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伦理精神

时间:2023-08-11 13:10:03 来源:网友投稿

李文静 雨桥

2022年12月3日,为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关于“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由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学专业委员会、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共同主办的全国第九届教育伦理学术研讨会于线上召开。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东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全国60多所高校与教育机构的250多位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围绕会议主题“教育伦理、师德师风建设与教育现代化”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讨。

一、努力构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伦理精神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教育伦理是教育现代化的道德基础,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强国目标,需要科学合理的教育伦理道德理念引导。中国特色的教育伦理涉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一系列根本问题,凸显了构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伦理精神在建设教育强国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师范大学王正平教授在大会主题发言中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和***总书记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探索和建构新时代教育伦理道德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思想指南。广大教师和理论专家应当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探索新时代的教育伦理道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培根铸魂,提供强大的教育伦理精神支持。新时代的教育伦理道德研究应当面向实践、勇于探索、与时俱进,与教育工作承担的“立德树人”神圣使命相契合,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和教育教学活动提供科学合理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湖南师范大学王泽应教授认为,我们应当把学习二十大报告精神与繁荣发展我国教育伦理学有机地联系起来,深入系统研究我国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伦理学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和新任务,推出系列既守正又创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更好地使我国教育伦理学在凸显文化自信、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性的基础上,既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又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自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做出新的贡献。上海师范大学张自慧教授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化”与“不化”进行了伦理维度的审思。她认为,教育现代化中“可化”的是教育观念、教育制度、教育内容等要素,“不可化”的是“立德树人”的宗旨、因材施教的方法、教師育人的天职、师德的底线、师生的伦分和情感等。因此,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应不忘“立德树人”的初衷,化其能化,不化其不能化,让学生成为道德人格饱满的“全人”。

二、新时代“立德树人”的丰富内涵、保障机制和重大意义

“树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落实“立德树人”就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春晨认为,“立德树人”就是为国家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担当的人才,它所涉及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对受教育者进行向善的教育。向善教育是一种伦理教育、修养教育,这是教育内在规定性的道德维度,符合教育向善的道德方向。中山大学李萍教授提出“有根的德育”“有情怀的德育”和“有创造力的德育”三个新德育的基本特质。她认为只有深刻认识、把握新时代中国德育的本质特点和价值趋向,创建新时代的新德育,使德育成为引导人、发展人、激发人的创造力的教育,才能真正肩负起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培养优秀人才的使命。重庆师范大学李长泰教授认为,“立德树人”是一个系统的教育工程,需要教师、学生、社会和国家四要素有机结合,其中,国家要素发挥着首屈一指的主体作用。从伦理学上看,国家担当着“立德树人”系统工程的顶层伦理建构作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要在大道公善、制度尊正、风气正义和民心良节四个层次上进行国家伦理逻辑建构。山西师范大学卫建国教授认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这一命题不仅揭示了教育的本质规律,亦指明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他重点强调了“立大德”的问题,所谓立大德,就是要使教师和学生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
有德行、有才学、有根基,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学术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

三、厘清师生关系的伦理边界,培育教师健全的道德人格

教育的任务是培育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在专业知识上不断进取,而且要在道德品行上努力修养,做到道德境界高,道德人格健全,实现“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和谐发展。

1.维持平衡的师生边界关系,需要依托具体情境进行综合因素分析

教师在专业实践中往往面临着各种边界,面对边界问题,仅有专业伦理规范的指引是不充分的,还需要教师综合考虑情境的因素,进行审慎的伦理决策与行动,以达成或维持边界上的伦理平衡。

华东师范大学程亮教授认为,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面临三个微妙而复杂的边界伦理问题:教师可以了解或获知学生个人信息到何种程度,教师可以保持与学生的亲密或良好人际关系到何种程度,教师可以允许个人生活与专业生活边界突破到何种程度。一般来说,教师越投入专业生活,就越有可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也需要避免教师专业生活的泛化,尊重教师作为道德主体的价值和尊严。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曹周天助理研究员认为,在处理师生边界关系问题时,还需要看到学生在处理学友关系时可能会产生的道德失范。学友伦理关系的道德理想是以诚相待,砥砺同行,珍视友谊。

2.教师道德人格的健全离不开自身价值理念的构建

教师职业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工作。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需要不断发展自身、提升自身,才能无愧于教师的称号。

华东师范大学余玉花教授认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新思路就是以推进教师发展为目标,从多方面为教师提供和创造发展的条件。具体而言,可通过弘扬尊师重教之风、优化教师发展的管理机制、提升使命认知和责任担当等举措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从而优化教育发展的质量,顺利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广州大学罗明星教授认为,教育是对象性主体价值理念与价值信仰的建构过程。保持教育的价值稳定性,要求教育者始终恪守“人是目的”的至上性教育价值理念,以不变的教育价值定力应对多变的社会价值实践,坚守“伦理正义”优先于“法权正义”的教育价值立场。杭州师范大学王凯教授从杜威的“道德自我”理论出发来探究教师道德自我的遮蔽和澄明。他认为,教师道德自我是开放和发展的自我,是在他律与自律的共同作用中发展的,是教师教育实践的道德风貌。其提倡回归实践,在行动中发现教师道德自我;
重建规范,在互动中导引教师道德自我;
直面问题,在探究中提升教师道德自我。

四、教育伦理和教学伦理的科学性、有效性探索

除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也应当提升包括教学、科研、学科、专业在内的自身业务能力。现代教育环境下教师应成为情绪管理者、思维唤醒者、课程领导者、教学创新者、教育研究者、积极合作者和终身学习者。

1.教育伦理视域下的劳动教育价值凸显

近年来,学校、家庭和社会以劳动教育为切入点,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统一于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的。陕西师范大学董辉教授从学校劳动教育的真实案例出发,提出现代劳动教育虚拟化的倾向会使劳动教育脱离生活实践的担忧。她认为,新时代所倡导的劳动教育中的“劳动”本质上应是一种生态劳动。生态需要本质上是一种“社会需要”。劳动教育的目的本质上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个体只有在真实的劳动过程中方能体悟生命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满足。福建师范大学廖志诚和王静认为,劳动教育对于学生劳动美德的养成具有独特价值,具体表现在凝聚共识价值、激发动力价值、调节心理价值、转变行为价值。可以通过让劳动教育回归“五育并举”行列、营造劳动育人的良好氛围、丰富劳动教育手段、完善劳动教育评价制度等方面入手,综合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劳动美德的养成。东北大学于春玲教授认为,以“劳”育“德”的理论内涵可以从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价值论四个维度加以阐释:以劳动精神丰富德性内涵,倡导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等劳动精神,并将其转化为平等待人、相互尊重、乐于创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德性内涵;
以劳动理论教育提升道德认知,通过劳动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教育和现代劳动制度教育等,帮助受教育者形成“体面劳动”“劳动光荣”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以劳动实践教育推动道德行为养成,通过日常劳动教育养成自觉劳动、尊老爱幼等道德行为;
以劳动关系生成促进道德情感认同,通过劳动教育引导形成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个体在劳动关系中认同并形成包括敬畏感、安全感、自尊感与归属感在内的道德情感。

2.生命教育、道德记忆和好客伦理应当融入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所展现出来的生命姿态,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深远的。中山大学林滨教授以“身体转向”为视角,在身体哲学的视阈下,从身体与心灵、身体与社会、身体与技术三大维度赋予了中国传统“身教”的时代解读,以契合教育的本真性与澄明性的价值标尺,阐析教师生命姿态的“光明体”“连接体”与“美好体”所承载的教育伦理意蕴。她认为,“光明體”的“向心性”是指向教育追求心灵世界的光亮;
“连接体”的“共生性”意在培育学生连接他人、社会与自我的能力;
“美好体”的“审美性”重在引导学生追求人生“向美而生”的审美境界,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湖南师范大学向玉乔教授提出生命历程中的道德记忆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道德教育是教育者借助一定的道德记忆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影响的一种教育活动。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本质上是在进行道德记忆的传承工作。教育者应该拥有丰富多彩的道德记忆,但他们将道德记忆传授给受教育者的方法应该灵活多样。苏州科技大学金生竑教授从康德提出的无条件的“热情好客”理论出发,提出教育者的好客伦理。他认为热情好客是承认他者的到来与在场,热情好客是人性的表达,也是人性的责任。绝对好客是以自己的欢迎面容邀请他者,这种面容的呈现是人性的来临与交互,呼唤相互善待,赋予友爱的相互响应,并以此创建真正的关系。教育的时刻是好客性的,即迎接性的。儿童的来临先验地要求教育具有好客的精神,要求教育者具有好客的情感。绝对好客是对儿童纯粹的迎接。好客伦理期望儿童的来临,希望儿童成为主人,成为绝对他者。教育好客是教育关系存在的根本条件。

3.教师专业伦理建设要把握好课程教学这一重要阵地

教育伦理学的发展应将课堂教学、课程设计纳入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系统,以此来完善我国的教育体系,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质量。北京师范大学王本陆教授认为,新时代我国教育伦理学可以通过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开发、教学组织形式变革和教学流程优化四个方面的实践探索来提升指向两难案例的教育伦理教学。在教学目标定位问题上,教育伦理教学以全面提升学习者的师德素养为基本宗旨,在尊重学习者道德主体性的基础上,努力促进道德共识的形成;
在教学内容开发上,通过努力探索案例素材的本土化,采用学生作业改编、教师自主创编等形式完成教学内容开发;
在教学组织形式变革问题上,教育伦理教学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进行变革,采用A、B两组合作形式开展教学,组内成员通过共同完成文本阅读、问题讨论和方案建构等活动,在事实把握、价值论证和问题解决等环节互相补充、辩论、评析和反思借鉴,努力寻求共识;
在教学流程优化上,初步形成了包括教学内容十要素分析法和教学流程五环节教学法的教育伦理教学的基本模式,通过“事实分析”和“价值分析”两个角度来探究教育伦理的内容,以此来形成实践模型,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上海师范大学刘次林教授认为,课程德育观是“立德树人”对教师的伦理要求。他指出,学科课程产生德育效果有两个学理依据:知识、技能和道德具有一体化关系;
大德育包含的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统一于道德。学科课程可以通过三种机制落实育德功能:将德育融入学科内容之中;
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的形式之中;
将学科教学培养的官能迁移到道德生活之中,使学科教学间接地发挥德育功能。

五、关注教学智能化的伦理道德新问题

疫情之下,课程教学对线上平台的依赖化程度加深。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受到国家层面政策的大力推动。面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新媒体时代下智能化的线上教学必须重视可能面临的伦理风险,这也对教师主体的道德自觉提出了更高要求。

上海师范大学朱炜副教授认为,智能化教学具有促进个性化学习和丰富教学过程构成的优点,但其面临的伦理风险也应受到重视,这主要表现在教学的伦理形式(师生关系)与伦理实质(师生利益)两个方面可能受到损害。为此提出,可通过在认识上坚守教学的伦理精神、在实践上维系师生伦理关系等风险化解之策来应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浙江师范大学吴雯和崔景健认为,智能工具是人的价值的现实基石,价值理性之所以具有优先性和主导性,一方面是由于它能够为工具理性指明价值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因为价值理性是人自由自觉的应然,进入自由王国的必由之路。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人类理性前进的动力,促进着人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湖北大学靖国平教授认为,教学技术化进程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标志之一。与此同时,它也会阻隔、离散教学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心、友爱、尊敬、信任、合作”等教育伦理关系。广大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主体性,遵循“爱心与情感、适度与恰当、差异与个性、深度与高阶、此刻与当下、温馨与美好”等教学伦理原则,深刻认识“教育爱”永远是教师职业劳动的第一教育力,始终将“活生生的人”放在首位,积极践行“人对人的影响”。“让教学技术承载智慧之善,让智慧之善赓续伦理之美”,这是教学技术化进程中必须遵循的一个根本原则。

六、应当重视当前师德师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升

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生态工程”,在本次会议上,专家学者深入研讨了师德建设的内外部环境、教师自身的努力、师德建设与“立德树人”目标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同时提出了不少新的视角和观点,富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新时代师德建设要发挥多维主体的共同作用

新时代师德建设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教师、学校和学生的三维主体道德建设。长江学者、首都师范大学王淑芹教授认为,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全过程来看,既与作为行为主体的教师相关,也与作为管理者的学校以及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密不可分。师德建设既要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也要对学生有具体的规范,发挥师德评价的前置把关作用,改进师德评价方法,探索综合性师德评价,以避免评价偏差。北京师范大学贾新奇教授认为,学校与社会以及社会道德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教育伦理学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学校不是社会道德的被动追随者,而应是社会道德的主动引领者。就当前而言,学校要扮演好社会道德优化器的角色,还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卜玉华教授认为,新时代社会转型对教师身份伦理提出了挑战,除了做学科教师以外,教师还要学会做“家校社融合育人”的参与者、协调者、组织者或者培训者等。在拓展向度上,中国教师从所承担的学生个体成长责任,向国家治理责任、社会责任、自然生态、科技发展的责任拓展。在升级向度上,教师传统知识递者的身份已经不足以应对时代需求,需要化知识为能力、为思维、为品格、为创造能力。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曾建平教授则提出,对教师职业的伦理分析,必须综合考虑可能出现的伦理冲突,基于此制定系统、明确而具体的教师职业规范,必须将笼统的理想化道德期待落实为具体而明确的伦理规范要求。

2.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经验提升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是二十大报告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春晨教授指出,师德师风关乎教育者主体的道德品性,教育者的善言善行是推动教育向善的主体性要素。师德师风建设不只是教育领域的事情,它亦关乎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华东师范大学刘竑波副教授从“教师的重要性”角度导入,指出教师职业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不可或缺。她基于来自从业者的质疑展开论述,提出把“教育道德的意蕴”解读为“教师道德+专业责任感”的认识,并从四个维度提出了各级学校践行师德的理念和实践路径,最终得出结论:师德是美好学校和良好教育的真谛,只有“教师之德”才能涵育“教育之善”,方能成就“教育之美”。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刘宏森教授也提出,师德师风问题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从教师自身角度看,师德师风主要体现在以真心真意关爱学生,以真才实学成就学生。其中,真才实学、真心真意是师德师风的基本内在依據;
帮助学生拥有真才实学是关爱学生的具体实践,是师德师风的基本体现;
成就学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目的。

本次研讨会上,专家的学术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我国教育伦理研究的高度、深度与厚度。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何云峰教授在大会总结时指出,许多专家的学术报告具有独特的视角和新意,现实性、时代性、引领性非常突出,既及时地回应了******有关讲话和二十大报告的精神,又具有很强的学术性。目前现实中仍存在的许多师德两难问题,期待学者深入现场,采纳实证化科学方法开展探索性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德育研究所所长杜时忠教授也指出,“教育伦理学”研究不应只停留在教师层面,学术探讨不应停留在复述层面,应该进一步进行深入解释与探究,以及教育伦理道德的批评与反思

作者简介:李文静,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应用伦理学研究;
雨桥,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教授,主要从事道德哲学与应用伦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师德伦理劳动《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2年1期)2022-10-26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2年5期)2022-05-25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科普童话·学霸日记(2021年5期)2021-09-05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内蒙古教育(2021年14期)2021-02-12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热爱劳动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5期)2018-02-10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当代工人·精品C(2016年6期)2017-01-12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陕西教育·综合版(2016年11期)2016-06-27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推荐访问:伦理 现代化 探索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