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深度教学课题研究范文六篇

时间:2022-04-14 19:20:02 来源:网友投稿

课题,读音kè tí,汉语词语,指考试的题目;研究或讨论的主要问题或急待解决的重大事项,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数学深度教学课题研究6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小学数学深度教学课题研究6篇

第一篇: 小学数学深度教学课题研究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

????? (2011年秋季学期)金能小学 张青才

(一)课题产生背景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应该说教学质量要比以往更好才是。然而,在近几年的期末统考中,数学总体成绩不大理想;尽管教师们花了更大的力气教学,可以说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很吃力,但教学质量依然没有教大的改观,学生的学习效率仍有待于提高。导致目前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或许是一直以来,我们偏重于研究怎么教,而对学生怎样学缺乏足够的认识、探讨和研究,致使学生没有学会学习,缺乏学习能力,也就是“习得无助”。所以,我们必须走进学习,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研究数学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探寻一条可行之路。

?(二)课题实施意义

1、激发学习积极性。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因会学而乐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促进自主学习。学生只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谈得上“学会学习”,才有可能进行自主学习。

3、培养学习能力。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熟练运用,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学习能力。

4、体现学习的主体性。研究学习方法是教学改革一个重要的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以学定教,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数学学习方法的内容。(培养什么?)

在小学阶段,数学学习方法一般指学生接受和巩固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与程序。数学学习方法的内容包括:

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学习习惯。如:倾听的习惯、书写的习惯、表达的习惯;

没有学科特征的学习的一般方法。如:记忆的方法、预习的方法、复习的方法、应考的方法;具有数学学科特性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如:集合思想、极限思想、转化思想、分析归类法、比较类推法、分析应用题的方法、估算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这些数学学习方法的内涵和运用的程序。

2、数学学习方法指导与培养的策略。(怎样培养?)

怎样进行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培养?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另一个主要内容。

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授,应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把学法融于具体的学习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已领悟,然后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学习的规律,形成方法。学习方法的掌握,不是老师讲会的,需要学生自己不断的反思和调整原有的认识,内化归纳入已有知识体系,才能加以运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培养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可操作性原则。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具体、形象、生动,可操作性要强。不管是教师传授还是学生自己总结,学习方法的习得要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进行。

(2)针对性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指导,主要是进行学习技能的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是针对学生学习差异进行指导,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指导的侧重点不同。

(3)实践性原则。进行方法训练,使之达到自动化、技巧化,养成良好的习惯。

?(4)实用性原则。以常用的学习方法为重点,指导时多讲怎么做,少讲为什么,力求深入浅出,语言要通俗易懂,富有儿童情趣,以便于学生接受。

?(5)循序渐进原则。学习方法的使用需要一个认识、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要小步子递进,先慢后快,持之以恒。

3、小学数学学习方法的评价。(如何评价?)

数学学习方法的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方法没有最优,只有合理。合理化的方法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的,不同的人认同的观点不同,只要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它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合理的。因此,评价学习方法时,关注点应放在方法的获得、内化、运用上,宜采用激性的语言鼓励学生自己探究、发现、总结学习方法。

(四)具体方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是提供学生发问的前提条件,是培养提问题能力和养成提问习惯的有效措施。培养问题意识是培养学会创新的切入点。如何创设较好的问题情境,激发探索的兴趣呢?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实物、实例入手,采用故事、游戏、儿歌、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教材内容)与生活的实际内容(直观情景)紧密联系起来,把握最近发展区,营造学生认知心理上的悬念,让学生有问题可提,激活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心态。例如:我在教一年级上册的《有几瓶牛奶》时,我就以笑笑数完牛奶遇到了难题,需要孩子们的帮助做为导入,让孩子们根据画面的内容提出问题:“左边有5瓶牛奶,右边有9瓶牛奶,一共有多少瓶牛奶的问题?”从而导出课题,这样的导入方式新颖,孩子们不知不觉就被带入新课内容的学习中去了。又如元仙妹老师上的《9的乘法口诀》,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屏幕显示校园,接着又看到一辆汽车运来了许多花卉。师:看到这些花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经思考提出了:这些花有什么用?有几种品种?买来多少盆花?学生一旦有了疑问,就会引起好奇心,开启思维,引发探索,为下面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架起了桥梁。

?二、教给质疑方法,防范于未然提问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如果有疑问,就会引起悬念,就会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思维之弦。因此,教学中不仅要创设情境,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引发质疑,使学生感到有问题要解决,而且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充分地调动他们不断探索真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会质疑,进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1、让学生掌握结构,明确质疑方向

教师要在领会教材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地处理教材,从教材结构入手,把握知识之间联系,以此作为指导学生质疑的重点,做好示范提问,教给质疑的方法,为今后学生学法迁移,独立质疑做好铺垫。例如:“乘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中的笔算部分的教学,这部分内容有五个知识点:乘数是两位数积不进位的乘法;乘数是两位数积有进位的乘法;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师在教“乘数是两数积的进位的乘法”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例题的特征、运算顺序、部分积的定位、计算结果等方面进行质疑,为后面学习多位数乘法质疑做好铺垫。在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时就可以对照“乘法是两、三位数乘法的质疑方法进行类推,从而懂得从例题的特征、计算顺序、商的定位、怎样试商、被除数中间不够除怎么办、被除数末尾不够除怎么办等方面提问。

2、让学生把握要点,提高质疑水平

学生明确质疑方向,通过正确迁移,已具备了一定质疑能力,并不意味着每个问题都能问在重点处、点子上或问得恰到好处。因此,还要让学生把握知识的要点。一是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为值得怀疑的地方发现问题,提出质疑;二是已经理解的学生可以提问,考考教师和同学;三是在知识的“生长点”上,即在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四是在知识的“结合点”上质疑,即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比较上发现问题,提出质疑;五是在“认知冲突”中找疑点,即新知识同自身原有认知结构矛盾冲突的地方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六是大胆猜想、联想、多角度、多层次地发现问题,提出质疑;七是从课题、知识的意义、性质、特征、定律和公式上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这样一来就为学生提供发展潜在能力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人机会得到锻炼,从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长此以往,学生在这样民主和谐氛围的课堂里,就会为提出一个高质量的问题而自豪,学习的积极性势必倍增。

3、在数学课堂中设计出学生混淆的题型,以错误形式出现,这样既可以加深印象有可以防范于未然。

三、引导、类推、迁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质疑和释疑的关系。质疑是一种手段,释疑才是目的。学生有了质疑的能力后,还要让学生知道知识生成的过程,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步骤,才能逐渐独立地策划学习活动,自己学习同类知识,从而真正地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例如:在面积公式的推导方面,当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除要求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矩形知识,懂得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面积外,还要让学生知道运用化归的思想,动手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已学过的长方形,找到新图形(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各部分间的相应等长关系,从而推导出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一旦有了化归的思想,在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就会主动地提出能不能也把三角形割补成已学过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面积来计算。另外还要让学生大胆地进行操作实验,探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又能拼出已学过的什么图形?从而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教学梯形面积计算时,学生就会利用类推、迁移、化归的方法,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已学过的图形,用一个梯形可割补成已学会的图形,从而懂得可用多种方法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一旦学生整体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同时学会数学的学习方法,形成数学学习能力,那么在此后学习类似的圆面积、圆柱体体积等等的计算时,他们就能自己主动地、有的放矢地探索,化圆为方,推导出圆面积、圆柱体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公式。

小学数学教材中在类同关系的内容很多,如“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进位加法”、“表内乘法”、“多位数的读法”、“多位数的加减法”等等,都可以这样举一反三,找出规律,高效率地学习,解决问题,而当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后,就会信心百倍地投入数学学习中去。

四、交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

现在的学生普遍成在懒动脑。对于问题的出现他(她)们不知道如何下手,远远不能跟新课标接轨。再加上老师们只注重数学知识而忽略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注重方法而忽略数学思想,从而导致学生只能按方法解题而不能按思想解一类题。我在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的教学,交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一是由已知条件入手去分析问题;二是由问题入手去分析问题。特别是二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大多数数学老师忽略了。

五、加强实践活动

?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经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尽量多让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经历体验数学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真正理解数学,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①结合学具制作和演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课前让学生充分制作好一套学具:圆锥与圆柱等高等底的、等底不等高的、等高不等底的、还有既不等高也不等底的几组学具。导入新课时让学生先猜测,圆锥的体积计算可能与什么有关?(生:与圆柱体积有关)。接着让学生用每组学具量一量沙子,发现每组圆锥与圆柱体积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并把发现的事实填在老师预先发的表格里,再让学生合作交流,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自己得出圆锥体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从而导出圆锥体积公式V=1/3sh。②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它源于实践,又用于实践。要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积极地参与生活实践。如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知识后,让学生制作一个装密饯的圆柱体。如学习了长方形面积公式后,算一算本班教室的面积。学习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后,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三角形或其它的形状行不行?为什么?这样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通过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思考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在数学课堂中。作为数学老师要有激趣的数学语言;要有设计出学生质疑的数学问题;要有创造性地使用驾驭数学教材的能力;要有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陌生为熟知的数学头脑;要树立用数学思想指导数学方法的数学理念。学生就会从数学题海中走出来,就会爱上这一科。

2011年9月

第二篇: 小学数学深度教学课题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课题研究

一、课题的确立  
    学生从小学进入中学后,数学教学要求和教育环境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有的学生感到不适应。怎样才能让学生很快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呢?这就得研究七年级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素质,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来培养数学习惯、知识、兴趣、品质等方面的良好素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头脑去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让学生能轻松自如地学习数学,避免走弯路,并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在教师教学上,实现四个衔接 
 1、教学内容的衔接。
   教学中,在知识衔接时,注意确定适合于教与学两方面的坡度,使教与学的步伐缩小一点,进行小跨步转化。七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与小学内容处理要恰当。在学习新知识时,七年级可以更多地利用小学的旧知识,形成旧知识对新知识的正迁移,逐步消除负迁移,这是解决初一数学教学与小学的衔接的有效途径。七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与小学的内容要认真剖析。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要采用比较的方法,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是解决七年级数学教学与小学衔接的又一途径。七年级数学应用题解法与小学比较,要转变。学生从小学进入七年级,面临“算术”到“代数”的过渡。这种过渡,也通过列方程应用题明显体现出来。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设计应用题的"算术解法"到"代数解法"过渡的情景,让学生亲身感受这个转变,是很有必要的。 
 2、教学方法的衔接。
    通过双向听课及研讨,把握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各自特点,并适当渗透运用到各自教学中去。努力摸清各阶段衔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切磋衔接教育的方法,探索搞好衔接教育的路子,着手从两个方面进行衔接:A从学生本身特点的变化进行衔接。B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角度进行衔接。 
 3、学习评价的衔接。
    小学教学中注重鼓励性评价,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七年级教学同样应注意到这些,并不断开拓他们的思路,激发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重视思维的逻辑性,周密性,答案的多样性、正确性。  
4、师生交往的衔接。
    小学教师特别注重与学生的交往,像慈母般关心学生,与学生同活动,同学习,寓教于活动实践之中,寓教于娱乐之中;中学教师则注重师生情感的沟通与交流,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掌握规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为衔接教育铺好路。 
(二)在学生学习上,实行三个衔接  
1、学习动机的衔接。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一般是比较直接的,近期的,而初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则逐渐向间接的,远期的方向转化,同时他们的求知欲、兴趣不断增强,并且日益趋向持续而稳定,逐步形成对学习的负责态度。
2、学习惯的衔接。
   学习习惯包括听课、笔记、作业演算、识记等内容。小学重在做好良好习 惯的初步养成教育;初中则要求将学习习惯内化,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形成个性化趋势。七年级起始阶段继续抓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稳定、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习能力的衔接发展。
    初中学生的表达能力、感知能力、识记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与小学阶段相比较处于定型前的快速发展阶段。根据这一特点,小学阶段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上述诸方面的能力,为中学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七年级则必须抓住有利时机,采用多种教育方法,促进学生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四、课题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在埕英小学、前何小学六年级各取一个班分别作为数学教学研究实验班,进行小学六年级和中学七级的循环教学,以便展开衔接教学纵向联系序列研究,又能进行横向的比较研究。花三年完成第一轮实验,形成初步的理论和实践总结。分四方面进行:针对我校生源区中小学现状,采用“研读--测试--切磋--实践”的模式,对中小学衔接数学教学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对目前存在问题作出科学评估,并根据教学大纲、教材,为初中教育摸清起点情况,为以后的初中教育提供客观依据,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课题研究的阶段与程序  
1、第一年(2005.9~2006.2)确定课题负责人员,开展前期观察、调查、积累有关资料等。 
2、第二年(2006.2~2007.2)建立实验课题组,形成研究网络,初步形成教研常态模式,落实配套措施,中期评估。  
3、第三年(2007.2~2007.7)在中期评估的基础上,调整研究策略,修改有关措施,开展深入研究。 4、第四年(2007.9~2008.7)全面总结实验成果,形成实验报告,参与实验成果展示活动。
六、课题研究的具体分工
1、何亚东、彭国亮负责教学内容的衔接。  
2、何顺武、杨龙光负责教学方法的衔接。 
3、何荫华、何玉芬负责思维能力培养的衔接。
4、林细茂、何鸿元负责数形结合思想渗透衔接

第三篇: 小学数学深度教学课题研究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

      (2011年秋季学期)金能小学 张青才

(一)课题产生背景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应该说教学质量要比以往更好才是。然而,在近几年的期末统考中,数学总体成绩不大理想;尽管教师们花了更大的力气教学,可以说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很吃力,但教学质量依然没有教大的改观,学生的学习效率仍有待于提高。导致目前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或许是一直以来,我们偏重于研究怎么教,而对学生怎样学缺乏足够的认识、探讨和研究,致使学生没有学会学习,缺乏学习能力,也就是“习得无助”。所以,我们必须走进学习,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研究数学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探寻一条可行之路。

 (二)课题实施意义

1、激发学习积极性。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因会学而乐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促进自主学习。学生只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谈得上“学会学习”,才有可能进行自主学习。

3、培养学习能力。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熟练运用,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学习能力。

4、体现学习的主体性。研究学习方法是教学改革一个重要的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以学定教,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数学学习方法的内容。(培养什么?)

在小学阶段,数学学习方法一般指学生接受和巩固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与程序。数学学习方法的内容包括:

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学习习惯。如:倾听的习惯、书写的习惯、表达的习惯;

没有学科特征的学习的一般方法。如:记忆的方法、预习的方法、复习的方法、应考的方法;具有数学学科特性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如:集合思想、极限思想、转化思想、分析归类法、比较类推法、分析应用题的方法、估算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这些数学学习方法的内涵和运用的程序。

2、数学学习方法指导与培养的策略。(怎样培养?)

怎样进行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培养?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另一个主要内容。

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授,应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把学法融于具体的学习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已领悟,然后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学习的规律,形成方法。学习方法的掌握,不是老师讲会的,需要学生自己不断的反思和调整原有的认识,内化归纳入已有知识体系,才能加以运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培养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可操作性原则。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具体、形象、生动,可操作性要强。不管是教师传授还是学生自己总结,学习方法的习得要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进行。

(2)针对性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指导,主要是进行学习技能的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是针对学生学习差异进行指导,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指导的侧重点不同。

(3)实践性原则。进行方法训练,使之达到自动化、技巧化,养成良好的习惯。

 (4)实用性原则。以常用的学习方法为重点,指导时多讲怎么做,少讲为什么,力求深入浅出,语言要通俗易懂,富有儿童情趣,以便于学生接受。

 (5)循序渐进原则。学习方法的使用需要一个认识、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要小步子递进,先慢后快,持之以恒。

3、小学数学学习方法的评价。(如何评价?)

数学学习方法的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方法没有最优,只有合理。合理化的方法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的,不同的人认同的观点不同,只要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它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合理的。因此,评价学习方法时,关注点应放在方法的获得、内化、运用上,宜采用激性的语言鼓励学生自己探究、发现、总结学习方法。

(四)具体方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是提供学生发问的前提条件,是培养提问题能力和养成提问习惯的有效措施。培养问题意识是培养学会创新的切入点。如何创设较好的问题情境,激发探索的兴趣呢?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实物、实例入手,采用故事、游戏、儿歌、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教材内容)与生活的实际内容(直观情景)紧密联系起来,把握最近发展区,营造学生认知心理上的悬念,让学生有问题可提,激活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心态。例如:我在教一年级上册的《有几瓶牛奶》时,我就以笑笑数完牛奶遇到了难题,需要孩子们的帮助做为导入,让孩子们根据画面的内容提出问题:“左边有5瓶牛奶,右边有9瓶牛奶,一共有多少瓶牛奶的问题?”从而导出课题,这样的导入方式新颖,孩子们不知不觉就被带入新课内容的学习中去了。又如元仙妹老师上的《9的乘法口诀》,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屏幕显示校园,接着又看到一辆汽车运来了许多花卉。师:看到这些花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经思考提出了:这些花有什么用?有几种品种?买来多少盆花?学生一旦有了疑问,就会引起好奇心,开启思维,引发探索,为下面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架起了桥梁。

 二、教给质疑方法,防范于未然提问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如果有疑问,就会引起悬念,就会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思维之弦。因此,教学中不仅要创设情境,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引发质疑,使学生感到有问题要解决,而且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充分地调动他们不断探索真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会质疑,进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1、让学生掌握结构,明确质疑方向

教师要在领会教材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地处理教材,从教材结构入手,把握知识之间联系,以此作为指导学生质疑的重点,做好示范提问,教给质疑的方法,为今后学生学法迁移,独立质疑做好铺垫。例如:“乘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中的笔算部分的教学,这部分内容有五个知识点:乘数是两位数积不进位的乘法;乘数是两位数积有进位的乘法;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师在教“乘数是两数积的进位的乘法”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例题的特征、运算顺序、部分积的定位、计算结果等方面进行质疑,为后面学习多位数乘法质疑做好铺垫。在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时就可以对照“乘法是两、三位数乘法的质疑方法进行类推,从而懂得从例题的特征、计算顺序、商的定位、怎样试商、被除数中间不够除怎么办、被除数末尾不够除怎么办等方面提问。

2、让学生把握要点,提高质疑水平

学生明确质疑方向,通过正确迁移,已具备了一定质疑能力,并不意味着每个问题都能问在重点处、点子上或问得恰到好处。因此,还要让学生把握知识的要点。一是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为值得怀疑的地方发现问题,提出质疑;二是已经理解的学生可以提问,考考教师和同学;三是在知识的“生长点”上,即在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四是在知识的“结合点”上质疑,即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比较上发现问题,提出质疑;五是在“认知冲突”中找疑点,即新知识同自身原有认知结构矛盾冲突的地方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六是大胆猜想、联想、多角度、多层次地发现问题,提出质疑;七是从课题、知识的意义、性质、特征、定律和公式上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这样一来就为学生提供发展潜在能力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人机会得到锻炼,从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长此以往,学生在这样民主和谐氛围的课堂里,就会为提出一个高质量的问题而自豪,学习的积极性势必倍增。

3、在数学课堂中设计出学生混淆的题型,以错误形式出现,这样既可以加深印象有可以防范于未然。

三、引导、类推、迁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质疑和释疑的关系。质疑是一种手段,释疑才是目的。学生有了质疑的能力后,还要让学生知道知识生成的过程,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步骤,才能逐渐独立地策划学习活动,自己学习同类知识,从而真正地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例如:在面积公式的推导方面,当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除要求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矩形知识,懂得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面积外,还要让学生知道运用化归的思想,动手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已学过的长方形,找到新图形(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各部分间的相应等长关系,从而推导出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一旦有了化归的思想,在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就会主动地提出能不能也把三角形割补成已学过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面积来计算。另外还要让学生大胆地进行操作实验,探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又能拼出已学过的什么图形?从而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教学梯形面积计算时,学生就会利用类推、迁移、化归的方法,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已学过的图形,用一个梯形可割补成已学会的图形,从而懂得可用多种方法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一旦学生整体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同时学会数学的学习方法,形成数学学习能力,那么在此后学习类似的圆面积、圆柱体体积等等的计算时,他们就能自己主动地、有的放矢地探索,化圆为方,推导出圆面积、圆柱体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公式。

小学数学教材中在类同关系的内容很多,如“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进位加法”、“表内乘法”、“多位数的读法”、“多位数的加减法”等等,都可以这样举一反三,找出规律,高效率地学习,解决问题,而当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后,就会信心百倍地投入数学学习中去。

四、交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

现在的学生普遍成在懒动脑。对于问题的出现他(她)们不知道如何下手,远远不能跟新课标接轨。再加上老师们只注重数学知识而忽略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注重方法而忽略数学思想,从而导致学生只能按方法解题而不能按思想解一类题。我在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的教学,交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一是由已知条件入手去分析问题;二是由问题入手去分析问题。特别是二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大多数数学老师忽略了。

五、加强实践活动

 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经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尽量多让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经历体验数学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真正理解数学,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①结合学具制作和演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课前让学生充分制作好一套学具:圆锥与圆柱等高等底的、等底不等高的、等高不等底的、还有既不等高也不等底的几组学具。导入新课时让学生先猜测,圆锥的体积计算可能与什么有关?(生:与圆柱体积有关)。接着让学生用每组学具量一量沙子,发现每组圆锥与圆柱体积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并把发现的事实填在老师预先发的表格里,再让学生合作交流,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自己得出圆锥体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从而导出圆锥体积公式V=1/3sh。②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它源于实践,又用于实践。要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积极地参与生活实践。如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知识后,让学生制作一个装密饯的圆柱体。如学习了长方形面积公式后,算一算本班教室的面积。学习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后,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三角形或其它的形状行不行?为什么?这样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通过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思考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在数学课堂中。作为数学老师要有激趣的数学语言;要有设计出学生质疑的数学问题;要有创造性地使用驾驭数学教材的能力;要有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陌生为熟知的数学头脑;要树立用数学思想指导数学方法的数学理念。学生就会从数学题海中走出来,就会爱上这一科。

2011年9月

第四篇: 小学数学深度教学课题研究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

-----以生活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应用题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动因

从教以来深深感觉到,应用题对小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多数学生读完题不知从何下手,面对题目一筹莫展,再者传统的应用题由于题目内容陈旧,答案唯一,而且解题方法程式化。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了应用题的结构及基本解题方法,但缺少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没有解决问题的欲望,不能很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其实,应用题的内容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干,所以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探索应用题,是学会解应用题的关键。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不仅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素质,而且在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数学合理”、“数学有用”,从而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小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数学的合理性,利用生活中的经验解决应用题,达成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的和谐同步。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又为实际生活服务,这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小学数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如何把枯燥的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这对学生解决应用题难尤为重要。目前,现行使用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由于受地域、生活环境、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它的普适性相对较差,特别是对我们这些小县城和农村的学校来说,教科书中例题以及应用题所呈现的知识环境学生几乎是没有见到过,感到非常的陌生。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我们走进小学数学课堂,走近小学数学教师,发现教师们在挖掘与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方面来讲解应用题以及学生练习探索应用题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在如何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生活实际,给学生呈现一个愿学、易学,并能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鲜活的教学内容,构建具有本地特色、学校特点、乡土气息浓厚的小学数学教材方面还十分困难。还有学生在生活中的买卖计算和游戏中的数字计算都很精明,但一回到课本上类似的应用题中时,就会发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能否把这两种情境融合下,使得生活与课本知识真正的融合在一起呢?除教材需要生活化之外,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改革,还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出发点,要拓展对基础性的理解,基础性不应仅仅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它还应包括: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利用工具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过程中的策略意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三次全教会提出必须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这给课堂教学提出改革要求和方向。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所以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而应用题又是与生活最为联系密切的,应用题来源生活又用于生活,因此,应用题生活化是推进课程改革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此,我们开展了“-以生活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应用题”的小课题研究。该课题站在“与教材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学生对话”的层面进行了一些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力求为教师用好用活小学数学教材提供一些思路与思考,以期构建适合学生口味、突出本土特色的校本数学教材来解决小学生解决应用题难的困境。

二、课题研究指向与内容

1、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以生活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应用题”能深入应用题的教学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在生活化课堂中领会数学合理、数学有用、提高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得到升华。

2、本课题研究对象与范围:

研究对象:史庄中心学校四五年级2个班级85名学生。

研究范围: 本课题主要研究人教版小学数学四五年级上下册内容中的应用题的生活化课堂教学的探索。

3、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小课题研究中教师角色与地位;应用题的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如何应用生活经验去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具体内容如下:

a、对我校四五年级学生的解答应用题能力的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现状。

b、根据调查的结果,分析小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低下的原因,并制作适合相应的实践方案。

c、以调查分析的结果为依据,研究在数学教学中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

d、寻找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4、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为: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实践,小课题研究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如何应用生活经验去探究;

5、课题研究的难点为:“生活化课堂”在数学教学应用题中如何更好地进行实践操作。

三、 课题研究过程与方法

1、研究方法:

课题主要研究方法借助课堂教学和课外研讨活动等形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学科教学的新教学模式。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a、调查法以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我校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现状、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情况以及家长对培养孩子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看法和做法。

b、自然实验法。

以调查分析的结果为依据,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运用“生活化课堂”教学进行实践操作。

c、个案法、分析法、研究法

d、教育经验总结法

应用教育经验总结法,进行教学经验总结,在年级和本校推广教学经验、同时通过教学经验总结。学会运用教育科学理论的知识,分析所搜集材料和统计数据,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取调查法、自然实验法、个案法, 分析法、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实施的过程中结合问卷、听课、评课、案例分析进行,从根本上改变教与学的关系,打破教师一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将课堂的学习与课外的应用有机的结合起来,要从传统的从教材中学习数学转移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而且提倡多学科的综合学习,结合本子课题的实际,我们采用以教学试验法为主,以其他方法为辅助进行研究。

2、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12年3月——2012年3月):研究启动阶段:设计课题实验研究方案,确定实验班级,选择实验教师,自编调查问卷,制定实验计划,完善课题研究内容;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准备申报立项。

第二阶段(2012年3月——2012年4月)研究实施探索阶段:

l、分别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调查问卷。2、收集、整理、统计、分析调查数据和材料。3、撰写调查报告。

培养一批优秀实验教师,设计并展示一批优秀作业,探索数学学习新模式。力争探索出一条有利于儿童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途径,使实验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及业务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

第三阶段(2012年4月——2012年5月)研究实验阶段。

l、学习理论,运用理论指导课题实验。

2、以调查分析的结果为依据,研究教育对策,开展课题实验 ,研究“生活化课堂教学”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运用实践情况。

3、撰写教学经验总结或论文。

第四阶段(2012年5月——2012年5月)研究结题验收阶段。

1、收集、整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要拿出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的研究成果:系列论文、优秀教案集、案例集,学生小论文、小课题演示文稿、结题展示课、实验报告等

2、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四、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1、《应用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探索应用题》论文

2、实验记录册

3、结题报告;

4、学生小课题研究作业

4、实验课例

五、课题研究学校具体实施方案

为了课题的研究,我们建立“学校课题研究系统”。建立这个系统,一般以一学年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由以下六个环节构成:1、确定课题。在认真商讨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实际和需要提出学校的总课题,由教导处提出落实总课题的项目与实施原则,再由校长办公室评议确认;教研组分别召开会议讨论提出各科的子课题,经教导处确认。2、定人定责。子课题确认后,选出课题组长,由组长挑选成员组成课题组。各课题组集体讨论课题的研究方法、步骤,组长制定总的科研计划,实验教师制定学年的科研计划。3、检查指导。教导处协调组织课题的实施,由分管校长牵头组织有关的各科的教研组并邀请上级教研部门和有关专家进行检查指导。4、审查验收。课题须按按规定进度实施,接题时上报可以研究报告和有关材料,由学校进行审查验收。5、研讨完善。审查验收后,由学校召集教研组负责人和各课题组长进行研讨评定,对疑难问题集体攻关,完善过程和结果,并对下学期课题提出建议。6、总结推广。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实验心得、体会、经验交流会,将一些好的经验和研究成绩较好的教研组的成果作为常规管理在全校推广。

六、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领导重视,学校校长直接参与研究。

2、实验队伍强大,课题组成员由具备一定理论水平的且有班级工作实践的、热心现代教育研究的教师骨干组成。

3、学校保证完成课题所需的时间和各项条件,并承担课题的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

第五篇: 小学数学深度教学课题研究

实施分层互动 创建和谐课堂

  小学课题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结题研究报告

在素质教育日益被重视的今天,如何实现课堂教学为学生发展的主阵地,达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变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使学生成为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个性突出的全面发展的人。为此,我校在2008年下半年开展了“实施分层互动 创建和谐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根据课题研究的方案和研究计划,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中小学整体改革的主题。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以及2001年国务院召开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会议的精神,教育部在进行大量调查分析、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数学课程标准》,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在这一改革文件中,明确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素质教育基本理念,以此来规范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活动,并最终构建起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理论体系,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在此背景下,要求基础教育不断调整学生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成为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个性突出的全面发展的人。

自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过程。提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新理念。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其基本出发点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但是由于受长期以来师道尊严的束缚,课堂上片面强调学生对老师、对书本的顺应,教学中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考试成绩,轻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等弊端依然普遍存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之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学生之间你尊我卑思想的影响,严重的不平等性制约着学生的个性,牵制着学生的发展,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想动而不敢,想说而不能,主体性难以发挥,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习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状态,有的甚至厌学,极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面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如何开发和利用学生的个性差异?基于这种思考,我提出本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通过小学数学分层互动教学策略的研究,有利于培养出有个性、显特长、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形成;有利于创建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进而使分层互动式课堂教学逐步发展为我校的教学特色,促进小学教育事业的繁荣。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通过对小学数学分层互动教学策略价值的理论概括,注重将实践研究中所形成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行为、教学风格、教学成果等逐步上升为理性的高度,努力建构和完善小学数学分层互动教学策略的理论体系。

三、课题的界定

个性差异,也称个别差异、个体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

分层,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依据学生的自主选择,将相同程度的学生编排在一起,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

互动,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内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学生在教学的互动过程中发挥主体性作用,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使教学的互动性不断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与基本原则

(一)、理论依据

1、本课题研究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南。同时,素质教育理论、现代教学理论、特色教育理论等也是本课题研究的支撑性理论。

2、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教师在精心培养人才方面负有特殊的责任,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平等待人,更要善于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在创造性品质。教师和学生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鼓励,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已有的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

3、知识构建的理论:

布鲁纳说过:“知识是我们构造起来的一种模式,它使经验里的规律具有了意义和结构。”知识的人本性,决定了知识的本质是创造的、开放的、不完全和不固定的,为人的创造性学习留下了广阔的空间。知识的人本性决定了知识的学习不是接受和认同式的,而是构建式的。知识是人构建的,而不是客观地存在于人脑之外的。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构建自己知识的主体。

4、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当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渴望得到归属与爱。儿童渴望与小伙伴建立友谊,希望得到教师与父母的喜爱。而当前三种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5.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

6、互动主义教育观认为,有意义学习是通过人际互动产生的。

(二)、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意两个方面:第一面向全体,面向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第二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既要注意学生手脑口眼等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又要重视学生逻辑思维等多种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

2、平等性原则

强调师生平等、生生平等,只有在平等的条件下才能展现个性,才有可能发现和再创造,才能创设学生自主发展的氛围。

3、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将教育内化为学生自身发展的自觉需要;教师要承认学生的差异,发展学生个性,使每个学生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主动发展。

五、课题的研究目标:

(一)、总体目标:

在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选择以分层互动为切入口,通过学校领导与部分优秀教师的共同参与,组织参与教师进行实验研究,按照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基本指导思想来整体设计课堂教学,有效地实施分层互动教学策略,努力追求个性化教育、主体性教育、创造性教育、发展性教育等课堂教学特色的形成,以促进我校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和基础教育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具体目标:

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师的育人观念。

2、探索课堂教学分层互动的教学策略。

3、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创建和谐课堂。

4、创建一个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的和谐课堂。

5、教学相长,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6、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7、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测试等方法,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2、经验总结法:对具体教学过程中的某一成功经验进行思维加工,以探讨其普通意义。

3、个案研究法:选取具有典型的课例、课堂教学设计等为研究对象,探索小学数学分层互动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实效性。

七、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五年级全体学生

二)、研究内容:

(一)、尊重学生 转变育人观念

教师的观念决定着课堂教学的实施状况。课题组经常组织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学习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思想,学习中央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以往教育中的一些陈旧观念,通过学习和实践树立全面的“教育观”、全新的“教师观”、正确的“学生观”。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中真正“互动”起来,教师成为课堂互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

(二)、合理分层 搭建互动平台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着个性差异。目前课堂教学,学生座区以优等生和学困生相结合为主,优等生具有明显的独占鳌头的优越感,而学困生缺乏自信,在学习上坐等、依靠现象严重,做题中出现了抄袭现象,使得学生两极分化显著。地位平等,机会均等这是互动的前提。为了实现这一前提,消除以上不良现象,克服某些学生思想上的懒惰性,在安排座位时,我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自己寻找竞争对象。这样,相同程度的学生坐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了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扫除了学生思维上的心理障碍,为学生搭建起互动合作的平台。

(三)、互动交流 创建和谐课堂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创新力形成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合理分层使毎一个学生都处于一种互动平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得到保证,学生之间都会获得一种平等交流的机会和权利,身心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对一切充满希望,充满信心,充满创造力。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独立思考、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师生、生生关系融洽,从而创建起民主和谐的课堂。

(四)、自主探索 发展学生个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创新力形成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合理分层使毎一个学生都处于一种互动平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得到保证,学生之间都会获得一种平等交流的机会和权利,身心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对一切充满希望,充满信心,充满创造力,为学生创造了"自我实现"的环境。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以张扬,使毎一个学生在智力、情感、态度、心理、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五)、师生构建 完善知识体系

分层互动教学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和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构建知识。学生在运用不同方法探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思维的“中断”或“偏向”,教师应密切关注和掌握学生探究的进程和存在问题。及时进行调控,灵活进行铺路搭桥般的引导和抛砖引玉式的点拨,把学生从思维的误区中引领出来,开发学生的“基础性资源”,使其思维更灵活、更敏捷。同时,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和不尽完善的。教师应根据反馈信息,利用学生互动生成的资源,帮助学生做出进一步的理解,引导学生总结发现的规律,使学生的发现进行思维的飞跃,即得到理论升华,完善学生的认知,从而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六)、评价体验 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不仅是对学习者学习结果的评判,更是对学习者学习方向的指引。因此评价也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课程资源,对学生实施差异性评价,因人、因时、因境,作出针对性的评价。通过差异评价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理解,促进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从而推进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最优发展。

八、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研究计划时间(2008.12——2010.6)完成。具体安排如下:

1.准备阶段(2008.12-2009.3)

(1)对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作调查分析,制定实验方案。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研究实验教师。

2.实施阶段(2009.4-2010.3)

(1)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尝试,有意识、有目的实施分层互动教学,关注课堂现状,留意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

(2)组织参与教师进行听课、探讨实施策略。

(3)根据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修改研究方案。

(4) 不断进行阶段性总结。在形成论文材料的同时,在课堂教学方面形成特色。

3.总结阶段(2010.4-2010.6)

(1)总结实验班级学生学习情况及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状态,与参照班级进行对比分析。

(2)收集、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九、课题研究的组织

1、课题领导小组:孙

2、课题组负责人:刘

3、课题组成员:

十、成果预期形

1、主体研究报告。

2、课题研究论文。

3、课题研究典型的课例集。

十一、研究的成效

随着课题研究的逐步深入,教师观念得到了进一步更新,小学数学分层互动的教学策略逐步完善。针对前一阶段实验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在全体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反复探讨,积极实验,使我校数学课堂呈现出师生爱互动、愿互动、能互动、巧互动的勃勃生机,形式新颖、生动活泼的教学新格局初步形成。现将课题实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完善了实验的措施和做法:

1、以理论学习为突破口,提升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

为了进一步提升实验人员的理论水平,课题组经常组织课题组成员反复学习有关“分层互动 创建和谐课堂”课题的研究理论,以利于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实践。

2、开展“互动”课题实验周,将课题研究落到实处。

为了将课题实验与研究落到实处,而不是人们常说的“纸上课题”,我课题组依据课题方案,拟定每学期开展一次“互动”课题实验周,在实验周内将近期研究成果通过数学互动课展示、研讨与反思、课题研究经验交流、学生学法探讨等形式全面展示,既随时小结了研究成果,又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具体如:刘方玲老师先后上了《长方体的认识》、《包装的学问》等互动研讨示范课;吕学自、徐彩霞老师分别上了《分数除法》、《体积单位》等课例,每堂课后,都要求上课老师针对自己的课写出反思,课题组组织全体老师讨论总结,并指定专人作点评学习。通过互动课题实验周的开展,提高了课堂应用策略的水平,使课堂教学迈上了新台阶。

二、实验效果

一年半来的课题研究证明,我课题组进行的“实施分层互动,创建和谐课堂的教学策略的研究实验”是成功的,效果是明显的, 教师和学生都有了巨大的转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层面:

1、教师的观念有了明显转变。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教师观:解除了师道尊严的束缚,不再单纯地认为教师的职业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担负着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任。

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领者。

(2)、学生观:认识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再盲目地认为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过程是一种个体的认知活动过程。毎个学生都是具有思想和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

(3)、教学观: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再倔强地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而是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共同发展的“学习共同体”。认识到学生自能学习,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做到: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教师不替代;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讲的,教师不暗示,等等。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探究”的任务交给学生,把“说话”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造”的使命留给学生。

(二)学生层面:

与参照班级进行对比,具有以下明显的转变: 

1、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性。

随着课堂教学实施分层互动教学策略的逐步深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再等待、依靠了,学生坐等、懒听的现象不见了,而是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探究、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成为学习的主体。

2、凸显了学生的全体性。

分层互动教学策略的实施,使《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得以实现。

改变了优秀生一统课堂的历史,将全体学生推向“自我表现”的舞台,为全体学生搭建了茁壮成长的平台。

3、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因为学生只有经过独立思考,互动时才能有所交流。这样每个学生都会联系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分层互动教学策略的实施,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独立思考、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 为学生创造了“自我实现”的环境。个性得以张扬,使毎一个学生在智力、情感、态度、心理、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三)、创建了和谐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会因为学生之间的差异而抱怨学困生不可教也。在老师眼中只存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相同的期待,期望着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发展,优秀生和学困生同样可爱。由于合理分层的实施,学生之间处于一种互动交流的平台,你尊我卑的思想已荡然无存,从而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师生、生生融洽相处,课堂变得和谐起来。

三、优秀课例分析

老师执教的《包装的学问》,课堂设计不再像过去那样先出示三种包装方案,然后让学生算一算每种方案的表面积。而是联系生活实际告诉同学们:生产商要让我们帮助设计一种包装方案,将两盒糖果包成一包。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行设计,比一比哪组同学设计得好。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探究”的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这样每个学生都会联系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应该怎样解决。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同一个知识,学生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和结论,把“创造”的使命留给学生。有的组设计出一种,有的组设计出两种,有的组设计出三种。

包装方法:

小面重叠  中面重叠 大面重叠

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方法,体验策略的多样化。接着问:根据你的经验,你会推荐给生产商哪种包装方法呢?为什么?有的同学开始计算;有的同学凝眉思索;有的同学兴奋地说出答案。当同学们都知道不用计算就能知道哪种包装最节约包装纸时,“再创造的成功感”使学生们的喜悦溢于言表。既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又使学生体会到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发展优化思想。通过学习过程的交流,把“说话”的机会让给学生,学生会在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比较自己的做法和别人的做法的过程中,学会放弃、学会选择。这样,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相应的发展,起到取长补短、思维碰撞、共同发展的目的。

十二、课题研究的反思

综观目前课堂教学互动的情况,明显地存在着课堂教学互动盲目、形式单调、缺乏有效性等问题。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互动目的性不够明确,为互动而互动。

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充分体现教学互动,为互动而互动。互动多浅层次互动,少深层次互动,多认知互动,少思维互动,这样的教学互动有互动的形式而缺乏互动的实质性内容,目的性不够明确。

2、课堂教学互动中教师角色定位失当,走两个极端

课堂教学互动的有序性是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保证,也是课堂教学有效性地保证。我们经常发现,有的老师一进行课堂教学互动,课堂就很“乱”,“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活跃而“乱”,这正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另一种是因吵闹失序而“乱”,这是我们应该摒弃的,因为在这一情形中,教师只充当了课堂教学互动的旁观者,其缺乏对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调控。还有的老师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中缺乏平等与民主,在互动中教师往往起着绝对控制的作用,教师往往千方百计地把预设好的信息指向学生,缺乏自然生成。这两种不当的课堂教学互动,无论哪一种其教学效率都是低下的,前一种因失序而低效,后一种因未真正互动而低效。

3、课堂教学互动形式偏颇,多师生互动,少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是课堂教学互动的两种主要形式,但无论从互动的广度还是互动的密度,生生互动都远远优于师生互动。而目前课堂教学互动中多师生间的互动,少生生间的互动,有时一堂课下来竟没有生生间的有效互动。生生间互动的严重缺失使学生所具有的经验与体验未能得到充分地利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受到限制。

上述几个方面是造成课堂教学互动不理想的主要原因,综合以上情况,我们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出现上述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一方面教师缺乏对课堂教学互动正确和深层次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师对课堂教学互动的策略失当和调控能力不足。

第六篇: 小学数学深度教学课题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题之一
作者:刘宗文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第07期

        【摘 要】 空间与图形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的生存空间,发展形象思维,培养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 小学数学;空间观念;意义;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1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总体目标指出:“让学生通过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是新理念下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基本数学素质。

        1 空间观念的教学意义

        1.1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

        儿童最先感知的是三维世界,是“空间图形”。人们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常常需要描述事物的形状、大小,选择恰当的方式表述事物之间的关系。直观图形、几何模型以及几何图形的性质是准确描述现实世界空间关系,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各种问题的必备工具。因而“空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首先表现在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生存空间。

        1.2帮助学生获得必需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

        “空间图形”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几何课程优势的基础上,在各个学段都增添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操作与探索的内容,并提出了具体的学习目标,这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空间与图形”教学的内容、情境、方式等对于学生形成空间观念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推荐访问:小学数学 课题研究 深度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