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研究.doc 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汇报材料

时间:2022-03-21 16:31:4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研究.doc 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汇报材料,供大家参考。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研究.doc 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汇报材料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研究

  摘要: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关系到国家政治和经济的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当前的地方政府债务暴露出结构与规模上的问题和隐患,这跟经济政策不合理、融资和投资体系不健全有关,而且相关监管部门无法及时进行有效的监督,也无法按照现实情况反映出经济形势,加上政府机构的一些考核计划过于盲目,进一步扩大了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为了对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控,需要对其举债行为进行有效的引导,规范相关的规定与债务管理,完善债务管理的预警机制,做好地方债务信息披露与过程监控工作。

  关键词:地方政府 债务 风险防范 信息披露

 地方政府债务是指除了中央政府以外,各省、市以及县市区和乡镇等行政单位为了行使政府行政、经济等职能,以政府名义通过社会渠道获得的借贷性收入。这种收入的偿还时间是预定的,在整个借贷过程中,政府的信用充当了债务收入的“保证人”角色。

 国务院办公厅在 2011 年规定“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包括: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地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其他相关债务[1]。”并指出地方政府以及其他行政机构在归还借贷性债务收入时,必须确保还贷要通过政府的财政拨款来进行结算,借款当事人或者机构,在法理上就成为该笔政府债务的第一责任人。

 一、我国地方政府目前可能面对的债务风险种类

  (一)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风险

 作为地方政府债务面对的主要风险,规模风险通常是指地方政府的举债数额过大,容易出现还债日没有足够资金进行偿还的现象[2]。所幸,我国中央政府对地方的债务行为有非常严格的控制制度和额度,因此地方债务的规模风险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比较小。但是,这也不代表地方政府负债规模风险就可以不受重视。

 (二)地方政府债务的结构风险

 如今,地方政府的债务形式多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使地方政府债务出现了结构风险[3]。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各地政府的债务也在逐年升高,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不断增多。就当前地方政府所承担的债务来看,主要有地方融资平台、政策性投资公司的呆坏账损失、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而承担责任的债务、政府直接干预下的国企或金融机构债务、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地方政府担保问题等。上述的债务明细在一般情况下,并未在政府公开的财政预算以及债务计算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甚至不将此类债务纳入财务监管体系。但是随着隐性债务逐渐显露,这些债务给国家和集体、个人造成的风险将越来越大。

 二、地方政府债务的特点

 (一)区域性

 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各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所差异,地方财政出现不平衡的情况,其债务的种类和程度可能也会产生一定的差异。就当前的情况看,中西部地区地方财政收入较少,占国家总收入比重低于预期,但是某些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却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财政的

  总体水平。

 (二)复杂性

 造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高的原因,主要因为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经济改革正在深入,无论从体制上还是从管理水平上,都影响到地方债务的处理,具有较大的复杂性。

 (三)层次性

 由于债务种类繁多,各级政府所选择的借贷类型也不同,例如财务调节幅度较高的地方政府,能够较好地预防和治理债务超期问题,而下一级别的地方政府,只能充当上级政府机关的债务转移机构,当该级行政机关无法继续承担债务时,这部分债务就会转移到上级政府。

 三、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财务税收制度不合理

 从当前国家财政与地方财政的配合程度以及诸多相关实例来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由于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进行事权、财权分割的时候没有清晰的规定,导致了当前在财政支付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法律和制度约束,资金的分配缺乏合理有效规划,普遍性支付的比例低于西方国家政府同类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而且大多是通过专项费用的形式来体现的,这就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率一直不高,而且占用、挪用资金的现象一直屡禁不止,在这个过程中,也缺乏监督机构的有效约束、引导与测评,而在税费改革之后,当初的一大批税收费用变为国税营收项目,地方性财政在来源上受到了限制,导致地方性财政收入大幅减少。

 (二)缺乏良好的融资渠道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期并不长,原有的行政干预经济问题的行为依然存在,而且地方政府所需要的财政资金越来越多,由于在开源和截流两方面,有的地方政府做得不够,导致不规范融资行为逐渐增多,进而形成混乱的资金使用方式。较为普遍的做法是,地方政府在当地建造融资平台,向地区性的金融理财机构进行融资,这就使得多数地方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这也是当前地方政府成为负债型政府的典型因素。

 (三)缺乏有效的债务监督体制

 如果要有效地监管和掌控地方政府的负债行为,需要具备真实有效的数据,了解当前政府负债的规模。由于目前并未形成完善和具体的政府机关财务工作的统计与审计体系,导致很多地方政府在财务公开信息工作中不得力、不透明、不完善。进而导致审计机构无法根据当前信息判断地方政府资金来源以及资金构成。

 (四)不合理的政治考核进一步拉大政府债务

 当前的地方政府政绩的考核尚不能有效体现出社会与经济的真实发展情况,GDP 依然是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标准,也成为考量政绩的直接数据。

 同时,由于我国的政治制度决定了地方政府领导的固定在职时间较短,如何在任期内实现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拉升 GDP,成为地方一把手体现政绩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基于当前地方财政缺乏足够资金的情况,地方政府为了拉升 GDP,就会采取向融资机构大举借债的短视行为。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政府财务的管理难度与潜在风险,还对政府的信誉与形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方法

 (一)正确引导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对债务进行合理的调控

 地方政府若想规范自身的举债行为,就应该顺从于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大前提。当前主要是利用收付实现制核算地方政府存在的债务,但是这种制度先天存在不足。所以大部分地方政府都在调整相对应的职权责任,科学、细致地计算政府的债务总量,相对应的部门主体也要积极地担起偿债的职责,并有效纳入监督与会计核算的范围内。

 同时,政府的会计预算也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充分考虑考核期内的地方政府债务对今后债务责任的正反面影响,从而达到在源头上防范地方债务风险的目的。

 (二)灵活配置政府资源

 政府资源配置的方式有多种,一般都是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或者公共产品,通过相关的方式来实现管理职能。如果是以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好的政治或经济服务为前提的话。那么政府可以灵活地依法行使自身的举债权利,这同样也是政府职能的要求。资本市场所具有的灵活性以及雄厚的资金是地方性融资的主要来源,选择资金状况良好的资本市场进行运作,灵活搭配资产类型,一方面可以大大拓宽政府资金来源渠道,另一方面也能够冲淡地方政府债务的潜在风险。

 (三)规范债务管理,做好应对工作

 为了积极配合地方债务的监督管理工作,地方政府在下决心推进举债行为之前,应当遵循政府行事的规范化流程:首先,向当地人大代表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提交举债报告,通过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议。其次,审议

  合格后,交给当地财政部门进行二审。最后,由当地人民政府决定是否行使举债行为。地方政府的偿债基金作为相对独立的资金来源,由于金额大,需要进行专门账户管理,也不能作为他用。

 (四)进一步规范债务风险的预警机制

 地方政府一旦有举债行为的发生,就应当及时有效地明确自身负债情况,为自身的债务风险划分程度等级,做到心里有数,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财政债务的预警防控机制。

 整个政府的运作过程,其实也是社会经济管理的过程,只要建立起有效的风险预警监督体系,那么在政府实际运作中的财政赤字、债务类型、债务比例等活动指标,都将成为政府动态监控的有效参考数据,这样的预警平台一旦搭建起来,那么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就可以保持在可控范围内了,也能使地方政府的借债行为得到规范和约束,从而在制度层面上有效控制领导们唯 GDP 是举的盲目现象,搭建合理的政府经营观念。

 (五)完善地方债务的公开、监控机制

 加强地方政府财务预算的信息披露义务这点已在之前的被提出,此外,中央财政部门严格规定地方政府举债的相关担保行为,监督监管为地方政府提供融资的金融平台。从这些规定中可以看出中央对于目前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能不能合理、科学地解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地方政府行使自身公共管理与服务职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要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建立健全债务防控机制,通过高效、合法的渠道有效降低债务规模,树立地方政府正面、

  积极、阳光的形象。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妥善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越来越重要,因此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措施展开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主要体现在债务规模与债务结构上,具备区域性、复杂性和层次性,其产生的原因跟法律法规不完善、融资和投资体系不健全、经济政策不合理有关。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需要多部门、多层次有效监督,尽量在源头上消除隐性债务,相关的财务信息也应当定期、定时公开披露,接受大众的监督。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应当谨慎一点、慎重一点、稳妥一点。不应盲目制定投资计划,更不能盲目扩大债务规模。持续规范相关的规定与债务管理,对债务管理的预警机制进行必要的完善,以达到债务风险全过程监控的目的,从根源上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以推动地方经济快速、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伏润民,缪小林,师玉朋.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内涵与测度方法的文献综述――兼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J].经济学动态,2012(11):86-93.

 [2] 张润泽,杨子毅.地方政府债务特征及债务债券化方式选择[J].商业时代,2012(4):56-58.

 [3] 杨亚军,杨兴龙,孙芳城.基于风险管理的地方政府债务会计系统构建[J].审计研究,2013(3):94-101.

推荐访问: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汇报材料 地方政府 债务 风险防范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