要求,加强党委领导,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政社互动机制,稳妥推进社区事务准入

和政府服务事项转移,推动自治事务、政务服务和社会服务分开,

扎实推进社区治理体系优化再造、社会活力有效激发、社会力量

有机整合和社区治理能力提档升级,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

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二)基本原则。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加强社区治理能力建

设,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工委、办事处领导和主

导作用的同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作用,逐步剥离

不宜于政府直接提供的服务管理事务,广泛调动社会组织、企业

和居民共同参与,进一步完善社区治理体系。

2、整合力量,协调联动。在创新体制机制的基础上,大力

引进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全面推进政社合作、上下互联、横

向互动,实现力量整合、工作整合和资源整合。

3、突出重点,兼顾全面。以增强社区治理合力为目标,以

改善民生为导向,重点推进社会动员、社会参与、社工人才、社

区治理等方面机制创新,提高地区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切

实兼顾各方利益诉求,正确处理政府、社会组织、基层自治与人

民群众之间的关系。

三、总体目标

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围绕

一个核心、完善五个体系、优化一个结构、形成一个格局、探索

一种模式”为抓手,以深化政社分开、社社合作、“四社”联动

和居民自治为基础,推动实现社区治理的实现“四个转变”,探

索建立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一带四议多方联动,,的社区治

理格局,形成“一核多元”的社区治理模式。

一个核心,多元主体参与、自治共治联动。

五个体系,即,社区组织体系、权责体系、工作体系、制度

体系和能力体系。

一个结构,即,将“两委一站”调整为“两委一站一中心”

(社区党委、居委会、社区服务站和社区邻里服务中心)。

一个格局,即,一带四议多方联动的社区治理格局。

四个转变,治理主体由单一向多元转变;治理体制由“自上

而下”的行政管理体制向“横向合作”的治理体制转变;治理形

式由单方行政决策向多方民主协商转变;治理结构由垂直科层结

构向扁平网络结构转变。

实现四化,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结构扁平化,治理过程透

明化,治理机制科学化。

一核多元,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多元主体参与为基础的社

区治理模式。

四、主要任务

以健全和完善社区组织体系、权责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

系和能力体系为核心,优化社区治理结构,以社区分类治理与合

作治理为导向,实现“多元主体参与、自治共治互动”。

(一)优化组织体系

1、强化党组织建设。优化社区党组织设置,加快构建基层

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以“I+R+S”(党组织+日常工作力量+社会

参与力量)模式为网格驱动力,将党组织建在网格,发挥核心领

导作用。积极探索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逐步实行社区

党组织领导成员直接选举,健全社区党员代表议事制度,推行机

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社区“双报到”制度,鼓励流动党员到社区

参加组织生活,大力开展社区党员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活动,

充分发挥党员在社区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社区居民广泛

参与自治和服务活动。

2、健全社区组织。围绕多元参与、共商共治的目标,以“两

委一站一中心五层,”的组织格局为基础,形成高效互动的社区组

织体系。在原有两委(社区党委和社区居委会)、一站(社区服

务站)的基础上,建立邻里中心(含社会工作站),为社区居民

提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通过政府扶持、购买服务等方式,大力

培育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发展多种形式的合

作组织。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实现社区、社会单位、

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四社联动’’,提高社区治理科学化水平。

3、优化治理结构。根据社区治理需要,进一步明确社区各

主体间的五个层级关系,即,领导层、议事层、决策层、执行层

和监督层。其中,领导层一一社区党委,议事层一一社区协商议

事会,决策层一一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执行层一一居委会、社区

邻里中心、社区社会组织,监督层一一社区事务监督委员会和社

区纪委。

(二)厘清权责体系

1、明确社区工作边界。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结合现

代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厘清街道办事处、社区党组织、社区自

治组织、社区服务站、社区邻里中心和社会组织的职责和权力关

系,明确各自工作边界,稳妥推进社区事务准入和政府服务事项

有序转移,为实现政府管理和社区治理有效衔接以及社区各类组

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奠定基础。

2、理顺社区治理关系。重点是理顺各科室与社区居委会、

社区服务站、邻里中心的权责关系,稳步推进政社分开、管办分

离,强化社会参与,实现各类主体良性互动和分工协作的无缝衔

接,夯实自治与共治基础。社区居委会是自治组织,主要职责是

完成法定事项、法定协助事项和政府委托事项,关键是组织居民

开展自治,积极协助基层政府开展工作,指导、协调和监督社区

内社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开展社区服务,依法

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社区服务站是街道“一站式,,服务大厅的延

伸,接受相关业务科室的指导。社区邻里中心主要功能是为社区

开展互助服务、公益服务和社会服务搭建平台,采取政府购买服

务、委托运营、项目合作等方式,为居民提供公益性、福利性和

专业性服务。

(三)完善制度体系

l、加强制度建设。以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

头治理为导向,从社区行政事务、公共事务共商共治、公共服务

社会参与、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社区居民自治引导等五个方面,

建立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社区治理制度体系,明确行政事务准

入、公共事务共商共治、购买公共服务、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和加

大居民自治扶持力度等制度。

2、优化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政社互动”、“四社联动”(社

工和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单位)、“四民一评”(民主提事、民

主决事、民主理事、民主监事、群众评议)等机制建设,提高社

区的组织化调节和自治水平,努力实现从传统社区管理模式向居

民自治与社区共治有机结合的现代社区治理模式转变,构建与

CBD地区现代化、国际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社区治理体制。

(四)健全工作体系

1、明确工作内容。根据居民需求和社区建设规律,把社区

工作内容确定为社区服务与社区照顾、社区安全与综合治理、社

区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社区环境及物业管理,以及社区文化和

精神文明建设、社区社会保障与社区福利等六个方面。

2、划分工作类型。按照行政管理类、政务服务类、基本公

共服务类、福利服务类、便利服务类、公益慈善类、自治互助类、

紧急救助类等不同类型,明确相应主体应该承担的工作任务,进

一步健全和完善社区工作体系,实现社区“大事小事有人管、日

常生活很方便”的目标。

3、确定工作任务。居委会主要任务是组织居民开展社区自

治,与社会组织和社会单位合作开展社区共治,重点是划小自治

单元、培育自治组织、完善自治网络,提高居民自治能力和水平。

社区社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按照章程确定的业务范围、围绕社区

公共管理问题或公共服务事务,组织居民、社会力量提供福利服

务、公益慈善、自治互助、紧急救助等服务。社区服务站主要任

务提供资格审查、津贴发放、证件办理等政务类服务。

(五)升级能力体系

1、社区建设统筹能力。围绕激发社区活力、管理社区事务、

协调利益关系、处理社区矛盾、做好群众工作和维护社区稳定开

展统筹工作。重点是打破条块分割,逐步建立起整合资源的管理

体制和统筹使用资源的反应机制,通过整合资源来体现和落实党

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

2、社区社会动员能力。以建立应急性动员和常态性动员、

行政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相结合的社会动员体系为目标,健全动

员网络,畅通动员渠道,完善动员机制,在实现社区公共管理事

务有效管理和公共服务事务有效供给中提高社区社会动员能力。.

3、社区事务决策能力。以引导和培育社区党委、居委会建

立PDCA的思维和执行力(P制订计划、D运作执行、c检查考核、

A分析处理)为导向,在社区全面深入实施“四民一评,,工作机

制,提高社区的决策能力,塑造现代社区治理权威。

4、社区服务供给能力。以社区服务有效供给为目标,健全

和完善社区服务供给体系,挖掘社区服务骨干人才,激发社会组

织活力,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完善联动工作机制,提高社区服务

自治化、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

5、社区事务管理能力。以构建“一带四议多方联动”社区

治理格局为抓手,以社区发展的重点问题和社区成员的关注焦点

问题为载体,充分发挥各类社区主体作用,实现社区事务有效管

理有目标。一带,社区党组织和党员的带领;四议,社区成员提

议,社区“两委”审议,社区各方代表商议,社区居民代表会议

决议;多方联动,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社区“两委”、驻区单位、

社区团体组织、居民代表会议等社区主体进行联动,共同解决开

展社区公共服务或解决社区公共事务管理问题。通过社区工作实

践,全面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五、工作要求

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的一项基础性、长远性、系统

性任务,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各项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书记、主任为组长,科室负责

人、社区负责人代表、专家顾问、社会组织和社会单位代表、社

工代表组成的联席委员会,共同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各科室,

要以此为契机,协助、指导社区不断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提高社

区治理能力。

(二)加大保障力度。要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大

力度保障,加快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要抽调社区

建设、民政、综治、残联、工、青、妇等部门和枢纽型社会组织

的工作骨干和技术人才参与方案筹划、措施制定工作,聘请高校、

科研院所有关专家学者参与指导建设工作。设立专项经费,加大

经费支持保障力度。

(三)完善政策措施。社区治理体系和社区治理能力建设涉

及体制机制创新,要加强职能剥离、社区治理、社区社会组织培

育、购买服务、项目管理等政策制度的建设,形成完善的政策制

度体系。各科室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积

极参与、共建共享,着力在政策集成、资源集聚、力量整合和互

联互动上下功夫,为完善街道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贡献力量。

第三篇: 社区业务能力建设说明报告

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社区建设调研报告一

根据省农办、省民政厅对农村社区建设进行专题调研的工作通知,市农办,市民政局抽调专人就农村社区建设情况对六县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专题调研,现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辖五县一区,现有12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3万人。有60个乡镇,5个街道,834个行政村,43个社区居委会, 5646个村民小组。我市以“一村一社区”为主导模式建成小满镇金城社区、长安乡万家墩社区2个高标准示范化社区,目前,有梁家墩镇四闸社区、小满镇店子闸社区、碱滩镇古城社区等3个农村社区建成并已投入使用,还有2个社区正在建设过程当中。已建成的长安万家墩社区、小满金城社区、梁家墩镇四闸社区,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至少达到350平方米,其中用于服务的面积不低于70%,每个社区设有多功能综合服务中心、多功能会议室、卫生室、室内健身室、便民超市、小学、幼儿园、休闲广场、警务室等,可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服务需求。已建成的农村社区按小村4人、大村5-6人的要求配置了社区工作人员,将一批个人素质好、文化水平高、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员充实到社区服务队伍中来,社区工作人员的组织结构得到了优化,切实全面提升了社区为民服务的能力。在社区服务功能方面,从目前运行过程来看,社区可以为群众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社会救助、计划生育政策指导、流动人口管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卫生管理、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服务。

二、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主要做法

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加强农村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在农村社区创建工作中,基本形成了“一村一社区”的主导模式,在服务农村生产生活、创新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总结起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搞好农村社区建设总体规划。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结合各乡镇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科学制定符合当地农村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方案,以现行建制村为基础,因地制宜,采取“一村一社区”的模式组织农村社区建设,在农村小康居民点建设工作中,一并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抓在手上,并积极向上争取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着力建设高标准示范化农村社区。

2、健全农村基础设施体系。根据管理人口规模和村民居住分布状况,统筹兼顾公共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服务的现实需要,积极依托村级办公服务场所,有效整合政府、社区和市场化服务资源及项目,重点建设集管理、服务、教育、活动等多功能为一体、并带有室外活动健身广场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在已建成的农村社区中,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坚持一室多用,合理划分服务功能,设置了服务窗口,计生(卫生)室、警务(民调)室、图书室、文体活动室、老人日间照料服务室、党员活动室等服务机构,统一归属社区服务中心管理。

3、加快社区职能转变,由管理向服务迈进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传统意义上的社区已经开始身农村推进,社区的工作日趋多样化复杂化,从小康工程建设,到大规模的土地整理,再到社区事务服务阶段,包括流动人口管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职业技能培训、推荐就业、社会救助、卫生管理、社会治安等方面工作。通过近几年社区工作人员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医疗、卫生、计生、社会保障、技能培训、就业推介、治保、民事调解等事关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了大量的服务,社区社会保障全面覆盖,切实实现了社区工作职能的转变。同时,近两年来推行的低保制度、合作医疗、就业培训、文化下乡、专业保洁、垃圾集中清运、治安巡逻等惠民措施,从生活保障、安全保障、生活环境质量等方面改善了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让群众得到了实惠,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4、机构健全,民主管理。小满金城社区、长安万家墩社区、居委会认真执行社区自治章程和各项自治制度,在社区工作中充分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监督的民主自治活动。每年召开居民代表大会2期,分别为审议社区工作报告和社区工作计划以及社区重大事项,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充分行使了民主机制,也充分体现了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同时,办好公开栏,对社区每月财务收支情况、社区低保家庭补助情况及社区重大决议等做到及时依法进行公示,并设群众意见箱、开展问卷调查,接受居民群众监督,群众较为满意。社区自治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5、以各类活动为载体,发挥社区服务群众功能。一是大力宣政策法规。我区组织各乡镇对国家土地管理、计划生育等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学习,采取书写标语、群众会议等方式进行宣传,尤其对家电下乡、粮食直补、农机具补贴等惠民政策进行了广泛宣传,不但使群众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得到了进一步了解,而且对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促进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二是组织开展了各项农业技术指导活动。我区积极组织各乡镇技术骨干,结合农村实际,举办农作物田间管理、畜牧养殖等知识讲座多次,坚持课堂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农民群众对农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对畜牧养殖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三是组织开展了各项文体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了戏曲演出、电影播放、象棋比赛、篮球比赛等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三、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各级党委政府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社区建设和发展中仍然存在和新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1、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和管理急待跟上

社区的公共设施包括办公场所、活动场所、卫生服务机构等有所缺失。从目前情况来看,部分社区硬件设施不到位,尤其是室内外的活动器械、乐器、图书、音响设备等配备不足,不能满足社区群众的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在硬件设施的完善上,需要更多方面的资金支持。

2、社区干部和居民的素质仍需提高

成立社区以后,随着农村小康居民楼的建设以及土地流转的不断加快,农民的生产生活居住环境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生活方式和习惯也需要改变,这是很长的过程,需要我们长时间的引导和教育。居民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方面都需要有所提升,同时,社区的大部分干部由原村委会人员转任,工作方式方法政策法律水平也需要不断的提高,以满足社区居民转型后的需求。近两年有的社区虽然下派了大学生助理,对社区干部的整体素质有所提升,但仍不能满足,还需要引进新机制、新人才。

3、居民社区建设参与度不高,共同价值观有待培育。

受到现代化浪潮的冲击,现在的农村社区由封闭走向开放,传统的因素越来越少,社区居民经济利益的多元化直接导致价值意识的多元化,要培育社区成员对社区的归属感,凝聚力,发挥他们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难度很大。农民群众虽然有着提高生活品质的强烈愿望,但主动参与性不强,认为社区建设只是政府的事。建设中仅仅依靠各级组织的力量是不够的,更多的是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

4、社区工作人员待遇有待提高

社区工作人员大部分是由村社干部兼职,在村社干部实行工资制后,政府和群众对村社干部的工作要求显著提高,同时,随着政府对群众服务项目的增多,村社干部的工作量也大幅度增加,但报酬水平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日前社区干部报酬主要是村社干部的工资收入,是从财政部门转移支付保障,但是,工资收入水平低,目前的收入水平和他们付出的工作精力极不相当,加之近几年来物价水平上涨,这种表现更为突出。

四、抓好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

1、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只应起引子和助力的作用,而不是把社区建成政府的延伸机构。在市政府各职能部门服务向社区延伸工作中,确定牵头部门设计涵盖全面服务内容的资料统一对外公开,避免展板林立;在职能部门要求社区协助各项调查时坚持费随事转。

2、上级部门要引导社区建设实现和谐,又要把社区建设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要加大社区干部业务培训,向社区派出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业务指导等,提高社区自治能力和整体素质,将基层工作中涉及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分类整理,印制成基层社区工作守则,便于基层工作中使用。

3、提高社区干部的收入水平,使之接近和达到平均水平;增大社区建设投入,不断提高社区服务办公的硬件设施和公益性服务设施;出台支持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社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4、提高规划水平,在居民集中居住区合理配置公安、学校、医院、市场、文化娱乐场所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设施设备。

社区建设调研报告二

为巩固和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从根本上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进一步规范社区、村建设,完善和优化社区、村服务功能,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和能力,根据顾峰书记指示,201X年4月10日至20日,区委副调研员文钢铁带领区委办、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委、区政府办、区民政局、区人社局、区农村工作局、区社管办等单位负责人,到宋家桥街道、金山街道、桂花街道、月塘街道、茨菇塘街道、合泰管理办公室进行专题调研,通过座谈交流、实地察看、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了我区社区、村规范化建设的基本情况。4月23日,区专题调研组赴湘潭县实地考察学习了“松绑减负,提升服务”的成功经验。现将调研、考察情况综合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区社区、村建设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稳步发展,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改善办公条件、开展服务工作、稳定和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社区、村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调研中发现,我区社区、村建设还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政务工作多,服务职能弱化。目前,社区要承担大量的行政事务,不仅要履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治安、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劳动就业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政务性工作,同时还要承担一些单位和部门委托和交办的繁多的工作任务。有社区干部直言:“社区就是政府一条腿”“社区就是一箩筐,条条线的工作往里倒”。据调查统计,社区要承担83项政府职能工作(村级要承担61项任务),甚至还要强制承担一些无法承担的工作,比如要求社区签定责任状完成献血指标等,造成社区超职能、超权限、超负荷运作,致使社区工作人员个个身兼数职,疲于应对,没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居民服务管理,使得社区的自治功能和服务功能逐渐弱化。

(二)悬挂牌子多,阵地管理乱。走进社区,可以看到墙面上挂满了各类门牌、制度牌,有的甚至挂到紧挨屋顶,有社区干部笑言:“社区挂牌就像贴磁砖,满墙都是。”据统计,社区悬挂的功能室牌最多有55块,制度牌最多有148块。一些职能部门为了推进某项工作或打造特色,就在社区占有阵地,成立机构,悬挂牌子,建立台账。条条线的工作往社区挤,一项工作一套牌子,实在挂不下,只好把挂牌的框换成活动的,等到检查时临时换上,或者利用电子显示屏,检查哪项工作就把对应的“牌子”打到屏幕上。像石子头社区备用的同心社区、志愿者雷锋号、防灾减灾、计生流动人口等工作的牌子就有80多块。尽管我区社区、村阵地建设加强了规范管理,但由于悬挂的牌子太多,仍然出现杂乱无章的局面。

(三)考核检查多,负担重,压力大。据调查统计,社区直接或间接承担上级部门的检查考核任务约有17项,其中,省级2项(党建、创文)、市级7项(党建、创文、计生、城管、综治、民政、劳动保障)、区级8项(党建、创文、计生、城管、综治、民政、劳动保障、社管);村直接或间接承担上级部门的检查考核任务约有12项,其中,省级1项(党建)、市级4项(党建、计生、城管、综治)、区级7项(党建、计生、城乡同治、综治、民政、劳动保障、社管)。这些考核项目种类繁杂,考核时间也未相对集中,有的还是不同级别的重复检查考核,并且每项考核要求建立一整套台账。像石子头社区一个月内迎接各类检查、考察、调研最多达到了13次。社区干部感叹:“工作开展得越好,迎检次数就越多,我们就越辛苦”。可见,检查考核多给社区干部带来的负担重,压力大,严重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四)职数偏少,结构不均衡,缺乏梯队培养。街道、社区书记普遍反映,社区队伍建设存在突出问题,一是职数偏少。目前定编5-6人,难以应对社区繁重的工作任务,需要临聘人员充实,不但给社区经济带来压力,而且工作处于被动。二是结构不均衡。社区工作人员来源庞杂,总体上年龄结构偏大,男性比例太低,素质参差不齐。年纪大的,虽然工作上有一定经验,但文化程度不高,信息化办公难;男性偏少,对一些工作开展带来不利;新招聘的年轻人,虽然有的是大学生,但缺乏工作经验,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不强,加上不安心社区工作,服务意识淡薄,工作不主动,导致工作效率不高。三是缺乏梯队培养。目前社区重任仍然压在社区书记、主任肩上,缺乏后备骨干力量,从长远发展看,没有接班人。

(五)党员管理难,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不少社区、村书记反映党员管理有难度。综合情况看,一是改制企业将党员档案整体打包移交,底数不清;二是房在本地,人在外地,流动性强,联系困难;三是退休老党员多,年轻党员少,缺乏活力。基于以上原因,社区党组织开展“三会一课”和党员活动,一般只有在册党员的1/3人数参加,且都是退休老党员。由于社区党员管理难以到位,偏向老龄化,加上社区、村书记反映的党员文化程度偏低,无法很好地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和引导居民、村民自治管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和发挥。

  二、湘潭县的成功做法

第四篇: 社区业务能力建设说明报告

九州路办事处

社区平安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九州路办事处是目前开发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办事处,辖区面积近10平方公里,人口6.6万人,均占全区建成区面积和人口的80%以上。办事处现辖鹤翔、鹤源、桂鹤、九州、金鹤等六个社区居委会,城市社区人口5.3万人。

办事处六个社区中,鹤翔、鹤源、桂鹤、九州成立于2001年11月,是开发区第一批成立的社区居委会,金鹤社区由原贸易区管理办公室于2003年6月改制而来,福田社区筹组工作正在进行。

社区平安建设在上级综治委和办事处工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不断增强基层预防、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大量的不稳定因素化解在了基层,实现了平安建设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建设,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刑事治安案件同比连年下降,人民安全感指数保持在95%以上,辖区近几年未发生恶性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无赴省、进京非正常信访案件和群体性事件,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610工作实现“三零”目标,圆满完成平安建设责任目标,为开发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办事处先后被评为河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办事处、鹤壁市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开发区平安建设先进办事处等荣誉称号。

加强基层,夯实基础

基层基础工作是落实各项措施的基础和保证。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基层综治组织建设,为平安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一是加强社区综治机构建设,建立健全了社区综治、信访、治保、民调、帮教、治安巡逻等群团组织,加强了培训和指导,确保经常性发挥作用。二是重视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统一规章制度,按照办事处要求,规范填写各类登记薄、台账等档案资料,明确专人负责档案的收集、分类和归档工作。

强化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在发挥公安部门在社会治安整治中的主力作用外,社区组建了200余人的以享受低保人员为主的义务治安巡逻队伍,坚持每天巡逻、登记巡逻日志。社区建立了以居民组长、楼栋长、老党员为主要成员的信息员队伍,广泛收集社情民意,掌握社会热点、难点信息,及时上报和化解不稳定因素,有效预防了刑事、治安案件以及越级上访、集体上访等影响稳定案事件的发生。同时加强对驻区单位内保、物业小区安保的监督检查,多管齐下,在社区形成了以公安为主,社区巡防、单位内保、物业安保等在内的社区平安建设工作格局。2007年以来,辖区刑事案件较去年同期下降31%,治安案件同比下降28%,未发生一起赴市以上个人、集体信访事件。

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

一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利用社区固定宣传版面大力开展“法律进社区、入户”活动,利用春节社火表演、三月综治宣传月、“124”法制宣传日等固定时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辖区群众的法制观念。二是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坚持集中排查和定期排查相结合,社区坚持每10天排查一次,政治敏感期集中排查,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登记造册,建立台帐。三是建立健全社区、居民小组、楼栋长“三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社会联动,规范运行”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四是实行社区干部包案制度。对影响稳定的较大矛盾纠纷,按照责任分工包稳定、包调解,直至案结事了。2005年底,我们在矛盾排查过程中,发现鹤翔社区西区12、14号楼居民准备集体上访,主要原因是供热效果不好,群众意见大。社区在掌握情况后,及时介入,迅速与群众代表、物业公司、热力公司结合,从中调解,在找到问题症结后,经三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物业公司适当延长供热时间,热力公司在2006年供热前完成管网改造,问题得到解决,避免了一起集体上访事件。2006年8月,热力公司对12、14号楼管网进行了改造,避免了一起群体性信访事件。

二、存在问题和建议

社区平安建设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形成了一些工作机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社区平安建设经费匮乏。目前情况下,社区每年办公经费仅有1000元,平安建设工作除公安、单位、物业安保外,只能靠社区干部和享受低保人员义务进行,他们一缺手段,二缺经费,三缺制度,四缺保障,一定程度上存在应付检查现象。

(二)社区平安建设缺乏政策支持。社区警务室形同虚设,社区民警不能保证每周四天的社区工作,如果没有上级检查,很难在社区见到民警的影子。治安工作应当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开展,但在这方面没有可行的政策依据。

(三)社区平安建设只有形成社会合理,才能确保发挥作用。比如前几年在郑州开展的“万人大巡防”活动,每时每刻,不论大街小巷都能见到公安、保安和居民群众(单位出人)和社区义务巡防队伍,有力打击了街头违法犯罪,“两抢一盗”案件发生率大幅下降,居民群众交口称赞,达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社区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尤为突出。目前办事处各社区在职社区干部仅一人,带领5-7名“4050”人员,与社区繁重的社会事务形成巨大反差。

(五)社区干部的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社区干部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群体,目前我市尚未制定较为完善的社区干部的考核、奖惩、“进出”和福利待遇等规定。专职社区干部待遇偏低,每月固定收入不及全市平均工资,付出于收入不成比例,严重挫伤了社区干部工作积极性。

推荐访问:能力建设 精选 业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