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方阵”.doc

时间:2022-07-20 12:10: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一方阵”.doc,供大家参考。

“第一方阵”.doc

 

 “第一方阵”

 坐落在滁州市中心城区、 成立于 1993 年的琅琊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琅琊区院”), 占地面积虽不大, 却收拾得干净利索, 每一处都安排得朴素而得体, 就像士兵叠的被褥, 方方正正, 纹丝不乱, 令人赏心悦目。深入采访后, 记者发现她的内涵同其外表一样整齐划一。

 全院干警步调一致, 上下同心, 大家虽处不同岗位, 职级有高有低, 但个个恪尽职守, 每件事都做得精致而扎实。

 记者觉得, 这个由 48 名检察官组成的集体, 就像古时军队的战斗方阵, 步伐整齐刚劲而有力。

 历经 20 年风雨, 这个方阵日臻完美, 尤其是近两年来, 她的各项考核指标(反贪反渎、 公诉、 控申、 未检等)

 在全市八个区县(市)

 基层检察院中均名列前茅(总分第一),是全市综合考评成绩升幅最大的单位。

 省院党组书记、 检察长薛江武还专门批示, 向全省推广琅琊案管经验, 琅琊区院全体干警备受鼓舞。

 过去排名靠后的琅琊区院现在已一跃成为领跑滁州检察的“第一方阵”。

  “上下同欲者胜”

  《孙子兵法》 认为得胜之道有五, “上下同欲者胜” 就是其一。

 用现在的话说, 就是领导如能引导上下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为实现特定目标而不懈努力, 则必胜无疑。

 琅琊区院的领导就很善于作这样的引导。

  引导者, 总是走在队伍的最前列。

  2012 年初, 琅琊区院新一届领导班子刚成立, 就确立了“强班子、 带

 队伍、 促业务、 全面赶先进, 提升琅检形象” 的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 院党组书记、 检察长成学斌则在全院干警大会上代表新领导班子立下誓言——“立检为公, 绝不谋取个人私利; 严格执法, 绝不承办金钱案、 关系案、人情案; 任人唯贤, 绝不搞暗箱操作”

 。

  无论是工作思路还是检察长表态, 核心是三个字:

 “强班子”。

 院领导深知, “班(子)

 风” 决定院风, “班子” 是根本。

 新班子成立两年来, 时时处处起表率作用——

 述职述廉, 廉洁从政, 班子成员带头;

  批评与自我批评, 班子成员一马当先;

  个人重大事项报告, 班子成员积极主动, 不折不扣;

  办案来了“说情人”, 领导主动“挡” 一把, “恶人” 自己做, 让承办人全身心依法办案;

  院里成立关爱干警和接济社会弱势群体的“爱心基金会”, 班子成员人人争先, 检察长捐出政府奖励的 3 万元…… 纪检组长、 研究室主任也捐出自己的稿费近万元。

  己身正, 不令而行。

 领导事事作楷模, 上行下效, 步调一致。

  2012 年, 新班子组建一个月内就建立起党组会议、 检察长办公会议、检委会议事三项重要制度, 同时将办公、 办案, 包括人事、 财务的情况全部以《会议纪要》 等形式公布在内网上, 向全院干警公开; 紧接着, 新班子在充分征求干警意见的基础上, 梳理修订完善了 近三年来各项管理制度, 制定了 《琅琊区人民检察院制度建设材料汇编》。

 此后, 各项工作基本达到“项项有规定、 事事有标准”, 强化了 办公办案的流程管理和动态

 监督, 使每项执法行为和工作环节都有章可循, 形成了“用制度管人、 按规矩办事” 的好风气。

 制度颁布以后, 领导带头严格执行, 把自己关进了制度的笼子里。

  人心齐不齐, 还要看用人公不公。

 琅琊区院明文规定:

 凡进院一年能按时转正的新同志, 具备了助理检察员的资格, 就可参与部门领导助理的选拔。

 当上部门助理两年内, 只要肯学肯干、 德才兼备, 通过考核就可晋升部门领导副职。

 也就是说, 进院仅三年就有机会登上领导职务的第一个台阶。

  令出如山倒。

 这项制度得到了不折不扣的执行。

 仅 2012 年, 就有七位新同志脱颖而出, 成了后备干部。

 一些老同志不无羡慕地说, 过去晋个职不知要熬多少个年头, 现在的小青年算是赶上好时代啦!

 一些青年干警也觉得, 在这样的氛围中工作是“无须扬鞭蹄自奋”。

  “上下同欲者胜” ——短短两年, 各种荣誉接踵而来:

 除了各项考核指标领跑市检察系统各单位, 获区年度绩效岗责考核一等奖以外, 琅琊区院还荣膺“省级文明单位”、“省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 等称号。

  用文化汇聚正能量

 能走进心灵深处的是文化。

  文化, 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有别于其他群体的思想、 观念、行为、 风俗、 习惯等, 它既是长时间内自然而然逐步形成的, 也可以是有意识地加以建设、 培育的。

 琅琊区院领导很善于从各个方面培育具有琅琊检察特色的文化。

 用检察文化滋养奋斗精神, 锤炼精气神。

 院政治处主任邓文飞告诉记者, 为了 创造集聚正能量的良好氛围, 他们打出了 一套“文化组合拳” ——

 千百年来, 滁州地区名人辈出, 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院领导巧妙地将欧阳修的人文精神、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等地域传统文化精髓融入检察工作理念, 把“知行、 明德、 崇法、 守正” 作为院训; 与此同时, 还以物喻人, 把生长在琅琊山上、 生命力极其旺盛、 具多种优良品性的“琅琊榆”比作“琅琊检察形象”,

 在干警们身上培育 “包容、 团队、 质朴、 自强”四种精神……因地制宜营造文化土壤。

 这种极具乡 土特色的文化易于被干警接受, 入脑入心, 外化于行。

  文化熏陶对人的思想变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针对青年人多、 文化层次高的特点, 院里有意识地把文化熏陶融合于各类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中。

  近两年来, 院里先后成立了各种兴趣爱好小组、 志愿者服务队伍、 以本院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吴克利为顾问、 24 名青年干警组成的“知行社”,以及以业务骨干为砥柱的“健康与法” 宣讲团, 此外还有女子瑜伽队、 男子篮球队、 文学摄影社等, 极大地丰富了 干警的文化生活。

 至 2013 年上半年, 知行社共编发《调研文苑》 和《征文选登》 共 13 期, 在国家和省级媒体、 主流网站刊登了 50 多篇调研文章。

 在院领导带领下, 志愿者无偿开展各种文明社区建设、 环境保护、 扶贫帮困、 社会公益事业等志愿服务, 同时组织开展了 检察官进社区、 进企业、 进学校等“七进活动”, 担当交通志愿者、 与残疾人、 空巢老人等特殊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在此过程中, 落实了六件刑事被害人救助事项, 为贺老太一家解决救济金、 申请

 低保, 并解决了 孩子就学等问题, 使生活在贫困线下的家庭感受温暖, 看到希望。

  在琅琊区院, 从上到下都明白一个道理——在反腐斗争中,预防职务犯罪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不但能遏制犯罪, 还能挽救、 保护干部, 是与“两反” 斗争同等重要的大事。

 但在有些人的心目中, “两反”是实的, 有看得到的成果, 而预防职务犯罪是虚的, 做得再多也看不见摸不着。

  怎么消除这种糊涂观念呢? 当记者向院研究室主任蔡丛桦提出这一问题时, 她微笑着说, 文化, 只有文化, 才能最有效地把正确的理念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人的心灵之中去。

 所以, 我们来了 个虚实结合, 提出把预防工作做成“廉洁文化” 的思路。

 根据这一思路制定预防工作规划,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 除了完成日常预防工作, 我们还做了三件大事——

 组建了 一支队伍——即由扎根在本院的国家级检察教官吴克利教授担任顾问的“健康与法” 宣讲团(共 12 人), 面向社会, 到各条线各单位宣讲预防工作。

 2013 年暑假, 宣讲团由四名院领导带队, 分头深入到滁州市、 琅琊区 29 所中小学幼儿园及供电、 金融、 乡 镇等, 送法上门, 开展职务犯罪惩防同步行动。

  创建了 两个基地——分别为室内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和户外廉政文化教育广场。

 尽管琅琊区院的办公用房较紧张, 但还是腾出 300 平方米建成廉政警示教育基地, 将查处的本地区案例制作成警示挂图, 用身边的真人真事敲响预防职务犯罪警种。

 琅琊区委书记高怀忠参观了 警示教育基地后感慨地说:

 “看到过去的同事沦为阶下囚, 心里有说不出的味道, 这样的教育方式能深入人心, 产生警示震慑作用。” 他当即表示要安排全区机关、

 社区都来基地接受教育。

  蔡主任介绍说, 2013 年, 我院与市建委沟通合作, 将紧邻琅琊山的一个全开放式的公园改名为“清风园”, 该园以廉洁文化为主题, 广场立石名“清风”, 将亭子分别命名为“莲洁”、“知行”, 公园沿河带、 景观池种植了象征君子节操的莲花, 园内植被绿化以梅兰菊竹为主, 寓意为人、 为官清正廉洁。

 廉洁文化元素的植入为素有“百亭之城” 的滁城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记者前往踏访时, 只觉得“清风” 阵阵袭来, 沁人心肺……

 制作了三个短片——蔡主任说, 院领导很善于运用新媒体开展宣传活动, 成学斌检察长亲自组织了 一个团队, 探索运用 flash、 视频、 音频等多媒体技术, 制作了 有关预防职务犯罪的专题片《上下同欲者胜》、《警钟长鸣》 及沙画动漫片《贪能覆巢》 三个专题短片, 主题深刻, 画面生动,文辞优美, 在酷六等视频网站及本院官方网站、 公交车载广告和户外电子屏等传媒上播放(区领导观看短片后, 指示将短片置于琅琊政府网站上作为警示教育片), 既对公众开展了 检察职能的宣传, 又对公职人员进行了廉政教育。

 三个片子在社会上激起不小的反响……

 抓住点点滴滴, 做精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让大众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 是琅琊区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一大特色。

 记者觉得, 在琅琊区, 预防职务犯罪已形成一种“品牌文化”, 其“品牌效应” 正在不断地弥漫开来……

 文化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 但它能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人、 影响人、 塑造人, 营造出勃勃生机, 队伍面貌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 继而焕然一新。上级领导这样评价琅琊区院的工作:

 “状态好、 业务升、 上下团结、 心齐

 气顺, 蕴藏着积极向上的内在力量”。

  这一评价真实而到位。

  谋大事 律方圆

 心齐了, 大局观念就强。

 记者在采访中, 发现这个检察院的干警无论职位高低, 都在一心一意谋大事, 而且把大事做得很精。

  琅琊区院地处滁州市中心城区, 对于反贪反渎部门来说, 最难办的是本地区的案件。

 由于是本地人, 地方又不大, 所以七大爷八大姑的都认识,检察院一办本地区的案件, 消息很快就会传播开来, 说情的人接踵而至,“出面” 的人不乏领导, 案子发现难、 突破难、 查处难……

 什么叫大事? 关乎全局之事就是大事。

 按照常规, 本地区的案子难办,可以多办其它地区的案子, 或争取多接办市院交办的案子, 但琅琊区院 “两反”(贪、 渎)

 部门没有这么做, 他们认为弃近就远, 绕道而行, 会助长本地区的贪、 渎之风, 有碍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党风廉政建设, 影响大局, 所以, 本地区的案子再难办也要办, 这是人民检察官的职责之所在。近两年来, 他们运用各种计谋, 啃下了 一块又一块“硬骨头”, 在完成市院交办的大案要案以外, 共查办本地区案件 14 起 14 人, 案涉教育、 电力、政法、 党政、 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 极大地震慑了 本地区的职务犯罪, 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党风好转, 同时也树立了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

  执法办案, 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能之一, 而执法规范, 则是检察机关的生命力所在。

  检察机关既是法律监督机关, 同时也是执法机关。

 毫无疑问, 对于检察机关来说, 执法是否规范, 关系着检察机关的公信力, 关系着社会和谐

 稳定, 更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

 此乃关乎全局的大事, 绝不能马虎。

 琅琊区院领导在执法规范化上下足了功夫, 并将此作为带队伍的第一要事。采取的办法可归纳为十四个字:

 即“一学二训三建档, 严把关口强监督”。

 一学——由最高检颁布实施的《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基本规范》 对执法办案过程中每一个执法行为、 执法环节、 执法措施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操作要求严密、 标准。

 琅琊区院组织全院干警(包括领导)

 轮训, 学习这一基本规范。

 通过个人自学、 集中学习、 组织参加(上级院)

 网上轮训等形式, 使每位干警都能熟练掌握执法办案各个环节、 岗位标准和工作程序,然后进行考试。

  二训——即实战训练。

 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活动。

 院里多次与法院共同开设观摩庭, 以提高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水平; 检察技术科则开展了检察统计报表岗位练兵活动, 以提高统计网络化、 现代化水平, 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吴克利还专门为一线办案人员开设“新规则条件下的侦查讯问攻略” 专题讲座, 讲座后就开展实战训练。

  三建档——纪检监察对办案部门进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 将执法规范情况与年度绩效考核、 评优评先挂钩, 并建立了错案责任倒查机制,检察人员违法违规办案追究制度, 建立了“琅琊区检察院干警执法档案”,由此对全院业务部门、 一线执法干警的执法状态进行动态性的掌握了解。

  执法规范离不开办案安全。

 琅琊区院在加大力度办案的同时, 采取有力措施严把关口, 严防办案安全事故的发生:

 对自侦案件实行全程录音录像, 确定检察长是办案安全第一责任人; 部门负责人、 法警和纪检人员各司其职, 在办案前即分析个案情况, 排查隐情隐患, 开展安全教育, 把办

 案安全制度落实到办案全过程……

 执法规范离不开强有力的内外监督。

 对检察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重要安排部署, 琅琊区院都及时向党委请示报告, 主动邀请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视察检察工作, 向他们征询对检察工作的批评建议。

 每逢“两会”, 院里总是派员到会听取意见与建议及代表委员对检察工作的评价, 然后集中带回抓落实反馈。

 近两年来, 院里还开展了 “人民监督员试点活动”, 把24 件“三类案件” 全部纳入监督评议范围, 同时, 通过开通检察网站、 印发检务公开宣传册、 撰写检察信息等形式宣传检察...

推荐访问:方阵 doc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