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及其法律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28 17:55: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农村是农民生活和生产的基地, 也是全国人民的生活源泉、国民经济存在的根本。在城市环境问题得到日益重视的情况下, 农村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相对来说正在日趋恶化。本文通过对农村环境污染状况的分析, 提出了保护农村环境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环境污染;参与权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4-0228-01

1 问题的提出

农村环境是指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区域范围内各种天然的和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它包括该区域内的土地、大气、水、动植物、交通道路、设施、构筑物等。农村环境保护是指对农业或农村环境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活动。由于农村环境是农业环境的中心,因此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保护农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的需要, 也是保证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需要,对提高农村环境质量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2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2.1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现状

据调查,我国耕地面积1.3亿公顷,人均耕地仅为0.11公顷,不到世界人均的1/2,特别是耕地总量和人均量仍在持续减少。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仍停留在粗放式经营模式上。在农业发展中,农村地区普遍采取低层次平面垦殖的生产方式,即生产者以传统技术和经营方式为依托,以单纯人口数量的增加与体力劳动投入为主体,不断开垦新的土地,追求耕地面积的扩大,以增加粮食产量来满足生存需要。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而这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是面源污染最为重要的来源。这些污染具有致癌作用,污染在土壤中日积月累,越来越重,不仅威胁着农村环境,也将影响全社会。

2.2 农民生存环境污染的现状

2.2.1 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趋势加剧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加之产业梯级转移和农村生产力布局调整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开发区、工业园区特别是化工园区在农村地区悄然兴起,造成城镇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垃圾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进一步加剧,工业企业的废水、废气、废渣等“三废”超标排放已成为影响农村地区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一些城郊地区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及工业废渣的堆放地,全国因固体废弃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超过200万亩。特别是乡镇企业布局分散、设备简陋、工艺落后,企业污染点多面广,难以监管和治理,因污染引发的民事纠纷事件呈上升趋势,环保纠纷已成为继征地、拆迁之后又一影响社会稳定的新问题。

2.2.2 土壤污染问题已对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一些地区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农膜以及污水灌溉,使污染物在土壤中大量残留,直接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生物种群结构发生改变,生物多12样性减少,土壤生产力下降,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影响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和农产品质量下降,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其中多数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土壤污染具有累积性、滞后性、不可逆性的特点,治理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势必长期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损害群众利益、威胁农产品安全的重要因素。

3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法律对策与思路

3.1 环境保护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环境政策与经济政策相互渗透

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不能只从环境问题考虑,需要从整体出发,即在农村整体发展的范围内考虑农业发展、生态环境影响、能源和资源短缺等问题的基础上,把发展农村经济的观念贯穿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产业政策方面,选择环境保护与经济健康发展相统一的产业结构、生产结构、能源结构、技术结构和消费结构,淘汰污染严重的产品与工艺,发展清洁原料、清洁产品与工艺,把产业发展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价格政策方面,要改变资源无价的观念,放开市场价格,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技术进步和替代品的开放。在环境政策方面,要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不能用环境政策来制约经济政策,而应该把环境政策融入经济政策,环境保护应着眼于把晤谈尽可能消除在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农村环境标准要适合我国现有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致过多地增加生产成本。

3.2 落实现有制度,加强立法保障

就制度层面而言,当前农业环保立法体系仍然存在着综合立法缺失、现行立法落后、立法技术滞后等问题。从整体来看,立法层面上完善农业环保制度仍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可先从深化现有环境法主要制度在农业生产中的适用着手。这方面国外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英国为加强土地管理,促进耕地保护,制定了一系列与土地有关的法令,如《城镇和乡村规划法》,《村庄土地法》等;进行土地调查、分类定级和科学规划工作;开展环保型农业,提高土地质量,并提倡“科学研究指定地区”(多为劣质地)转化为草地和林地,由政府支付补助金,并指定“环保农业地区”,并给予补贴。这些措施都突出了以科学合理的方法管理农业生产,保护农业环境的中心。

3.3 强化农村环境执法环节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执法现状,笔者认为首先应改革现行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强化环境执法的权威。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统管与分管相结合的特点,使各部门职责关系不明, 缺乏内在统一,因此应建立环境执法的专门机构,从中央到地方统一管理,在各地环境执法过程,该机构为执法主体,并且垂直由上一机构管辖、监督,不隶属当地政府主管,各级政府与各部门应密切配合其工作, 这样就能有效地制止地方保护主义与部门保护主义, 增强环境执法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其次,要强化执法队伍,不断提高执法水平,严格依法办事, 做到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要不断更新执法人员的知识结构, 强化他们各项环保科技技能;同时,要加强执法监督, 提高执法力度。最后,要改变单一的行政强制手段,提高环境执法的实效性。

4 结束语

农村的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到新农村的建设,影响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影响到中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最终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就必须加强农村环境整体法制建设。本文从我国农村环境现状,从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入手,提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对策与思路,最终实现人口资源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粲发.论乡镇环境保护管理立法的不足及完善.法学杂志,2009(4)

[2] 张立欽,吴甘霖编著.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防治与生物修复.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3] 张祖庆.论新时期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法律探究.商场现代化,2006(10)

[4] 李桂林.农村环境污染现状成因与对策.环境科学动态,1999(1)

[5] 姜百臣,李周.中国农村工业化的环境问题.中国农村经济,1994(11)

[6] 吕忠梅.超越与保守—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环境法创新.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推荐访问:环境问题 农村 对策研究 我国 法律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