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通济典型文化的艺术表现特征

时间:2023-08-10 19:5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行通济广东佛山极具影响力的民俗,是佛山酬神谢灶、佛山秋色等典型的节庆文化之一。其审美思想和民俗观念将广府民众对个体内在和谐、个人与社会和谐的诉求充分体现出来,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地方特色。通过实地调研,多方考证,文章分析了行通济典型元素的艺术特征,如通济桥九出十三归造型特征、生菜与线香、风车转运,“通济天下”的文化延续内涵等。在有关部门大力提倡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下,深入研究行通济典型文化艺术特征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前瞻性。

【关键词】行通济;
民俗;
典型文化;
艺术表现;
特征

【中图分类号】K8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3

引言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行通济” 是佛山数百年传承的一项民俗活动,有“行通济,无闭翳”(“闭翳”,粤方言,意指烦恼忧愁)一说。每年元宵佳节,佛山市民浩浩荡荡举着风车、摇着风铃、提着花灯、生菜,走过通济桥牌坊,祈求来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随着时代的推进,“行通济”在有关部门与传媒的积极引导下,“通济天下”的文化延续内涵与慈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向世人展示了佛山人民开放相容、扶贫济困、同舟共济、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一直以来,人们对行通济的历史、形式以及变迁十分关注。但在对行通济典型文化的艺术表现特征研究方面,研究不深入,视角相对单一。对此,应该加强对行通济文化价值的分析,对行通济典型文化内含有以及价值功能深层次剖析,并从不同角度出发,加强对行通济特色文化元素的保护。

一、行通济典型文化的艺术表现特征

(一)通济桥的文化表征

行通济民俗的存在使得通济桥不仅让交通和心理需求的实际作用得到满足,同时也具有文化表征的意义。所谓“表征”,具体是指运用物象、形象等符号,对某种意义的象征系统表达,或者对某种文化的实践方式加以表达。通济桥的表征空间是在文学与空间的互动阐释中形成。当代,佛山人将“通济”二字看作新佛山人的精神来源,将“通济天下”作为新时期佛山人精神之一,同时也将行通济这一文化品牌作为增强外来移民城市认同的主要方式。“必先通而后济”揭示了有效沟通在社会学上的意义。佛山地方人通过大量的文学创作对通济桥的文化形象加以构建,诸如在麦照的《佛山赋》,洗沂的《佛山赋》等,都是从经济、人文层面对通济桥的地位加以展现。清代以来,同样出现了很多《村尾垂虹》诗,这些诗都是对行通济景致与人文的诗意描绘,塑造出别样的通济桥文化形象。通过对行通济文学文化构建活动的开展,佛山人的文化理念及价值观会在通济桥的建筑艺术中无形展现。通过文学的手段,书面或者口头为人们提供鉴赏,塑造出与佛山人相关的通济桥共同记忆,这种文化上的共同記忆,是物质性记忆符号的通济桥景观,具有某种文化地标的功能[1]。

(二)典型元素的形象性

虽然行通济节庆活动比较深厚的积淀,但是其原始图腾及神鬼崇拜均衍生于祖庙。支撑力并不典型,却始终是佛山最具影响力和特色的民俗。究其原因,与民众的喜爱和参与密不可分。针对行通济而言,最主要仪式便是“过桥”,结合一系列民俗行为可以看出,诸如:拿花灯、举风车等,“过桥”的意义并不单纯发挥交通枢纽作用,其寄托了深层次的含义,需要从大众的内部解读与分析。民俗中的过桥去病之意,行通济中的过桥仪式同样如此,可以消除疾病和不幸,祈求健康并获得财富。从表象上分析,消除疾病和厄运是核心,但最根本的是和谐的体现。济桥桥头一共有九个石级,桥尾一共有十三个石级,意味着“九出十三归”,而这一思想与和谐太平的内在含义完全契合[2]。

(三)行通济对和谐的诉求

行通济典型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始终从和谐视角出发,无论是对自我还是对社会,都有着和谐的诉求。

(1)个人对和谐的诉求。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要经历生老病死,面对这种不和谐的现实,人们内心不免产生失望、痛苦等情绪,为了让这些情绪得到舒缓,人们探寻庇佑和慰藉,在精神上追求永恒。在行通济过桥仪式中,人们会将自己的期盼通过仪式展现,诸如平安顺遂、人丁兴旺等,让内心的渴望有释放之所,而这刚好是个体内心世界对和谐的诉求。

(2)对自我与他人和谐的诉求。这一诉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家庭成员或者亲友之间的和谐,行通济人大多会将家庭作为整体,这与岭南文化有很大关联。在春节拜年时,亲友会将约会的地点放在行通济,一同完成拜年仪式,由此达到增进感情的目的。②佛山本地人与外地人的和谐,行通济的门槛低,对地位、身份、籍贯等没有任何要求,即便是外来人员也可以参加,共同将和谐盛宴演绎出来[3]。

(3)佛山人对个体和社会和谐的诉求。人们在参与行通济仪式过程中,会将佛山文化渗透其中,抒发与之类似的心愿,让民俗本身的包容感得以强化,提升民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总体而言,一座通济桥承载了整个城市的文化,同时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一个缩影。

(四)行通济典型文化的伪狂欢及其宣泄特点

在人类生活中,“狂欢”有着悠久历史,属于一种文化现象,普适性特点尤为显著。在西方,因为崇拜酒神而衍生出狂欢节等,都可以展现出人类的狂欢精神。行通济是将元宵节作为基础而发展起来地方民俗,与常规的日常生活没有太大关联,可以让你参与者产生“狂欢”化的体验。在行通济中,伴随的叫卖声和人声,再加上风车迎风而转,人们围着生菜池抛生菜的喧闹,使得行通济的狂欢化色彩更为浓郁。在行通济时,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不会将旁观者和表演者区分开,可以从现实的规则中剥离,构建一种处于理想状态的平等关系。

行通济虽然能将狂欢色彩折射出来,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狂欢精神。狂欢精神指的是在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中,表现出一种可以超越常规且理性的精神。从客观角度分析,行通济典型文化中,通济桥是空间载体,无法将非理性的狂欢图景囊括在内。究其原因,在行通济典型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中,并非完全属于民间自发组织,部门在其中起到指导作用,属于公共文化遗产,其中包含的元素较多,诸如地方商业、民间娱乐等。即便如此,民众依然可以全身心投入其中。如果有传统仪式的规约等作为约束,参与者需要依照流程完成仪式,如此民众很难将自然本性展现出来,更不能在放纵式的娱乐中将的固有秩序打破[4]。

行通济典型文化与地方社会系统的内在需求的契合度较高。在社会群体中,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需要各种制度作为约束,同时也要有制度实施的文化条件与手段的。但文化系统的压力和束缚源于自身,这一特点会使得民众自然性与社会性出现矛盾,在文化框架、制度等约束下,民众也会受到压制。所以地方社会需要一个“安全阀”,由此实现系统平稳运行目标。

(五)祈福为名义的认同凝聚特征

在行通济典型文化中,通济桥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不可以绕过的物象。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通济桥只是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的实物,但在特定的民俗中,通济桥便被赋予特殊含义,在民俗仪式中发挥特殊效用。通济桥有“九出十三归”之意,桥头一共有九个石级,桥尾一共有十三个石级,由此可见,“过桥”已经超过物理意义上的功能[5]。

“桥”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是柳暗花明的代称,同时也是对命运戏剧性转折现象的一种隐喻。“过桥”这一风俗由来已久,并非佛山民众独有的喜好。在上元节或者元宵节前后,人们会通过“过桥”仪式将疾病与厄运消除。虽然在民俗内涵上与行通济文化存在差异,但展现出的文化功能比较类似。在行通济中,人们的口中会念“行通济,无闭翳”的祈福语,这让行通济的祈福内在含义得以显现,而民众通过集体祈福的方式,将自身对地方社会以及文化的认同感展现出来。行通济典型文化在佛山发展和传承,其中涵盖地方社会的文化基因,记录的地方社会的衍生和发展,可以增强地方民众的文化认同感,更能让民众的情感得以维系。人们通过自觉遵守过桥仪式,利用口耳传播的方式将祈福语传递给每一个人,让整体集体认民俗符号,由此提升对佛山地域文化和社会的认同感,增强凝聚力。

通过分析行通济的群体化、家庭化现象可以看出,将祈福、认同作为基础,可以将所有参与者凝聚在一起。在参加行通济仪式中,民众的聚合作用能充分发挥出来,将罅隙彻底摈弃,将自身与日常生活剥离,与家人、朋友、陌生人一同涌入人流中,在仪式中将美好的愿望送给对方。从本质上讲,将亲族或者家庭作为核心,共同参与行通济,完全是对岭南春节百年习俗的延续。通过将大团圆的氛围作为载体,拉近家庭、亲友之间的距离,让团体更加紧密。并且没有任何限制的行通济,所有人都具备表达和祈福的权利,体现出行通济典型文化的包容性。

二、行通济典型文化的保护传承对策

(一)借助多元化工具保护行通济特色文化元素

行通济是从“走百病”的民俗演变而来。“走百病”最早发展于南北朝时期,之后与元宵节等仪式混合,最终形成汇聚多种习俗的变形型民俗,诸如度厄、祛病、狂欢等。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下,由于被各类因素影响和冲击,各个地区的“走百病”民俗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中,虽然安徽、甘肃等地区将相关习俗保留下来,但很多仪式缺乏完整性,内涵出现缺失现象。行通济与之不同,即便在时代的转型中经历了无数次流变,依然将“过桥”基本仪式完整保留,“行通济,无闭翳”的祈福语得以口耳相传,不仅是全国最具有影响力的“过桥”习俗,更见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因此在行通济典型文化的保护传承过程中,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强化对这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诸如利用人类学、民俗学等相关知识,实证考察行通济民俗仪式的起源和发展,考证“走百病”是如何演变成行通济,对行通濟的独特性正确认识[6]。在对行通济保护传承时,将关注点放在行通济历史传统上,了解其独特价值和地域特色,对行通济的唯一性加强保护,保证行通济中不会出现掺杂其他习俗的情况。加大相关机构和研究人员的动员力度,将行通济典型文化的来龙去脉理清,细致考察行通济的细节,分析其形成原因和变迁,由此达到对行通济民俗全方位掌握的目的。此外,在大众群体中,强化行通济的传播,对行通济传承模式和手段不断创新,强化对佛山行通济民俗文化的挖掘,拓宽行通济典型文化传播范围,让更多人接受、认可和喜欢行通济民俗,为更多人研究通济典型文化提供参考,实现通济典型文化创新发展目标。同时结合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以产品的形式对通济典型文化进行包装,打造属于本地区的通济典型文化特色,提升行通济的民众认可度和接受度,以此达到对通济典型文化影响力和传播力扩大的目的。

(二)强化行通济与佛山记忆的融合

行通济典型文化有着悠久历史,通济桥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得到多次重建,这一记录表明,通济桥不仅是佛山交通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分支,还在佛山人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价值。正因如此,行通济典型文化承载着佛山的历史记忆。近代以来,在现代化进程的全面推进下,佛山外河内涌的水网结构发生变化,行通济得到延伸和扩展。对此,在对行通济典型文化传承中,应该对行通济的路线适当调整,与佛山新城的城市记忆融合,加大行通济的修复力度,对空间文化全面优化,保证行通济的核心路线没有任何改变。将佛山城市规划特点作为基础,优化行通济的路线,将城市文化景观适当渗透其中,实现对行通济文化记忆主体框架不断健全的目标。需要明确的是,在对行通济路线改造阶段,独特的线路必须保留下来,以便行通济能得到良好发展传承。

(三)从文化认同角度保护和传承行通济典型文化

行通济典型文化有较强的独立性,带有鲜明的个性和地域特色,因此在文化传承中,亟待人们进一步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为实现这一目标,应该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思考,对行通济典型文化保护深入推动。在行通济典型文化发展中,加大沟通和开放力度,吸引更多人来到佛山,保证文化影响力在扩大的同时,佛山的发展进程也能得到推进。当代以来,行通济文化理念得到全新发展,诸如行慈善而蒙福,这意味着“先通而后济”,所以佛山要及时将此理念融入到当代佛山人精神表述雄厚。同时,优化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模式,将行通济与佛山认同、新时期佛山精神衔接,与城市个性形象结合,与“富裕和谐”佛山形成统一,确保能站在文化认同的高度,对行通济奠定文化的保护、发展以及传承进程全面推动。

三、结语

综合而言,先进文化对社会建设有积极影响,而行通济作为典型文化,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行通济典型文化良好传承与发展目标,应该对其艺术表现特征深入研究,本着因势利导的原则,强化对行通济民俗的改造,保证佛山命中精神需求在得到满足的同时,行通济典型文化与构建和谐佛山的重大命题相契合。

参考文献:

[1]申小红.佛山“行通济”民俗探析[J].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19(0).

[2]谢中元.地方民俗变迁之深描及其价值启示——评陈恩维著作《地方社会、城市记忆与非遗传承——佛山“行通济”民俗及其变迁》[J].地域文化研究,2020(5).

[3]徐婉洁,陈舟.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背景下佛山“行通济”文化旅游品牌塑造策略[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0(1).

[4]陈恩维.民俗与地方:基于佛山“行通济”民俗的原生态考索[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8(2).

[5]陈恩维.记忆之场与地方认同——以佛山“通济桥”为例[J].民族艺术,2018(1).

[6]陈恩维.佛山“行通济”民俗的传统仪式与文化内涵[J].文化遗产,2018(2).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佛山“行通济”文创产品开发研究(项目编号:2021WTSCX163)。

作者简介:杨桦(1969—),女,湖南常德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室内软装)。

猜你喜欢艺术表现民俗特征冬季民俗节环球时报(2023-02-10)2023-02-10民俗中的“牛”金桥(2021年2期)2021-03-19如何表达“特征”疯狂英语·新策略(2019年10期)2019-12-13民俗节大众文艺(2019年13期)2019-07-24不忠诚的四个特征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抓住特征巧观察数学小灵通·3-4年级(2017年9期)2017-10-13探讨琵琶演奏中的音乐感觉与艺术表现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11期)2016-12-13论艺术设计与绘画的关系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11期)2016-12-12论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艺术表现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浅谈二胡表演艺术散文百家·下旬刊(2016年9期)2016-11-23

推荐访问:特征 典型 表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