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化学教学论文5篇(范文推荐)

时间:2023-08-09 15:50:04 来源:网友投稿

化学教学论文一、生活化探究教学的内涵生活化探究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化学教育“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归于生活”两者基础上的教学,以源于生活的问题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教学论文5篇,供大家参考。

化学教学论文5篇

化学教学论文篇1

一、生活化探究教学的内涵

生活化探究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化学教育“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归于生活”两者基础上的教学,以源于生活的问题或任务出发,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情感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书本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化学的魅力。

二、生活化探究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生活化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一些生活化素材,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对生活探究的兴趣,在学习中掌握书本知识,实现学科知识的落实。如学习化学电源时,让学生到社会上调查生活中常见化学电源,研究电池的材料、原理、类型;学习金属腐蚀时,让学生观察自行车、护栏、铝合金生锈等,进行调查分析,做到掌握第一手资料,增强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通过生活化探究教学,学生在生活化的探究中学习知识,自主思考探究。层层释疑、步步启发,加强问题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分析归纳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如“探究原电池形成的条件”教学时,设计以下问题:首先展示:番茄原电池使音乐贺卡发声,激发学生兴趣。质疑:音乐贺卡为什么发声,装置中的电流是怎么产生的?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结构才能形成电流?原电池正负极与材料有什么关系?正负极除了与材料有关,还与什么有关?

(三)提升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在生活化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来自于人们的生活经验,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化学知识,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去。如在学习化学平衡这一内容时,可以引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防龋齿选用加氟牙膏;学习氧化还原这一内容时,可以引用日常生活中人们用淀粉碘化钾和食用醋来检验食盐中是否含碘等。

三、生活化探究教学的原则

(一)生活化原则

在问题情境设置时,首先要体现生活化原则。如“物质的量”教学是个难点,笔者上课时,就教室里的纯净水创设情景,请学生想方法计算一下这些纯净水所含的分子数,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思考,使学生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学习乙醇的性质时,用生活中人们所熟知的“酒为什么是陈的香?”和“炖鱼的时候为什么要加少量的料酒和醋?”等。

(二)开放性原则

在生活化探究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问题的答案也具有开放性。

(三)协作原则

在生活化探究教学程中,一方面,通过分组讨论等方式,学生共同协作,探究问题,形成对知识的体验;另一方面,师生协作,由教师设置生活化情境,学生在探究形成初步知识后,教师对所探究结论进行点评、补充和升华。在学生和学生、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协作中,师生共同进步,进一步提高教学与学习的效率。

(四)创新原则

在生活化问题的设置和探究过程中,不仅要体现“生活”要素,而且还要提炼生活素材,注重所提问题、学生探究方式和思维方式、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有所创新。

四、生活化探究教学的基本流程

(一)唤醒生活体验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搭起书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对生活与知识的密切联系有所感知,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去理解书本知识,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如比较Na2CO3溶液中各种粒子浓度的大小时,学生对电荷守恒中CO32-前边的“2”感到难以理解,如果把电荷守恒比喻为“用人数表示胳膊数”,学生便会豁然开朗。如用“弹簧现象”比喻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等。

(二)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问题情境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创设的问题情境一般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如在进行原电池的教学时可以创设以下问题情境:轮船在海中航行时,为什么要在船底焊接锌板;实验室在制取氢气时,为什么选用粗锌与稀硫酸反应,而不选用纯锌等。

(三)进行科学探究

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成功与失败,体验其中的乐趣。如:“吹气生火实验”。取适量的过氧化钠粉末,放入疏松的棉花中,用导管向棉花中吹气,棉花会燃烧起来。原因分析:过氧化钠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反应产生氧气,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棉花燃烧起来。

(四)学会参与生活

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生活化探究教学,对源于生活的问题探究得出结论后,最终要回归生活,运用于生活,提高参与生活的能力。如学习了胶体,学生就知道为什么钢笔不能混用不同的墨水;学习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后,学生就知道“雷雨发庄稼”的原理;学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后,学生就知道菜刀如何防锈。如学习完二氧化硫有关性质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我国为什么以硫酸型酸雨为主,自然界硫酸型是如何形成的。

五、总结

总之,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课堂是向未知方面挺进的旅程;课堂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高中化学生活化探究教学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将逐步走向深入和完善。

化学教学论文篇2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汇总,教师的教学目的通常都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往我们的教学也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但是收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始终把反复练习、训练的方式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单纯忽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在最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对化学的持续学习欲望。学习欲望才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内部动力,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积极参与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有了兴趣,还会萌发创新意识,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又再次促进创新。所以,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欲望。例如,在学习了苏教版高中化学的“原电池”之后,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原材料鼓励学生自己去制作原电池,提高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

二、探究有效的化学教学策略

有效的教学策略意味着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地构建知识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实质上是教师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能力。化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在教学设计中,要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充分理解教材和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找准教学的起点,按照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方案。在教学设计中要以问题为中心,积极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只有教师真正转变角色,建立起师生间沟通的绿色通道,才能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放开手脚,主动探索,积极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然后引导学生设计探究方案和途径,并通过相互的团结协作,解决问题。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上课时因材施教,下课后有效布置作业

化学教学应该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通过化学学习,使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高中生在心理成熟程度和智力发展水平方面是不同的,每个人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也是不同的。在化学教学中,不能搞“一刀切”,否则成绩好的学生会“吃不饱”,成绩中下等的学生会“吃不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才能使教学更加有效。在过去的化学教学中,教师通常布置过多的课后作业,这样的“题海战术”往往使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使学生也不知所措。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学生的日常作业以练习为主,以训练为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适时强调和巩固难点,以达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的目的。然而,这样的传统作业写作方式缺乏思维性训练,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以作业为载体,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获取和巩固化学知识,积极探究化学基本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首先,要针对化学知识点精选适量试题,要有针对性,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新知识;要具有代表性,让学生在练习中能举一反三。

四、总结

教师应该尽自己所能去创造一个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乐趣,让学生自己参与化学实验制作,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欲望。最终,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参与度,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课堂。

化学教学论文篇3

一、培养学生的科学崇尚态度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态度,这是学生科学素养具备的基础.教师要让学生们意识到人类社会以及人的生活方式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大的。转变,这很大程度是因为各种伟大的科学发明所带来的积极推进.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列举各种有代表性的范例来增强学生对于这一点的认知.同时,化学课程的教学中也有很多相关的素材,化学课程同样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一股力量.教师在平时的知识教学中要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让大家感受到科学的力量.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态度,并且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提供良好基垫。

化学教材中记述了不少科学发现的经过及科学家传记.高中教材中有很多科学史话,如氯气的发现和确认、苯的发现和苯分子结构学说等,阐明了化学物质是通过一个个实验被人们所逐步发现和确认的,给了学生生动的启示:平时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思索、大胆猜测,勇于实验,就有可能发现自然界中的奥秘.这些内容不仅可开阔学生的眼界,还能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以及科学精神的熏陶.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有价值的教学素材,并且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深化学生内心对于科学的崇尚态度.这样才能够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提供良好根基,并且让学生意识到科学的治学态度对于课程学习可以发挥的有效推动.

二、培养学生的严谨治学精神

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精神同样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这也是让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知识有良好掌握的基础.不少学生在平时的课程学习中都存在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要么不愿意积极思考与自主探究,对于问题往往有依赖性,等着教师来进行讲解;要么就不求甚解,一个问题解答完后没有针对这一类问题进行及时的梳理与回顾,这也是在下次碰到相似的问题时很多学生还是会出错的原因.这些都不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问题后的成因都可以归结为学生治学态度的不够严谨上.因此,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要纠正学生这些不好的习惯与观念,要透过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意识到严谨的治学态度的价值与意义,并且让学生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

例如,学习“水”后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调查本地水资源的利用和河水污染情况,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去获得第一手的信息,发现问题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并写出调查报告.又如,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的演示实验,教师可以将其改为探究实验方法,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实验的目的是了解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等.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深化对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让学生慢慢具备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的能力.这些都是严谨的治学精神后带给学生的收获,让大家掌握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才能够促进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并且让大家能够对于学到的内容活学活用.因此,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要深化对于学生严谨的治学精神的培养.这不仅会带给学生自己有益的收获,这也会推动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三、深化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科学素养的培养不仅可以体现在学生对于科学应当有的崇尚态度以及学生应当具备的严谨的治学精神,科学素养的培养也可以体现在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深化上.教师要让学生具备更好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要能够灵活的应用课堂上学到的内容来分析探讨相关问题,并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难题.这才能够体现出化学知识的教学价值,并且是对于学生的知识应用非常有效的培养与深化.教师在平时的知识教学中应当逐渐渗透对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同样是科学素养的一种良好体现.在讲“维生素与微量元素”这部分内容时,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将无法体会到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体的重要性,更谈不上能合理正确使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了。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对于这部分内容我作了这样的安排:课前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一些富含维生素C以及富含微量元素铁和碘的水果和食物,并通过自己的日常生活积累以及上网查资料初步了解维生素C及微量元素铁和碘的作用,以及缺乏这些元素会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什么样的危害.这是一个很好的课前预习,这也是让学生展开对于教学内容的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的过程。这才是对于学生自学能力的良好培养,学生经过有效的探究后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也会很好的得到锻炼.

四、总结

总之,在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非常重要.教师首先应当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态度,这是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基石.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这是科学素养培养的根本所在.此外,教师在平时的知识教学中应当逐渐渗透对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才是对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深化,学生经过良好的探究后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也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化学教学论文篇4

[摘要]与传统“教科书”的内容相比,地方特色资源显得不那么抽象,而是鲜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获取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观念。本文以“洋口港”特色资源为例探讨如何依托地方资源来促进高中化学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特色资源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引入地方特色资源正是对这一课程改革目标的最好诠释。下面以“‘三废’检测处理——洋口港生态环境调查”为例谈如何在化学课外校本课程中引进洋口港生态资源。

一、课程资源开发背景

洋口港地处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北翼,目前规划以港口物流为依托,将化工、能源等临港工业作为洋口港主导产业群,这必然影响洋口港生态环境,涉及工业“三废”的检测处理。

二、课程资源开发目的

1.强化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仪器的正确使用,树立环保意识和绿色化学理念。

2.让学生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亲身探索与体验,培养收集和整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科学道德和科学思想,培养对地区文化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三、课程资源方案实施

1.准备阶段

(1)深入调查洋口港地区的化工和能源企业的“三废”检测处理情况。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三废”的防治措施。

2.实施阶段

(1)组建小组。组建三个小组,依托“洋口港”特色资源,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张必忠分别针对“废液”“废气”“废渣”的处理提出具体研究方案,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完善计划。

(2)收集资料。走访洋口港地区企业,获得“三废”排放的相关数据,同时查阅文献资料获得理论支持。

(3)整理讨论。整理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和数据,小组之间深入讨论,整合分析。

(4)实验验证。就相关研究内容,设计特定实验验证。

(5)归纳研究。根据相关实验数据,初步得出结论。

四、课程研究成果展示

1.“废液”处理

(1)方法:物理法、化学法、生化法和物理化学法。

(2)适用范围:物理法主要用于分离废液中悬浮物质;化学法主要适用有毒有害废液处理;生化法主要对有机废液的处理;物理化学法主要适用分离废液中的溶解的物质,回收有效成分。

2.“废气”处理

(1)方法:吸收处理法、吸附燃烧法。

(2)适用范围:常见无机物废气HCl、Cl2、NO、NO2、SO2、NH3等用适当的酸性、碱性液体吸收;常见的有机物废气根据成分、性质不同对于极易吸附的如苯、羧酸类和硫醇类可以采用活性炭吸附,对于燃烧热值高的有机物可以高温炉进行燃烧产生热量综合利用。

3.“废渣”处理

(1)方法:焚烧填土法、综合利用法。

(2)适用范围:废渣经回收除毒后,可燃性废渣可以焚烧处理,产生热能;残渣用作铺路和建筑材料或填土处理等综合利用。

五、课程资源研究收获

第一,通过“三废”检测及防治处理的调查研究与合作探究,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化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并对相关企业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第二,自从校本课程实施以后,学生感受到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建构,学生畏惧化学的状况有所改善,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自豪感,* *提升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动力。第三,充分挖掘洋口港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龚育之教授曾说过:科学精神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实事求是。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而这一点与“洋口港”文化不谋而合。在《化学工业原理——洋口港化工生产调查》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走访企业,参观生产流水线,撰写调查报告,把工艺流程引入实验室研究,但是在真正实施过程中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药品选购、仪器的订制、装置的搭建……学生们突然感觉兴趣全无,没了主心骨。笔者在了解情况后给学生讲述了“范公堤”的由来,讲述了当时筑堰挡潮、围海造田的种种壮举来引导学生不断克服困难。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更获得一种科学精神的熏陶。实践证明,在化学教学中,除了要系统地学习化学课本的基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而“洋口港”特色资源的开发,除了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对教师、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方面教师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角色发生了改变,变成与学生共同研究问题的好伙伴;另一方面学生也尝试着运用所学知识去搜集和整理相关信息,为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搭建一个更高的平台。

化学教学论文篇5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了高中化学中主要的学习模式,但是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特别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自主学习模式也就不能很好的实现,因此在这篇文章里就讲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使得高中化学自主学习模式的实现,其实这种学习模式也就是为了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自主学习模式;构建方法;必要性

一、前言

虽然我国的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改革在不断地进行,也从整体上改善了我国教育的现状,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是沿用着以前教学方式,这就给我们的教学方式能否改革带来了非常多的问题,并且需要我们做出解决。通过从理论层面对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可促进学生实际学习效率的提高,促进高中化学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高中化学是学生学习的一门重点课程,同时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也有着比较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影响,很多的教学方式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就导致了多方面的不足。也就是当前化学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责任感,而且当前高中化学改革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在现在的化学教学中教学手段是比较单一的,也不能很好的体现课堂的真实性,再加上课堂的主动权一直都在老师手里,因此学生的主动就得不到重视,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就极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综合发展。而且大部分老师常常用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就给学生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高中的化学教学中相异的构想产生了干扰,以及表述的模糊性,使得学生在理解化学知识的时候就比较困难,对学生学习效率水平的提高有着诸多不利。在思维方面出现了脱节的问题,以及化学的教材编排没有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现状。

三、自主学习模式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

众所周知,学习的目的是掌握知识,学习各种在社会上生存的技能,但是却没有固定的学习模式,同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不断地提高学习主动性,才能让学生爱上学习,因此合适、合理的学习模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只要对的学习模式才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进行自主学习。再加上在化学的学习中学生会遇到许多的困难,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才能做到随机应变,同时还可以养成比较好的学习品质。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

可以这样说,在高中的所有课程里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因此老师在安排教学时,就应该制定轻松、简单的教课方案,这样就能把化学的所有特点都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有最真实的感受,这样才能提高血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课堂的主动性交给学生,自己只是做一部分简单的引导,这样学生就会自主探索化学中蕴含的奥秘,还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率。

四、自主学习模式构建的方法

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被许多的因素影响着,例如学习需要、价值意识和学习兴趣等,因此我们在构建自主学习时,老师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来制定。

(一)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进行自主学习时,首要的任务就是认清自主学习的本质,这样学生才能做到很好的学习。其实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己进行主动的学习,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宰,是不同于被动学习的。所以就需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一项合适、合理的学习计划,并且还应该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做到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高中学生大都在14~18岁之间,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都是比较差的,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引导,让学生看到学习乐趣,而不能把学生当做容器进行知识的灌输,这样学生才会做到积极主动的学习。

(二)转变教学观念教学管理的转变

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比严肃的课堂氛围,学生还是更加倾向于轻松、愉快的课堂,而且只有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学生才会足够的安全感,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才能被很好地激发出来,同时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样学生才会真正的喜欢化学,才会有学习化学的能力,只有好的学习方式,才能更好地构建自主学习的模式。

(三)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老师的教学水平也是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在新课程标准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也应该做到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做到与时俱进,并且还要把自身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做到更好地自主学习。

五、结束语

通过上面文章的叙述我们发现,自主学习其实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进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学习模式的意义就在于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且自主学习模式非常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活动规律。所以,自主学习模式可以使用于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那么这就需要作为老师我们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放手让学生去做,使学生学会在复杂的环境中运用科学探究的态度去认识、发现和创造,以适应未来社会和终身学习的需要,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推荐访问:教学论文 化学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范文 化学教学论文题目大全 化学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化学教学论文题目 化学教学论文3000字 化学教学论文怎么写 化学教学论文发表期刊 化学教学论文献综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