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实证分析

时间:2022-10-26 12:35: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县及县以下区域职业教育是我国面向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以S市县域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数据为样本,构建县域农村职业教育资源投入产出关系的回归模型,研究结果显示,总量不足和分布不均是县域职教资源配置面临的主要问题。拓宽县域职业教育投资渠道、加强人力资源配置、改变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扶强”的政策导向、注重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是提高县域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县域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16-0055-05

“县”是我国行政区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上的一个重要单元。农村在县域内占据着大部分地域,农民在县域内人口中占据绝大多数,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县域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地位。因此,面向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应关注发生在农村地区,即县及县以下区域的职业教育活动,县域职业教育是发展面向农村职业教育的核心。发展县域职业教育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变革具有重要作用。政策中所倡导的“农村职业教育要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每个县要办好一所职教中心、构建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创建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等内容也突出了制度层面对县域职业教育的重视。本文试图通过对S市17个县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状况的调查分析,用量化研究反映当前县域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优化县域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对策。

一、研究设计

(一)指标的确定

本研究主要在借鉴已有研究思路的基础上,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并考虑数据的可得性来确定投入产出变量。

对于“教育资源”的理解,王善迈认为,教育资源是教育领域通过社会总资源配置所取得的所有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总和[1]。范先佐认为,投入教育过程的一般也是人力、物力和财力,它们的总和即教育资源[2]。康宁则把教育资源的概念进一步拓展为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时空资源、制度资源等几方面[3]。

从教育经济学角度来看,这些对“教育资源”的理解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即: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是最基本的教育资源,是教育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按照对“教育资源”概念的理解,本研究以大职业教育观为视角,对县域职业教育资源投入指标从人力、财力、物力三个操作层面进行选取。人力投入指承担职业教育的教育培训人员情况,财力投入指对县域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情况,物力投入指承担县域职业教育机构的情况。

(二)数据来源

S市地处我国中部地区,下辖6个区、12个县、5个县级市和1个开发区,常住人口约1000万。“十一五”末期,全市生产总值3401亿元,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10.9∶48.6∶40.5[4]。在发展农业方面,该市目前以推进农业现代化、改造传统农业为目标,重点发展畜牧、蔬菜、果品三大农业产业,并推进城郊农业、生态农业、都市农业建设。职业教育在推动该地区经济增长,尤其是在促进新型农民培养、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逐步形成了多样化的办学模式。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2011年S市下属17个县的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状况,17个县构成本研究的17个样本单元。虽然承担农村职业教育的部门除了教育部门外,农业部门、劳动部门均承担了部分农村职业教育任务,如劳动转移培训、农业技术推广等,并对农村职业教育有一定的资源投入。但是本研究选择以教育系统数据为研究对象,原因如下:一是通过调查发现,这几个行政部门之间职业教育资源投入存在互相交叉、互为补充的现象。如教育系统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的学校可以获得来自劳动部门专门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阳光工程”的部分经费支持。而职业学校会根据自身条件适当调整职业教育财政性经费的使用,将一部分资金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或者实用技术培训,以弥补这些项目的资金不足。劳动部门、农业部门在开展农村职业教育时多使用教育系统的办学场地、设施,因此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无法确切划分哪些资源来自教育部门,哪些资源来自于农业和劳动部门。二是虽然S市所属省份每年按照县域人口人均一元的标准提取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专项经费,但这笔经费数额相对于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相当数量的额外职业教育财政性经费予以补充。因此,无论在职业教育全日制学生的培养方面还是农村职业教育的短期培训方面,教育系统均扮演着主要角色。用教育系统有关职业教育资源的数据可以大致描绘县域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状况。同时基于数据可得性的考虑,本研究则主要利用教育系统的数据。

在人力投入方面,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用“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可以反映该区域职业教育师资质量。而教职工数量可以反映职业教育师资规模。在财力投入方面,用“教育经费总投入”衡量该地区的职业教育财力资源水平。教育经费总投入既包括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也包括民办教育经费投入以及事业收入、社会捐赠等非财政性教育经费。在物力投入方面,以承担职业教育教学培训机构的硬件条件为主,包括校园校舍、教学设施、实训设备等。研究选取了固定资产总值、计算机数量、图书数量、校舍建筑面积这几项指标。其中,固定资产总值包括职业教育实习实训的仪器设备资产值。在产出项方面,用当年县域职业学校在校生数作为产出指标。S市2011年农村职业教育资源投入产出数据见表1。

二、研究结果

(一)县域职业教育资源投入产出关系回归模型

2010年教育部修订并颁发了《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对中等职业学校设置的软硬件条件作出了规定。其中关于职业学校硬件条件的部分主要指标共9项。本研究用各县职业教育资源投入的生均和比例数据对照此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该市县域职业教育投入情况较为严峻。

在人力资源投入方面,专业课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两项指标,只有一个县刚刚达到要求,其他各县都存在一定差距;各县在兼职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上均未达到要求,且离20%的目标差距较大;生师比有十个县达到了标准。在物力资源投入方面,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只有一个县达到标准;生均图书数只有两个县达到要求;每百名学生拥有的计算机数量只有四县达到要求,生均仪器设备价值只有一个县达到了最低标准。

统观各指标来看,S市没有一个县能够完全达到这九项指标的要求。一个县达到了三项指标的要求,五个县达到两项指标的要求,六个县达到一项指标要求,五个县没有任何指标能够达到标准要求。

为全面反映该地区县域职业教育资源的投入产出关系,本研究运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该地区县域职业教育资源投入产出关系回归模型,见表2。

(二)分析与讨论

表2表明,县域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模型的拟合度为0.814,拟合效果较好,模型可以反映目前S市县域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投入产出关系。县教职工数、计算机数量、图书数量、经费总投入、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对县域农村职业教育在校生数呈正向影响,其中教职工数的影响最大。这些因素对在校生数呈正向影响,与现实预期一致。而回归结果显示,校舍占地面积、固定资产总值对产出呈负向影响,与现实预期相反。观察数据发现,一些学校的在校生数量比较大,但其校舍占地面积和固定资产总值比其他一些学校反而低,反映出当前这些县的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潜在问题。

从各具体投入项来看,在人力资源投入方面,教职工数对县域职业教育产出有正向影响,而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虽然对产出有正向影响,但相对于教职工数量的影响程度较小,这与预期假设不符。进一步通过“在校学生数-双师型教师占比”的散点图可以看出,各县之间的双师型教师资源差距较大,从而造成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这一指标与产于指标之间较低的正相关性。同时说明农村职业教育优秀专业教师资源存在分布不均现象。2011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中对于农村职业学校的师资配备作出了专门规定,要求农村、农业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应不低于70%。但从表3可以看出,S市各县这一比例都远远低于70%的目标。可以推断出双师型教师的相对数量则更低,反映出农村职业教育优秀专业课教师严重缺乏的状况。

表3 S市17个县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情况

在财力资源投入方面,经费总投入对农村职业教育产出有正向影响。回归结果虽然是正向相关,体现了经费投入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但系数并不高,这表明目前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通过图1的“在校学生-经费”散点图进一步看出,经费总投入在各县存在较为分散的点,说明有的县用一定规模的经费资源培养了相对较多的学生,而有的县用同样规模的经费资源培养出相对较少的学生。当然,不能由此断定培养学生数多的县,职业教育经费利用效率高,而培养人数少的县效率低。因为职业教育的专业差别会对教育经费的需求存在差异。通过访谈进一步发现,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在于,在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整体不足的大环境下,各县都在坚持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无私付出,从而达到一定的培养规模,以满足社会对于人才培养数量的需求,但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在物力资源投入方面,计算机数量与图书数量对产出结果有较强的正向相关,这与预期假设是一致的。而固定资产、校舍建筑面积对产出结果呈现出反向作用,结果与预期假设不符。图1中的“在校学生-校舍面积”和“在校学生-固定资产总值”两个散点图显示,有些县的在校生人数较多,而校舍建筑面积、固定资产总值的水平较低。说明在各县普遍缺乏固定资产投入的情况下,个别县在校舍面积和固定资产配备上缺口较大。计算机数、图书数对产出结果具有较强的正向影响,但是不能简单地认为提高这两项指标就能增加职业教育的产出。原因可能是,各职业学校在努力达到教育部要求的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过程中,计算机数量和图书数量这两个指标更容易实现,因此表现为较强的正相关。

三、结论与建议

基于上述关于县域职业教育资源投入产出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研究认为,S市县域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问题是资源总量不足和分布不均。这也反映出我国县域职业教育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优化县域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具体建议为:

(一)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同时鼓励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扩大县域职业教育资源总量

在人力资源方面,要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完善技能型教师的人才引进和教师培训制度。在财力资源方面,建立农村职业教育多元化的社会参与机制,增加农村职业教育市场供给的政府激励,保障县域农村职业教育资源总量增长以及均衡分布。在供给方式上,可以采取政府委托、采购、分包等方式来支持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或以财政补贴、奖励等形式鼓励职业院校以及培训机构参与举办农村职业教育。在物力资源方面,继续增加对农村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投入。同时加强对物力资源的管理,提高物力资源投入的使用效率,发挥其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促进效应。

(二)改变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扶强”的政策导向

调查发现,S市的17个县中,国家级贫困县有2个,省级贫困县有1个,这3个贫困县的职业教育发展均未获得过来自政府额外的财政扶持。而有6个县因为获得某些奖励称号而得到了上级政府的财政支持。这就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陷入“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

开展“示范校”、“骨干校”、“示范县”等争优创先活动,有利于激发职业学校和地方政府办好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并通过竞争将有限的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到办学效益较好的地区和学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挥优质职业教育的示范带动作用。但与此同时,也不应忽视那些贫困县、困难校的职业教育发展。我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县级政府在举办职业教育中负有重要责任,但很多贫困县由于地理位置或其他短期内无法克服的客观原因导致经济水平落后、发展后劲不强以及增收空间不大。在我国当前分级办学的管理体制下,县财政的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发展条件的先天不足使贫困地区的职业学校丧失了在争优创先评比中获得经费支持的机会,从而陷入了发展的恶性循环。

“扶强”政策无形中剥夺了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机会,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地区之间的教育不平等。因此,要加大上级政府的财政扶持力度,在继续发挥农村职业教育扶强政策引导的同时,建立针对贫困县区和办学困难职业学校的扶弱机制,如设立扶持贫困县职业教育发展的专项资金,对贫困县的职业教育发展实行政策倾斜,逐步缩小发达县区与贫困县区之间职业教育资源水平的差别,帮助贫困县和办学困难学校走出困境。

(三)注重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

近几年,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有效的融资渠道没有得到充分拓展,导致各地区普遍存在以牺牲学生培养质量为代价而获得规模发展的现象。不注重内涵发展,对有限的农村职业教育资源来说也是一种浪费。走出以牺牲人才培养质量而达到规模的发展模式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

参考文献

[1]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60.

[2]王善迈.教育经济学简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22.

[3]康宁.中国经济转型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创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8.

[4]关于S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EB/OL].http:///col/1294797017841/2011/01/28/1296176162075.html.

[5]王欢.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主要问题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2(1):18-23.

Empirical Research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in County Area

——The Case of Counties in S Region

WANG Huan

(Qinghua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utomation, Beijing 100084, China)

a

Abstract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ounty area is the key point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research uses the samples from the data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ource in county area of S region, and build the regression model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ource in county are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roadening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vestment channels, strengthening human resources allocation, changing the government policy tendency of “supporting the strong”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are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ounty area; resource allocation; regression analysis

收稿日期:2014-04-20

作者简介:王 欢(1981- ),女,河北石家庄人,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博士后研究人员,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

推荐访问:资源配置 实证 职业教育 县域 分析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