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组合支护形式的数值模拟评价

时间:2023-07-16 12:20:10 来源:网友投稿

常伟世,王国盛,赵文亮

(中冀建勘集团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200)

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数以百计的滑坡灾害发生,对此学者们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张修杰等[1]对滑坡失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认为只有对滑坡失稳的原因分析清楚了,采取的治理措施才更加符合实际。陈二松等[2]对混凝土抗滑桩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型号砼的抗滑桩,治理后滑坡的安全系数不同。邢军等[3]对隧道出口的滑坡进行了治理,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可知:滑坡的治理应当结合隧道洞口的地质条件,不可以盲目的进行放坡和支护[4]。肖猛等对滑坡在不同支护条件下的变形和破坏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抗滑桩+锚杆的支护形式更利于滑坡的稳定性。赵敏等[5]对微型群桩的支护体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微型桩治理滑坡时,桩身易发生剪力突变[6]。胡焕校等对短小锚杆治理边坡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短小锚杆在大面积小体积的滑坡治理中应用效果更佳。杨扶银等[7]结合滑坡特征选择了预应力锚索进行支护,并对锚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框架锚索的增稳效果更佳。刘明发[8]对公路岩土滑坡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滑坡治理过程中应当注意水害治理、裂缝注浆和构建防护体系,以上三方面对于滑坡治理有重要作用。邹康[9]认为治理滑坡前应当注意滑坡的诱发因素,结合诱发因素设计的治理方案才符合实际。邓胜等[10]结合滑坡类型,提出了抗滑桩+预应力锚索的治理措施,经过实践可知:治理措施还须增加排水措施,以此达到治理滑坡的目的。

然而以上的研究均从滑坡的安全性角度进行了分析,没有从支护措施的角度进行分析,针对此方面,本文结合一实际滑坡工程,从多角度分析支护措施工作的有效性。

该边坡位于四川省巴中市,边坡从上自下主要由风化土、风化岩和软岩组成(图1),边坡的物理力学性质如表1所示。

表1 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

图1 边坡平面图 (单位:m)

经地质勘察可知滑坡的潜在滑动面如图1所示,利用瑞点条分法对剩余下滑力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自然工况下的剩余下滑力

根据地质勘察的潜在滑动面,结合表1的相关数据,将潜在滑动面划分成11个条块,计算得到的滑坡推力为3 012.7 kN·m-1。结合此数值,对坡体进行抗滑桩+锚杆的组合支护措施,坡面进行喷砼处理。

2.1 模型的建立

因MIDAS能够较好的还原滑坡现状,选择MIDAS进行滑坡的数值研究,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支护作用下的滑坡稳定性,因此暂不考虑土拱效应的影响[11-14]。

支护措施如图2所示,喷砼采用的是2D板单元,砼为C20材料,厚度为0.6 m,截面积为0.26 m2,扭转常量IX为8.6×10-3m4,扭转应力系数3.5×10-1m;
抗滑桩采用梁单元进行模拟,满足弹性假定,抗滑桩采用1.5 m直径的圆桩体,截面积为1.76 m2,扭转常量IX为4.8×10-1m4,扭转应力系数7.6×10-1m,截面惯性矩(IY和IZ)为2.3×10-1m4;
锚杆采用的是植入式梁单元,材料为钢,满足弹性假定,土钉长度为9 m,截面积为4.7×10-4m2,扭转常量IX为3.7×10-8m4,扭转应力系数1.4×10-2m,截面惯性矩(IY和IZ)为1.8×10-8m4。

图2 边坡支护结构图

2.2 水平位移和受力

数值模拟计算至滑坡稳定时结束,滑坡的位移如图3所示。

图3 坡体水平位移

由图3(a)所示,滑坡的整体位移主要发生于风化土和风化岩区域,软岩区域水平位移几乎为0,84%风化土区域水平位移为4.1 mm,53%风化岩区域水平位移为3.2 mm,坡脚处发生了8.7 mm的水平位移,以上的水平位移均不超过20 mm,说明支护措施情况下滑坡的水平位移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坡脚处发生了位移集中现象,后期若进行位移监测,坡脚处是监测的重点。

为了进一步对水平位移进行分析,选择滑坡中间截面进行水平位移分析,如图3(b)所示,风化土区域几乎均发生了超过3 mm的水平位移,风化岩区域接近一半水平位移超过2.5 mm,软岩区域几乎不发生位移,风化岩发生的水平位移较小的原因是,风化岩的弹性模量和体积模量均小于风化土。坡脚处发生了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与坡形有较大的关系,因此处坡形出现了较大的转折,所以在放坡的过程中,建议将坡脚进行适当的放缓,以达到防止位移集中,而出现剪出口的危害。

由图3可知,滑坡体的风化土水平位移最大,风化岩区域其次,软岩区域几乎不发生水平位移。风化土区域水平位移均不超过5 mm,坡脚处的最大水平位移也不超过20 mm,从位移角度分析可知,支护后的滑坡体水平位移控制在工程允许的范围内。

数值模拟滑坡体的剪切应力区如图4所示。

图4 滑坡的剪切应力云图

由图4可知,滑坡的剪切应力并没有贯通,说明潜在滑动面并没有生成,滑动面没有生成说明了抗滑桩+锚杆的组合支护措施,达到了阻止滑坡进一步滑动的目的。支护完成后滑坡的整体安全系数为1.41,此安全系数是满足工程要求的。

2.3 数值模拟总结

滑坡体的水平位移主要发生于风化土区域,风化岩区域其次,软岩区域几乎不发生水平位移,风化土区域的位移不超过20 mm,说明了支护完成后滑坡体的位移是控制在工程允许的范围内,不会对工程造成安全隐患。

滑坡体的剪切应力区域并没有贯通,说明了滑动面并没有生成,支护后滑坡体的安全系数满足工程要求,说明了抗滑桩+锚杆的组合支护形式是达到了阻止滑坡进一步滑动的目的。

本文结合一实际滑坡工程,采用抗滑桩+锚杆的组合支护方式,并通过数值模拟对滑坡体的水平位移、剪切应力和安全系数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滑坡体的水平位移主要发生于风

化土区域,最大水平位移为4.1 mm,坡脚处发生了位移集中现象,最大的水平位移为8.7 mm,以上的水平位移均不超过20 mm,说明了支护后滑体在水平位移是满足工程要求的;
另一个方面,若后期开展位移监测,那么坡脚处应当是位移监测的重点。

(2)支护后滑坡体的剪应力区域并没有贯通,说明抗滑桩+锚杆的组合支护方式是达到了防止滑坡进一步发生破坏的目的,安全系数为1.41,此安全系数超过1.20,说明以上的组合支护方式在治理滑坡方面是合理的。

(3)本文没有从塑性区域研究滑坡体的破坏,此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猜你喜欢坡脚抗滑桩滑坡体方截面抗滑桩旋挖钻成孔工艺探析建材发展导向(2022年23期)2022-12-22软弱结构面位置对岩质顺倾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水力发电(2022年11期)2022-12-08单一挡土墙支护边坡安全性的数值模拟研究水利技术监督(2022年7期)2022-07-11陕北矿区黄土沉陷坡面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对土壤侵蚀的影响陕西水利(2022年5期)2022-07-04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13期)2021-07-28秦巴山区牟牛沟滑坡体治理施工技术城市建筑空间(2018年12期)2018-08-26公路滑坡治理工程抗滑桩设计江西建材(2018年1期)2018-04-04双排抗滑桩承台的优化设计研究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3期)2017-05-17浅谈鹦鸽嘴水库右岸滑坡体除险加固设计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年9期)2017-01-15强震下紫坪铺坝前大型古滑坡体变形破坏效应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6年6期)2016-05-04

推荐访问:支护 组合 数值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