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语文教案3篇

时间:2022-12-31 10:05:03 来源:网友投稿

《书愤》语文教案1  教学目的:  1、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  2、以《书愤》这首诗观照整个南宋时代相类主题的诗词;  3、学习知人论世、相互联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书愤》语文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

《书愤》语文教案3篇

《书愤》语文教案1

  教学目的:

  1、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

  2、以《书愤》这首诗观照整个南宋时代相类主题的诗词;

  3、学习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1、《书愤》主旨的理解及表现手法的运用;

  2、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指导。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陆游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因受家庭熏陶,自幼读书学剑,发愤报国。终生以抗金报国为志,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热情。诗词散文都有创作,其中诗歌成就最高。现存诗作9300多首,是存诗最多的古代诗人。

  二、导入课文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陆游诗词,其中词作《钗头凤》和诗作《示儿》最能反映陆游一生的际遇。陆游一生有两个始终没有解开的情结。其一就是《钗头凤》所书写的他与表妹唐婉的爱情悲剧。两人倾心相爱,却被其母生生拆散,这成为陆游一生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痛楚,直到七十五岁高龄、唐婉离开人世四十多年以后,他重游沈园,依然写下了“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深情诗句。其二就是《示儿》所书写的“北定中原”这件让他终生魂牵梦绕以至死不瞑目的大事。终其一生,壮志不能实现其万一,心中情怀,《书愤》就是最好的见证。

  三、朗读课文

  1、 学生试读,教师指导朗读。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的“那”读上声调,“那知”重读。“中原北望气如山”中“山”读升调,读出高山巍巍耸立之势。“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句中“空”要重读,“已先斑”处读降调,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中“真名世”“谁堪”重读,结句降调。

  老师范读,学生再读,朗读是体味诗歌情味的重要一环,不可忽视。

  四、课文内容理解。

  1、借助资料上的课文词句疏通,学生自学。请学生朗读课文词句理解,学生质疑。

  2、关于对“气如山”的理解:资料注释认为“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气如山”是“北望被金兵占领的大好河山,心中的郁愤堆积如山”之意。你同意“气愤堆积如山”这一说法吗?

  探讨:理解成“气愤堆积如山”只是就这一单个句子的理解,加上“北望被金兵占领的大好河山”,所以“心中的气愤堆积如山”,这样的理解孤立地来看,似乎很有道理。但是联系上下句,它却是说不通的。承上理解,“早岁哪知世事艰”也就是青壮年时期少不更事,根本不知道收复中原这件事竟是这样艰难,所以诗人北望中原,立下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宏图大志,豪气如山;承下句理解,“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写的正是早年宋军在瓜洲渡和大散关与金兵作战,宋军大败金兵、收复失地、大获全胜令人鼓舞的两大战事,而作者也曾在此两地亲上前线,勘查地形,刺探敌情,所以后两句是“气如山”的具体表现,将报国愿望和为之付出的努力渲染得更为具体、鲜明,故“气如山”作“豪气如山”理解更佳。诗人的报国壮志如山一样雄壮,如山一样坚定,如山一样不可动摇。

  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有些奇特,此联不用动词,不用虚词,只用六个名词组接,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的军容画面,形象飞动、画面壮阔。这种表现手法,在他之前极其少见,在他之后就较为常见了,如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也同样以几个名词组成而不着虚字。

  五、诗中问题探讨。

  1、 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事而“愤”,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么?

  探讨:

  所愤之一乃“世事艰”。艰者,难也。“世事”也即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事业,它究竟有多难?只举同时代抗金英雄岳飞的遭遇可见一斑。抗金名将抱定“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壮志,杀得金兵闻风丧胆、节节败退,直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就是这样一位抗金骨干,却正因为此被汉奸秦桧等民族败类以“莫须有”之罪诬害而死,年仅三十八岁。报国不仅无功,而且有罪,竟至死罪,这难度似乎难于上青天了。

  所愤之二乃“塞上长城空自许”之“空自许”。所谓“塞上长城”是指自己年青时以捍卫祖国、扬威边疆的名将期待自己,认为自己就像万里长城一样,可以抵挡千军万马。可是就诗人的经历来看,年青时参加进士考试因位于秦桧的孙子秦埙之前而被出名,入仕以后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可谓壮志难酬、请缨无路。着一“空”字,沉痛之极。

  所愤之三乃“镜中衰鬓已先斑”。早年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已两鬓斑白,祖国山河依然破碎,广大人民依然受难,自己却岁月蹉跎,年华空老,壮志难伸。着一“已”字,悲凉之至。

  所愤之四乃“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一生以北伐中原、恢复汉室、统一*为其终身大业。他在《出师表》中写道:“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话正说出了陆游的心事。有谁比得上写作《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呢?言外之意是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没有一个像诸葛亮这样的人物来“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收复大业,无人领军。

  这四愤——愤报国有“罪”、愤壮志难酬、愤年华空老、愤无人领军,四“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阻挠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作者的“愤”中含“恨”,“愤”中含“悲”,“愤”而生“凉”,“愤”而生“叹”,从而形成了本诗沉郁豪雄的风格。

  2、 本诗主要表现手法。

  (1)对比手法: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而这一切的根远就是朝廷的主和派,诗人心中之“愤”焉得不涌上笔端?

  (2)借古讽今:诗中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颂古在于非今,落笔千载以上,旨在千载以下。

  小结:以上是对本诗主题和表现手法的探讨。诗歌主题和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学生只有不断积累每一首诗词主题和手法,才能积少成多,逐渐开阔视野,形成深厚的诗歌鉴赏悟性和稳定的诗歌鉴赏能力。

  3、学生自由诵读全诗,要求当堂背诵。

  六、拓展思考:《书愤》所反应的陆游“壮志难酬,年华空老”的人生际遇,无疑是一种悲剧,但是这种悲剧是他个人的悲剧,还是整个南宋时代所有抗金爱国志士共同的悲剧?联系同时代其他诗人词人的作品回答。

  引导学生抓本诗中“镜中衰鬓已先斑”句的“衰鬓”“先斑”也即两鬓斑白,借此抓住“白发”这一意象,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诗词中找出类似的诗句。

  1、陆游的《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2、辛弃疾《破阵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3、 岳飞《小重山》: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这三位诗(词)人,他们的志向都是一致的,陆游是“中原北望”“心在天山”、辛弃疾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岳飞是“为功名”。“天下事”也好,“功名”也好,指的都是收复中原的大计。而他们的遭遇也惊人的相似,陆游是 “已先斑”“鬓先秋”、辛弃疾是 “可怜白发生”、岳飞是“白首”。可见悲剧并不是陆游一个人的,报国无门、请缨无路、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是南宋所有有志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志士们共同的悲剧,甚至直至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以身殉国。他们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他们的悲怆是英雄们共同的悲怆,陆游终生没有解开的情结不是他个人的情结,而是所有南宋爱国志士们共同的情结。

  由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总结出鉴赏诗词的两个非常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知人论世”和“相互联系”。所谓“知人”,就是要了解诗(词)人*生的思想、抱负和经历;所谓“论世”就是要了解诗(词)人生活的时代。陆游一生的抱负就是“北定中原”,而他生活的时代却是主和派把持朝政的南宋,因此他所遭受的际遇只能是壮志难伸、年华空老、岁月蹉跎。因此,只要读《书愤》这一首诗,几乎可以带动他所有这一类的诗或词,比如他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夜游宫 雪晓清笳乱起》《秋波媚 秋到边城角声哀》等等,书写的无不是相同的主题。掌握了“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在做诗歌鉴赏题时可以举一反三。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相互联系”,古人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鉴赏诗歌时,我们也可以借一借“他山之石”。比如我们刚才鉴赏《书愤》,就借了辛弃疾的《破阵子》、岳飞的《小重山》等等,这样可以有效地以旧知理解新知、以新知深化旧知,触类旁通、事半功倍。

  课后感:

  *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发展的历史非常悠久,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战国以来,“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一代之文学”,即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倾向、文学主流。明清小说出现之前,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文学史可以说是一部*诗歌发展史。它真实记载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显示了我们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广泛的审美情趣。虽然现在时代已经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正在走进高科技时代、网络时代,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载体之一的古典诗词并未过时,它如同昨夜璀璨的星辰,在今夜,在明夜依然会熠熠生辉,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历代民间作者和文人学士发挥才情 睿智创作出的诗词佳作,不仅在今天建设现代精神文明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我们对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

  *古典诗词无论在思想上或艺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那些表现作者人格魅力、高尚情操、智慧理性的作品,对学生产生着深刻的思想启迪和道德熏陶作用;那些情景交融、意境优美的妙诗佳词,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艺术修养方面,起着潜移默化、摇情移性的影响。

  在*时古诗词的授课中,我比较注重着眼一首,延引其它。古典诗词中有很多相似甚至相反主题的诗词,可以互为参照加深理解。有专家说,语文课本上已有的知识是学生看得懂习得透的,你要教给学生更多未知的东西,这样才能“粘”住学生。而一个教师自身知识面的丰富,在古典诗词方面的丰富积累,对学生无疑有着良好的带动作用,它是一种无言的示范。在整个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阅读古典诗词最能让学生习得语感,形成对语言文字敏锐准确的感受能力和领悟能力。此外,诗词鉴赏方法的及时总结,趁热打铁,亦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从而收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之效。但这一切都以尽可能多的积累为前提,如果没有一定的诗词积累,方法技巧只能是空中楼阁。

  古语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屈指算来,与宁老师处在同一备课组已有五载。至今我虽毫无起色,但奋起向学的激情与日俱增。听宁老师的课已数不胜数,每每听后,都感奋不已,躬身反省,自愧弗如。此种情愫轮回而生,几次想把心中的感悟诉诸笔端,终因慵懒辍而未成。今天一吐为快,偏颇之处,愿能与各位共勉。

  课后的评课活动,与会的老师感慨宁老师课的最大亮点为:大气磅礴,从容不紊,极富文化底蕴。

  陆游的《书愤》,廖廖56个字,执教者却把这首小词经营得丰腴袅娜,形散神聚。在于她能紧扣文本,缘本生发,知人论世。由作者而旁及岳飞,由岳飞而串联到稼轩居士,继而一统为整个南宋时代抗金爱国之士的共同愤懑,再一气呵成到孔明,至文天祥,一同释放出“请缨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怆,喷发出“北定中原”,“收复失地”的激昂。学生对豪放词派的风格的会悟一步到位,铭心刻骨。而情境相通的瞬间,宋词会跨越千年的门槛,飞奔而来,叩响学生心的弦索。分析品评中,师生你应我和,默契相通。老师的蜻蜓点水,学生的群体共鸣,诗词荟萃,可谓水到渠成,珠联璧合。如词中“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气”,到底是“愤气如山”,还是“豪气如山”,老师先放手让学生畅说欲言,要求学生找佐证,自圆其说,让学生见仁见智。之后老师回收视线,聚焦语境,由繁富而变得绰约,由严密而变得疏朗,这样顺水轻推,直抵彼岸。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词中作者以笔抗世,以词唤天,因爱国悯民而生怨,其椎心蚀骨之“愤”的内容有四,但究其根源何在?作者的“忧愤”之中还包蕴哪些复杂之情(“愤”中含“恨”、含“悲”;因“愤”生“凉”、生“叹”),教师步步为营,层层设疑。回眸这其中教师的插言、碎语,虽不属主体,却能引燃一堆篝火。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匠心独运。这无不需要老师扎实的业务功底,良好的知识结构,以内养外,最终外显为一个人的干炼与睿智。

  流行的东西大多是速朽的,它若要具有生命力,就要靠一定的文化底蕴。站在文化的*台上教语文,语言文字才是生动的,也才能使学生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滋养。

  课堂协奏曲中,听者在老师的引领下,漫步在挂满宋朝天空的宋词。感受到宋词是一个软弱的王朝在频繁战乱的历史中集体感伤的汇合。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到“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在这悲悯、凄美的*仄格律中,听者忧伤着作者抽丝剥茧的优伤,共鸣着作者浪尽淘沙的情肠,尽享着这苦难时代的灵魂绝唱。此时,教师总揽,发出逸怀浩气的“江海寄余生”,“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慨叹。老师这诗化的点评,顿挫有致的吟诵,旁征博引的辞章,文史交融的典故,娓娓道来,让人充盈且为之快慰,让听者不得不为之叹服。我想课中弥漫的浓郁的文化气息,涌动的苍劲的人文精神,应是她*时广博涉猎,审慎的教学反思的一种再现,面对宁老师亦秀亦豪之笔下的洋洋洒洒的几万字的教学心得及人生感悟,我眼前浮现的是一片波光光粼粼的思想之海。那灵光与深邃,源于她不断接受知识溪流的浸润、思想阳光的沐浴及智慧晨辉的点染。

  这样的教学,需要教师纯真的情感与创造,更需教师埋首于自己的追求,恭敬和质朴所从事的职业。

《书愤》语文教案2

  教学目的:

  1、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

  2、以《书愤》这首诗观照整个南宋时代相类主题的诗词;

  3、学习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1、《书愤》主旨的理解及表现手法的运用;

  2、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指导。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陆游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因受家庭熏陶,自幼读书学剑,发愤报国。终生以抗金报国为志,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热情。诗词散文都有创作,其中诗歌成就最高。现存诗作9300多首,是存诗最多的古代诗人。

  二、导入课文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陆游诗词,其中词作《钗头凤》和诗作《示儿》最能反映陆游一生的际遇。陆游一生有两个始终没有解开的情结。其一就是《钗头凤》所书写的他与表妹唐婉的爱情悲剧。两人倾心相爱,却被其母生生拆散,这成为陆游一生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痛楚,直到七十五岁高龄、唐婉离开人世四十多年以后,他重游沈园,依然写下了“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深情诗句。其二就是《示儿》所书写的“北定中原”这件让他终生魂牵梦绕以至死不瞑目的大事。终其一生,壮志不能实现其万一,心中情怀,《书愤》就是最好的见证。

  三、朗读课文

  1、 学生试读,教师指导朗读。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的“那”读上声调,“那知”重读。“中原北望气如山”中“山”读升调,读出高山巍巍耸立之势。“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句中“空”要重读,“已先斑”处读降调,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中“真名世”“谁堪”重读,结句降调。

  老师范读,学生再读,朗读是体味诗歌情味的重要一环,不可忽视。

  四、课文内容理解。

  1、借助资料上的课文词句疏通,学生自学。请学生朗读课文词句理解,学生质疑。

  2、关于对“气如山”的理解:资料注释认为“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气如山”是“北望被金兵占领的大好河山,心中的郁愤堆积如山”之意。你同意“气愤堆积如山”这一说法吗?

  探讨:理解成“气愤堆积如山”只是就这一单个句子的理解,加上“北望被金兵占领的大好河山”,所以“心中的气愤堆积如山”,这样的理解孤立地来看,似乎很有道理。但是联系上下句,它却是说不通的。承上理解,“早岁哪知世事艰”也就是青壮年时期少不更事,根本不知道收复中原这件事竟是这样艰难,所以诗人北望中原,立下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宏图大志,豪气如山;承下句理解,“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写的正是早年宋军在瓜洲渡和大散关与金兵作战,宋军大败金兵、收复失地、大获全胜令人鼓舞的两大战事,而作者也曾在此两地亲上前线,勘查地形,刺探敌情,所以后两句是“气如山”的具体表现,将报国愿望和为之付出的努力渲染得更为具体、鲜明,故“气如山”作“豪气如山”理解更佳。诗人的报国壮志如山一样雄壮,如山一样坚定,如山一样不可动摇。

  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有些奇特,此联不用动词,不用虚词,只用六个名词组接,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的军容画面,形象飞动、画面壮阔。这种表现手法,在他之前极其少见,在他之后就较为常见了,如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也同样以几个名词组成而不着虚字。

  五、诗中问题探讨。

  1、 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事而“愤”,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么?

  探讨:

  所愤之一乃“世事艰”。艰者,难也。“世事”也即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事业,它究竟有多难?只举同时代抗金英雄岳飞的遭遇可见一斑。抗金名将抱定“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壮志,杀得金兵闻风丧胆、节节败退,直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就是这样一位抗金骨干,却正因为此被汉奸秦桧等民族败类以“莫须有”之罪诬害而死,年仅三十八岁。报国不仅无功,而且有罪,竟至死罪,这难度似乎难于上青天了。

  所愤之二乃“塞上长城空自许”之“空自许”。所谓“塞上长城”是指自己年青时以捍卫祖国、扬威边疆的名将期待自己,认为自己就像万里长城一样,可以抵挡千军万马。可是就诗人的经历来看,年青时参加进士考试因位于秦桧的孙子秦埙之前而被出名,入仕以后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可谓壮志难酬、请缨无路。着一“空”字,沉痛之极。

  所愤之三乃“镜中衰鬓已先斑”。早年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已两鬓斑白,祖国山河依然破碎,广大人民依然受难,自己却岁月蹉跎,年华空老,壮志难伸。着一“已”字,悲凉之至。

  所愤之四乃“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一生以北伐中原、恢复汉室、统一*为其终身大业。他在《出师表》中写道:“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话正说出了陆游的心事。有谁比得上写作《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呢?言外之意是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没有一个像诸葛亮这样的人物来“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收复大业,无人领军。

  这四愤——愤报国有“罪”、愤壮志难酬、愤年华空老、愤无人领军,四“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阻挠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作者的“愤”中含“恨”,“愤”中含“悲”,“愤”而生“凉”,“愤”而生“叹”,从而形成了本诗沉郁豪雄的风格。

  2、 本诗主要表现手法。

  (1)对比手法: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而这一切的根远就是朝廷的主和派,诗人心中之“愤”焉得不涌上笔端?

  (2)借古讽今:诗中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颂古在于非今,落笔千载以上,旨在千载以下。

  小结:以上是对本诗主题和表现手法的探讨。诗歌主题和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学生只有不断积累每一首诗词主题和手法,才能积少成多,逐渐开阔视野,形成深厚的诗歌鉴赏悟性和稳定的诗歌鉴赏能力。

  3、学生自由诵读全诗,要求当堂背诵。

  六、拓展思考:《书愤》所反应的陆游“壮志难酬,年华空老”的人生际遇,无疑是一种悲剧,但是这种悲剧是他个人的悲剧,还是整个南宋时代所有抗金爱国志士共同的悲剧?联系同时代其他诗人词人的作品回答。

  引导学生抓本诗中“镜中衰鬓已先斑”句的“衰鬓”“先斑”也即两鬓斑白,借此抓住“白发”这一意象,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诗词中找出类似的诗句。

  1、陆游的《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2、辛弃疾《破阵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3、 岳飞《小重山》: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这三位诗(词)人,他们的志向都是一致的,陆游是“中原北望”“心在天山”、辛弃疾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岳飞是“为功名”。“天下事”也好,“功名”也好,指的都是收复中原的大计。而他们的遭遇也惊人的相似,陆游是 “已先斑”“鬓先秋”、辛弃疾是 “可怜白发生”、岳飞是“白首”。可见悲剧并不是陆游一个人的,报国无门、请缨无路、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是南宋所有有志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志士们共同的悲剧,甚至直至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以身殉国。他们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他们的悲怆是英雄们共同的悲怆,陆游终生没有解开的情结不是他个人的情结,而是所有南宋爱国志士们共同的情结。

  由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总结出鉴赏诗词的两个非常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知人论世”和“相互联系”。所谓“知人”,就是要了解诗(词)人*生的思想、抱负和经历;所谓“论世”就是要了解诗(词)人生活的时代。陆游一生的抱负就是“北定中原”,而他生活的时代却是主和派把持朝政的南宋,因此他所遭受的际遇只能是壮志难伸、年华空老、岁月蹉跎。因此,只要读《书愤》这一首诗,几乎可以带动他所有这一类的诗或词,比如他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夜游宫 雪晓清笳乱起》《秋波媚 秋到边城角声哀》等等,书写的无不是相同的主题。掌握了“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在做诗歌鉴赏题时可以举一反三。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相互联系”,古人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鉴赏诗歌时,我们也可以借一借“他山之石”。比如我们刚才鉴赏《书愤》,就借了辛弃疾的《破阵子》、岳飞的《小重山》等等,这样可以有效地以旧知理解新知、以新知深化旧知,触类旁通、事半功倍。

  课后感:

  *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发展的历史非常悠久,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战国以来,“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一代之文学”,即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倾向、文学主流。明清小说出现之前,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文学史可以说是一部*诗歌发展史。它真实记载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显示了我们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广泛的审美情趣。虽然现在时代已经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正在走进高科技时代、网络时代,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载体之一的古典诗词并未过时,它如同昨夜璀璨的星辰,在今夜,在明夜依然会熠熠生辉,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历代民间作者和文人学士发挥才情 睿智创作出的诗词佳作,不仅在今天建设现代精神文明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我们对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

  *古典诗词无论在思想上或艺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那些表现作者人格魅力、高尚情操、智慧理性的作品,对学生产生着深刻的思想启迪和道德熏陶作用;那些情景交融、意境优美的妙诗佳词,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艺术修养方面,起着潜移默化、摇情移性的影响。

  在*时古诗词的授课中,我比较注重着眼一首,延引其它。古典诗词中有很多相似甚至相反主题的诗词,可以互为参照加深理解。有专家说,语文课本上已有的知识是学生看得懂习得透的,你要教给学生更多未知的东西,这样才能“粘”住学生。而一个教师自身知识面的丰富,在古典诗词方面的丰富积累,对学生无疑有着良好的带动作用,它是一种无言的示范。在整个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阅读古典诗词最能让学生习得语感,形成对语言文字敏锐准确的感受能力和领悟能力。此外,诗词鉴赏方法的及时总结,趁热打铁,亦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从而收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之效。但这一切都以尽可能多的积累为前提,如果没有一定的诗词积累,方法技巧只能是空中楼阁。

  古语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屈指算来,与宁老师处在同一备课组已有五载。至今我虽毫无起色,但奋起向学的激情与日俱增。听宁老师的课已数不胜数,每每听后,都感奋不已,躬身反省,自愧弗如。此种情愫轮回而生,几次想把心中的感悟诉诸笔端,终因慵懒辍而未成。今天一吐为快,偏颇之处,愿能与各位共勉。

  课后的评课活动,与会的老师感慨宁老师课的最大亮点为:大气磅礴,从容不紊,极富文化底蕴。

  陆游的《书愤》,廖廖56个字,执教者却把这首小词经营得丰腴袅娜,形散神聚。在于她能紧扣文本,缘本生发,知人论世。由作者而旁及岳飞,由岳飞而串联到稼轩居士,继而一统为整个南宋时代抗金爱国之士的共同愤懑,再一气呵成到孔明,至文天祥,一同释放出“请缨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怆,喷发出“北定中原”,“收复失地”的激昂。学生对豪放词派的风格的会悟一步到位,铭心刻骨。而情境相通的瞬间,宋词会跨越千年的门槛,飞奔而来,叩响学生心的弦索。分析品评中,师生你应我和,默契相通。老师的蜻蜓点水,学生的群体共鸣,诗词荟萃,可谓水到渠成,珠联璧合。如词中“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气”,到底是“愤气如山”,还是“豪气如山”,老师先放手让学生畅说欲言,要求学生找佐证,自圆其说,让学生见仁见智。之后老师回收视线,聚焦语境,由繁富而变得绰约,由严密而变得疏朗,这样顺水轻推,直抵彼岸。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词中作者以笔抗世,以词唤天,因爱国悯民而生怨,其椎心蚀骨之“愤”的内容有四,但究其根源何在?作者的“忧愤”之中还包蕴哪些复杂之情(“愤”中含“恨”、含“悲”;因“愤”生“凉”、生“叹”),教师步步为营,层层设疑。回眸这其中教师的插言、碎语,虽不属主体,却能引燃一堆篝火。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匠心独运。这无不需要老师扎实的业务功底,良好的知识结构,以内养外,最终外显为一个人的干炼与睿智。

  流行的东西大多是速朽的,它若要具有生命力,就要靠一定的文化底蕴。站在文化的*台上教语文,语言文字才是生动的,也才能使学生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滋养。

  课堂协奏曲中,听者在老师的引领下,漫步在挂满宋朝天空的宋词。感受到宋词是一个软弱的王朝在频繁战乱的历史中集体感伤的汇合。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到“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在这悲悯、凄美的*仄格律中,听者忧伤着作者抽丝剥茧的优伤,共鸣着作者浪尽淘沙的情肠,尽享着这苦难时代的灵魂绝唱。此时,教师总揽,发出逸怀浩气的“江海寄余生”,“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慨叹。老师这诗化的点评,顿挫有致的吟诵,旁征博引的辞章,文史交融的典故,娓娓道来,让人充盈且为之快慰,让听者不得不为之叹服。我想课中弥漫的浓郁的文化气息,涌动的苍劲的人文精神,应是她*时广博涉猎,审慎的教学反思的一种再现,面对宁老师亦秀亦豪之笔下的洋洋洒洒的几万字的教学心得及人生感悟,我眼前浮现的是一片波光光粼粼的思想之海。那灵光与深邃,源于她不断接受知识溪流的浸润、思想阳光的沐浴及智慧晨辉的点染。

  这样的教学,需要教师纯真的情感与创造,更需教师埋首于自己的追求,恭敬和质朴所从事的职业。

《书愤》语文教案3

  1、介绍作者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

  2、讲析

  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生动概括。它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并由此府仰千载,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

  首联慨叹国事艰难,追述年轻时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上句“那知”一词写出了诗人年轻时血气方刚、天真纯真。“艰”字有艰难的意思,直接道出诗经历的辛酸与坎坷,浓缩了因主战而受的种种刁难、排挤和迫害。这两个词语暗含着对投降派迫害忠臣、阻挠北伐卑劣行径的斥责。它是诗人“愤”的根源。下句一个“气如山”表达出诗人当年的豪情壮志,让我们看到一个意气风发、以身许国的爱国青年形象。

  颔联集中描写宋军在镇江、南郑两地英雄抗金的战斗情景。“楼船”“铁马”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这两句是历史的真实记录,也是诗人壮年时期点头生活的回顾。形象地表明了作者的理想,他渴望北伐恢复中原,向往着火热的战斗生活。

  以上两联是诗歌的前半部分。回顾往事,抒写渴望北伐的英雄气概。

  颈联抒情悲愤,感叹生*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句中的“空自许”和“已先斑”形成鲜明对比。一个“空”字形象地写出因宏伟志向无法实现而主生的那种沉重的失落感。一个“已”字生动刻画出诗人功业未就,人已才老的悲愤之情。两个副词吐露出诗人一腔忠义无处寄托,华鬓点点,壮志落空的愤慨之情。在现实的强烈对比之中,包含着对投降派罪恶行径的愤怒指责。

  尾联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千载谁堪伯仲间”,一个反问句即抒发了因奸臣当道,壮士他国无门而主生的难言的悲哀,又可以从中看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体现了诗人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

  以上两联是诗歌的后半部分。回到现实,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慨。

  这首诗虚实相生,变化多姿。首联上句写实,回忆年轻时的天真单纯;下句以实写虚,“北望中原气如山”,用有形的“山”来形容无形的“气”,突出“气”的坚毅、豪迈、轩昂;颈联上句“塞上长城”写理想,气势雄伟,意境高远,从大远处落笔,是虚写;下句“镜中衰鬓”写现实,感情沉郁,格调凝重,从细处近处用墨,是实写。在虚实的映衬中,加重了诗歌雄壮悲愤的基调。

  诗歌还通过场面写人,通过场面写情。例如,颔联对仗工整,描画白雪皑皑,秋风萧萧,万马奔腾战船横空的征战场面,从而赞美当年气吞残虏,挥戈卫边的爱国将士,是对“气如山”这种豪情具体形象的说明,从中可以看到作者战斗的热情。此联表面写宏大的场面,实际歌颂英勇的战士,表面写战争,实际抒发感情。

  陆游用典巧妙不留痕迹。南宋名将檀道济曾自诩为万里长城,诗中陆游以长城自比,表明诗人对檀道济的敬仰,希望能像他的样建功立业。檀道济对当权派自毁长城的痛斥,也喊出了诗人的心声,揭露了南宋统治者摧残抗战力量的愚蠢。用典贴切自然。这首七律是陆游诗中的上品。


《书愤》语文教案3篇扩展阅读


《书愤》语文教案3篇(扩展1)

——书愤教案10篇

书愤教案1

  一、介绍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书愤》教案。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二、背景介绍: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书:书写;愤:悲愤。这首诗是陆游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

  三、讲析:总说: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生动概括。它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并由此府仰千载,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首联:慨叹国事艰难,追述年轻时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上句“那知”一词写出了诗人年轻时血气方刚、天真纯真。“艰”字有艰难的意思,直接道出诗经历的辛酸与坎坷,浓缩了因主战而受的种种刁难、排挤和迫害。这两个词语暗含着对投降派迫害忠臣、阻挠北伐卑劣行径的斥责。它是诗人“愤”的根源。下句一个“气如山”表达出诗人当年的豪情壮志,让我们看到一个意气风发、以身许国的爱国青年形象。颔联:连用六个名词集中描写宋军在镇江、南郑两地英雄抗金的战斗情景。“楼船”“铁马”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两句都写当年壮观的战争胜利的场面,这表明南宋人民有能力打退金人,这两句是历史的真实记录,也是诗人壮年时期生活的回顾。形象地表明了作者的理想,写出了诗人青壮年时期战斗生活的向往,教案《《书愤》教案》。他渴望北伐恢复中原,向往着火热的战斗生活。以上两联是诗歌的前半部分。回顾往事,抒写渴望北伐的英雄气概。

  板书设计:首联:点题,追述青年时的豪情壮志颔联:连用六个名词,描绘当年两幅气壮山河的抗金场面。首联、颔联:回顾往事,抒写渴望北伐的英雄气概(叙事)颈联:抒悲愤之情,感叹生*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句中的“空自许”和“已先斑”形成鲜明对比。一个“空”字形象地写出因宏伟志向无法实现而生的那种沉重的失落感。一个“已”字生动刻画出诗人功业未就,人已才老的悲愤之情。两个副词吐露出诗人一腔忠义无处寄托,华鬓点点,壮志落空的愤慨之情。在现实的强烈对比之中,包含着对投降派罪恶行径的愤怒指责。两个典故:长城自诩鬓发已白早年晚年理想现实对比:表达壮志难酬的愤慨(英雄无用武之地)尾联: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千载谁堪伯仲间”,一个反问句即抒发了因奸臣当道,壮士他国无门而主生的难言的悲哀,又可以从中看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体现了诗人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以上两联是诗歌的后半部分。回到现实,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慨。 板书设计:颈联:抒悲愤之情,感叹生*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尾联: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颈联、尾联:回到现实,抒发报国无门的感慨。

  四、艺术特色:

  1、这首诗虚实相生,变化多姿。首联上句写实,回忆年轻时的天真单纯;下句以实写虚,“北望中原气如山”,用有形的“山”来形容无形的“气”,突出“气”的坚毅、豪迈、轩昂;颈联上句“塞上长城”写理想,气势雄伟,意境高远,从大远处落笔,是虚写;下句“镜中衰鬓”写现实,感情沉郁,格调凝重,从细处近处用墨,是实写。在虚实的映衬中,加重了诗歌雄壮悲愤的基调。

  2、诗歌还通过场面写人,通过场面写情。例如,颔联对仗工整,描画白雪皑皑,秋风萧萧,万马奔腾战船横空的征战场面,从而赞美当年气吞残虏,挥戈卫边的爱国将士,是对“气如山”这种豪情具体形象的说明,从中可以看到作者战斗的热情。此联表面写宏大的场面,实际歌颂英勇的战士,表面写战争,实际抒发感情。

  3、用典巧妙不留痕迹。《南史檀道济传》宋文帝要杀名将檀道济,檀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南宋名将檀道济曾自诩为万里长城,诗中陆游以长城自比,表明诗人对檀道济的敬仰,希望能像他的样建功立业。檀道济对当权派自毁长城的痛斥,也喊出了诗人的心声,揭露了南宋统治者摧残抗战力量的愚蠢。杜甫“勋业频看镜”杜甫曾用工业未就而揽镜自照。作者在这里表现了一种不甘老而无功,却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用典贴切自然。这首七律是陆游诗中的上品。

书愤教案2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充分的“知人论世”掌握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

  2.当堂成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诗人情感的把握。

  2.难点:与《蜀相》的比较。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回顾学生熟悉的诗歌引入作者:陆游

  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二、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

  少年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生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

  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陆游的诗今存9300首。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60年来万首诗”,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这首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淳熙十三年(1186年),其时诗人61岁。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因而悲愤异常,这首诗是他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

  三、朗读课文:

  注意:节奏、感情基调的把握!

  四、结合学生自主朗读完毕后的理解鉴赏诗歌

  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在即。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

  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

  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少年时“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这一联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这是暗写他欲图恢复失地。

  “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愤”字。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这一联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

  “楼船夜雪”“铁马秋风”形象地概括了两次胜利的战斗,可见他当年很想投身到这样的战斗中去。这两次战斗都发生在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时诗人才36岁。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此联说现在,抒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感慨。

  “塞上长城”,檀道济的典故点明诗人之志。

  “空自许”,跟“世事艰”照应,是对投降派的愤怒指责。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后出师表》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因此基调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总结:

  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生动概括。它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并由此俯仰千载,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

  五、拓展练习

  .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陆游此诗和杜甫《蜀相》,说说它们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情感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功绩方面:

  杜甫:“功盖三分国”、“天下计”、“老臣心”;

  陆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个人情感:

  杜甫:表达对诸葛亮的追慕、惋惜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

  陆游:以诸葛亮自况,渴望北伐复国,建功立业。

  表现手法:

  杜甫:先写景,在景中融情,然后抒发感慨,写祠堂与写人和谐结合,写景与抒情融合,凭吊古人与悲叹自己浑然一体,内涵丰富,感情真挚,格调沉雄。

  陆游:先回忆自己过去,然后写自己现在,最后以诸葛亮自况,全诗着重写自己的“愤”,大气磅礴,笔力雄健。

  .短诗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往往跟诗的主旨和意境有关。请解释《书愤》起句和结句的意思,并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起句,“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为下文“空自许”做铺垫。从章法上说,点明了诗题中的“愤”字,这是贯穿全诗的意脉。

  结句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诗人以《出师表》中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自勉,表明至死也不放弃恢复中原的大志。诗人悲愤而不绝望。把全诗推向高潮。

  起——承——转——合

书愤教案3

  【学习要点】

  1.探究诗歌的结构。

  2.通过对比阅读探究有相同因素的诗歌的情感手法的不同。

  ☆课堂探讨☆

  要点一:探究诗歌的结构。

  【探究活动】

  1.律诗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往往跟诗的主旨和意境有关。请你结合《书愤》起句和结句的意思,并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探究诗 歌的的结构章法的题目,律诗十分讲究起承转合,注意和意境主旨的联系。

  【讨论明确】

  《书愤》的起句,“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明了诗题中 的“愤”字,这“愤”是贯穿全诗的意脉。结句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诗人以《出师表》中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自勉,表明至死也不 放弃恢复中原的大志。诗人悲愤而不绝望。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

  要点二:探究诗歌的情感。

  【探究活动】

  1.《临安春雨初霁》(参见“相关链接”)与《书愤》作于同一年,诗中也有对“世事”的感慨,请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谈谈这两首诗在表现重点和诗歌风格上的差异。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探究诗歌的异同的题目,所给的材料基本有相似的地方,或是题材相近,或是作者相同,抑或是抒情的手法有相似之处,答题时要抓住诗歌的 侧重点进行分析。

  【讨论明确】

  这两首诗都写于1186年,陆游在被罢官六年后被重新起用,宋孝宗任命他权(代理)知严州(现在浙江建德)军州事。《书愤》这首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双重感 情。全诗以“愤”为意 脉,沉郁顿挫,深沉蕴藉。《临安春雨初霁》这首诗就是在这种心情支配下在临安写的。这首诗的首联表示对仕途的厌倦与失望,并透露客居京华的懊悔;颔联用明媚的春光作背景,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颈联呈现一个极闲适的境界,却在背后,藏着诗人壮志未酬的感慨与牢骚;尾联是自我解嘲,悲愤之情见于言外。可见,在内容上,这首诗借写江南春雨和书斋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和不得志的悲愤 与牢骚,在风格上,如果说《书愤》近似杜甫的话,这首诗更近似苏轼的一些作品,写得优美动人,富于情趣。

  【探究活动】

  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陆游此诗和杜甫《蜀相》,说说它们在歌咏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感情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教师释疑】

  这是 一道探究诗歌的异同的题目,所给的材料基本有相似的地方,或是题材相近,或是作者相同,抑或是抒情的手法有相似之处,答题时要抓住诗歌的侧重点进行分析。

  【讨论明确】

  《书愤》和《蜀相》有相似之处,要说不同,在歌咏诸葛亮功绩方面,《蜀相》着重诸葛亮的“功盖三分国”,“天下计”和“老臣心”;《书愤 》着重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现出的精神品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抒发个人感情方面,杜甫主要是表达对诸葛亮的追慕、惋惜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而陆游则以诸葛亮自况,渴望北征复国,建立功业。在表现手法上,《蜀相》先写景,在景中融情,然后抒发感慨,全诗写祠堂与写人和谐结合,写景与抒情融合无间,凭吊古人与悲 叹自己浑然一体,内涵丰富,感情真挚,格调沉雄。而《书愤》先回忆自己过去,然后写自己现在,最后以诸葛亮自况,全诗着重写自己的“愤”,写得大气磅礴,笔力雄健。可见,两诗风格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一 些区别。

  【课堂提升】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 到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不详。

  1.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韦庄在诗中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情。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死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2.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答案】虽然两首诗都写到“灯前”,但是,这两处“灯前”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是不同的。韦诗的 “灯前”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的凄清、失神、怅惘之情。郭诗的“灯前笑说”表现了诗人在渔家所感到的温暖、愉悦之情。

书愤教案4

  一、教学目的

  1.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诗人情感。

  2.通过对艺术手法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陆游的爱国精神。

  2.白描、对比等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每一个爱国人士的情怀,几乎他的每一首诗歌都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下面让我们从他的《书愤》中一起感悟。

  二、作者介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主要诗作《游山西村》、《剑门道中遇微雨》、《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沈园二首》、《示儿》等。

  三、背景介绍:

  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书:书写;愤:悲愤。这首诗是陆游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四、诗歌鉴赏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并背诵

  2.师问: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事”。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写出来试加以分析。

  生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这两句形象地概括了25年前两次胜利的战斗:瓜州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卫自己国土的伟大力量,也使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可以想见他当年投身战斗恢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师问:此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

  生答:白描手法,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师问: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

  生答:义愤。首联写诗人早年激于金兵南侵,立志收复失地。颔联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胜仗。愤中有豪言壮志,有民族大义。

  生答:悲愤。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由于投降派的误国,国家依然蒙受大难,诗人壮志未酬,却年事已高。这一联的抒情沉痛、感伤。

  生答:悲怆中抱有期待。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4.师问:为抒发诗人的悲愤,诗歌多处用到对比,试分析?

  明确:这首诗对比手法的运用成功,富有表现力,如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等对比。

  五、总结

  一心报国的英雄却壮志难酬,空度岁月,诗人个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影。爱国的主题在*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陆游继承了这种传统,并把它高扬到前无古人的高度,爱国主题不但贯穿了他长达60年的创作历程,而且融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成为陆诗的精华的灵魂。清末梁启超说:“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八、作业

  1.背诵诗歌。

  2.搜集古今忧国忧民诗人的材料,写一篇评论性文章。

书愤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陆游的生*,知人论世及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

  2、学习鉴赏诗歌的语言、表现技巧;

  过程与方法:

  1、了解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特点,学会把握陆诗的感情基调;

  2、通过对南宋朝代背景的了解,掌握南宋爱国诗人和词人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陆游的爱国精神和人格力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学习鉴赏诗歌的语言、表现技巧,进而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2、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3、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4、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5、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爱国主题在*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每一个爱国人士的情怀,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屈原、杜甫和陆游是有代表性的三个诗人。在屈原的作品中我们学习了《离骚》,杜甫的作品中我们学习了《蜀相》,今天我们学习陆游的《书愤》

  二、诵读指导:

  1、教师范读:

  书愤(其一)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七律一般就按2-2-3拍的节奏来读。本诗抻何韵?有什么好处?答:每联第二句押an韵,天成节奏和韵律,读起来回环上口,具有音乐美,给人以情韵流容的艺术感受。)

  2、要求学生据此方法齐读、熟读。

  3、解题:书,动词,记录,记下;全诗感情基调:“愤”。

  三、写作背景介绍: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四、自学指导语

  听录音,把握情感,再自行诵读;然后结合注释,和同桌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把握。(时间十分钟)

  自学检测:

  1、对诗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中“书”是书写的意思,“书愤”即是抒发内心的郁愤之情。

  B、“中原北望气如山”意谓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定如山。

  C、“塞上长城”比喻能捍卫*的人物。“空自许”即诗人不认为自己是这样的人物。

  D、“出师”指诸葛亮的《出师表》,“伯仲”本指兄弟,这里指可以相比。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共分两层,前四句是回顾往事,表现青壮年时期的抗敌豪情和战斗经历,后四句写不被重用的悲愤和壮心不已的感情。

  B、第二联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值得纪念的往事,字句里充满了战斗的豪情,又含有激愤和辛酸。

  C、“千载谁堪伯仲间”,既赞扬诸葛亮无人可及,又表现了渴望效法诸葛亮干一番“北定中原”的大业的愿望。

  D、全诗感情沉郁,气韵雄厚,与李白诗风相近。

  整体感知

  1、首联

  诗的开头两句回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形象。

  那时他遥望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满腔愤恨,气势如山,渴望一举收复故土,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

  2、颔联

  诗的三、四两句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

  这两句诗写了发生在绍兴三十一年(1161,诗人36岁时)的两次战斗,一次是在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一次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家。诗人很想投身到这样的战斗中去。

  3、颈联

  诗的五、六句是写现在,由于投降派把持朝政,使诗人的豪情壮志付诸东流。只好徒自抒发岁月蹉跎、壮志未酬而鬓发先斑的感慨。

  “塞上长城”这个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济传》,南朝宋文帝杀大将檀道济,檀在临死前愤怒地说:“乃坏汝万里长城!”诗人虽然没有像檀道济一样被冤杀,但因为主战而屡次被贬斥,“塞上长城”只能“空自许”。这种“愤”多么强烈,令人痛心疾首,扼腕长叹。

  “塞上长城”,是诗人毕业的抱负。陆游不仅是诗人,而且是战略家。“空自许”,与上文“世事艰”照应,是对偏安一隅的投降派的愤怒控诉和强烈指责。

  4、尾联

  最后两句诗人表明自己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仍以诸葛亮为榜样,鞠躬尽瘁,至死不放弃恢复中原之志,干一番报国大业。

  这首诗以“愤”为意脉,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第三、四句尤其写得大气磅薄,笔力雄健,是广为传诵的名句。

  五、鉴赏品味诗歌

  1、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

  明确:报国无门,功业无成。对比

  关于对“气如山”的理解:资料注释认为“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气如山”是“北望被金兵占领的大好河山,心中的郁愤堆积如山”之意。你同意“气愤堆积如山”这一说法吗?

  探讨:理解成“气愤堆积如山”只是就这一单个句子的理解,加上“北望被金兵占领的大好河山”,所以“心中的气愤堆积如山”,这样的理解孤立地来看,似乎很有道理。但是联系上下句,它却是说不通的。承上理解,“早岁哪知世事艰”也就是青壮年时期少不更事,根本不知道收复中原这件事竟是这样艰难,所以诗人北望中原,立下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宏图大志,豪气如山;承下句理解,“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写的正是早年宋军在瓜洲渡和大散关与金兵作战,宋军大败金兵、收复失地、大获全胜令人鼓舞的两大战事,而作者也曾在此两地亲上前线,勘查地形,刺探敌情,所以后两句是“气如山”的具体表现,将报国愿望和为之付出的努力渲染得更为具体、鲜明,故“气如山”作“豪气如山”理解更佳。诗人的报国壮志如山一样雄壮,如山一样坚定,如山一样不可动摇。

  2、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

  明确: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

  明确: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4、本文用了何典故?有何作用?

  明确:用了两个典故:塞上长城,出师一表。“塞上长城”的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济传》。“出师一表”出自《三国志》。用典使诗文含蓄,曲折,不直露。尾联用典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推崇,诸氏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统一中原为其终身大业,尽管蜀汉地狭人少,他仍毅然上表北伐,颂古为了非邻居作者自负为卫国良将,却“报国欲死无战场”。结句揭示全诗“愤”的由来,将全诗批判的矛头集中到南宗起先的全降派身上,用“千载”名反洁,到现的委婉含蓄,愤慨之情溢于言表。

  5、这自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从早年豪迈到晚年的悲愤,概括了一生的心事和抱负,洋溢燥热的爱国热情和满膛的悲愤。

  6、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事而“愤”,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么?

  所愤之一乃“世事艰”。艰者,难也。“世事”也即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事业,它究竟有多难?只举同时代抗金英雄岳飞的遭遇可见一斑。抗金名将抱定“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壮志,杀得金兵闻风丧胆、节节败退,直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就是这样一位抗金骨干,却正因为此被汉奸秦桧等民族败类以“莫须有”之罪诬害而死,年仅三十八岁。报国不仅无功,而且有罪,竟至死罪,这难度似乎难于上青天了。

  所愤之二乃“塞上长城空自许”之“空自许”。所谓“塞上长城”是指自己年青时以捍卫祖国、扬威边疆的名将期待自己,认为自己就像万里长城一样,可以抵挡千军万马。可是就诗人的经历来看,年青时参加进士考试因位于秦桧的孙子秦埙之前而被出名,入仕以后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可谓壮志难酬、请缨无路。着一“空”字,沉痛之极。

  所愤之三乃“镜中衰鬓已先斑”。早年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已两鬓斑白,祖国山河依然破碎,广大人民依然受难,自己却岁月蹉跎,年华空老,壮志难伸。着一“已”字,悲凉之至。

  所愤之四乃“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一生以北伐中原、恢复汉室、统一*为其终身大业。他在《出师表》中写道:“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话正说出了陆游的心事。有谁比得上写作《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呢?言外之意是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没有一个像诸葛亮这样的人物来“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收复大业,无人领军。

  这四愤——愤报国有“罪”、愤壮志难酬、愤年华空老、愤无人领军,四“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阻挠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作者的“愤”中含“恨”,“愤”中含“悲”,“愤”而生“凉”,“愤”而生“叹”,从而形成了本诗沉郁豪雄的风格。

  7、本诗主要表现手法。

  (1)对比手法: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而这一切的根远就是朝廷的主和派,诗人心中之“愤”焉得不涌上笔端?

  (2)借古讽今:诗中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颂古在于非今,落笔千载以上,旨在千载以下。

  8、小结:

  回看整首诗歌,可见句句是愤,字字是愤。以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

  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杜甫。中两联属对工稳,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这样的诗句出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六、简析陆游爱国诗歌

  陆游诗歌成就显著,现存9300多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其中最突出的部分,是反映民族矛盾的高昂的爱国诗篇,这些诗歌,兴溢着燥热的爱国热情,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具有强烈的战斗性。

  1、体现那种”“铁马横戈”、“气吞残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

  *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夜读兵书》)

  常恐埋山丘,不没委锋镝。——《书悲》

  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燕赵。——《老马引》

  2、对投降派的坚决斗争和尖锐讽刺:

  褚只尚守和亲策,志士虚捐少壮年。——《感愤》

  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追感往事》

  公卿有党椰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夜读范玉能揽辔录》

  3、从幻想或梦境里寄插花了的报国理想:

  三更抚忱忽大叫,梦中夺没权亭吴。——《楼上醉书》

  夜阑臣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七、研究讨论,比较分析:我们就通过比较的方法进一步深入理解《书愤》和《蜀相》这两首作品。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出两首诗的异同?

  1、社会背景:离乱时代

  2、作者经历:晚年之作胸怀大志不得重用

  ——(创作时间、生活境遇)

  3、主要意象:诸葛亮:杜甫——忠心、功绩(慨叹)

  陆游——矢志不渝(羡慕)

  ——(同样以诸葛亮为主要意象,作者描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4、个人情感:杜甫——不得重用的痛苦(旷古悲凉)

  (壮志难酬)陆游——渴望北伐复国(建功立业)

  ——(陆游以诸葛自况,渴望建功立业)补注:作此诗时,陆游已是61岁的老人。此时他已罢官6年,只挂着一个空职蛰居故乡。直到作此诗,才因任权知军州事(暂时主持地方军队和民政事物)而被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总结:

  表达技巧:杜甫——情景交融

  陆游——用典明志

  作品风格:杜甫——沉郁(深沉蕴藉)

  陆游——(悲愤)悲壮

  ——因此基调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八、延伸拓展

  1、近人梁启超在《读陆放翁集》中称赞陆游:“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又说:“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明胡尘意不*。”课外搜集陆游的爱国诗词,选择你喜欢的一两首推荐给大家。

  【明确】陆游的爱国诗词很多,最为著名的,如: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选一)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湖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九、课外搜集陆诗,加深这方面的认识。背诵这首诗。

书愤教案6

  一、导入

  介绍陆游诗作及特点,结合《钗头凤》、《示儿》等诗。

  二、【作者介绍】

  陆游(放翁):科举除名——绝恋沈园——载浮载沉——临终示儿

  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

  陆游生于1125年,就在他出生的第二年,金兵南侵,他的父亲不得不带着家人南下逃难,九岁时才返乡定居。这种生活,在陆游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他出生于一个有文化教养的官僚家庭,其父陆宰是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这种家庭环境,对陆游爱国精神的形成有很大影响。18岁时又师从曾几,不仅学诗,更受到言传身教的爱国教育,20岁时便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愿。但是,由于君上昏聩,朝廷内秦桧为首的投降派把持朝政,使得全国的抗战形势每况愈下。

  观其一生,陆游仕途坎坷,始终没有得到重用。29岁时赴试,明年复试,由于名列秦桧之孙秦埙之前,且“喜论恢复”,触怒了秦桧,竟被黜落。其后孝宗即位,起用抗战派人士,赐他进士出身,派任地方通判。后张浚北伐,终以失败告终。因陆游曾力说张浚北伐,因此被加上“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归山阴故里。*王炎幕府担任川陕宣抚使司干办公事(主管视察军政事务),但不到一年王炎被召东归,他被调成都,代理地方官,无所作为。范成大镇蜀,他被召为成都府参议官,后虽入朝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等职,但十余年间,三遭黜落:在江西任上因拨义仓救灾,以“擅权”罪免官还乡;在淮东任上以“不自检饬,所为多越于规矩”论罢;朝官任上又被诬为“嘲咏风月”而罢黜。此后二十年中,除了一年起用为史官外,一直闲居在山阴家中。他的一生,“恢复”之志贯穿始终。

  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诗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书愤》写于淳熙十三年(1186)春,是南宋前期的作品,此时南宋*建立已有60 年的历史。

  宋高宗:赵构,虽为皇帝,却是南宋初期投降派的首领,他惧怕与金朝打仗,绍兴八年(1138年)三月,宋高宗任命秦桧为右相,十月又把向金屈膝投降的事交给他专办,其他大臣不得参预。秦桧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大汉奸,宋高宗和他沆瀣一气,于绍兴九年正月不顾一切,同金朝订立和议,向金称臣纳贡。宋高宗所求的只是制止金军的进一步南侵,能保住半壁江山,做金的属国也就心满意足了。本来,在与金的对抗中,宋军曾经取得过一系列重大胜利,如岳飞于绍兴四年(1134年)挥师北伐,收复了大片失地。宋高宗、秦桧一心只想和议,像岳飞这样的抗金良将有碍于投降活动,因而宋高宗和秦桧便以谋反罪名将岳飞父子及部将张宪逮捕入狱。岳飞北伐的巨大成果,就这样让宋高宗、秦桧拱手送给了金朝。

  南宋文臣武将中的主战派们仍然怀有收复中原、回归故土的强烈愿望。然而南宋天子主张妥协退让,投降派在朝廷中占上风,从国势和兵力看,南宋没有收复中原的绝对优势。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南宋有志之士们的内心世界都相当压抑和激愤。作为爱国诗人的陆游,这时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他的内心自然是十分压抑和激愤的,《书愤》一诗便是这种压抑和激愤的必然产物了。

  三、朗读课文

  1、 朗读整体感知全诗。

  四、鉴赏品味诗歌

  1.如何理解“书愤”之“愤”?诗人为何而愤?诗从诗中找到相关诗句?

  2、 “世事艰”如何理解?包含诗人什么情感?(结合首联和颔联分析)

  问:诗人遥想当年,从“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一联中,如何具体展现“气如山”?

  3、“空自许”如何理解?包含诗人什么情感?(结合颈联和尾联赏析)

  4、对于悲怆的个人境遇,诗人抱着怎样的心态?

  5、总结:

  6、对比赏析

  陆游的《书愤》和杜甫的《蜀相》中,都写了诸葛亮,两者的情感有何不同?

  (结合“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与“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加以赏析。)

书愤教案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七律的特点用用典的含义。

  能力目标 理解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

  情感目标 了解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特点,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背诵全文,提高对、研讨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了解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特点,

  教学方法 诵读 分析 比较

  课是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关于陆游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一O),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宋高宗时,试礼部,名在前到,因触怒秦桧,被罢免,孝宗时,赐进士出身,历官隆兴,夔州通判,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 建及江南西路*茶监公事,权知严州,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后被去职,归老故乡。

  二、 解题,诵读

  本诗写于1186年陆洲居山阴时所作,诗中追求壮岁心情,自伤迟幕,致慨世事多艰,小人误车,恢复中原的时机,一去而不可没,结尾诗人并不消沉,以赞颂的口吻表达了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诵读 (教读,齐读,背诵)

  三、 分析

  (一) 释题

  书,写,愤,愤懑,悲愤。

  (二)请学生朗读“阅读提示”

  (三)诗歌分类

  1、诗歌分类简表(见投影)

  2、研讨分类 (见投影)

  3、七律常识

  七律共八句,每句七言,计56字,二,四,六,八句抻韵。一二句称首联,二四句称颔联,五六句称颈联,七八句称尾联,对句最后一字为*声字。讲究*仄相间。

  (1)问:本诗抻何韵、?有什么好处?

  答:每联第二句押an韵,天成节奏和韵律,读起来回环上口,具有音乐美,给人以情韵流容的艺术感受。

  (2)问:本文用了何典故?有何作用?

  答:用了两个典故:塞上长城,出师一表。“塞上长城”的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济传》。“出师一表” 出自《三国志》。用典使诗文含蓄,曲折,不直露。

  尾联用典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推崇,诸氏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统一中原为其终身大业,尽管蜀汉地狭人少,他仍毅然上表北伐,颂古为了非邻居作者 自负为卫国良将,却“报国欲死无战场”。结句揭示全诗“愤”的由来,将全诗批判的矛头集中到南宗起先的全降派身上,用“千载”名反洁,到现的委婉含蓄,愤慨之情溢于言表。

  (3) 问:这自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从早年豪迈到晚年 的悲愤,概括了一生的心事和抱负,洋溢燥热的爱国热情和满膛的悲愤。

  四、简析陆游爱国诗歌

  陆游诗歌成就显著,现存9300多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其中最突出 的部分,是反映民族矛盾的高昂的爱国诗篇,这些诗歌,兴溢着燥热的爱国热情,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具有强烈的战斗性。

  (一)体现那种”“铁马横戈”、“气吞残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

  *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夜读兵书》

  常恐埋山丘,不没委锋镝,《书悲》

  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燕赵,《老马引》

  (二)对投降派的坚决斗争和尖锐讽刺;

  褚只尚守和亲策,志士虚捐少壮年。《感愤》

  诸公可叹善谋身, 误国当时岂一秦《追感往事》

  公卿有党椰宗泽,惟 无人用岳飞《夜读范玉能揽辔录》

  (三)从幻想或梦境里寄插花了的报国理想,

  三更抚忱忽大叫,梦中夺没权亭吴《楼上醉书》

  夜阑臣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五、布置作业

  1,背诵《书愤》

  2,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教学反思:

书愤教案8

  教学目的:

  1、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

  2、以《书愤》这首诗观照整个南宋时代相类主题的诗词;

  3、学习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1、《书愤》主旨的理解及表现手法的运用;

  2、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指导。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陆游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因受家庭熏陶,自幼读书学剑,发愤报国。终生以抗金报国为志,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热情。诗词散文都有创作,其中诗歌成就最高。现存诗作9300多首,是存诗最多的古代诗人。

  二、导入课文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陆游诗词,其中词作《钗头凤》和诗作《示儿》最能反映陆游一生的际遇。陆游一生有两个始终没有解开的情结。其一就是《钗头凤》所书写的他与表妹唐婉的爱情悲剧。两人倾心相爱,却被其母生生拆散,这成为陆游一生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痛楚,直到七十五岁高龄、唐婉离开人世四十多年以后,他重游沈园,依然写下了“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深情诗句。其二就是《示儿》所书写的“北定中原”这件让他终生魂牵梦绕以至死不瞑目的大事。终其一生,壮志不能实现其万一,心中情怀,《书愤》就是最好的见证。

  三、朗读课文

  1、 学生试读,教师指导朗读。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的“那”读上声调,“那知”重读。“中原北望气如山”中“山”读升调,读出高山巍巍耸立之势。“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句中“空”要重读,“已先斑”处读降调,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中“真名世”“谁堪”重读,结句降调。

  老师范读,学生再读,朗读是体味诗歌情味的重要一环,不可忽视。

  四、课文内容理解。

  1、借助资料上的课文词句疏通,学生自学。请学生朗读课文词句理解,学生质疑。

  2、关于对“气如山”的理解:资料注释认为“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气如山”是“北望被金兵占领的大好河山,心中的郁愤堆积如山”之意。你同意“气愤堆积如山”这一说法吗?

  探讨:理解成“气愤堆积如山”只是就这一单个句子的理解,加上“北望被金兵占领的大好河山”,所以“心中的气愤堆积如山”,这样的理解孤立地来看,似乎很有道理。但是联系上下句,它却是说不通的。承上理解,“早岁哪知世事艰”也就是青壮年时期少不更事,根本不知道收复中原这件事竟是这样艰难,所以诗人北望中原,立下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宏图大志,豪气如山;承下句理解,“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写的正是早年宋军在瓜洲渡和大散关与金兵作战,宋军大败金兵、收复失地、大获全胜令人鼓舞的两大战事,而作者也曾在此两地亲上前线,勘查地形,刺探敌情,所以后两句是“气如山”的具体表现,将报国愿望和为之付出的努力渲染得更为具体、鲜明,故“气如山”作“豪气如山”理解更佳。诗人的报国壮志如山一样雄壮,如山一样坚定,如山一样不可动摇。

  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有些奇特,此联不用动词,不用虚词,只用六个名词组接,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的军容画面,形象飞动、画面壮阔。这种表现手法,在他之前极其少见,在他之后就较为常见了,如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也同样以几个名词组成而不着虚字。

  五、诗中问题探讨。

  1、 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事而“愤”,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么?

  探讨:

  所愤之一乃“世事艰”。艰者,难也。“世事”也即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事业,它究竟有多难?只举同时代抗金英雄岳飞的遭遇可见一斑。抗金名将抱定“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壮志,杀得金兵闻风丧胆、节节败退,直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就是这样一位抗金骨干,却正因为此被汉奸秦桧等民族败类以“莫须有”之罪诬害而死,年仅三十八岁。报国不仅无功,而且有罪,竟至死罪,这难度似乎难于上青天了。

  所愤之二乃“塞上长城空自许”之“空自许”。所谓“塞上长城”是指自己年青时以捍卫祖国、扬威边疆的名将期待自己,认为自己就像万里长城一样,可以抵挡千军万马。可是就诗人的经历来看,年青时参加进士考试因位于秦桧的孙子秦埙之前而被出名,入仕以后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可谓壮志难酬、请缨无路。着一“空”字,沉痛之极。

  所愤之三乃“镜中衰鬓已先斑”。早年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已两鬓斑白,祖国山河依然破碎,广大人民依然受难,自己却岁月蹉跎,年华空老,壮志难伸。着一“已”字,悲凉之至。

  所愤之四乃“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一生以北伐中原、恢复汉室、统一*为其终身大业。他在《出师表》中写道:“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话正说出了陆游的心事。有谁比得上写作《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呢?言外之意是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没有一个像诸葛亮这样的人物来“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收复大业,无人领军。

  这四愤——愤报国有“罪”、愤壮志难酬、愤年华空老、愤无人领军,四“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阻挠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作者的“愤”中含“恨”,“愤”中含“悲”,“愤”而生“凉”,“愤”而生“叹”,从而形成了本诗沉郁豪雄的风格。

  2、 本诗主要表现手法。

  (1)对比手法: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而这一切的根远就是朝廷的主和派,诗人心中之“愤”焉得不涌上笔端?

  (2)借古讽今:诗中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颂古在于非今,落笔千载以上,旨在千载以下。

  小结:以上是对本诗主题和表现手法的探讨。诗歌主题和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学生只有不断积累每一首诗词主题和手法,才能积少成多,逐渐开阔视野,形成深厚的诗歌鉴赏悟性和稳定的诗歌鉴赏能力。

  3、学生自由诵读全诗,要求当堂背诵。

  六、拓展思考:《书愤》所反应的陆游“壮志难酬,年华空老”的人生际遇,无疑是一种悲剧,但是这种悲剧是他个人的悲剧,还是整个南宋时代所有抗金爱国志士共同的悲剧?联系同时代其他诗人词人的作品回答。

  引导学生抓本诗中“镜中衰鬓已先斑”句的“衰鬓”“先斑”也即两鬓斑白,借此抓住“白发”这一意象,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诗词中找出类似的诗句。

  1、陆游的《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2、辛弃疾《破阵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3、 岳飞《小重山》: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这三位诗(词)人,他们的志向都是一致的,陆游是“中原北望”“心在天山”、辛弃疾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岳飞是“为功名”。“天下事”也好,“功名”也好,指的都是收复中原的大计。而他们的遭遇也惊人的相似,陆游是 “已先斑”“鬓先秋”、辛弃疾是 “可怜白发生”、岳飞是“白首”。可见悲剧并不是陆游一个人的,报国无门、请缨无路、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是南宋所有有志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志士们共同的悲剧,甚至直至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以身殉国。他们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他们的悲怆是英雄们共同的悲怆,陆游终生没有解开的情结不是他个人的情结,而是所有南宋爱国志士们共同的情结。

  由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总结出鉴赏诗词的两个非常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知人论世”和“相互联系”。所谓“知人”,就是要了解诗(词)人*生的思想、抱负和经历;所谓“论世”就是要了解诗(词)人生活的时代。陆游一生的抱负就是“北定中原”,而他生活的时代却是主和派把持朝政的南宋,因此他所遭受的际遇只能是壮志难伸、年华空老、岁月蹉跎。因此,只要读《书愤》这一首诗,几乎可以带动他所有这一类的诗或词,比如他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夜游宫 雪晓清笳乱起》《秋波媚 秋到边城角声哀》等等,书写的无不是相同的主题。掌握了“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在做诗歌鉴赏题时可以举一反三。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相互联系”,古人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鉴赏诗歌时,我们也可以借一借“他山之石”。比如我们刚才鉴赏《书愤》,就借了辛弃疾的《破阵子》、岳飞的《小重山》等等,这样可以有效地以旧知理解新知、以新知深化旧知,触类旁通、事半功倍。

  课后感:

  *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发展的历史非常悠久,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战国以来,“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一代之文学”,即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倾向、文学主流。明清小说出现之前,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文学史可以说是一部*诗歌发展史。它真实记载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显示了我们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广泛的审美情趣。虽然现在时代已经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正在走进高科技时代、网络时代,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载体之一的古典诗词并未过时,它如同昨夜璀璨的星辰,在今夜,在明夜依然会熠熠生辉,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历代民间作者和文人学士发挥才情 睿智创作出的诗词佳作,不仅在今天建设现代精神文明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我们对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

  *古典诗词无论在思想上或艺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那些表现作者人格魅力、高尚情操、智慧理性的作品,对学生产生着深刻的思想启迪和道德熏陶作用;那些情景交融、意境优美的妙诗佳词,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艺术修养方面,起着潜移默化、摇情移性的影响。

  在*时古诗词的授课中,我比较注重着眼一首,延引其它。古典诗词中有很多相似甚至相反主题的诗词,可以互为参照加深理解。有专家说,语文课本上已有的知识是学生看得懂习得透的,你要教给学生更多未知的东西,这样才能“粘”住学生。而一个教师自身知识面的丰富,在古典诗词方面的丰富积累,对学生无疑有着良好的带动作用,它是一种无言的示范。在整个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阅读古典诗词最能让学生习得语感,形成对语言文字敏锐准确的感受能力和领悟能力。此外,诗词鉴赏方法的及时总结,趁热打铁,亦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从而收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之效。但这一切都以尽可能多的积累为前提,如果没有一定的诗词积累,方法技巧只能是空中楼阁。

  古语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屈指算来,与宁老师处在同一备课组已有五载。至今我虽毫无起色,但奋起向学的激情与日俱增。听宁老师的课已数不胜数,每每听后,都感奋不已,躬身反省,自愧弗如。此种情愫轮回而生,几次想把心中的感悟诉诸笔端,终因慵懒辍而未成。今天一吐为快,偏颇之处,愿能与各位共勉。

  课后的评课活动,与会的老师感慨宁老师课的最大亮点为:大气磅礴,从容不紊,极富文化底蕴。

  陆游的《书愤》,廖廖56个字,执教者却把这首小词经营得丰腴袅娜,形散神聚。在于她能紧扣文本,缘本生发,知人论世。由作者而旁及岳飞,由岳飞而串联到稼轩居士,继而一统为整个南宋时代抗金爱国之士的共同愤懑,再一气呵成到孔明,至文天祥,一同释放出“请缨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怆,喷发出“北定中原”,“收复失地”的激昂。学生对豪放词派的风格的会悟一步到位,铭心刻骨。而情境相通的瞬间,宋词会跨越千年的"门槛,飞奔而来,叩响学生心的弦索。分析品评中,师生你应我和,默契相通。老师的蜻蜓点水,学生的群体共鸣,诗词荟萃,可谓水到渠成,珠联璧合。如词中“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气”,到底是“愤气如山”,还是“豪气如山”,老师先放手让学生畅说欲言,要求学生找佐证,自圆其说,让学生见仁见智。之后老师回收视线,聚焦语境,由繁富而变得绰约,由严密而变得疏朗,这样顺水轻推,直抵彼岸。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词中作者以笔抗世,以词唤天,因爱国悯民而生怨,其椎心蚀骨之“愤”的内容有四,但究其根源何在?作者的“忧愤”之中还包蕴哪些复杂之情(“愤”中含“恨”、含“悲”;因“愤”生“凉”、生“叹”),教师步步为营,层层设疑。回眸这其中教师的插言、碎语,虽不属主体,却能引燃一堆篝火。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匠心独运。这无不需要老师扎实的业务功底,良好的知识结构,以内养外,最终外显为一个人的干炼与睿智。

  流行的东西大多是速朽的,它若要具有生命力,就要靠一定的文化底蕴。站在文化的*台上教语文,语言文字才是生动的,也才能使学生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滋养。

  课堂协奏曲中,听者在老师的引领下,漫步在挂满宋朝天空的宋词。感受到宋词是一个软弱的王朝在频繁战乱的历史中集体感伤的汇合。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到“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在这悲悯、凄美的*仄格律中,听者忧伤着作者抽丝剥茧的优伤,共鸣着作者浪尽淘沙的情肠,尽享着这苦难时代的灵魂绝唱。此时,教师总揽,发出逸怀浩气的“江海寄余生”,“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慨叹。老师这诗化的点评,顿挫有致的吟诵,旁征博引的辞章,文史交融的典故,娓娓道来,让人充盈且为之快慰,让听者不得不为之叹服。我想课中弥漫的浓郁的文化气息,涌动的苍劲的人文精神,应是她*时广博涉猎,审慎的教学反思的一种再现,面对宁老师亦秀亦豪之笔下的洋洋洒洒的几万字的教学心得及人生感悟,我眼前浮现的是一片波光光粼粼的思想之海。那灵光与深邃,源于她不断接受知识溪流的浸润、思想阳光的沐浴及智慧晨辉的点染。

  这样的教学,需要教师纯真的情感与创造,更需教师埋首于自己的追求,恭敬和质朴所从事的职业。

书愤教案9

  教学目的:

  1、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

  2、以《书愤》这首诗观照整个南宋时代相类主题的诗词;

  3、学习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1、《书愤》主旨的理解及表现手法的运用;

  2、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指导。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陆游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因受家庭熏陶,自幼读书学剑,发愤报国。终生以抗金报国为志,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热情。诗词散文都有创作,其中诗歌成就最高。现存诗作9300多首,是存诗最多的古代诗人。

  二、导入课文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陆游诗词,其中词作《钗头凤》和诗作《示儿》最能反映陆游一生的际遇。陆游一生有两个始终没有解开的情结。其一就是《钗头凤》所书写的他与表妹唐婉的爱情悲剧。两人倾心相爱,却被其母生生拆散,这成为陆游一生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痛楚,直到七十五岁高龄、唐婉离开人世四十多年以后,他重游沈园,依然写下了“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深情诗句。其二就是《示儿》所书写的“北定中原”这件让他终生魂牵梦绕以至死不瞑目的大事。终其一生,壮志不能实现其万一,心中情怀,《书愤》就是最好的见证。

  三、朗读课文

  1、 学生试读,教师指导朗读。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的“那”读上声调,“那知”重读。“中原北望气如山”中“山”读升调,读出高山巍巍耸立之势。“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句中“空”要重读,“已先斑”处读降调,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中“真名世”“谁堪”重读,结句降调。

  老师范读,学生再读,朗读是体味诗歌情味的重要一环,不可忽视。

  四、课文内容理解。

  1、借助资料上的课文词句疏通,学生自学。请学生朗读课文词句理解,学生质疑。

  2、关于对“气如山”的理解:资料注释认为“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气如山”是“北望被金兵占领的大好河山,心中的郁愤堆积如山”之意。你同意“气愤堆积如山”这一说法吗?

  探讨:理解成“气愤堆积如山”只是就这一单个句子的理解,加上“北望被金兵占领的大好河山”,所以“心中的气愤堆积如山”,这样的理解孤立地来看,似乎很有道理。但是联系上下句,它却是说不通的。承上理解,“早岁哪知世事艰”也就是青壮年时期少不更事,根本不知道收复中原这件事竟是这样艰难,所以诗人北望中原,立下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宏图大志,豪气如山;承下句理解,“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写的正是早年宋军在瓜洲渡和大散关与金兵作战,宋军大败金兵、收复失地、大获全胜令人鼓舞的两大战事,而作者也曾在此两地亲上前线,勘查地形,刺探敌情,所以后两句是“气如山”的具体表现,将报国愿望和为之付出的努力渲染得更为具体、鲜明,故“气如山”作“豪气如山”理解更佳。诗人的报国壮志如山一样雄壮,如山一样坚定,如山一样不可动摇。

  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有些奇特,此联不用动词,不用虚词,只用六个名词组接,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的军容画面,形象飞动、画面壮阔。这种表现手法,在他之前极其少见,在他之后就较为常见了,如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也同样以几个名词组成而不着虚字。

  五、诗中问题探讨。

  1、 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事而“愤”,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么?

  探讨:

  所愤之一乃“世事艰”。艰者,难也。“世事”也即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事业,它究竟有多难?只举同时代抗金英雄岳飞的遭遇可见一斑。抗金名将抱定“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壮志,杀得金兵闻风丧胆、节节败退,直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就是这样一位抗金骨干,却正因为此被汉奸秦桧等民族败类以“莫须有”之罪诬害而死,年仅三十八岁。报国不仅无功,而且有罪,竟至死罪,这难度似乎难于上青天了。

  所愤之二乃“塞上长城空自许”之“空自许”。所谓“塞上长城”是指自己年青时以捍卫祖国、扬威边疆的名将期待自己,认为自己就像万里长城一样,可以抵挡千军万马。可是就诗人的经历来看,年青时参加进士考试因位于秦桧的孙子秦埙之前而被出名,入仕以后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可谓壮志难酬、请缨无路。着一“空”字,沉痛之极。

  所愤之三乃“镜中衰鬓已先斑”。早年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已两鬓斑白,祖国山河依然破碎,广大人民依然受难,自己却岁月蹉跎,年华空老,壮志难伸。着一“已”字,悲凉之至。

  所愤之四乃“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一生以北伐中原、恢复汉室、统一*为其终身大业。他在《出师表》中写道:“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话正说出了陆游的心事。有谁比得上写作《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呢?言外之意是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没有一个像诸葛亮这样的人物来“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收复大业,无人领军。

  这四愤——愤报国有“罪”、愤壮志难酬、愤年华空老、愤无人领军,四“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阻挠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作者的“愤”中含“恨”,“愤”中含“悲”,“愤”而生“凉”,“愤”而生“叹”,从而形成了本诗沉郁豪雄的风格。

  2、 本诗主要表现手法。

  (1)对比手法: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而这一切的根远就是朝廷的主和派,诗人心中之“愤”焉得不涌上笔端?

  (2)借古讽今:诗中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颂古在于非今,落笔千载以上,旨在千载以下。

  小结:以上是对本诗主题和表现手法的探讨。诗歌主题和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学生只有不断积累每一首诗词主题和手法,才能积少成多,逐渐开阔视野,形成深厚的诗歌鉴赏悟性和稳定的诗歌鉴赏能力。

  3、学生自由诵读全诗,要求当堂背诵。

  六、拓展思考:《书愤》所反应的陆游“壮志难酬,年华空老”的人生际遇,无疑是一种悲剧,但是这种悲剧是他个人的悲剧,还是整个南宋时代所有抗金爱国志士共同的悲剧?联系同时代其他诗人词人的作品回答。

  引导学生抓本诗中“镜中衰鬓已先斑”句的“衰鬓”“先斑”也即两鬓斑白,借此抓住“白发”这一意象,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诗词中找出类似的诗句。

  1、陆游的《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2、辛弃疾《破阵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3、 岳飞《小重山》: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这三位诗(词)人,他们的志向都是一致的,陆游是“中原北望”“心在天山”、辛弃疾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岳飞是“为功名”。“天下事”也好,“功名”也好,指的都是收复中原的大计。而他们的遭遇也惊人的相似,陆游是 “已先斑”“鬓先秋”、辛弃疾是 “可怜白发生”、岳飞是“白首”。可见悲剧并不是陆游一个人的,报国无门、请缨无路、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是南宋所有有志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志士们共同的悲剧,甚至直至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以身殉国。他们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他们的悲怆是英雄们共同的悲怆,陆游终生没有解开的情结不是他个人的情结,而是所有南宋爱国志士们共同的情结。

  由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总结出鉴赏诗词的两个非常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知人论世”和“相互联系”。所谓“知人”,就是要了解诗(词)人*生的思想、抱负和经历;所谓“论世”就是要了解诗(词)人生活的时代。陆游一生的抱负就是“北定中原”,而他生活的时代却是主和派把持朝政的南宋,因此他所遭受的际遇只能是壮志难伸、年华空老、岁月蹉跎。因此,只要读《书愤》这一首诗,几乎可以带动他所有这一类的诗或词,比如他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夜游宫 雪晓清笳乱起》《秋波媚 秋到边城角声哀》等等,书写的无不是相同的主题。掌握了“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在做诗歌鉴赏题时可以举一反三。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相互联系”,古人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鉴赏诗歌时,我们也可以借一借“他山之石”。比如我们刚才鉴赏《书愤》,就借了辛弃疾的《破阵子》、岳飞的《小重山》等等,这样可以有效地以旧知理解新知、以新知深化旧知,触类旁通、事半功倍。

  课后感:

  *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发展的历史非常悠久,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战国以来,“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一代之文学”,即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倾向、文学主流。明清小说出现之前,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文学史可以说是一部*诗歌发展史。它真实记载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显示了我们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广泛的审美情趣。虽然现在时代已经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正在走进高科技时代、网络时代,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载体之一的古典诗词并未过时,它如同昨夜璀璨的星辰,在今夜,在明夜依然会熠熠生辉,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历代民间作者和文人学士发挥才情 睿智创作出的诗词佳作,不仅在今天建设现代精神文明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我们对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

  *古典诗词无论在思想上或艺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那些表现作者人格魅力、高尚情操、智慧理性的"作品,对学生产生着深刻的思想启迪和道德熏陶作用;那些情景交融、意境优美的妙诗佳词,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艺术修养方面,起着潜移默化、摇情移性的影响。

  在*时古诗词的授课中,我比较注重着眼一首,延引其它。古典诗词中有很多相似甚至相反主题的诗词,可以互为参照加深理解。有专家说,语文课本上已有的知识是学生看得懂习得透的,你要教给学生更多未知的东西,这样才能“粘”住学生。而一个教师自身知识面的丰富,在古典诗词方面的丰富积累,对学生无疑有着良好的带动作用,它是一种无言的示范。在整个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阅读古典诗词最能让学生习得语感,形成对语言文字敏锐准确的感受能力和领悟能力。此外,诗词鉴赏方法的及时总结,趁热打铁,亦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从而收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之效。但这一切都以尽可能多的积累为前提,如果没有一定的诗词积累,方法技巧只能是空中楼阁。

  古语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屈指算来,与宁老师处在同一备课组已有五载。至今我虽毫无起色,但奋起向学的激情与日俱增。听宁老师的课已数不胜数,每每听后,都感奋不已,躬身反省,自愧弗如。此种情愫轮回而生,几次想把心中的感悟诉诸笔端,终因慵懒辍而未成。今天一吐为快,偏颇之处,愿能与各位共勉。

  课后的评课活动,与会的老师感慨宁老师课的最大亮点为:大气磅礴,从容不紊,极富文化底蕴。

  陆游的《书愤》,廖廖56个字,执教者却把这首小词经营得丰腴袅娜,形散神聚。在于她能紧扣文本,缘本生发,知人论世。由作者而旁及岳飞,由岳飞而串联到稼轩居士,继而一统为整个南宋时代抗金爱国之士的共同愤懑,再一气呵成到孔明,至文天祥,一同释放出“请缨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怆,喷发出“北定中原”,“收复失地”的激昂。学生对豪放词派的风格的会悟一步到位,铭心刻骨。而情境相通的瞬间,宋词会跨越千年的门槛,飞奔而来,叩响学生心的弦索。分析品评中,师生你应我和,默契相通。老师的蜻蜓点水,学生的群体共鸣,诗词荟萃,可谓水到渠成,珠联璧合。如词中“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气”,到底是“愤气如山”,还是“豪气如山”,老师先放手让学生畅说欲言,要求学生找佐证,自圆其说,让学生见仁见智。之后老师回收视线,聚焦语境,由繁富而变得绰约,由严密而变得疏朗,这样顺水轻推,直抵彼岸。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词中作者以笔抗世,以词唤天,因爱国悯民而生怨,其椎心蚀骨之“愤”的内容有四,但究其根源何在?作者的“忧愤”之中还包蕴哪些复杂之情(“愤”中含“恨”、含“悲”;因“愤”生“凉”、生“叹”),教师步步为营,层层设疑。回眸这其中教师的插言、碎语,虽不属主体,却能引燃一堆篝火。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匠心独运。这无不需要老师扎实的业务功底,良好的知识结构,以内养外,最终外显为一个人的干炼与睿智。

  流行的东西大多是速朽的,它若要具有生命力,就要靠一定的文化底蕴。站在文化的*台上教语文,语言文字才是生动的,也才能使学生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滋养。

  课堂协奏曲中,听者在老师的引领下,漫步在挂满宋朝天空的宋词。感受到宋词是一个软弱的王朝在频繁战乱的历史中集体感伤的汇合。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到“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在这悲悯、凄美的*仄格律中,听者忧伤着作者抽丝剥茧的优伤,共鸣着作者浪尽淘沙的情肠,尽享着这苦难时代的灵魂绝唱。此时,教师总揽,发出逸怀浩气的“江海寄余生”,“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慨叹。老师这诗化的点评,顿挫有致的吟诵,旁征博引的辞章,文史交融的典故,娓娓道来,让人充盈且为之快慰,让听者不得不为之叹服。我想课中弥漫的浓郁的文化气息,涌动的苍劲的人文精神,应是她*时广博涉猎,审慎的教学反思的一种再现,面对宁老师亦秀亦豪之笔下的洋洋洒洒的几万字的教学心得及人生感悟,我眼前浮现的是一片波光光粼粼的思想之海。那灵光与深邃,源于她不断接受知识溪流的浸润、思想阳光的沐浴及智慧晨辉的点染。

  这样的教学,需要教师纯真的情感与创造,更需教师埋首于自己的追求,恭敬和质朴所从事的职业。

书愤教案10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陆游的生*,知人论世。

  披文入情,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南宋朝代背景的了解,掌握南宋爱国诗人和词人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能初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现技巧

  情感目标:学习陆游的爱国精神和人格力量

  一.由《示儿》导入,背诵。谈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复习关于陆游的文学常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他的诗既有深刻的现实生活内容,又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抗金救国的理想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形成无法统一的矛盾,由此迸发出的火一般的激情和难以压抑的愤懑构成他诗歌的基调。风格雄浑豪放,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

  三.写作背景介绍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四.鉴赏品味诗歌

  1.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

  明确:报国无门,功业无成。对比

  2.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

  明确: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 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

  明确: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五.拓展阅读

  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试加以分析。你还能列举陆游其它的此类诗句并作简要分析吗?

  明确:“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这两句形象地概括了25年前两次胜利的战斗: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卫自己国土的伟大力量,也使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可以想见他当年投身战斗恢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 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赏析:词中回顾自己当年在梁州参军,企图为恢复中原、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往事,如今壮志未酬,却已年老体衰,反映了作者晚年悲愤不已,念念不忘国事的愁苦心情。

  上片前两句是当年作者在梁州参加对敌战斗心情与生活的概述。他胸怀报国鸿图,匹马单枪驰骋于万里疆场,确实想创立一番不朽的业绩。“觅封侯”不能单单理解为陆游渴望追求*厚禄,因为在写法上作者在这里暗用了《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的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班超投笔“以取封侯”,后来在西域立了大功,真的被封为“定远侯”。陆游这样写,说明当年他在梁州的时候,也曾有过象班超那样报国的雄心壮志。可是,陆游的愿望并未变成现实,后两句便是眼前生活的真实写照:睡梦里仍然出现旧日战斗生活的情景,说明作者雄心未已,睁眼看看眼前,“关河”毋庸说已经无影无踪,当年的战袍却早就被尘土所封,满目是凄凉惨淡的景象。

  下片紧承上片,继续抒发自己念念不忘国事,却又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郁闷心情。“胡未灭”说明敌寇依然嚣张;“鬓先秋”慨叹自己已经无力报国;“泪空流”包含作者的满腔悲愤,也暗含着对被迫退隐的痛心。

  结尾三句,苍劲悲凉,寓意深刻。“谁料”二字感叹自己被迫退隐,流露了对南宋统治集团不满的情绪。“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是年迈苍苍的陆游血与泪的凝聚,它很容易让读者想起放翁那首常常使人热泪盈眶的《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这是因为,两者所表现的爱国主义思想完全是一致的。

  情感真挚,丝毫不见半点虚假造作;语言通俗,明白如话;悲壮处见沉郁,愤懑却不消沉。所有这些,使陆游这首词感人至深,独具风格。

  六.总结

  一心报国的英雄却壮志难酬,空度岁月,诗人个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影。爱国的主题在*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陆游继承了这种传统,并把它高扬到前无古人的高度,爱国主题不但贯穿了他长达60年的创作历程,而且融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成为陆诗的精华的灵魂。清末梁启超说:“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书愤》语文教案3篇(扩展2)

——《书愤》 教案3篇

《书愤》 教案1

  教学目的:

  1、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

  2、以《书愤》这首诗观照整个南宋时代相类主题的诗词;

  3、学习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1、《书愤》主旨的理解及表现手法的运用;

  2、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指导。

  导入:听歌曲岳飞的〈满江红〉。

  一、陆游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因受家庭熏陶,自幼读书学剑,发愤报国。(少年时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终生以抗金报国为志,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热情。诗词散文都有创作,其中诗歌成就最高。现存诗作9300多首,是存诗最多的古代诗人。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

  二、导入课文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陆游诗词,其中词作《钗头凤》和诗作《示儿》最能反映陆游一生的际遇。陆游一生有两个始终没有解开的情结。其一就是《钗头凤》所书写的他与表妹唐婉的爱情悲剧。两人倾心相爱,却被其母生生拆散,这成为陆游一生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痛楚,直到七十五岁高龄、唐婉离开人世四十多年以后,他重游沈园,依然写下了“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深情诗句。其二就是《示儿》所书写的“北定中原”这件让他终生魂牵梦绕以至死不瞑目的大事。终其一生,壮志不能实现其万一,心中情怀,《书愤》就是最好的见证。

  三、朗读课文

  1、学生试读,教师指导朗读。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的“那”读上声调,“那知”重读。“中原北望气如山”中“山”读升调,读出高山巍巍耸立之势。“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句中“空”要重读,“已先斑”处读降调,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中“真名世”“谁堪”重读,结句降调。

  老师范读,学生再读,朗读是体味诗歌情味的重要一环,不可忽视。

  四、诗歌鉴赏:

  解题:书:书写。愤:愤懑,悲愤,郁愤。

  1.学生逐句理解,教师小结。

  ⑴首联: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这是暗写他欲图恢复失地。“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愤”字。

  ⑵颔联: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诗人用“楼船夜雪”“铁马秋风”形象地概括了这两次胜利的战斗,可见他当年很想投身到这样的战斗中去。

  提问:“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他诗句吗?

  明确:白描手法,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

  具体分析讲解“愤”作为一种感情,是抽象之物。要充分地写出来,必须使之形象化。诗人采用托情于物的手法,将“愤情”加以物化。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此句的妙处到底在哪?它是极具边塞地区特色的景物的罗列。看似相互之间没有什么关联,实际有着微妙的组合:

  有时间与地点的组合(时空结合);

  有远近的组合(远景:瓜洲渡、大散关;近景:楼船、铁马。)

  还有情与景的结合。(景是边塞的景;情是苍凉的情。)

  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唐代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⑶颈联:说现在,抒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感慨。“塞上长城”,点明诗人之志。“空自许”,跟“世事艰”照应,是对投降派的愤怒指责。

  ⑷尾联: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后出师表》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2.书愤之“书”:

  首联——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颔联——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颈联——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

  尾联——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3.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

  明确:悲怆中抱有期待。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4.为抒发诗人的悲愤,诗歌多处用到对比,试分析?

  明确:这首诗对比手法的运用成功,富有表现力,如: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等对比。

  五、拓展阅读.《临安春雨初霁》,学生谈感受,再次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六、总结

  一心报国的英雄却壮志难酬,空度岁月,诗人个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影。爱国的主题在*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陆游继承了这种传统,并把它高扬到前无古人的高度,爱国主题不但贯穿了他长达60年的创作历程,而且融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成为陆诗的精华的灵魂。清末梁启超说:“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七、作业。

  “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这是梁启超《读陆放翁集》对陆游的高度评价,其诗歌名句有: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还须待阖棺。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南宋的爱国诗词,写一段独具个性的鉴赏文字,200个字以上。

《书愤》 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掌握借景抒情、运用典故表达情感的表现手法。理解诗人陆游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1、掌握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2、掌握运用典故表达情感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及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理解陆游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比较、吟咏,赏读结合,点拨、讨论、讲析相互结合学法设计问题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歌曲岳飞的〈满江红〉。媒体播放

  2请同学回顾以前学过的南宋爱国名句。

  二赏析过程

  (一)预习检查

  1、介绍作者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

  2、学生齐读,读准字音。(正音)

  3、解题:书,动词,记录,记下;全诗感情基调:“愤”。板书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思考讨论:

  1、本诗抻何韵、?有什么好处?

  每联第二句押an韵,天成节奏和韵律,读起来回环上口,具有音乐美,给人以情韵流容的艺术感受。

  2、本文用了何典故?有何作用?

  用了两个典故:塞上长城,出师一表。“塞上长城”的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济传》。“出师一表”出自《三国志》。用典使诗文含蓄,曲折,不直露。

  尾联用典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推崇,诸氏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统一中原为其终身大业,尽管蜀汉地狭人少,他仍毅然上表北伐,颂古为了非邻居作者自负为卫国良将,却“报国欲死无战场”。结句揭示全诗“愤”的由来,将全诗批判的矛头集中到南宗起先的全降派身上,用“千载”名反洁,到现的委婉含蓄,愤慨之情溢于言表。

  3、这自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从早年豪迈到晚年的悲愤,概括了一生的心事和抱负,洋溢燥热的爱国热情和满膛的悲愤。

  小结:四联56字,无一“愤”字,却句句皆“愤”。全诗以“愤”为基调,前四句重在激愤,后四句偏于悲愤。激愤愈烈,悲愤愈深。

  (三)细读诗歌,品味赏析结合幻灯片

  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生动概括。它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并由此府仰千载,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

  首联慨叹国事艰难,追述年轻时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上句“那知”一词写出了诗人年轻时血气方刚、天真纯真。“艰”字有艰难的意思,直接道出诗经历的辛酸与坎坷,浓缩了因主战而受的种种刁难、排挤和迫害。这两个词语暗含着对投降派迫害忠臣、阻挠北伐卑劣行径的斥责。它是诗人“愤”的根源。下句一个“气如山”表达出诗人当年的豪情壮志,让我们看到一个意气风发、以身许国的爱国青年形象。

  颔联集中描写宋军在镇江、南郑两地英雄抗金的战斗情景。“楼船”“铁马”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这两句是历史的真实记录,也是诗人壮年时期点头生活的回顾。形象地表明了作者的理想,他渴望北伐恢复中原,向往着火热的战斗生活。

  以上两联是诗歌的前半部分。回顾往事,抒写渴望北伐的英雄气概。

  颈联抒情悲愤,感叹生*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句中的“空自许”和“已先斑”形成鲜明对比。一个“空”字形象地写出因宏伟志向无法实现而主生的那种沉重的失落感。一个“已”字生动刻画出诗人功业未就,人已才老的悲愤之情。两个副词吐露出诗人一腔忠义无处寄托,华鬓点点,壮志落空的愤慨之情。在现实的强烈对比之中,包含着对投降派罪恶行径的愤怒指责。

  尾联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千载谁堪伯仲间”,一个反问句即抒发了因奸臣当道,壮士他国无门而主生的难言的悲哀,又可以从中看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体现了诗人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

  以上两联是诗歌的后半部分。回到现实,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慨。

  这首诗虚实相生,变化多姿。首联上句写实,回忆年轻时的天真单纯;下句以实写虚,“北望中原气如山”,用有形的“山”来形容无形的“气”,突出“气”的坚毅、豪迈、轩昂;颈联上句“塞上长城”写理想,气势雄伟,意境高远,从大远处落笔,是虚写;下句“镜中衰鬓”写现实,感情沉郁,格调凝重,从细处近处用墨,是实写。在虚实的映衬中,加重了诗歌雄壮悲愤的基调。

  诗歌还通过场面写人,通过场面写情。例如,颔联对仗工整,描画白雪皑皑,秋风萧萧,万马奔腾战船横空的征战场面,从而赞美当年气吞残虏,挥戈卫边的爱国将士,是对“气如山”这种豪情具体形象的说明,从中可以看到作者战斗的热情。此联表面写宏大的场面,实际歌颂英勇的战士,表面写战争,实际抒发感情。

  陆游用典巧妙不留痕迹。南宋名将檀道济曾自诩为万里长城,诗中陆游以长城自比,表明诗人对檀道济的敬仰,希望能像他的样建功立业。檀道济对当权派自毁长城的痛斥,也喊出了诗人的心声,揭露了南宋统治者摧残抗战力量的愚蠢。用典贴切自然。这首七律是陆游诗中的上品。

  (四)拓展延伸

  1、辛弃疾与岳飞之词。《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辛弃疾

  《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

  2、课外积累。

  再找两首南宋的爱国诗词(课外),并各写一段百字鉴赏文字。

  三、课堂小结

  以梁启超“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读陆放翁集》)小结。

  分类作业A类:背诵《书愤》。

  预习布置预习《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

  板书设计两个典故:塞上长城,出师一表。

  爱国热情和满膛的悲愤。

  课后反思


《书愤》语文教案3篇(扩展3)

——《书愤》教案3篇

《书愤》教案1

  一、介绍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书愤》教案。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二、背景介绍: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书:书写;愤:悲愤。这首诗是陆游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

  三、讲析:总说: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生动概括。它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并由此府仰千载,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首联:慨叹国事艰难,追述年轻时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上句“那知”一词写出了诗人年轻时血气方刚、天真纯真。“艰”字有艰难的意思,直接道出诗经历的辛酸与坎坷,浓缩了因主战而受的种种刁难、排挤和迫害。这两个词语暗含着对投降派迫害忠臣、阻挠北伐卑劣行径的斥责。它是诗人“愤”的根源。下句一个“气如山”表达出诗人当年的豪情壮志,让我们看到一个意气风发、以身许国的爱国青年形象。颔联:连用六个名词集中描写宋军在镇江、南郑两地英雄抗金的战斗情景。“楼船”“铁马”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两句都写当年壮观的战争胜利的场面,这表明南宋人民有能力打退金人,这两句是历史的真实记录,也是诗人壮年时期生活的回顾。形象地表明了作者的理想,写出了诗人青壮年时期战斗生活的向往,教案《《书愤》教案》。他渴望北伐恢复中原,向往着火热的战斗生活。以上两联是诗歌的前半部分。回顾往事,抒写渴望北伐的英雄气概。

  板书设计:首联:点题,追述青年时的豪情壮志颔联:连用六个名词,描绘当年两幅气壮山河的抗金场面。首联、颔联:回顾往事,抒写渴望北伐的英雄气概(叙事)颈联:抒悲愤之情,感叹生*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句中的“空自许”和“已先斑”形成鲜明对比。一个“空”字形象地写出因宏伟志向无法实现而生的那种沉重的失落感。一个“已”字生动刻画出诗人功业未就,人已才老的悲愤之情。两个副词吐露出诗人一腔忠义无处寄托,华鬓点点,壮志落空的愤慨之情。在现实的强烈对比之中,包含着对投降派罪恶行径的愤怒指责。两个典故:长城自诩鬓发已白早年晚年理想现实对比:表达壮志难酬的愤慨(英雄无用武之地)尾联: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千载谁堪伯仲间”,一个反问句即抒发了因奸臣当道,壮士他国无门而主生的难言的悲哀,又可以从中看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体现了诗人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以上两联是诗歌的后半部分。回到现实,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慨。 板书设计:颈联:抒悲愤之情,感叹生*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尾联: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颈联、尾联:回到现实,抒发报国无门的感慨。

  四、艺术特色:

  1、这首诗虚实相生,变化多姿。首联上句写实,回忆年轻时的天真单纯;下句以实写虚,“北望中原气如山”,用有形的“山”来形容无形的“气”,突出“气”的坚毅、豪迈、轩昂;颈联上句“塞上长城”写理想,气势雄伟,意境高远,从大远处落笔,是虚写;下句“镜中衰鬓”写现实,感情沉郁,格调凝重,从细处近处用墨,是实写。在虚实的映衬中,加重了诗歌雄壮悲愤的基调。

  2、诗歌还通过场面写人,通过场面写情。例如,颔联对仗工整,描画白雪皑皑,秋风萧萧,万马奔腾战船横空的征战场面,从而赞美当年气吞残虏,挥戈卫边的爱国将士,是对“气如山”这种豪情具体形象的说明,从中可以看到作者战斗的热情。此联表面写宏大的场面,实际歌颂英勇的战士,表面写战争,实际抒发感情。

  3、用典巧妙不留痕迹。《南史檀道济传》宋文帝要杀名将檀道济,檀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南宋名将檀道济曾自诩为万里长城,诗中陆游以长城自比,表明诗人对檀道济的敬仰,希望能像他的样建功立业。檀道济对当权派自毁长城的痛斥,也喊出了诗人的心声,揭露了南宋统治者摧残抗战力量的愚蠢。杜甫“勋业频看镜”杜甫曾用工业未就而揽镜自照。作者在这里表现了一种不甘老而无功,却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用典贴切自然。这首七律是陆游诗中的上品。

《书愤》教案2

  【教学目标】

  1、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意蕴美。

  2、理解诗人陆游的爱国主义情怀。

  3、掌握诗歌借景抒情、运用典故等表达情感的表现手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一、导入新课

  爱国主题在*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屈原、杜甫和陆游是有代表性的三个诗人。

  在屈原的作品中我们学习了《湘夫人》,杜甫的作品中我们学习了《蜀相》,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陆游的《书愤》。

  二、作家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

  陆游出身于一个爱国家庭,父亲陆宰,有坚定的民族立场,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常常谈论国难国耻以至痛哭流泪,饭都吃不下。由于家庭的关系,陆游从小接触的都是爱国人士,他的老师也都是有骨气的人。

  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他出生的第二年就碰上靖康之变,跟随家人颠沛流离,从小饱受战乱的苦难,他在国难中诞生、成长直至逝世。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三年(1158)才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宋孝宗即位之初,他被召见,赐进士出身。历任镇江、夔州通判,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茶盐公事,权知严州。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归老山阴故乡。他“身杂老农间”,为农民送医送药,与农民结下浓厚的情谊。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他生当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朝廷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将近万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词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淡自然。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毛晋《放翁词跋》说:“杨用修(慎)云:‘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秦观),雄慨处似东坡。’予谓超爽处更似稼轩耳。”的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传世。

  三、背景介绍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四、课文诵读

  五、整体感知

  1、首联

  诗的开头两句回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形象。

  那时他遥望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满腔愤恨,气势如山,渴望一举收复故土,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

  2、颔联

  诗的三、四两句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

  这两句诗写了发生在绍兴三十一年(1161,诗人36岁时)的两次战斗,一次是在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一次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家。诗人很想投身到这样的战斗中去。

  3、颈联

  诗的五、六句是写现在,由于投降派把持朝政,使诗人的豪情壮志付诸东流。只好徒自抒发岁月蹉跎、壮志未酬而鬓发先斑的感慨。

  “塞上长城”这个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济传》,南朝宋文帝杀大将檀道济,檀在临死前愤怒地说:“乃坏汝万里长城!”诗人虽然没有像檀道济一样被冤杀,但因为主战而屡次被贬斥,“塞上长城”只能“空自许”。这种“愤”多么强烈,令人痛心疾首,扼腕长叹。

  “塞上长城”,是诗人毕业的抱负。陆游不仅是诗人,而且是战略家。“空自许”,与上文“世事艰”照应,是对偏安一隅的投降派的愤怒控诉和强烈指责。

  4、尾联

  最后两句诗人表明自己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仍以诸葛亮为榜样,鞠躬尽瘁,至死不放弃恢复中原之志,干一番报国大业。

  这首诗以“愤”为意脉,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第三、四句尤其写得大气磅薄,笔力雄健,是广为传诵的名句。

  六、问题探究

  1、短诗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尤其是起句、结句与诗的主旨、意境的关系。请解释此诗起句和结句的意思,并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书愤》的起句,“世事艰”,暗批投降派把持朝政,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明了诗题中的“愤”字,这“愤”是贯穿全诗的意脉。结句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诗人以《出师表》中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自勉,表明至死也不放弃恢复中原的大志。诗人悲愤而不绝望。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

  2、除了这首诗,陆游还在不少诗中述及诸葛亮的《出师表》,称颂诸葛亮的出师北伐(参见“相关链接”)。联系历史背景,想一想,陆游为什么特别喜欢吟咏诸葛亮?

  南宋王朝一直在金人的侵略下苟延残喘,处于存亡危急之境地。陆游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一生以抗金复国、建功立业为已任。而诸葛亮为蜀汉丞相,“功盖三分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然最为陆游所钦慕,陆游往往以诸葛亮自况,所以喜欢写咏诸葛亮的诗。

《书愤》教案3

  教学目的:

  1、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

  2、以《书愤》这首诗观照整个南宋时代相类主题的诗词;

  3、学习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1、《书愤》主旨的理解及表现手法的运用;

  2、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指导。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陆游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因受家庭熏陶,自幼读书学剑,发愤报国。终生以抗金报国为志,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热情。诗词散文都有创作,其中诗歌成就最高。现存诗作9300多首,是存诗最多的古代诗人。

  二、导入课文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陆游诗词,其中词作《钗头凤》和诗作《示儿》最能反映陆游一生的际遇。陆游一生有两个始终没有解开的情结。其一就是《钗头凤》所书写的他与表妹唐婉的爱情悲剧。两人倾心相爱,却被其母生生拆散,这成为陆游一生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痛楚,直到七十五岁高龄、唐婉离开人世四十多年以后,他重游沈园,依然写下了“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深情诗句。其二就是《示儿》所书写的“北定中原”这件让他终生魂牵梦绕以至死不瞑目的大事。终其一生,壮志不能实现其万一,心中情怀,《书愤》就是最好的见证。

  三、朗读课文

  1、学生试读,教师指导朗读。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的“那”读上声调,“那知”重读。“中原北望气如山”中“山”读升调,读出高山巍巍耸立之势。“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句中“空”要重读,“已先斑”处读降调,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中“真名世”“谁堪”重读,结句降调。

  老师范读,学生再读,朗读是体味诗歌情味的重要一环,不可忽视。

  四、课文内容理解。

  1、借助资料上的课文词句疏通,学生自学。请学生朗读课文词句理解,学生质疑。

  2、关于对“气如山”的理解:资料注释认为“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气如山”是“北望被金兵占领的大好河山,心中的郁愤堆积如山”之意。你同意“气愤堆积如山”这一说法吗?

  探讨:理解成“气愤堆积如山”只是就这一单个句子的理解,加上“北望被金兵占领的大好河山”,所以“心中的气愤堆积如山”,这样的理解孤立地来看,似乎很有道理。但是联系上下句,它却是说不通的。承上理解,“早岁哪知世事艰”也就是青壮年时期少不更事,根本不知道收复中原这件事竟是这样艰难,所以诗人北望中原,立下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宏图大志,豪气如山;承下句理解,“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写的正是早年宋军在瓜洲渡和大散关与金兵作战,宋军大败金兵、收复失地、大获全胜令人鼓舞的两大战事,而作者也曾在此两地亲上前线,勘查地形,刺探敌情,所以后两句是“气如山”的具体表现,将报国愿望和为之付出的努力渲染得更为具体、鲜明,故“气如山”作“豪气如山”理解更佳。诗人的报国壮志如山一样雄壮,如山一样坚定,如山一样不可动摇。

  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有些奇特,此联不用动词,不用虚词,只用六个名词组接,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的军容画面,形象飞动、画面壮阔。这种表现手法,在他之前极其少见,在他之后就较为常见了,如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也同样以几个名词组成而不着虚字。

  五、诗中问题探讨。

  1、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事而“愤”,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么?

  探讨:

  所愤之一乃“世事艰”。艰者,难也。“世事”也即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事业,它究竟有多难?只举同时代抗金英雄岳飞的遭遇可见一斑。抗金名将抱定“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壮志,杀得金兵闻风丧胆、节节败退,直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就是这样一位抗金骨干,却正因为此被汉奸秦桧等民族败类以“莫须有”之罪诬害而死,年仅三十八岁。报国不仅无功,而且有罪,竟至死罪,这难度似乎难于上青天了。

  所愤之二乃“塞上长城空自许”之“空自许”。所谓“塞上长城”是指自己年青时以捍卫祖国、扬威边疆的名将期待自己,认为自己就像万里长城一样,可以抵挡千军万马。可是就诗人的经历来看,年青时参加进士考试因位于秦桧的孙子秦埙之前而被出名,入仕以后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可谓壮志难酬、请缨无路。着一“空”字,沉痛之极。

  所愤之三乃“镜中衰鬓已先斑”。早年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已两鬓斑白,祖国山河依然破碎,广大人民依然受难,自己却岁月蹉跎,年华空老,壮志难伸。着一“已”字,悲凉之至。

  所愤之四乃“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一生以北伐中原、恢复汉室、统一*为其终身大业。他在《出师表》中写道:“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话正说出了陆游的心事。有谁比得上写作《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呢?言外之意是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没有一个像诸葛亮这样的人物来“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收复大业,无人领军。

  这四愤——愤报国有“罪”、愤壮志难酬、愤年华空老、愤无人领军,四“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阻挠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作者的“愤”中含“恨”,“愤”中含“悲”,“愤”而生“凉”,“愤”而生“叹”,从而形成了本诗沉郁豪雄的风格。

  2、本诗主要表现手法。

  (1)对比手法: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而这一切的根远就是朝廷的主和派,诗人心中之“愤”焉得不涌上笔端?

  (2)借古讽今:诗中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颂古在于非今,落笔千载以上,旨在千载以下。

  小结:以上是对本诗主题和表现手法的探讨。诗歌主题和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学生只有不断积累每一首诗词主题和手法,才能积少成多,逐渐开阔视野,形成深厚的诗歌鉴赏悟性和稳定的诗歌鉴赏能力。

  3、学生自由诵读全诗,要求当堂背诵。

  六、拓展思考:

  《书愤》所反应的陆游“壮志难酬,年华空老”的人生际遇,无疑是一种悲剧,但是这种悲剧是他个人的悲剧,还是整个南宋时代所有抗金爱国志士共同的悲剧?联系同时代其他诗人词人的作品回答。

  引导学生抓本诗中“镜中衰鬓已先斑”句的“衰鬓”“先斑”也即两鬓斑白,借此抓住“白发”这一意象,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诗词中找出类似的诗句。

  1、陆游的《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2、辛弃疾《破阵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3、岳飞《小重山》: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这三位诗(词)人,他们的志向都是一致的,陆游是“中原北望”“心在天山”、辛弃疾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岳飞是“为功名”。“天下事”也好,“功名”也好,指的都是收复中原的大计。而他们的遭遇也惊人的相似,陆游是“已先斑”“鬓先秋”、辛弃疾是“可怜白发生”、岳飞是“白首”。可见悲剧并不是陆游一个人的,报国无门、请缨无路、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是南宋所有有志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志士们共同的悲剧,甚至直至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以身殉国。他们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他们的悲怆是英雄们共同的悲怆,陆游终生没有解开的情结不是他个人的情结,而是所有南宋爱国志士们共同的情结。

  由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总结出鉴赏诗词的两个非常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知人论世”和“相互联系”。所谓“知人”,就是要了解诗(词)人*生的思想、抱负和经历;所谓“论世”就是要了解诗(词)人生活的时代。陆游一生的抱负就是“北定中原”,而他生活的时代却是主和派把持朝政的南宋,因此他所遭受的际遇只能是壮志难伸、年华空老、岁月蹉跎。因此,只要读《书愤》这一首诗,几乎可以带动他所有这一类的诗或词,比如他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秋波媚秋到边城角声哀》等等,书写的无不是相同的主题。掌握了“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在做诗歌鉴赏题时可以举一反三。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相互联系”,古人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鉴赏诗歌时,我们也可以借一借“他山之石”。比如我们刚才鉴赏《书愤》,就借了辛弃疾的《破阵子》、岳飞的《小重山》等等,这样可以有效地以旧知理解新知、以新知深化旧知,触类旁通、事半功倍。


《书愤》语文教案3篇(扩展4)

——《石榴》语文教案3篇

《石榴》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生动形象、准确凝练的语言。

  2.学习根据中心需要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生动形象、准确凝练的语言。

  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

  设计思路

  学习本文应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优美语句,进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

  提到郭沫若,我们不由得想起在初一学过的《天上的街市》(可集体诵读)。郭沫若诗写得好,特别是现代诗。他的散文也相当优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石榴》。(板书课题及作者。)

  2.介绍作者。

  (1)学生根据初一所学知识及自己的积累介绍作者。

  (2)明确(出示课件或小黑板1。)

  郭沫若,*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要求:记住作者。

  二、自主学习

  师:速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课件或小黑板2。)

  1.让学生推荐小组内朗读水*较高的同学读课文,画出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及自己以为好的句段。

  2.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将课文划分为三部分。

  (提示:喜爱石榴_______石榴______石榴)

  3.课文第三部分具体描写石榴特征,语言生动形象、准确凝练,你最喜欢哪些语句?说一下自己的理由。

  4.写物是为了言志,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能抓住几个语句来分析吗?

  5.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并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

  1.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出示课件或小黑板3。)

  争妍斗艳奇崛枯瘠陆离

  盎然忍俊不禁丰腴潜能

  明确:(指定几名同学解释、注音,让其他同学纠正。好的句子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即可给予肯定。)

  2.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将课文划分为三部分。

  明确:(喜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点明石榴可爱。

  第二部分(第2~6段):描写石榴的特征。

  第三部分(第7—9段):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3.课文第三部分具体描写石榴特征,语言生动形象、准确凝练,你最喜欢哪些语句?说一下自己的理由。

  明确:(只要学生答出一点即可给予肯定。)

  (运用了比喻、拟人、反问、对偶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如:第六段中“它会笑你呢”,既生动活泼极富情趣,又巧妙地引出下文,且与“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相照应。第三段末、第六段首都用了反问,或突现石榴是夏天的心脏,表明它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位置,或强调石榴果不是盛酒的金耍。促使读者生疑,或极言石榴果实的“透明光嫩”,直抒作者的赞誉之情。)

  4.写物是为了言志,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能抓住几个语句来分析吗?

  明确:(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中心。)

  (本文颂扬了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如:“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说的是作者最喜爱石榴的花,因为它既有形态关——那深红的颜色鲜艳动人,又有精神美——面对骄阳的直射毫不避易,敢于抗争。“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这里从宇宙和人的发展的角度来称颂夏天,实际上是把夏天象征为旺盛的斗志、奔放的热情和勃发的生命。而石榴树在作者的眼中,又是夏天少数开花的树中“最可爱的一种”。把石榴花视为“夏季的心脏”充分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

  5.研读赏析课文第三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课件4。)

  ①全段是由哪个词领起?

  ②作者为什么说“最可爱的是它的花”?

  ③你怎样理解“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一句?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①由“最可爱”领起。②因为它的花不但形态美,而且还具有敢于同骄阳抗争、毫不示弱的精神美。③在各种花面对赤日炎炎的淫威“不想再争妍斗艳”之时。石榴花却以它的形态色泽美和精神美独领风骚成为夏天的中心。)

  五、梳理巩固

  学生讨论没解决的问题,并谈收获。

  (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个方面,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就应给予肯定。)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可不进行。)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积累运用”部分。

  七、布置作业

  《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阅读理解”部分。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教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石榴的图片,给学生直观感受,并介绍有关资料。

  石榴,一名“安石榴”。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有针状枝,叶对生,倒卵形或长椭圆形,无毛。夏季开花,花有结实花和不结实花两种,常呈橙红色,亦有黄色或白色。

  2.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人。著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蔡文姬》等。生*著述甚丰,1957年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郭沫若文集》。

  三、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学生齐渎有机结合。

  四、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明确:作者按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文。课文共有9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点明石榴的可爱。

  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

  第三部分(第7~9段):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思考:

  1.文章第二部分怎样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

  2.学生小组合作,从文中圈画主要句子,讨论、交流。

  明确:这一部分按照由枝叶到花朵到:果实的顺序来描写石榴,与此同时也写出了夏华秋实的变化,充分展现石榴的形态美和精神美。

  板书:

  石榴枝干和叶片的特征(第2段)

  石榴花的形态美和精神美。3段)

  石榴花骨朵成长演变的过程。4段)

  单瓣花成长演变的过程。(5段)

  描绘石榴果成熟时的情态(第6段)

  六、品味语言,理解关键句子

  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加以评点或提出问题,全班讨论解决。

  1、理解文章关键句子。

  例如(1).“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作者最喜爱石榴的花,因为它既有形态美,又有精神美——面对骄阳的直射毫不避让,敢于抗争。由此引出对单瓣和双瓣花的赞叹,并把它视为“夏季的心脏。”)

  (2).“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作者把锈迹斑斑与殷、周时的青铜器联系起来,用以比喻石榴果实表皮的斑纹,这是文学家兼考古学家特具的形象思维。)

  2、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

  比喻、拟人、反问、对偶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语言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如:(1)“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这里连续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石榴花开放成长过程中形态色彩的变化,巧妙地赞誉了它的形态美和灵秀美,使读者由衷地产生喜爱和赞美石榴花的感情;

  (2)第六段首句反问以后,紧接着说“它会笑你呢”,这是用拟人手法,既生动活泼极富情趣,又巧妙地引出下文,且与“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前后照应。第三段末尾、第六段首尾都用了反问,或突现石榴是夏天的中心,表明它在作者心目中的的重要地位,或强调石榴果不是盛酒的金罍,促读者生疑,或极言石榴果实的“透明光嫩”,直抒作者的赞誉之情。第二段,描写石榴的枝于和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里用对偶,从正反两个方面充分肯定石榴枝干和叶片的鲜明特征,整齐的句式,易读利记,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七、迁移训练

  为下列事物(也可自己选定一些事物),写一段咏物寓理的话。

  [示例]壁灯:位置算什么,重要的是发光。

  浪花:

  信鸽:

  松柏:

  螺丝钉:

  让学生畅所欲言,只要写出的话短小而富有寓意,答案不求统一。

  八、小结

  文章用准确凝练、优美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石榴的外在点和内在品格,颂扬了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

  九、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第二至六段。

  2、选用随堂练习。

  板书设计

  一、爱颂扬民族情操

  二、画石榴讴歌民族气节

  三、赞郭沫若表达作者追求

《石榴》语文教案2

  一、设计理念

教师、学生与文本互动对话促成动态生成的课堂,这才是一个真实的课堂。在真实的课堂里,学生充分自主,真情投入;教师悉心聆听,倾情奔涌。师生在宽松和谐、互动合作、情趣横生的空间里展开心灵的对话,在对话中感悟,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发展。

  二、教学目标

  1、认读“石、棵、什、时、就、王、力、不、讲、还、出、牙”12个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

  3、让学生明白:所有植物的生长都有一定的规律。

  三、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所有植物的生长都有一定的规律

  课前准备

  师:制作幻灯片;生:询问大人,查一查资料(关于蔬菜、庄稼、水果,在一般情况下,在什么时候成熟,成熟后是什么样儿的?)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四、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笑”

  (通过师生相互送微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1、孩子们,请你们仔细地观察老师,现在我是怎样的表情?(教师做笑的表情),是啊,因为你们个个坐得端正,我很高兴,所以把微笑送给大家。你们愿不愿意把微笑送给老师呀?(愿意)笑一个给老师看一看。(生笑),你们太可爱了。

  2、孩子们,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我笑了,你们笑了,连石榴也笑了。读课题:15石榴笑了(A注意读准翘舌音和轻声音节;找准关键词读:什么笑了?石榴怎么样?)

  (二)初读课文,质疑“笑”

  (教学生学会质疑的良好习惯)

  1、我们都说,聪明的孩子们最喜欢提问题了,读了课题,聪明的你有什么问题想问老师和同学吗?

  (石榴什么时候笑呢?“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石榴为什么要笑?)

  过渡:简直太棒了,下子就提这么多的问题,表扬他。其实呀,这些答案都在我们的课文里等着我们呢,请孩子们打开P110去读课文,找一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吧!

  2、自由地读课文(要求读谁字音)

  3、因为大家读书很大声,生字宝宝也笑了,竟跑到了屏幕上,,你还能认识它们吗?出示幻灯片1(读生字词,读准字音)全体读---开火车读。

  (三)品读课文,体会“笑”

  (在开放而又真实的课堂里,教师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个性化的理解,巧妙地将“生成”与“预设”融合起来,师生互动对话现场捕捉,形象比较,智慧启迪,学生在与教师、文本的思维碰撞中领悟知识,强化语感。他们的认知结构也在这随机的“涨落”中产生突变,教学逐渐从“无序”走向“有序”并生成发展。)

  过渡:请你仔细观察课文的第一幅图,用课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话说你的发现。(相机抽生回答)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谁愿意把这一段读给大家听?(抽一生读---师指导按节奏读全体读)

  出示幻灯片2 院子里∕有棵石榴树,树上∕挂满了石榴。

  出示幻灯片3 换词练习:树上挂满了石榴。还可以这样说:树上结满了石榴。

  2、你明白妈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吗?“理解‘笑’—成熟的意思”

  3、出示幻灯片4:妈妈说:“石榴一笑,就可以吃了。”

  仿说句子:我一进教室,就拿书出来读。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聪明的力力很认真地听了妈妈的话,他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全体读第二自然段)

  2、问:力力是怎样想的?

  3、抽一生回答(石榴什么时候笑呢?我逗逗它,它会不会笑呢?)

  4、谁能读出问号的语气来?(相机抽两生读---全体读)

  5、力力想了哪些办法来逗石榴笑的?结果石榴笑了吗?(相机板书:力力 逗 不笑)

  6、分男女读(男当力力,女当石榴)

  7、从刚才的朗读,你认为力力是个怎样的孩子?(幼稚可爱的孩子)

  8、指导朗读(出示幻灯片5)读出幼稚可爱的孩子。(重读“唱歌”“跳舞”“讲笑话”“还是不笑”)

  A、抽生读;B、全体读

  过渡:这时力力没有其他办法,好心的秋风姐姐来帮忙了?

  (六)学习第三自然段:

  1、教师范读,你发现了什么?(请你认真倾听教师读“呼”后面的破折号,注意长句的停顿)

  2、相机抽两生回答亲读(呼----呼---呼秋风来了;树上的石榴∕慢慢地∕咧开嘴。)

  3、抽生读----1、2大组读第一句,3、4大组读第二句。

  4、教师又范读(请你一边听,一边观察教师的表情,说说教师用怎样的心情来读?)

  5、抽一生回答(用高兴、兴奋的心情读)

  6、因为我喜欢力力,感谢秋风姐姐,石榴笑了,我也就笑了,我看看,你笑了吗?(个个笑得多灿烂呀)请你们也用高兴的语气又面带微笑来读读这一段。

  7、全体朗读

  8、理解“秋风来了”---秋天到了。(相机板书秋风 来笑了)

  9、文中有一个词用得很好,好像人在笑一样,你认为是哪个词?(咧),请做“咧开嘴”的动作。

  10力力逗石榴,石榴不笑,秋风来了,石榴为什么会笑呢?(因为石榴是在秋天成熟的,所有植物的生长都有一定的规律。)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读课文,听到了秋风吹的声音,在*常的生活中,你还听到还些声音?(生说)

  11、课间操(全体起立,边说做动作)

  五、知识拓展,升华“笑”

  (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让学生发散思维,培养良好课外求知的习惯。)

  1、在课前我们提出了不懂的问题,通过一节课的读书学习,现在你能解决这些问题了吗?

  出示(出示幻灯片6)

  A石榴什么时候笑呢?“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石榴为什么要笑?

  B在一般情况下,蔬菜、庄稼、水果,在什么时候成熟,成熟后是什么样儿的?

  (相机告诉学生,现在科技发达了,很多东西通过催熟,冷藏,成熟期已不受季节限制了。)

  2、全体读课文

《石榴》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认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课文的朗读,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以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4.使学生能体会文中优美的语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5.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

  重点难点:

  体会文中优美语句,知道作者介绍石榴的顺序。仿照第四节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

  石榴娃娃的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2、读通课文,能自己探索、学习课文内容。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呢,老师和大家一起到一个新的王国去作客,愿意去吗?(教师指大屏幕)看什么王国?(学生自由说:石榴王国。电脑出示课题)石榴王国的小主人来欢迎大家了,到了石榴王国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质疑,个别回答,教师归纳) (电脑出示生字)过渡:要读通课文,先得看看这些新朋友你认识了多少?你怎么认识的?

  二、学习生字、词。

  1、边读边打拼音,会的学生教读,不会的直接出示拼音让学生读。相机出示生字

  识记字型

  熟字加部首:榴 驰 抽 露 扒

  熟字换部首:讯 剥 津

  笔顺:嚼

  书写

  左窄右宽:榴 驰 抽 扒 讯 津 嚼

  右窄左宽:剥

  上窄下宽:甚 至

  2、(齐读)

  3、你在读课文时,觉得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读不准的可以再看看课后拼音。

  三、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

  过渡:这些生字词、回到课文中去,你还认识吗?(学生自由说)别说大话,想自己先练读练读吗?请小朋友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你觉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一会儿我们来比一比!看那位小朋友读得最好!

  (电脑显示黑屏,以免影响学生视力)

  1、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回察看。

  2、检查。

  (1)课文一共几小节?

  (2)请四位小朋友来读课文的四个小节,其余小朋友认真听,看看他读得怎么样?(如有读不准的字、词、句,教师相机打断纠正)例如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裂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四、我的十分钟。

  1、课文怎样介绍石榴娃娃成长的?

  ①小组讨论。(小小组学习)

  ②指名回答。(边回答边送石榴标签)

  ③请拿到标签的小朋友上台,那位小朋友根据石榴生长过程给他们排排队。(请小朋友上来排序,在不断调整中排正确)

  2、请小朋友把石榴标签贴在黑板上。

  3、那位小朋友连贯的说一说石榴生长的过程。(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五、过渡

  石榴娃娃都在为你们喝彩呢!多么可爱的石榴娃娃啊!我们一起再把课文来读一读吧。

  六、学习难写的生字。(电脑显示

  1、同学们你们看看那些生字难写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指导,教师重点指导两个字"讯"、"嚼",教师范写)

  2、指导学生开始描红。(教师来回查看,随时对不符合要求的学生进行指导)

  3、给生字找朋友。

  讯( ) 甚( ) 净( )

  迅( ) 其( ) 津( )

  七、自主练习。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根据各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抄写遍数)


《书愤》语文教案3篇(扩展5)

——语文教案《古诗》3篇

语文教案《古诗》1

  教学目标

  知识: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情感: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回忆你记忆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

  1.自读生字,在文中为生字注音。

  2.抽读。

  3.小老师教写生字。

  易错音:妆、滨、裁

  易混淆:咏泳、滨宾、载裁、紫紧

  4.抽读、齐声读

  三、学习《咏柳》

  1.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

  2.解题:春天里的柳树是怎样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自由说)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齐读课题:

  咏柳:咏即赞美

  3.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大家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结合注释读),不懂的作上记号。

  4.交流汇报1.2句

  (1)碧玉:绿色的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

  万条:枝条多

  绦:一种丝带

  前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打扮的一样。

  (2)思考: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吗?(引导学生想象,春天万物复苏,柳树也会发出新叶,新叶刚长出来的颜色,光泽接近碧玉)

  (3)朗读

  5.交流汇报3.4句:

  (1)细叶:细细的嫩叶

  似:好像

  裁:裁剪

  这两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

  (2)思考:这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形式?(自问自答)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从这个比喻中体会到什么?

  (3)指导朗读

  6.朗读全诗,感悟诗境

  前两句写柳,后两句由写柳过渡到写春,从整首诗的描写中,你休会到诗人对柳,对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反复朗诵,体会诗人赞美柳树,歌颂奏的感情。

  四、深情朗读

  语速适中,情感饱满,基调高昂,注意停顿。

  五、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咏柳》,并集体背诵,引入《春日》

  二、解题

  1.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2.春日即在春天里

  三、初读,初通诗意

  1.自读全诗,再抽读。

  2.分小组讨论学习;读懂了什么,不懂的作上记号,勾出不理解的词。

  3.交流:提出不懂的词,板书,查阅字典理解

  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

  泗水:水名

  滨:水边

  光景:风光景色

  一时:形容时间很短

  新:新鲜、奇丽

  4.由词意思考:诗人在什么样的天气,到什么地方去游览,他的心情怎样?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5.整理出前两句的意思:在天气睛朗的日子里,诗人到泗水边上死对头观赏风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6.说说你从一二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再指导朗读。

  7.运用同样的方法学习3.4句。

  自读、勾出不懂的词,讨论,交流解词,再解意。

  等闲:*常、随便

  识得:认识

  东风:春风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艳的景色。

  总是:都是

  诗意:*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可春风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只有在见到了万紫千红的景色后,才明了是春风带来了这无边的景色。

  指导朗读3.4句,说说体会,引导学生理解包含在诗歌中的哲理。

  四、再读,感悟诗境

  联系诗意,说说自已的理解,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五、指导朗读、背诵

语文教案《古诗》2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训练点:

  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

  体会两位伟大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美育渗透点:

  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味美、意境美。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谈话法,朗读法。

  (二)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是什么。

  2.体会这首诗明白如话而感染力极强的特点。

  (二)难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并通过重点词语的品析及反复吟诵来体会。

  2.在指导学生理顺句子时要增补诗句中省略的内容,适当调换词语的顺序。

  3.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三)解决办法:

  加强朗读,以读促理解,以读促感悟。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从题目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的理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3.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理解诗的意境。

  (二)学生活动设计:

  1.按预习提示初读《示儿》这首诗。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自学古诗,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3.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五、教学步骤。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老师渲染氛围:同学们,我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人们都说:胸有诗书气志华。读诗可以使人灵秀,读诗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以前同学们学过不少好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烩炙人口的好诗。(揭示诗:示儿)

  2、师配乐诵读《示儿》;学生在老师渲染的氛围中进入新课的学习。

  3、同学们,你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陆游)

  说说你对陆游的了解吧。请你把收集到的有关陆游的资料拿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

  4、简介作者:(课件展示)

  这首诗是宋代大诗人陆游写的。陆游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示儿》这首诗是他在86岁高龄,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临终嘱咐。现在你知道题目“示儿”是什么意思吗?《示儿》这首诗堪称陆游诗中掷地有声的压卷之作。你知道什么叫“压卷之作”吗?

  这么好的诗,同学们想自己读一读这首诗吗?

  (二)自由读这首诗

  1、 自由地读诗句,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

  2、 指名读诗句;再齐读诗句。

  (三)学习这首古诗

  我们知道,学习古诗只把诗句的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是不够的,还应该怎样学?

  1、回忆学法。

  说说我们以往学习古诗的要求。(揭示学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

  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诵诗句、背诗文。)

  2、自读古诗。

  请你借助书后的注释或你自己的工具书,自读诗句,了解诗意,体会诗中

  作者的思想感情。

  3、合作学习。

  (生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有好些同学有很好的学习习惯,能在书上批注,在圈划,在思考。咱们古人就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现在经过你刚才的自学,你一定有很多收获,或许也有一些疑问吧。没关系,我们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来解决。

  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与同学共享你的学习收获;也可以恳请同学帮助你解决刚才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4、汇报交流。

  告诉大家你读懂了那些内容。(结合课后的注释,说说自己读懂什么,读懂哪句就说哪句。说的不确切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

  ①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教师鼓励、点拔读诗方法。

  ②结合学生的体会指导朗读。

  4、刚才好多同学都能抓住关键的字词,来理解诗句的意思。这种学习方法很值得大家学习。现在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5、 现在你了解陆游逝世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了吗?(祖国何时能够统一这一件大事,其实这也是陆游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

  板书:

  15、古诗两首

  毕生的心事——但悲不见九州同

  示儿 爱国之情

  无限的希望——王师北定中原日

  4、小结:是呵!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胜利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啊!此时此刻,有谁不被感动呢?同学们,谁愿意用你自己体会到的感情来诵读这首诗?

  ①学生结合自己体会到的情感练习有感情朗读。师给学生配乐朗读。

  ②生练习背诵诗句,师配乐。

  (四)、课外延伸。

  (1)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的毕生的遗憾和无限的希望离开了,陆游南宋统一的愿望实现了吗?(生讨论)

  老师这里查到了相关资料,看到了《示儿》“续篇”:宋末林景熙《题陆放翁诗卷后》一诗的后几句: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课件展示)从诗中你能看出南宋统一了吗?

  ( 诗意:……你的子孙虽然见到了统一的国家,但是这国家是由元兵统一的,怎么能在家祭的时候告诉你呢?)

  (2)为什么朝廷会灭亡,国家会衰败呢?请看南宋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 。

  课件出示: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只把杭州作卞州。

  知道这首诗的含义吗?请你找出国家衰败的根源是什么!

  (3) 那么,如何才能国富民强呢?*近代改良主义者梁启超的《少年*说》中有这样一个片断:

  课件出示: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过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光大道……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于天不老,壮哉我*少年,与国无疆。

  (4)是的,只有像梁启超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们的国家才有前途,陆游的悲剧才不会发生,同学们,让我们怀着陆游那满腔的爱国之心,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把我们少年的心声说出来吧!

  (五)拓展总结:

  1、同学们,国富民强,匹夫有责。我们应该像诗人

  陆游那样胸有祖国,抱效祖国。让我们再次诵读他的压卷之作——《示儿》吧。(师再次给学生配乐朗读。)

  2、陆游还写了许多的爱国诗词,今天老师给你们推荐两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课件展示),请同学们自由读读。

  3、今天老师还向你们推荐一些有关古诗文的网站,那里有丰富的资源,同学们可以尽情地去共享吧!(下课)

语文教案《古诗》3

  一、教材分析

  本课收集了《四时田园杂兴》《小儿垂钓》两首田园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小儿垂钓》也是七言绝句。作者是唐代诗人胡令能。

  题目“小儿垂钓”,即小孩钓鱼的意思。在这首诗里,诗人逼真地描画了一个小孩儿初学钓鱼时的情景,孩于认真专注、天真烂漫的神态跃然纸上。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草映身。”蓬头稚子,即头发散乱没有梳理的小孩儿。垂纶,这里指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侧坐,身体歪斜着坐,带有随意坐下来的意思。莓苔,长在僻静阴湿地方的植物,这里泛指生长在河边的草丛。映,遮蔽。这两句是说,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儿在河边学钓鱼,侧身坐在草丛中,绿草遮蔽着他的身体。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路人,过路的人。借问,访问,就是向别人询问打听的意思,这里指问路。遥,远处。招手,这里是摆手的意思。怕得,害怕。鱼惊,鱼受惊,指把鱼吓跑。应,回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当过路的人要来问路时,小孩儿老远就摆手示意,不让对方走近,也不应声。他怕发出声响,把鱼吓跑不来上钩。

  这首诗的前两句着重描述了小孩儿的样子和钓鱼的姿势,后两句描述了小孩专心致志的`神态、表现。诗人抓住了小孩初学钓鱼时表现出来的某些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诗句,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一个天真烂漫小孩儿的形象,使人感到逼真、亲切。

  二、教学建议

  1、古诗的教学,也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思考、领会,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读古诗的能力。

  学生预习时,教师可让学生借助拼音把两首诗多读几遍,利用字典、联系诗句,理解字词,并想想每首诗说的是什么。检查预习时,要启发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预习的,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之处,以利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

  2、理解词句,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和培养想象能力是古诗教学的重点,后者也是教学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教师除了注意指导学生理解诗的词句,还要引导学生感知、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领会感情。

  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生活经验有限,不一定能想象行很好,教师可用以下方法启发诱导:

  ①、可借助书上的插图或幻灯片,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后再想象,也可以边观察边想象。

  ②、教师可根据诗意,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绘。帮助学生把诗句会成具体的形象。

  ③、教师可提示一些问题,使学生知道应从哪些方面去想象。如《小儿垂钓》,可以提出:那个钓鱼的小孩什么样?是坐在什么地方钓鱼的?怎么少的?当有人来问路时,他有什么表现?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如果把这些内容画成画,会是一幅什么样的画?

  学生的头脑中能浮现出画面,就程度不同地进入了诗句所描绘的境界,领会到诗的情感。这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想象能力、欣赏美的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3、教学古诗,要指导学生朗读,读熟,直到背诵下来。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对读的要求应有所不同。学习开始时,要求学生能读准、读通,懂得诗的大致意思;进而把读和解问析旬结合起来,要求读懂诗句的意思;再读,要求边读边想象,进入古诗描绘的境界,体会诗的意境、情感;最后,要在读中感受到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

  4、建议本课教2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学习《绝句》

  1、板书课题,解题,理解“绝句”

  2、简介作者及背景

  三、初读诗句,说说你能理解哪些词语或句子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鹂”“鹭”的字音。

  2、交流,你了解了哪些词语、句子的意思了?

  四、学习诗句,想象画面

  1、学习一、二两句

  轻声自由读一读,画出还需要理解的词语。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句的意思?

  指导朗读,读出舒畅预愉悦的心情。

  2、学习三、四两句

  指名读一读诗句,其他同学思考:诗人卡到了什么?

  讨论,理解“西岭”“千秋雪”相机板书,画简笔画。

  诗人是透过什么看到西岭上的积雪的?

  诗人向门外一看,可以看到什么?理解“东吴”

  为什么说是万里船?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3、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4、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1)、一行写一个景,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小结:先写近景,后写远景,有动有静,色彩明丽,表达了诗人无比舒畅的心情。

  5、指名朗读,练习背诵。

  6、指导书写“鹂”“鹭”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背诵课文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近景

  窗含西岭千秋雪,舒畅愉快

  门泊东吴万里船。远景

  六、课后反思

  《古诗两首》一课,这篇课文我班学生已经自学了。自学方式是建立上学期习作八《古诗研究报告》以及第三组课文《李广射虎》、《少年王勃》、以及《大作家的小老师》的学习基础上的,因为这几篇课文,都是名人名句佚事,名人名篇趣事等。教学中先组织学生收集两首古诗资料,了解古诗意思、写作背景等,然后指导学生模仿第三组课文《李广射虎》、《少年王勃》的写作方式,在两首古诗中选择自己有兴趣的一首写成《古诗故事》。然后通过开展古诗故事朗读会,学生在朗读自己作品中,加深体会。在聆听他人作品时,理解诗意,产生共鸣。更加激发学生古诗学习情趣。

  经过这样的处理,学生也学得轻松,学有所获。我们教师再不用为教学课时不够而快马加鞭了,又能腾出时间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综合实践语文活动中,不断积累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不断提高语文素养;让学生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书愤》语文教案3篇(扩展6)

——《童趣》语文教案3篇

《童趣》语文教案1

  知识目标:在反复默读的朗读的基础上,理解文言词句,背诵,翻译全文,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

  能力目标: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丰富自己的想像力。

  情感目标:感悟“物外之趣”,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背诵,翻译全文,感悟“物外之趣”。

  教学难点:感悟“物外之趣”。

  教学方式:精讲、研讨、点拨。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想:把诵读作为教学重点,默读以疏通其文,朗读以领悟其妙。本文内容比较浅显,可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可作适当点拨、引导。要求学生当堂熟读成诵,流畅地复述课文内容,从而深刻地理解“物外之趣”。

  第1课时: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句读。合作研讨第1—2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青梅竹马”这个成语大家都是知道的。可是你们知道其中“竹马”是什么意思吗? 李白有诗云:“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其中“竹马”就是小孩子将竹竿跨在裆下当作马来骑。这种想象和作法很有意思吧。今天我们来学习清代文字家沈复的短文《童趣》。文章中趣事,可能勾起我们许多儿时的回忆,许多奇思妙想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

  二、学法指导

  1、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一是要熟读、背诵,体验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是要用心领悟,目的是为了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是不断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

  2、学习本文,首先要很好地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其次,要重视朗读背诵。在朗读时,要很好地把握语气和节奏,要大声地读,读出点文言味儿来,读出文章的主旨。

  3、传统的朗读和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引导学生在反复默读的朗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感悟课文内容,然后进一步朗读,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三、作品,作者简介

  课文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趣事》。作者沈复,字三白,长洲人,清代文学家。

  四、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句读。

  1、 教师范读。请同学注意读音和句读。

  试着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3)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5)作/青云白鹤/观。

  (6)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7)蹲其身,使/与台齐。

  (8)见/二虫斗草间。

  2、学生自读,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以下内容应出示投影

  童稚(zhì) 藐(miǎo)小 项为之强(jiāng) 鹤唳(lì)云端 怡(yí)然称快

  凹(āo)凸(tū) 土砾(lì) 壑(hè) 庞(páng)然大物 虾(há)蟆(ma)

  3、反复朗读课文,熟悉课文。

  方式:齐读、小组读、男女生读。

  五、合作研讨第1—2段。

  1、 小组合作研讨第1--2段。

  要求:直译,字句落实。

  小组讨论后,交流。略

  2、 词语积累:

  余 张目对日 明察秋毫 藐小 之 其 故 时 物外

  成 私 拟 于 之 则 或 项 强 素帐 徐 以 作 观 如 唳 为 怡然

  3、 再读课文1—2段,熟读成诵。

  六、布置作业:1、背诵1—2段

  2、注音10个,每个5遍。

  第2课时熟读课文,合作研讨第3—4段,理解课文中表现的“物外之趣”,感悟“物外之趣”这一精神体验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背诵1—2段。

  2、抽查词语掌握情况:

  (1)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2)故时有物外之趣。(故,所以)

  (3)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私,暗自、暗暗地。 于,在。)

  (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5)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徐,慢慢地。)

  (6)果如鹤唳云端。(唳,鸟鸣。)

  (7)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之,的。其,它的。指“藐小之物”。)

  (8)徐喷以烟。(以,用。)

  3、翻译句子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心里想像到的,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鹤了。)

  (2)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比作“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它们就像白鹤在云端飞鸣,[我]为此高兴得[不断地]叫好。)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赏识和激励性评价。

  二、合作研讨第3—4段

  1、齐背1—2段,试背3—4段。

  2、小组合作研讨第3--4段。

  要求:直译,字句落实。

  小组讨论后,交流。略

  3、词语积累:

  其 为 怡然自得

  斗草间 兴 盖 方 尽 鞭 驱

  4、“之”的用法: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之,的。其,它的。指“藐小之物”。)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之,指蚊子。)

  (3)使之冲烟而飞鸣。(之,蚊子。)

  (4)驱之别院。(之,它。指癞蛤蟆。)

  5、反复读3—4段,背诵。

  三、合作、探究、质疑:

  1、背诵全文,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背诵后,引导同学回答,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

  2、小组合作研讨:

  课文中所说的“物外之趣”指的什么?作者为什么会产生“物外之趣”? 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明确:

  “物外之趣”: (1)把“夏蚊成雷”比作“群鹤舞于空中”。

  (2)把草丛、虫蚊、土砾比作森林、野兽、丘壑。

  (3)观“二虫斗草间”,惩治癞蛤蜞。

  教师点拨:

  “物外”,指超出事物本身。“物外之趣”是作者根据眼前自然景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从中得到的乐趣。它是一种精神体验。应该理解到,作者把原来这三件自然之物大化、美化、情感化、理想化。感到奥妙无穷而乐在其中,这便是“物外之趣”。这表明作者在幼年时已经有了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这种“物外之趣”是借助于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创造出来的。

  投影显示:

  自然景物 思维方式 新的形象 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 群鹤舞空 怡然称快

  草丛、虫

  蚊、土砾

  联想和想像森林、野

  兽、丘壑 怡然自得

  癞始蟆庞然大物

  拔山倒树 大快人心

  (鞭打、驱赶)

  同学自己畅谈启发。

  教师小结:联想和想像是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自己的联想和想像的能力。我们要保持青少年特有的好奇心和富于幻想的特点,勇于实践,做一个敢想敢做,勇于开拓的人。

  3、多角度思考:

  “我”为小虫打抱不*,为什么只是“驱之别院”,而不是将癞始蟆处死?

  答案不求一致:珍惜生命;处置有度;不忍心。

  四、体验反思

  1、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试展示一下自己的创造力。

  鼓励同学们敞开述说,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围绕中心畅谈体会。做好评价。

  2、你认为怎样做才算是一个有情趣的人?

  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富于联想和想像,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发现美,认识美。答案不求统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对有创意的回答,教师要给予鼓励。

  五、练习巩固:

  试解释下列词。

  1、凸者为丘,凹者为壑。,(丘,山丘。壑,山沟。)

  2、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鞭,用鞭子抽打。)

  3、蹲其身,使与台齐。(其,自己。)

  4、以草为林。(以,把。)

  5、神游其中。(其中,这里面。指想像中的境界。)

  6、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被。)

  翻译句子

  1、蹲其身,使与台齐。

  (蹲下身子,使自己和花台齐*。)

  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我]便在这种境界中亲历游览。)

  3、见二虫斗草间。

  ([我]看到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

  4、捉始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捉住癞始蟆,用鞭子抽打了几十下,把它赶到了别的.院子。)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默写全文。

  2、 “体验反思2”写成300字的短文。

  七、板书设计:

  五、童趣

  沈复

  自然景物 思维方式 新的形象 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 群鹤舞空 怡然称快

  草丛、虫

  蚊、土砾

  联想和想像森林、野

  兽、丘壑 怡然自得

  癞始蟆庞然大物

  拔山倒树 大快人心

  (鞭打、驱赶)

  八、教学反思:

  本文是学生入校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有必要谈谈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强*学方法和学法指导的重要性。把传统的朗读和背诵作为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根据教材内容,确定以学生自学为主。同时,在文言文教学方面,强*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让学生认识自然之美和创造之美,突出了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童趣》语文教案2

  教学目的:

  1、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味文中的童真童趣。

  2、指导学生识记文言词汇,理解并积累几个成语的意思及妙用;品位文中的精彩语句。

  3、让学生学会观察、联想和想象,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教学重点:

  着重从阅读和写作方面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习惯。

  教学步骤:

  一、联想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童年趣事——联想所了解的名人童年趣事——探究清代文学家沈复有哪些童年趣事,导入课题,简介作者。

  二、感知积累

  (一)指导学生试读课文

  教师指导文言文诵读方法。请一位同学试着读。引导学生自荐选读课文段落或朗读全文,提示听者注意字音、停顿、感情方面是否恰当,还要注意根据文字展开想象。然后师生共同评读,即谈谈自己为什么这样读或者建议别人怎样读.。师强调指导。

  (二)学生自由诵读

  (三)概括课文内容。

  (四)合作学习。四人为一组,借助小字注释,复述课文内容,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可以每人讲一节,也可以推选一人主讲,其他人补充完善,不明白的地方要进行思考探究,也可以请求其他小组的同学帮助解决,也可以举手问老师。

  (五)师生共同解疑,教师还要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成语有哪些?

  三、品读赏析

  把你认为最有趣的地方推荐给同学们,并说明理由。

  四、探究讨论

  指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就课文结构、内容、写法、顺序、语句理解等方面,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四人一组,合作选题,集体研究。

  ①联系全文“物外之趣”“物内之趣”指什么?

  物内之趣——细察其纹理。

  物外之趣——依据事物的特点,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本身特性的新事物,从中得到的乐趣。这种“物外之趣”是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创造出来的,在文中一是指童年乐趣,一是身处尘世难得的闲情

  ②从作者的作文思路入手,请说明第3段置于文中的合理性。

  ③从情景联想出发,“怡然称快”与“怡然自得”的情趣在文中是怎样产生的?

  ④第四段作为一个儿童故事,其童趣表现在什么地方?

  五、延伸拓展

  出示周作人的一篇散文,体味其中的童真童趣

  六、总结收获

  请同学们从写作的角度说一下你学习这一课的收获。

  七、结语。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作者童年时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天真烂漫的情趣,以及身处尘世时那种超然物外的闲情,认识到了童心的纯真,童趣的美妙。同学们,让我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永远保持一颗童心,用心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乐趣,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推荐访问:语文教案 书愤 《书愤》语文教案3篇 《书愤》语文教案1 《书愤》优秀教案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