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中职学校助力乡村振兴的短板与对策

时间:2023-08-10 19:15:02 来源:网友投稿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上新台阶的关键举措。职业教育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地位和功能并重,作用不可替代、不可或缺。县域中职学校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距农村近,跟农业合,对农民熟,在助力乡村振兴上具有诸多天然优势和条件,在推动“三农”发展上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一、县域中职学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现状

发展和强化县域中职学校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和手段。从学理上讲,县域中职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发展基础,具有学历教育、社会培训、技术推广和文化传承等多重功能,能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从政策上来看,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农村职业教育,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希望依托县域中职学校在内的各类职业学校推动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在现实发展中,近年来县域中职学校作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主体力量,得到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被赋予诸多时代使命,为助力乡村振兴作出突出贡献。一是吸纳大量农村学生。县域中职学校是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力量,撑起半壁江山,吸纳了全国众多农村青年,占比达到在校生人数的七成左右。县域中职学校成为农村学生的重要选择,能为农村青年提供凭借技术技能让人生出彩的平台。二是输送众多劳动力。县域中职学校毕业生除升入高等职业院校进一步深造外,绝大部分在县域内就业,务工、务农或务商,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劳动力资源,通过间接或直接方式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三是开展广泛职业培训。县域中职学校还是县域内社会职业培训的重要依托力量,每年开展大量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富余劳动力培训、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农村妇女培训、残疾人培训等,大力宣传普及农业农村政策理论、先进农业技术、优良农作物品种等,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水平。四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县域中职学校作为传承区域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在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地区,担负着民族技艺、传统工艺薪火相传、发扬光大的重任。

二、县域中职学校助力乡村振兴存在诸多短板

尽管县域中职学校为国家乡村振兴作出了不少贡献,但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县域中职学校在办学基础、产教融合、师资条件、科技力量、人才培养等方面还较薄弱,在推动乡村振兴上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1.资源条件不充分

县域中职学校作为县域内的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县域内的中专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成人中专学校等,从管理体制上看主要是县办县管,主要靠县级财政力量进行投入保障。但从现实来看,全国县域中职学校整体社会地位不高,难以得到县级财政的充分保障和优先支持。一些县域中职学校在校园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食宿条件、场馆配套设施等方面未能达到国家有关标准,难以满足教育教学要求,阻碍了学校发展和办学质量提升。

2.专业与产业对接不紧密

近年来,各地县域中职学校加强了专业布局调整,淘汰落后专业,更新旧专业,上马新专业,但与所在区域乡村振兴产业的对接还不够紧密,开设专业不能全面覆盖当地主导产业,部分专业内容甚至滞后于当地行业企业发展,离企业岗位和操作需求相差较远。有些县域中职学校仍是闭门办学,与当地行业企业合作不多、联系不紧,尤其是涉农领域,在校企合作上多流于合同、挂牌和仪式,没有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人员双向交流,背离了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和人才培养规律。

3.师资条件欠缺

师资是县域中职学校的又一短板。一些县域中职学校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编制多年未核准,专业教师结构性短缺。一些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经验不足,存在技术技能本领恐慌,许多教师习惯于学校课堂理论教学,不愿走出校园,不主动赴企业实践,专业课教师每5年必须累计不少于6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的国家规定存在打折扣现象。

4.生源基础较弱

县域中职学校的生源是经过初中分流、高中筛选过后的学生,其学业基础较差,学习兴趣、生活习惯、自律意识较弱,教学管理成本较高,人才培养难度比普通教育大。同时,多数县域中职学校的办学定位仍侧重理论传授,轻视操作技能培养培训,导致学生实训练习不深入,动手操作能力较弱,技术技能水平不高。另外,县域中职学校学生升学趋势明显,越来越多的中职学生会升入高等职业院校或普通本科学校,这些学生毕业后离农倾向更加明显,真正回到农村从事农业工作的较少。

三、县域中职学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县域中职学校助力乡村振兴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凝聚社会共识,汇集多方资源,协同推进,共同发力。

1.出台有效政策,增强支持引导

加强顶层设计,制订出台县域职业教育助力乡村的政策文件,给予县域中职学校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更多政策支持,增强学校内涵发展动能和外向服务发展动力。各地要把县域中职学校服务乡村振兴摆到地方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突出位置,夯实学校发展基础,促进特色发展和辐射带动发展。加强科研立项、项目申请、成果申报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划设专属比例、开辟单独通道,增加项目机会,降低竞争难度,助力县域中职学校发力当地产业技术攻关、技术研发和推广。继续加强对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政策倾斜,深化职业教育东西部对口帮扶制度,推动职业院校资源对接,重点扶持西部县域中职学校增强“造血”功能。

2.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经费保障投入

发挥好、利用好乡村振兴政策,切实履行政府办学主体责任,加快推进县域中职学校达标建设,扩大校园面积,加强校园设施设备配置,改善办学基础条件,扩充改善食宿条件,增强现代信息手段配备,提升办学能力和服务水平。真正落实并稳定提升县域中职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将教师服务乡村振兴纳入工作绩效考核范围,完善薪酬奖励办法,鼓励多劳多得。要借助乡村振兴公益行动,广泛吸纳社会多主体资源投入,鼓励社会慈善家、爱心企业公益捐助和定向资助县域中职学校和学生。县域中职学校要主動走出去,采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式,合作共赢开展实习实训场地建设,与行业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用,形成共同发展格局。

3.多方位建设师资队伍,大力提升育人能力

加快弥补县域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弱项,建立动态调整教师编制机制,重新核定教师数量,加大专业教师招聘,有效扩充师资队伍。积极争取定向培养政策,与高等师范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委托定向培养紧缺师资,加快补充短缺师资。健全兼职教师制度,大力聘用热心教育事业的乡土人才、技术能手、非遗文化传承人,加大先进实用技术传承推广。采取育训共举之策,引进教学名师、教学能手、行家里手等开展讲座培训,输送骨干教师、新进教师赴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跟岗锻炼、进修学习,鼓励境外深造,增强服务乡村振兴本领和技术专长。

4.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紧紧围绕县域乡村振兴产业,加快办学理念由“离农”向“为农”转变,优化涉农专业布局结构,加快传统专业向现代专业、特色专业升级改造,推广工作导向教学模式,采用活页式教材,改进课堂教学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加强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与县乡农业农村部门、农村集体组织、农业企业等加强对接联系,在特色村屯、优质企业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实验基地、示范推广基地,协同开发教材,丰富教学形式,联合开展涉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合作开设订单班、定向班、冠名班等,加快乡土紧缺人才培养。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鼓励他们 投身农村农业“蓝海”就业,引导面向农业、扎根农村创业发展,充实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人才队伍,带动农民变富、乡村变美。

5.吸纳社会多元参与,协同推进乡村振兴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增强中职学校主体作用,引导社会多主体积极参与,建立县域乡村振兴协同联盟,在县域中职学校联合设立乡村振兴产业学院,搭建多功能服务平台,形成利益共同体,协同推动更多资源、更多力量投向乡村振兴领域。加快构建乡村振兴多元参与、协同联动机制,建立乡村振兴协同议事机制,加强乡村振兴需求调研,摸清农业农村发展现实需求,帮助守住“资源红线”,解决“环境黄线”难题,不断增强服务精准性、有效性,有力推进新时代“三农”大发展。面向乡村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建设,协同开展乡村振兴服务行动,采取科技下乡、送教上门等形式,在农闲季节、赴田间地头有效开展职业培训,广泛普及最新政策、金融业务、管理知识等内容,大力推广先进技术、优良品种、病虫害防治与电商销售等技术技能,提升乡村人员人力资本,助力农业转型升级。

[房风文,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战略发展处副研究员。本文为202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衔接过渡期内职业教育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机制研究”(DJA210320)的階段性成果/责编 张 栋]

猜你喜欢助力县域中职助力成功七件事英语世界(2022年9期)2022-10-18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10期)2021-07-16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金桥(2020年9期)2020-10-27“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2020年3期)2020-05-30为更适宜的阅读之地助力商周刊(2017年17期)2017-09-08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商周刊(2017年6期)2017-08-22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教育与职业(2014年10期)2014-04-17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基础教育(2014年3期)2014-04-16

推荐访问:助力 县域 振兴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