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肚子旅行评课稿集合4篇

时间:2022-04-12 14:10:01 来源:网友投稿

旅行是汉语词汇,拼音是lǚ xíng,意思指远行;去外地办事或游览。去外地行走。不同于旅游。旅行和旅游的区别就在于:旅行是在观察身边的景色和事物,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相对于是指个人,是行走。旅游是指游玩,通常是团体出行,在时间上是很短暂的。旅,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在牛肚子旅行评课稿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在牛肚子旅行评课稿4篇

第一篇: 在牛肚子旅行评课稿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教学目标

1.会认“答、胃、齿、悲”等15个字,会写“旅、咱、怜”等13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青头的话,让学生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教育学生要真心地帮助别人。

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描写青头行动和语言的句子,感受红头与青头真挚的友谊。

难点:感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答、胃、齿、悲”等12个字,会写“旅、咱、怜、及、救、拼”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老师提问,同学们喜欢外出旅行吗?哪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去过的地方,旅行后有何感受?(估计学生们会回答出自己旅行过的地方,旅行后的感受是否喜欢旅行,最喜欢去哪里旅行。)

2.同学们去过的地方真多啊,今天老师也带你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旅行。学生齐读课题,并跟随老师书写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朗读要求:(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同桌相互交流。

2.检查交流。

(1)出示词语:一骨碌 贮藏 细嚼慢咽 蟋蟀 蹭来蹭去 大吼一声 知觉

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在这篇课文中,“贮藏、悲哀、一骨碌”,虽然不是会认字,但学生也很陌生,需要老师指导其读音。还有一些长句子的朗读,比如“可怜的红头还没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吃到嘴里去了。”学生不容易读通顺,这时可以多叫几个同学读,老师也可以范读。

(2)指名读文,指导读正确读通顺。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A.默读课文思考,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红头旅行的故事吗?

B.完成填空练习,准确把握主要内容。

青头和红头是( )。有一天,红头不小心( ),青头( )。在青头的帮助和鼓励下,红头( )。

三、角色朗读,体会感悟

1.分角色朗读课文,做两个动物小帽子,分发给读课文的两个学生。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2.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好的朋友”?

四、观察生字,练习书写

1.出示字卡,先进行抽读,再练习组词造句。

2.学生小组内说说生字的间架结构,交流书写是要注意什么?

3.指导写字。用“换一换”的方法可以记住“堆、怜、吞、眯” 四个生字。重点指导:旅,右边部分共六笔,第三笔是“撇”,第四笔是“竖提”,不 要将这两笔合为一笔。胃:上下结构,下部“月”的第一笔写成“竖”。

4.学生练写。学生的书写工具已经由铅笔变为钢笔,写字教学要注意提示使用钢笔写字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青头的话,让学生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教育学生要真心帮助别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指名说说: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

2.这是多么可怕的一次旅行,红头能顺利回来,离不开谁的帮助和鼓励?

二、品读课文,明白道理

1.学生默读课文。 找出描写青头帮助、鼓励红头的语句,进行朗读、体会。

(1)指名反馈找句子

(2)说话练习:

当红头被大黄牛吃到嘴里的时候,青头( )

当红头被牛吞进肚子里的时候,青头( )

当红头感到悲哀沮丧时,青头( )

当红头再来到牛嘴,但不能动弹的时候,青头( )

当红头留着眼泪感谢它时,青头( )

2.交流指导,品读感悟。

(1)在牛嘴里

师:青头和红头正在兴致勃勃地玩着捉迷藏呢,这时意外发生了,一只大黄牛低下头吃草,可怜的红头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吃到嘴里去了。瘦小的红头只能看到大黄牛那白白的牙齿,你能想象小红头此时的心情吗?

生:可能会说到“害怕、慌张”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去读红头的话。在一问一答中,通过想象朗读,学生体验到了当时的危险场面。

师:这时青头是怎么帮助和鼓励红头的呢?

学生找到相关段落,指名读相关段落。引导学生明白青头是在告诉红头保全自己的方法。)

师:再读这一部分,说说你在这些描写青头的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引导学生抓住“大吃一惊、一下子、不顾、一骨碌、大声喊”这些词语体会青头不顾自己的安危,一心只想救朋友。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读出青头在朋友遇到危险时那种着急的关心朋友的心情。

(2)在肚子里

师:当红头听说大黄牛会把它和草一起吃到肚子里时,红头是怎么想的呢?

生:红头大哭以为自己马上就要死掉了

师:红头已经进了牛的肚子里,里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你能想象此时红头的感受吗?生:可能说出它害怕,近乎绝望了。

(3)青头鼓励

做为朋友的青头此时又在做什么呢?读相关段落,谈体会。在指导感情朗读中使学生悟出青头是在用话语鼓励红头,给它以信心。青头的知识丰富,明白牛吃食的特点,用上这知识帮助自己的朋友。

假如你就是在牛肚子里的红头,听了青头的话,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引导学生想象青头的话产生的作用和结果,初步感受遇到困难时,朋友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

(4)回到牛嘴里

红头终于又见到了光明,可是他一点力气也没有了。想一想这时如果没有人帮助它,会发生怎样的情况?

学生可能会说红头又被牛吞下去吃了

师:多亏红头有个好朋友,青头是怎么做的?

学生说一说青头的做法。

(5)想象对话

在青头的帮助下,红头死里逃生,这时他会对自己的朋友说些什么呢?同桌一人当青头,一人当红头,想象当时的对话。充分交流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三、领悟情感,总结升华

读了青头和红头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你想说些什么?读了它们的故事,你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朋友?让学生懂得朋友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帮助他,我们的帮助对他来说很重要。从而突破本课教学难点。

四、描述画面,复述故事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红头的这次旅行,都到过哪些地方呢?画出它的旅游路线。

牛嘴里 牛肚里 ( 清晰地展示出红头的旅行路线。)

2.这是一次危险的旅行,红头的转危为安离不开谁的帮助?沿着红头的旅行路线,说一说青头是怎么样帮助和鼓励红头的呢? 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说:“做生意顶要紧的是眼光,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的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的生意;看得到外国,就能做外国的生意。”可见,一个人的心胸和眼光,决定了他志向的短浅或高远;一个人的希望和梦想,决定了他的人生暗淡或辉煌。

  人生能有几回搏,有生不搏待何时!所有的机遇和成功,都在充满阳光,充满希望的大道之上!我们走过了黑夜,就迎来了黎明;走过了荆棘,就迎来了花丛;走过了坎坷,就走出了泥泞;走过了失败,就走向了成功!

  一个人只要心存希望,坚强坚韧,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地去追寻,去探索,去拼搏,他总有一天会成功。正如郑板桥所具有的人格和精神: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梦想在,希望在,人就有奔头;愿奋斗,勇拼搏,事就能成功。前行途中,无论我们面对怎样的生活,无论我们遭遇怎样的挫折,只要坚定执着地走在充满希望的路上,就能将逆境变为顺境,将梦想变为现实。

实现人生的梦想,我们必须希望和拼搏同在,机遇和奋斗并存,要一如既往,永远走在充满希望的路上!

第二篇: 在牛肚子旅行评课稿

10、在牛肚子里旅行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文章通过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叫红头的蟋蟀不幸被吞进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惊险的“旅行”,最后得以逃脱的危险经历,告诉学生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个胃,吃食时具有反刍现象。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活泼,内容充满童趣。红头在牛肚子旅行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发散思维的空间和表达的机会。文章渗透的科学知识,将一个有关动物生理学的问题讲得有声有色,通俗易懂。同时,通过学习本课,能让学生明白要关爱朋友,帮助朋友。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咱、答”等15个生字,会写“旅、咱”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答、应、骨、几”;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揣摩红头和青头对话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从文中至少找出三处,体会红头和青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4.能通过文本及课前搜集的资料大致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

教学重点

1.用合适的方法理解文中重点词句;根据提示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朗读,体会红头和青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懂得遇到困难,朋友的作用非常大。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弄清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

教学准备

蟋蟀、黄牛的卡通图片,PPT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咱、扫等生字,会写旅、胃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弄清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

3.大致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板书“旅行”一词)同学们,这个词你们认识吗?

生:认识。

师:一起读。旅行可以让我们增长见识,开阔眼界,那同学们都到哪个地方旅行过呢?这个旅行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生1:到过青岛,那里的天很蓝,海水绿绿的,让人感觉很舒服。这是一次非常愉快的旅行。

师:你的表述非常完整,既向大家介绍了你看到的景色,还说了自己的体会。如果你能用上老师的这个句式:“我到过……旅行,看到……,这次旅行让我感到……。”说话就更有条理了。再来试试。请坐!还有哪位同学再来说一说?

生2:我到过内蒙古旅行,我在那里看见了蒙古包,那里还可以骑马,吃手抓羊肉,那里的天空很蓝,空气特别清新。这是一次很快乐的旅行。

师:内蒙古物产丰富,那里的人们热情好客,的确是一个值得去的好地方。请坐!刚才同门说了自己的旅行经历和感受,今天也让我们和小蟋蟀青头、红头(贴青头、红头板贴)一起进行一场特殊的旅行——(生齐说)在牛肚子里旅行(贴牛的板贴)。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师:红头到底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进入学习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之前请看老师大屏幕上的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想想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呢?请用“——”画出相关词、句。

师:谁来帮老师读一读?请你来。

师:听清楚了吗?给同学们5分钟的自读时间,开始!

师:时间到。下面给同学们2分钟时间同桌讨论一下大屏幕上的第二个自读问题。

(一)检查词语朗读

师:时间到。请同学们看老师大屏幕上的这些词语:咱们 捉迷藏 悄悄 答 应 卷进去

拼 命 悲哀 一动不动 喷出来 流泪

一骨碌 蹭来蹭去 笑眯眯 旅行

师:第一行词语,谁来试试?请你来。其他同学注意听,如果他读对了,其他同学跟着他一起读,如果读错了,请你举手帮帮他。

师:“答应”的“应”后鼻音读得非常好,请坐!第二行词语谁再来试试?请你来!

师:第三行词语也用同样的方法,你来读。非常准确,请坐!

师:加上拼音,同学们读得非常正确,去掉拼音,再来试试。,一起读,每个词语读一遍,开始。

(二)检查句子朗读

师:词语读得非常准确,相信同学们的句子也一定没有问题。请看这个句子,谁来试试看?

出示句子1: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摔到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师:请你来读。

师:谁来评价?根据老师的这个评价标准:声音洪亮,读得正确,读得流利,你觉得可以给他几颗星,说说自己的理由。

生:我想给她三颗星,因为她声音洪亮,读得很正确、流利。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倾听的孩子。请坐!

师:同学们一起来读。

2.师:再来看看这个句子,有点难度,谁来挑战?

出示句子2: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是管消化的!”

生1:(读)

师:这个词语读“贮藏”,跟老师一起读。谁再来试试读这句话?请你来。吐字清晰,读得流利,非常好,请坐。

师:同学们,从这句话中,我们了解到关于牛胃的一个科学小知识,那就是……

生:牛有四个胃,前三个胃都是用来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是管消化的。(师相机出示牛胃的示意图,学生直观了解。)

师:“贮藏”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说?

生:储藏的意思。

师:你是怎么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呢?

生:换词。

师:理解词语的意思有很多种方法,可以通过换词、联系上下文,还可以通过、词典,请教爸爸妈妈,老师等方式。让我们一起读一遍这个句子,加深印象。

过渡:最难读的句子没有难倒大家,看来同学们对这一块的自读效果非常好。我们班的同学可真棒!下面再来让我们看看本课的一类生字。

(三)指导写字

1.师:同学们,这是本节课要求大家会写的生字。那同学们觉得哪个字还有哪个比较难写?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

生1:我觉得“旅”这个比较难写,我想提醒大家注意它的右下角的笔顺是:撇、竖提、撇、捺。

生2:这个字左窄右宽。

师:根据同学们的提示,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个字。(师范写,生书空。)现在请同学们在课后生字表中描写一个“旅”,再在田字格纸上写一个。写字的时候注意你的坐姿,头正、肩平、足安。写好的同学用你端正的坐姿示意老师。同学们写好了“旅”字,你还觉得哪个字比较难写?

生3:我觉得“救”这个字比较难写,“救”的左边一部分容易写成“水”,而且右上角一点容易漏掉,反折文容易写成反文旁。

师:是的。这个字很多同学都容易写漏一点。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根据同学们的提示,我们一起来写一写“救”字。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这个字描一个,再写一个。

2. 师:现在请同桌互相交换写过的两个生字,对照生字表中的生字,按照这个标准:字的结构、关键笔画、整洁美观,你可以给她打几颗星?觉得你同桌写得能够得到三颗星的同学举手。看来,你有一位很棒的同桌,课下你可以好好向她学习。

3. 师:同学们,回顾我们刚才的学习生字的方法就是“一看、二写、三对照”,你们在今后进行生字学习时也可以用上这样的方法。

过渡:字词同学们掌握得非常扎实,再来看看第二个自读问题。

(四)弄清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

1.请用“——”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路线的相关词、句。

师:谁来说一说自己找到的答案?

生1:红头先是被卷入牛的嘴里,然后被吞下去来到牛的第一个胃里,从一个胃来到第二个胃,然后又回到嘴里,然后被牛的一个喷嚏给喷到了地上。

师:老师把你的智慧写到黑板上(师板书路线),说得很正确,请坐。如果同学们在表述时能用上一些表示顺序的承接词,先……然后……接着……又……最后……

这样说会让思路更加清晰。自己先试着练习一下,待会儿我来请同学说。谁来试着这样说一说?

生2:红头先是被卷入牛的嘴里,然后被吞下去来到牛的第一个胃里,接着从一个胃来到第二个胃,又回到嘴里,最后被牛的一个喷嚏给喷到了地上。

师:我们一起来说:红头先是被卷入牛的嘴里,然后被吞下去来到牛的第一个胃里,接着从一个胃来到第二个胃,又回到嘴里,最后被牛的一个喷嚏给喷到了地上。

师:我们从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了解到牛进食的一个特点是先粗略的嚼,嚼完之后吞下去放到一二胃里,接着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坐下来细嚼慢咽,这个过程就叫“反刍”。

过渡:这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学了这篇课文,既让我们了解到关于牛的科学知识,又会让我们收获一个童话故事。那刚才我们我们知道了红头的旅行路线,知道了红头旅行的经过,那红头为什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旅行的结果怎么样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完成老师大屏幕上的填空。

三、梳理故事

1.师:谁来说一说?(生说,师出示答案)

师:是的,我们知道了红头是一不小心被卷入牛嘴里,结果在朋友的帮助下脱离危险。(师相机板书起因、结果)

师:课前同学们都说了自己旅行的感受,那学了这篇课文,假如你是故事中的红头,经历这次旅行你有什么感受呢?可以用上这个句式来说一说:我到过……旅行,知道……,这次旅行让我感到……。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试着说一说。

生1:我到过牛肚子里旅行,知道牛有四个胃,这次旅行让我感到很惊险。

师:说得非常好,如果能把牛胃的功能说得具体一点就更好了。请坐!谁再来试试?

生2:我到过牛肚子里旅行,知道牛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用来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是管消化的,这次旅行让我感到很危险。

师:说得很具体,请坐!大家一起来说!感受说自己的感受。

生:我到过牛肚子里旅行,知道牛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用来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是管消化的,这次旅行让我感到很(危险、吓人、刺激……)

四、小结

师:同学们,红头的旅行真是惊心动魄,那么红头最终能够脱险,是谁一直在帮助它呢?没错,就是它的好朋友青头。课文当中有哪些语句能够表现出它俩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呢?下次我们再来学习。

五、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朋友听;

2.搜集、阅读有趣的惊险故事与同学分享。

板书设计

10、在牛肚子里旅行

蟋蟀贴图1

牛的卡通贴图

蟋蟀贴图2

起因:一不小心被卷入

经过: 嘴 第一个胃 第二个胃 嘴

第三篇: 在牛肚子旅行评课稿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具有记叙文性质的科普类文章,通过讲述蟋蟀红头一不小心被吸进牛肚子、然后在好朋友青头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对机会的精准把握,最终逃出牛肚子的故事。这篇课文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科普类说明文,其通过故事化、拟人化的讲述,营造出了一个被学生所熟悉场景,更加能够方便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掌握青头在克服困难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勇敢品质。

由于课文本身特点明显,不同于一般科普类文章的生硬说理,也不同于一般记叙文那样的叙述,因此,在本次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我选择小组讨论和学生自学的方式,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通过特定的课堂活动组织,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收获知识,更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二、案例描述

新课导入:我首先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大哈欠时,一不小心小蛾子从嘴巴钻到自己的肚子里?”这个问题极大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此时有同学说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我立即说到:“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可不可以说小蛾子在你的肚子里来了一次奇怪的旅行呢?”同学们听完哈哈大笑,我顺势说到,“今天我就带大家走进一位朋友,它就在牛的肚子里旅行过。”

明确目标:通过对本文故事的讲述,让同学们明白,在遇到危险和困难时,不要害怕和着急,要勇于想办法,借助聪明的头脑和同伴的帮助,才能最终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小组讨论:在导入课程完成之后,我首先带领同学们通读完全文后,我将全班同学划分为五个小组,让他们对于文章的内容进行讨论和再学习,之于如何学习,就将主动权交给每个小组。然后每个小组在十分钟的学习讨论之后,我再要求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作发言。随后,在课堂小组化讨论中,越来越多的同学们开始加入到对课文的再学习中,我观察到连平日里比较内向的学生,也都能开口说话,和小组里的其他成员交流。

课堂分享:在其后的代表发言中,一名同学说到“我们小组的学习是角色扮演,我扮演红头,另外一名同学扮演青头,模仿文章中的对话,将整个文章重新演绎了一次。”

我问到:“你觉得这种学习方式有什么好处吗”?

这位同学说:“这种学习方法,我变得更加主动,责任心更加强了,比如对话中的生字词,我都提前反复多次,避免读音错误,要不然会受到其他同学的笑话”。

我笑着说道:“你说的很好,那你在这种创新学习方法的指引下,学习到了什么内容呢?有什么启发呢?”

这位同学说到:“我明白了牛吃食物和我们人吃食物是不一样的,它的消化系统非常独特,尤其是吃完了食物,食物没有立即消化,而是随后随着牛的咀嚼才开始消化的,真的好神奇”。

我趁机说到:“反刍是牛的一种特殊消化方式,是指动物将胃内的食物倒流回口腔内再次咀嚼的行为,需要分为多个胃室的胃。在休息时将半消化的食浆重新咀嚼,然后将这样再次磨碎的食物咽下,通过微生物消化其他只有一个胃的哺乳动物无法消化的糖类(比如纤维素)”。其实对于反刍的讲解本身是课程授课的一部分,刚好该名学生说到这一问题,我就随堂向其进行了解答,也达到了授课的效果。

在第一名学生分享完答案之后,另外一名学生也同样向我分享了他的答案,这名同学说:“他们小组是通过一人导读、其他人提问的形式进行的,比如当导读的人读完之后,其他人会问包括青头是怎么鼓励红头的?牛肚子的结构是什么样的?红头在牛肚子的‘旅行经过了哪些过程’?”一个人问问题,另外同学一起解答问题。通过这样一问一答的方式,帮助学生阐明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梳理了内在的逻辑结构。

然后我又问这位同学:“你觉得这种学习方式特别在什么地方”?

这位同学回答:“一般授课都是老师在课堂上讲,我们在课堂下听,这样的问答对话不是很多。而这种方式让我们有了更加自由的对话空间,大家可以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不像在课堂上,那么样的拘谨,放不开”。

我说:“老师也能够看出来,你们都很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希望你们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学习的劲头,当然了,大家也可以以后在课堂上和老师保持这样融洽的互动关系,可能在同学们看来,老师还不是那么容易接触和相处,但是老师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我非常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交流、对话”。

情景演绎:在上述学习方法和感想分享交流之后,我邀请一组同学上讲台表演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鼓励他们在不影响课文主体内容基础之上加入自己的一些创新的想法、点子。比如在表演中,其中一名扮演青头的同学,在对红头进行鼓励时,加入了自己的一些语言,包括“你是最棒的”、“我是你最好的朋友,相信我,你完全可以做到的”、“just do it”等,这些正能量的词汇非常符合学生的心境,并且有很明显的代入感,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最终这堂课也在同学们的完美表演中结束,我在课堂的结束也对整堂课的进行和同学们的表现进行了点评,并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保持超高热情。

三、案例诠释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始终都要围绕一个目标,这个目标便是教案中所列明的教学目的。《在牛肚子里旅行》作为一篇体裁独特的科普类说明文,是带科普性质的文学小品,它有着一般记叙文题材的结构,通过描述红头和青头的对话,将整个故事串联起来,故事非常完整;另一方面,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牛的身体构造和各部位的功能,具有明显的科普类文章特点。对于科普类文章的授课,教师完全可以创新出新的途径和方式。

四、案例反思

(一)科普也人文,让爱的教育贯穿始终

虽然说红头在牛肚子的旅行是一场意外,充满了惊险和刺激,但是这样的困境并不是无法克服。就正如文章中的红头一样,它在危机的时刻,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在好朋友青头的耐心鼓励和指导下,趁着牛打喷嚏,顺利逃出了牛肚子。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苦难并非不能克服,只要想,总会有办法;同时,也告诉我们,团结协作,才能克服困难,如果没有青头的帮助,红头也不可能成功;遇事要冷静,不慌不忙,沉着应对,要善于利用身边的一切有利条件,帮助自己逃出险境。所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如果万一遇到了危急情况,大家不要惊慌,不要紧张,要沉着冷静,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技能和知识,或是寻求他人的帮助,才能最终让自己转危为安。记住,团结就是力量。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改变填鸭式教学模式

传统意义上课堂教学有着明显的单向式、填鸭式的教学特点,主体是教师的讲解、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角色。而在互动式课堂中,两者的角色发生了扭转,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体,通过课堂演绎、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其成为探索和创新的主题。如此一来,教师的地位则更多集中在引导和协调的地位,其实是将课堂交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参与表演和口语对话过程中,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提高了互动的程度,也提高了课堂授课的效率。

(三)鼓励学生创新,让课堂更加生机盎然

课堂教学不应该局限于一般的教材所涉及的范围和领域,而是应该加入教师的一些设想,比如在本课堂中,在学生演绎的过程中,在青头对红头鼓励时,教师引导其加入自己的设想,无形中延伸了课堂的范围,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情怀。

第四篇: 在牛肚子旅行评课稿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答、应、骨、几”,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了解牛的吃食特点。

3.体会青头临危不惧,解救红头所表现出来的朋友间真挚的情感。激发学生珍惜友情,团结互助。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

2.体会青头与红头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题质疑

  1.同学们,你们去过外地吗?你去那里干什么?问题即出,孩子们可能会回答:“我去过北京,是去天安门玩。”“我去过山东,是去看望住在那里的奶奶。”在学生说到兴起时,老师及时总结:人们为了办事或游览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就叫旅行。(我这样设计是为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通过谈话和点拨的方式让学生正确理解“旅行”。)

  2.学习“旅”字。“旅”是本课会写字,老师板书“旅行”时要求学生一起书空,并引导:“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如果学生没有好的办法,老师可以提供一个形象的谜语:“西方人横卧,下穿半截衣”帮助学生记忆。

  3.质疑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次特殊的旅行,板书“在牛肚子里”,补充完整课题。读一读后质疑:读完题目后,你想知道什么呢?

  (题目体现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它是新鲜的,引人遐思的。学生可能提出许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系的问题。比如:谁在牛肚子里旅行,怎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因为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之中,学生读书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为学习新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试着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学生提出了问题,就有了读书的需要与兴趣,这时让学生自己去读书,试着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读结束后,让学生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这一反馈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读有所获的快乐)

  3.指名读文,指导将字音读准确,将课文读通顺。

  (在这篇课文中,“贮藏、悲哀、一骨碌”,虽然不是会认字,但学生也很陌生,需要老师指导其读音。还有一些长句子的朗读,比如“可怜的红头还没有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吞到嘴里了。”学生不容易读通顺,这时可以多叫几个同学读,必要时老师可以范读。)

4.课文中的生字你们都认识了吗?老师来考考你们。

  (初读环节不能忘记生字的任务。老师通过出示词卡,采用自由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等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自学情况。)

  5.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我准备采用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A.默读课文思考,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红头旅行的故事吗?

  B.你能用两三句话说清课文讲的主要意思吗?

  C.完成填空练习,准确把握主要内容。

  青头和红头是( )。有一天,红头不小心( ),青头( )。在青头的帮助下,红头( )。

  (三年级正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的过渡时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个感知环节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此设计时,我特别注重层次性。在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讲故事,在叙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简明”的要求,最后由老师引路,以填空的方式完成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由易到难,读书与说话训练得到有机统一,突破了第一课时的难点。)

三、学习生字

  1.出示字卡,先进行抽读,再练习组词造句。

  2.学生小组内说说生字的间架结构,交流书写时的注意事项。

  3.学生练写。(学生的书写工具已经由铅笔变为钢笔,写字教学要注意提示使用钢笔写字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作业

1.练习写生字,巩固记忆。

2.朗读课文,为下一节课的细读感悟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课文,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青头和红头是( )。有一天,红头不小心( ),青头( )。在青头的帮助下,红头( )。

二、细读感悟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红头的这次旅行,都到过哪些地方呢? 结合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 红头:牛嘴里 牛肚里 ( 清晰地展示出红头的旅行路线。)

  2.这是一次危险的旅行,红头的转危为安离不开青头的帮助。沿着红头的旅行路线,边读边画出描写青头的句子。想一想,青头是怎么样帮助和鼓励红头的呢?老师随机板书:青头:“鼓励 帮助”。(明确读书任务)

  3.交流指导,品读感悟。

  (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体验朗读。这里没有设计电教媒体的使用,只有老师绘声绘色地用语言来渲染,精辟巧妙地点拨,把学生从旁观者变为当事人,带领学生进入教材与文本对话。随后,将体验所得通过朗读凸显出来。我认为只有抓住红头的心理变化,才能深入理解青头的言行,所以由老师来引读红头的话,用语言来创设情境是必要的。)

  (1)在牛嘴里

  我首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青头和红头正在兴致勃勃地玩着捉迷藏呢,这时意外发生了,一只大黄牛低下头吃草,可怜的红头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吃到嘴里去了。瘦小的红头只能看到大黄牛那白白的牙齿,你能想象小红头此时的心情吗?”学生可能会说到“害怕、慌张”,老师顺势而导,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去读红头的话。在一问一答中,通过想象朗读,学生体验到了当时的危险场面。 接着老师继续问:“这时青头是怎么帮助和鼓励红头的呢?”指名读相关段落。引导学生明白青头是在告诉红头保全自己的方法。理解透彻青头话语的用意后我这样要求学生:“再读这一部分,说说你在这些描写青头的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引导学生抓住“大吃一惊、一下子、不顾、一骨碌、大声喊”这些词语体会青头不顾自己的安危,一心只想救朋友。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读出青头在朋友遇到危险时那种着急的关心朋友的心情。

  (2)在肚子里

  过渡语:当红头听说大黄牛会把它和草一起吃到肚子里时,红头是怎么想的呢?(指名说出红头大哭以为自己马上就要死掉了。) 此后我再次用语言创设情境:“红头已经进了牛的肚子里,里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你能想象此时红头的感受吗?”学生可能说出它害怕,近乎绝望了。老师追问:“作为朋友的青头此时又在做什么呢?”读相关段落,谈体会。在指导感情朗读中使学生悟出青头是在用话语鼓励红头,给它以信心。青头的知识丰富,明白牛吃食的特点,用上这知识帮助自己的朋友。理解透彻后再次进行朗读训练,此时可以采用分角色读,体会青头对朋友的真心鼓励。读后,我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假如你就是在牛肚子里的小红头,听了青头的话,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学生想象青头的话产生的作用和结果,初步感受遇到困难时,朋友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

  (3)回到牛嘴里

  “红头终于又见到了光明,可是他一点力气也没有了。想一想这时如果没有人帮助它,会发生怎样的情况?”学生可能会说:“红头又被牛吞下去吃了。”此时老师话锋一转:“多亏红头有个好朋友,青头是怎么做的?”指名说一说青头的做法。

4.想象对话

  在青头的帮助下,红头死里逃生,这时他会对自己的朋友说些什么呢? 同桌一人当青头,一人当红头,想象当时的对话。充分交流后再进行全班交流。(这是因课而设的语言训练,利用文本的空白点给予学生个性表达的机会,要鼓励学生的不同说法,不要急于否定学生的想象,只要合情合理就可以。)

5.分角色朗读

再次体会青头是怎样帮助、鼓励红头的。

三、总结升华

  读了青头和红头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你想说些什么?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红头和青头是好朋友,我们每个人也有自己的好朋友。读了它们的故事,你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朋友?”让学生懂得朋友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帮助他,我们的帮助对他来说很重要。从而突破本课教学难点。

四、延伸扩展

  这篇童话故事,还包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那就是牛吃食的特殊之处。指名学生读文中相关语句和信息窗的知识,了解牛的反刍(chú)现象。提示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查资料进行深入地了解。

五、作业

  1.自主积累语句。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这两个作业的设计是课堂教学在时间上的延伸,是语言内化的过程。)

板书设计: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青头:鼓励 帮助

   红头:牛嘴里 牛肚里

推荐访问:评课 集合 肚子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