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逻辑

时间:2023-07-12 18:05:03 来源:网友投稿

靳 玉 乐,赵 瑞 雪

(1.深圳大学 教育学部,深圳 518060;
2.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历经百年的非凡奋斗中创造出来的,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指出:“实践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越走越宽广,将更好发展自身、造福世界。”[2]正是由于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正确的发展思路和道路方向,才能稳步求变,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各领域高质量发展。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充分肯定了教育在推动各领域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指出深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任务[1]。追求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探索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新道路。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新道路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教育未来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选择。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重要内容,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的新时代表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1],从而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展擘画了新目标、新思路和新战略,由此形成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指明了科学方向。

人民至上,教育为民。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根本政治立场,集中表现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事业,致力于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因此,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就是要保障人民受教育的权利、让人民共享教育发展成果、切实解决老百姓关心的教育难题。

******从我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生存权、发展权为首要的基本人权”,“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3]。受教育权是发展权的重要构成之一,是人民群众实现更高水平物质、精神需求以及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按照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受教育权表现为人能够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4]81。如此,人民的受教育权应当得到“三全”法治保障。第一,全方位完善教育法治体系。教育立法部门通过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保障受教育权的相关法律条文,尽可能以法律法规形式,为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权益保驾护航。第二,全覆盖严格教育执法。针对违规办学、教育“特权”等侵害人民受教育权的行为,教育行政部门应严格按照法律、制度、政策的规定,构建民主、公正的执法体制机制,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第三,全过程监督教育守法。学校既有责任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同时也有义务监督学生履行受教育权。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等欠发达地区,学校行政部门负责人要加强对群众积极履行国家义务的宣传和监督,严禁和杜绝适龄儿童辍学现象发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可以让老百姓享受共享型教育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恩格斯在其发表的《在爱北斐特的演说》中指出:“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5]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成为“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为人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并且更加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因此,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既体现在教育资源本身的“优质”,又体现在全民能够享受“优质”。可以说,教育惠及全民是对知识垄断、教育资本化的全面否定,是确保更大范围的人民群众能够在教育信息化的助力下,享受优质的师资队伍、科学化系统化的课程资源以及数字化便捷式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改善不同地区的办学条件,提供开放、高效、互利的网络化教育平台,实现优质基础上的公平和公平基础上的共享。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的十年,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1]。十年来,我国教育发展致力于形成大中小一体化育人模式,不断实现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办学规模的扩大,继续推进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和内涵式发展,为国家建设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总体说来,教育发展若要让人民满意,一方面要在“提质”上下功夫,凸显教育过程科学性与育人性的融合特征,严格教育资源的甄选;
另一方面则在“增量”上花力气,不断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7]136教育是民生工程,凡是老百姓有诉求、强烈反映的教育问题,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要知道,理论对于本质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7]286,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是在中国教育实践的土壤中形成的,因此,更需要现实地解决老百姓关心的教育难题,让老百姓感受到教育实惠。十年来,为解决学生过重学业负担问题,国家层面颁布“双减”政策,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8];
为**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难题,国家制定“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从根源上解决乡村教育质量“提升难”的问题[9];
为解决老百姓“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国家进一步完善了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推动学前教育向普及性、普惠性、安全性和优质性发展[10];
为防治校园欺凌现象,国家从法治层面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切实保障学生的生命健康权。尽管社会上存在的教育难题复杂多样,但中国共产党人从不产生畏难情绪。群众利益无小事,只要涉及群众关心的教育难题,全党上下必将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以实际行动帮助群众解决教育难题。

在五千多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文化有独特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是中华民族自信自豪的力量源泉。******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11]可以说,中华文化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精神支柱,只有增强文化自信自立,才能真正培养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一代新人。

以文化自信发展教育,首先在于让学生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中华文化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在新时代,要特别强调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百年来的奋斗史,形成对中国共产党的敬佩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增强对中华民族未来的自信心,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勇拼搏的决心。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应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和开拓者,学生应当充分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凝聚其中的历史智慧;
作为革命光荣传统的继承者与发扬者,学生应当充分肯定并颂扬先贤志士艰苦奋斗的斗争精神和舍生忘死的大无畏精神。可以说,文化自信的教育在于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对中华文化的历史价值、现实意义以及伟大力量产生极大的认同感、自豪感和使命感。为此,青少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12],要从小自觉认识并满怀信心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青少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奋发有为的少年志气。

文化自信是文化自立的前提,文化自立又是文化自信的目标。以文化自立发展教育,就是要让学生“立得住”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立住”方能“行远”,“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13]。只有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厚植于学生心中,才能增强未来一代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价值追求。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教育的重大课题,只有以文化自信自立发展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立好德”“树好人”的问题。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表现出来的“文化自信”是最能打动学生的,正如******所说:“真信才有真情,真情才能感染人。”[14]教师只有自己“自信”与“自立”,才能引导学生“自信”与“自立”。教师应深入挖掘学校课程教材中蕴藏的共产主义理想、爱国主义情怀等精神财富,用伟大精神力量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塑造学生。只有让学生学习真本领、领悟真道理,才能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践行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敢于迎接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与风险挑战。从某种角度来讲,以文化自信自立发展教育,就是要善于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贯穿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全过程之中,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文化自信自立的担当与追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1]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以守正和创新的思想发展教育,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1]。要不断拓展对中国教育认识的广度和深度,脚踏实地,勇于创新,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指导教育改革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为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指导。以守正创新的思想发展教育,首先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既不能数典忘祖,也不能故步自封。正如******强调:“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15]“守正”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发展教育,只有建立在“守正”基础上的创新,才能真正解决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可以说,“守正”是根本价值立场,规定了教育发展的方向,“创新”则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二者相辅相成,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深刻阐述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7]296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1]。在教育实践中,必须及时把握教育发展的时代之变,着眼解决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大实践问题。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16]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入新时代,社会环境的变革使人们对自我发展产生了新的认识和新的追求。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教育变革应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应回答时代对人的发展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如何实现实践基础上的创新以及实践呼唤下的创新,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程必然面临的时代课题。******指出:“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17]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的实践性,要求教育变革在稳中求进的同时,实现进中求变。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杜绝教条式地照搬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从中国教育实际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18]守正创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第一,守正创新反映了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辩证规律。守正创新的原则在于把握分寸、过犹不及。在教育改革中,既忌讳脱离实际、犯教条主义的错误,又力求避免由于改革过度,造成背道而驰的局面。守正和创新就是规范教育改革的“尺度”,将改革的力度控制在该变与必须变、该改与必须改的范围内。第二,守正创新彰显了辩证否定的基本规律。既“守”得住旧理论中的有益成分与优秀文化,又能推陈出新,剔除糟粕,“创”得出符合时代发展脉络的新思路、新规律和新格局。“守”与“创”的辩证统一,使得中国教育发展处于动态的更新迭代之中,既保持马克思主义底色不变质,又能乘机而上,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第三,守正创新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规律。“守正”与“创新”本就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概念,两者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争性。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矛盾的同一与斗争中向前发展的。如果我们以保守的思路办教育,那迟早会脱离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被时代所淘汰;
如果我们以激进的态度办教育,便会忽视基本立场,很容易将人民利益抛诸脑后,只注重形式,忘掉教育为民的初心使命。所以,只有坚持全局观,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才能兼顾内容与形式、价值与手段的统一。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解决问题是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马克思曾说:“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9]******也强调:“我们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20]以问题为导向,才能杜绝空谈之风、形式主义,才能正确认识机遇与挑战,赢得历史主动。所以,以问题为导向发展教育,就是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教育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教育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教育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教育问题、教育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教育现代化首先要解决教育需求变化的问题。众所周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即人们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比如,高等教育面临着自身能力建设不足与推进内涵式发展之间的矛盾[21];
职业教育面临着自身地位不高、社会认同度低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之间的矛盾[22];
民族教育和农村教育面临着软硬件条件不足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矛盾[23-24]。这些矛盾必然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反映出来,需要认真对待,切实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着力解决这些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教育问题,才能真正找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方向。

要解决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就需要做到解放思想分析问题。问题传递着时代声音,对问题的认识与思考要与时俱进。要解决教育问题,就要善于反思,敢于自我革命,不惧风险和挑战,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25]对待新时代教育发展中的新问题,一是不能因循守旧,削足适履;
二是不能局限视野,就教育谈教育。要知道教育关乎人的发展,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法往往在教育之外,应当开拓思路,敢于从新视角寻找新思路和新方法。中国的教育现代化正进入加速改革的新阶段,面对区域发展不协调、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教育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必须转化思路,结合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领域发展新局面,从制度建设、供给投入、价值树立、健康保障等多方面分析导致不同问题出现的动因与屏障。只有正视现实反映出的不足,才能做出根本性改变,“自我革命就是对着问题去的,讳疾忌医是自我革命的天敌”[26]。

教育发展为了人民,教育质量的高低优劣,在于群众的满意度。问题来源于实践,问题的答案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尤其是人民群众的检验。因此,群众路线是落实问题导向、真抓实干解决教育问题的基本方法。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7]286-287深入群众中去,通过对群众的走访和现实样态的考查,还原事物本来的面貌,找到问题发生的源头,认清问题滋生的本质,依靠人民群众的经验和生活智慧。李大钊同志指出,脱离群众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你尽管研究你的社会问题,社会上多数人,却一点不生关系。那个社会问题,是仍然永没有解决的希望;
那个社会问题的研究,也仍然是不能影响于实际。”[27]因此,要解决教育问题,必须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充分吸纳人民群众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质量。

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更需要“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1]。

从宏观来看,统筹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存在区域间发展差距大、资源分布不均等突出问题。相比较而言,农村地区、西部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师资储备、信息化课程资源等办学条件与经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如何缩小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需要国家从宏观战略层面进行系统思考、统筹谋划,切实从整体上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事实上,为了弥补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教育短板,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国家大力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实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就提出:“完善区域教育发展协作机制和教育对口支援机制,深入实施东西部协作,推动不同地区协同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28]要求教育发达地区开展对口帮扶工作,比如:开展“送教下乡”,促进城乡间教师流动;
建立城乡合作化机制,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协助开展民族教育,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夯实民族地区教育基础,等等。

从中观来看,统筹协调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1]。为实现优质均衡发展,首先要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定位,以及制约办学质量的现实困境。比如,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作为普惠性教育,是教育领域公共服务的主要体现,但普惠性教育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着立法缺失、政府投入不足、师资建设保障不够等现实性问题,依然需要完善普惠性教育管理机制,尤其是加快实现相关立法,实现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功能与价值。高中教育多样化建设受到制度设置的制约,存在着学生多元能力培养与招生考试制度统一性、规定性之间的矛盾。**此困境,需要加快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加大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招生中的权重,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有利的空间。其次,促进不同类别教育之间的协同创新,加大对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当前,我国人才培养存在着“重研究型人才、轻应用型人才”的失衡问题,与市场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不匹配。为了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国家颁布了相应的政策。比如,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类型教育”全新定位职业教育,通过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等新形式,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29]。以开放融合的态度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之间的有效衔接、与高等教育的通力合作、与相关产业的产教融合,以多元合力实现我国应用型人才的协同培养。2020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中明确指出,相比较于学术型人才数量,扩大专业型硕士、博士的招生比例[30],着力构建“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

从微观来看,构建教育协同治理体系是整体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十年来,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持续推进,避免“碎片化”、善打“组合拳”的教育治理取得一定成效,教育领域的突出问题得到纾解,但是增强教育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改革力度依然需要加大,因此,要着力构建多元共治的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建立协同规划机制、健全跨部门统筹协调机制,建立教育发展监测评价机制和督导问责机制”是教育现代化目标任务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措施[28]。为此,各级各类治理主体必须加强合作,以共同体的形式推进治理改革。一是协调各主体职能,加强各主体履职力度。教育行政部门负有科学决策、监督施策的责任,学校应当因地制宜地落实政府决策,坚持科学评价导向,教育监测评估机构需要追踪反馈,为改进教育教学提供意见建议,承担起“智库”的角色。二是形成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稳固结构,共同治理。协同意味着各主体承担各自责任的同时,与其他治理主体之间建立良性沟通与合作机制,及时掌握彼此的推进进度,尽可能削弱决策、执行与监督不同分工所带来的隔膜,做到互通有无。

弘扬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教育问题做出贡献,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议题。******指出:“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31]站在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价值立场上,中国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中国教育的发展要立足于这个出发点,为实现全人类自由解放传播中国声音,在遵循平等交流、合作共享的多边主义中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

首先,以弘扬共同价值发展教育。马克思指出:“人把自身当做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做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4]51“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时候,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而且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是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4]87马克思说明了实现普遍而自由的独立存在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也是教育的价值追求。******指出,我们要“坚守和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32]。显然,人类共同价值并不囿于国家价值、民族价值等某个范围,而是以尊重包容的态度,主张多元价值共存的和谐观。以“仁爱”的道德思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33]98的社会理想、“为政以德”[33]21的民本思想为精神内核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彰显了人类共同价值的根本追求,是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思想来源。因此,对共同价值的培育,需要充分挖掘中华文明所蕴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财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解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国人所应秉持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11]。这将有助于学生产生作为全球公民的责任感,使之既具备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信心,又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的决心。

其次,要加强共享合作推动教育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平等互惠、合作共赢。正如******所说:“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34]中国向来主张和衷共济、和美与共的交往原则,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十年来,我国同181个建交国普遍开展了教育合作与交流,与159个国家和地区合作举办了孔子学院(孔子课堂)[35]。教育对外合作模式不断创新,比如,以产业升级为主导,支持地方开展跨境教育产教融合[36];
开创高等教育互利共赢新样态,引入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的“全球课堂”新理念,为教育资源互动共享带来新契机[37]。不管是“一带一路”合作办学思想指导下的多样化、创新型合作模式越来越细致与深入,还是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世界性组织机构之间合作机制不断深化,都是推动教育发展合作共赢的有力举措,不仅为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打造新平台、创造新高地,更是为多边教育合作赢得发展新机遇。

最后,应彰显大国责任发展教育。中国是全球教育秩序坚定的践行者与维护者,在全球教育治理进程中,中国自觉承担起推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担当,不仅将教育看作是一项公共利益事业,更视教育为人类共同利益,将投身全球教育治理看作为全人类谋福利。“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33]119中国在落实教育强国战略的同时,积极参与到全球性尊重和保障受教育权的建设中,比如:推动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增加青年就业机会[38];
开展渐进式扫盲教育运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为推动全球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中国方案[39-40];
关注学习者学习方式变革,推动以终身学习为目标的全民教育运动,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41];
贯彻对外援助的方针政策,对非洲、东南亚等区域多国家开展多元性、长期性、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教育援助项目等[42]。总之,中国一直在积极承担着更多力所能及的责任,始终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宏大格局,彰显大国实力与风范。

猜你喜欢现代化发展教育国外教育奇趣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题解教育『三问』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边疆治理现代化云南社会科学(2022年1期)2022-03-16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9期)2019-05-28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年1期)2018-01-29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工业设计(2016年5期)2016-05-04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上海金属(2014年4期)2014-12-15

推荐访问:逻辑 现代化 发展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