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内部环境研究

时间:2022-10-20 13:25: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建设优秀的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对高职专业教学团队类型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着重阐述了高职专业教学团队的内部生态环境要素,针对内部环境现状,对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内部环境优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专业教学团队;生态环境要素;环境优化

作者简介:刘跃群(1966-),女,湖南邵东人,长沙电力专业技术学院电力工程系,副教授;杨娟(1963-),女,湖南益阳人,长沙电力专业技术学院电力工程系,副教授。(湖南 长沙 43013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8年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XJK08CZC06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5-0013-03

优秀的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必须重视团队的内部环境建设及外部环境建设,为其发展提供有力的内外部支撑。下面谈谈笔者对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内部环境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一、高职专业教学团队模型及特征

1.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定义及类型

美国学者卡曾巴赫和史密斯(Katezenbach and Smith)1993年提出的团队定义认为:“团队就是由少数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远景目标、业绩目标和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

所谓高职专业教学团队,是由少数技能互补的,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愿意共同承担高职专业建设、专业教学以及课程改革的教师所组成的团队。

校企合作的高职专业教学团队类型可划分为:内部松散型、内部紧密型、内外结合松散型、内外结合紧密型四种类型,如图1所示。

2.高职专业教学团队特征(见表1)分析

内部松散型专业教学团队:是由学院内部教师构成,仅为完成专业教学任务而临时组建的教学团队,团队协作性差,功能性较弱,团队成员异动较大,与企业没有联系。这种团队一般在高职院校起步阶段较为常见。

内部紧密型专业教学团队:是由学院内部教师构成,为完成专业建设和教学任务以及课程改革而组建,团队能相互协作,目标一致,功能性较强,团队成员相对稳定,但团队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兼职教师,与企业没有联系。这种团队一般在与企业没有建立合作关系或在非行业、非企业办学的高职院校较为常见。

内外结合松散型专业教学团队:是由学院教师与企业师资共同构成,为完成专业建设、教学任务以及课程改革而组建,团队有明确的目标,功能性强,团队成员中学院教师相对稳定,与企业有一定的合作关系,但企业师资变化频繁,整个团队的稳定性较差。这种团队一般多见于与企业没有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高职院校。

内外结合紧密型专业教学团队:是由学院教师与企业师资构成,为完成专业建设、教学任务以及课程改革而组建,学院教师和企业师资都相对稳定。团队目标明确一致,功能性很强,成员之间相互协作,有较强的凝聚力,功能性很强。这种团队一般多见于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稳定合作关系的高职院校。

二、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内部生态环境要素

校企合作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内部生态环境要素包含人员结构、团队目标、成员关系以及相对稳定四个要素,如图2所示。

1.人员结构

团队人员结构主要指成员的年龄结构、学历学缘结构、职称结构、知识技能结构等方面。

2.团队目标

团队目标是指团队具有明确的一致性的团队目标,它是团队赖以生存的基础,团队目标还包括建立团队的长远发展规划、中短期建设目标。高职专业教学团队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在校企合作平台上开发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确保完成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建设、教学任务和课程改革。

3.成员关系

团队成员关系是指团队成员之间的民主、平等、沟通、信任、协作关系。团队成员之间具有在心理上相互认同、在行为上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在利益上相互关联、互为依存的关系。

4.相对稳定

团队的相对稳定是指团队成员相对稳定、团队成员的主攻课程相对稳定、团队内部运行机制相对稳定。

三、高职专业教学团队的内部环境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才兴起,大多数高职院校是从原中专学校升格的,或者是大专院校转型的。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对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进行了探索,但目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的设置和管理一般是分为系部和专业教研室两级,有些是停留在形式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教学团队,下面对专业教学团队的内部环境进行分析。

1.专业教学团队行政领导意味太浓

以系或教研室为单位组建的教学团队在很大程度上被行政化了,长期以来只是学校和院系自上而下对教师进行行政管理的基层组织。专业教学目标或教学任务是上传下达的方式,削弱了团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2.专业教学团队人员结构不合理

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存在断层,30~40岁的中青年教师比例总体偏低;二是职称结构不合理,正高或副高职称缺乏;三是学历结构层次偏低,师资队伍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较少;四是学缘结构存在欠缺,大多数教师来自普通高校,而来自行业或企业的教师缺乏,或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缺乏;五是“双师型” 教师比例较低,由于新引进的青年教师大多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任教,理论知识方面是过硬的,但缺乏岗位实践经验,理论教学水平高却不能开展实践教学。

3.专业教学团队协调性不强

由于系部按专业大类划分,教研室按专业设置,阻碍了教师跨系部的自由组合,教师团队意识不强,只专注于自己的教学,缺乏协调沟通,因而虽有专业课程体系的搭建,但缺乏专业教学的合理分工和紧密合作,使得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难成系统。

4.专业教学团队缺乏凝聚力

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的专业教学团队,人员是按所教专业以行政编制方式组合的,人员有时不稳定,无法形成统一的目标、采取一致的行动。教师相互信任不够,有的教师力求轻松,不愿探索,影响了团队的忠诚度和奉献精神。

5.专业教学团队内部管理与运行机制不完善

专业教学团队的内部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不完善或者缺失,造成专业教学团队无活力,形同虚设,无法在专业教学团队内部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校企合作专业教学团队的内部环境优化

1.建立合理的团队结构

根据系统性原则,组织与选择专业教学团队成员对优化专业教学团队的规模和结构起着关键作用。由于专业教学团队更强调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因此,专业教学团队规模要适度,确保成员之间能保持充分的沟通与交流。

对于校企合作的高职专业教学团队,我们设计研究的专业教学团队结构如表2所示:

(1)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人员结构。组建“校企合作”专业教学团队特别要注意其团队成员在教学技能、实践技能、教学经验和教学研究能力方面的合理配备,充分考虑企业兼职教师与学院教师的融合,以实现专业教学团队的互补和业务能力的共同提高。同时还要注重专业教学团队成员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应有一定的梯度差别,增强专业教学团队成员知识结构、能力、思维方式的互补性。专业教学团队中既有教学、科研骨干,又有技术能手,还有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另外,还应考虑成员的性格特征、工作风格、人文素养和个人偏好等因素的优化组合。

(2)专业教学团队领导人。专业教学团队领导人是其团队的核心与灵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专业教学团队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因此,如何选择一个既有业务专长又有人格魅力的合适带头人是建设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的前提。高职专业教学团队的领导人首先应该是专业带头人,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高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的教育思想。同时,专业教学团队领导人要有完善的人格、良好的心态,具备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

(3)专业教学团队青年教师梯队。为了充分发挥专业教学团队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专业教学团队一定要注意教师梯队的建设,力争带好一帮青年教师,团结凝聚一批学术骨干,建设一支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队伍。

2.树立合理的团队目标

高职专业教学团队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在校企合作平台上开发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确保完成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建设、教学任务和课程改革。

长沙电力专业技术学院目前已形成了以专业建设、专业教学及课程改革为核心的专业教学团队。各专业教学团队能积极探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和实践;深化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了基于校企合作的“专业+企业+师生员工”的专业建设模式;积极探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或“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了校企合作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创新了适合专业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为建立高效的专业教学团队,除了有明确的一致性团队目标外,还要建立团队的长远发展规划、中短期建设目标。通过与学院(系部)的协商,专业教学团队确定学期与年度的教学改革和建设任务,并注意在工作中为专业教学团队教师设置不同层次的挑战性目标,以促进专业教学团队的成长。

3.构建和谐的成员关系

专业教学团队正常有序的运转,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与运行机制,建立和谐的成员关系。

(1)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与运行机制。在专业教学团队内部要建立明确的活动规则,如明确的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以及团队协作的方式、沟通途径和处理矛盾的原则等。完善专业教学团队的运作机制,如带头人责任制,内部的目标激励和竞争激励制度,教学和课改问题的定期学习、研讨制度,重大问题的民主协商制度,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度,专业教学团队自我评价制度等一系列的制度。要使专业教学团队的运行做到有法可依,在专业教学团队内部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

(2)建立和谐的专业教学团队文化。专业教学团队能否发挥强大的协同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团队是否拥有和谐宽容的文化氛围。对于一个专业教学团队来说,营造和谐宽容的文化环境,首先,要形成尊重知识、承认差异、相互欣赏的氛围,养成严谨治学、积极向上的学风,克服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倾向,提倡民主、平等、沟通、协作、共同进步的理念;其次,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专业教学团队成员之间互相支持,协同配合,顾全大局,愿意为实现专业教学团队的共同远景和具体目标而奋斗。为此,专业教学团队成员之间要相互信任,分工合作,利益和成就共享,困难与责任共担,有力地促进教师间的互动交流。

4.保持团队的相对稳定

专业教学团队能否良性循环地发展,必须加强团队的文化建设,建立学习型的专业教学团队,保证专业教学团队的相对稳定性与开放性。

专业教学团队的长期性与稳定性是针对育人成果的滞后性和教学成果作用发挥的潜在性而言的,它不像科研团队那样,成果容易显现并可进行量化评估。为保证专业教学团队的效果,在内部运行时,需考虑以下几个要素:1)团队成员相对稳定(内、外)。2)团队内部每位成员的主攻课程相对稳定。3)团队内部每位成员的主攻技能相对稳定。4)团队内部每位成员的课改方向相对稳定。

学校要把建设一批高效的专业教学团队作为学校长期建设规划的一部分,制定合理的短、中、长期建设规划,把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纳入学校的整体建设规划,给予充分的重视;学校要注重为团队成员提供规范、长期的培训计划,为团队提供定期的校际学习交流机会;学校要把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与现有的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教学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并把是否拥有优秀的专业教学团队作为衡量这些项目建设成效的标准之一;学校要建设关于专业教学团队的科学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即专业教学团队外部对专业教学团队整体进行评价的标准和方式,学校通过定期的教学评估检测其成效。另外,还需重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1)开展社会服务。依托团队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社会服务,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2)同学生评教挂勾。通过分析学生评教发现教学改革以及人才培养效果的优劣,改进团队工作。3)注重横向交流。与学院其他专业教学团队、科研团队、实践场地建设团队的横向交流,注重与对接企业相关业务人员的交流。4)注重专业教学团队教学资源、信息资源的开放性。总之,如能重视专业教学团队内部生态环境各要素的建设,专业教学团队一定能成为一支优秀的内外结合紧密型的专业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刘宝存.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 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高[J].中国高等教育,2007,(5).

[2]章兢,傅晓军.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8,(8).

[3]马廷奇.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

(责任编辑:张中)

推荐访问:高职 团队建设 环境 教学 研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