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新醉翁亭记教学反思100字(七篇)

时间:2023-04-28 08:1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最新醉翁亭记教学反思100字(七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最新醉翁亭记教学反思100字(七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醉翁亭记教学反思100字篇一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给学生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丽的舞蹈。课堂是什么?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舞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们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的舞台。为了打造好这个平台,教学中我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乐学、会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都知道,如果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满足的话,就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在课堂上,我努力创设轻松、自由、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孩子们的思维在无拘无束中发展、飞越、撞击。

2.努力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在课堂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在课堂上教师和他们是平等的。对于学习,他们必须自己去选择、自己去思考,从而初步建立不唯书、不唯师的意识。因此,教学写字时,我让学生自己去观察生字,并提醒同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此外,在课堂上,我还巧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如:你真会读书,让老师又一次回到了20__年7月13日的夜晚;谢谢你,你们写字给了老师和同学们美的享受等。让学生在我的评价中找到学习语文的自信和乐趣。

3.“以读为本,以学定教”,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全面实现教学目标,重视三维目标的整合。既教书,又育人。如:在阅读教学中,我把读放在首位,让学生把课文从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并使学生在读中掌握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人们的快乐、喜悦和自豪的心情,从而增强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与此同时,我还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发展语言,增强民族自信心。

当然教学当中肯定有许多不足之处,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被调动起来,朗读感情还不到位等问题,这都是我今后要努力去做的地方。

醉翁亭记教学反思100字篇二

新课程改革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精神成长,努力构建和谐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在这节课中体现这一理念,我结合学生的实际与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了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为了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我以课程改革为依据,以激发学生良好的课堂状态,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步骤,既注重教学的预设又注重课堂的生成,在课堂的实施中得到了以下几点收获:

1、和谐课堂情境的创设,应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

我利用学生都非常喜欢看老师板画的心理,先在黑板画了一只手,在学生们都认为老师画的是一只手时,我却把手画成了鱼,学生在惊讶的同时联想的火花也便被迅速点燃。

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课堂的重要基础。

《手形的联想》这节课主题就是通过手的造型迅速勾起学生大脑信息库里储存的相关形象。如何构建具体实物与抽象手形之间的联系,并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借助简单的手形展开丰富的联想,激活每一个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我先设计了“看实物摆手形,再到逆向思维摆手形想实物”的教学方案,学生经过双向联系的体验思维会豁然开朗起来,解决了教学难点,也为下文的创作做好准备。

3、和谐的课堂的教学,注重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

一年的学生,正是各种能力形成时期,我通过小组同学一起欣赏教材中的范画,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利用教师先启发、示范,培养学生学会如何提问题的能力;通过欣赏“其他小朋友的作品”拓展学生思维能力;在创作环节设计了比比看谁是“小快手”提醒学生珍惜时间、抓紧时间绘画,养成绘画的好习惯。

在这节课中不足之处是教学环节略显零散,学生在作品完成后的表演和评价时间不够充足,以至于故事表演没能有效进行;还有教学评价语言还不够丰富。在今后的教学中这些都有待于加强。总之我会为“构建和谐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继续努力。

醉翁亭记教学反思100字篇三

角的度量这一课,要求学生能达到会用量角器正确量出角的度数的目标。具体说来,就是会把量角器的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并能根据角开口方向的不同,确定一条边为0度,选择量角器内圈(或外圈)数据,按正确的方向读出另一条边所指的度数。

这对于许多孩子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量角器中有两圈数字,且顺序相反,学生往往分不清该读哪圈,往哪边数。尤其那些非整十度的角,是超过整十几度还是差几度未到,方向不同则数法不同。过去的教案手册中有建议用儿歌帮助学生读过难关的,如:“中心对顶点,底边对0线,他边看度数,分清内外圈。”这种儿歌能朗朗上口,但对于难点问题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分清内外圈”只是目标,如何分清才是策略。

要找到解决难点的策略,必须分析造成难点的原因。我认为学生之所以分不清内外圈、找不对数的方向,原因是把角看作是静止的图形而非动态的过程,他们将角的两边孤立地量度,以为像量线段、看钟表一样,只要把一边对准0度,另一条指着几就读几。如果学生能把静态的角想象成从0度开始,慢慢打开,而度数随之增加的动态过程,我想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由此,我认为应采取“变静态为动态”的教学策略,并通过三个层次的活动来实现。具体实施如下:

活动一:伸展运动。我带着学生把两手臂伸开,当作角的两条边,把身体当作角的顶点。他们跟着我从两臂重合开始,一臂不动,另一臂慢慢展开,并一起读:0度、1度、2度、3度、4度、5度、10度、20度……到90度时停下来感受一下。然后继续:100度、110度……180度、……、360度。然后我引导说:我们可以这样想象,所有的角都是从0度慢慢张开的。

这个活动学生很感兴趣,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感受到角从0度张开的过程。虽然所指度数并不精确,但为后面在量角器上想象角的动态变化奠定了最直观的基础。

活动二:穿针引线。刚才的肢体动作只是粗线条的感受,而第二个活动则开始进入精细化的认识了。学生已经在课前预习了量角器的外部特征,汇报后我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画出一条射线,再用一根带黑线的针从射线的端点处穿出。这样,纸上的射线和穿出来的黑线就能形成动态的角了。我把量角器摆在上方,在实物投影中大大地演示出来。从0度开始,师问:“这时角的边所对应的刻度有两个:0度和180度, 该读哪一个?往下数的时候数内圈还是外圈?”学生很聪明,立即回答说“读0度,该读外圈。”随着老师缓慢地拉动针线,学生从外圈0度开始,也逐一读出了相应的数据,一直读到180度。接着,我又换了一个方向,从另一边的0度开始,这回学生反应可快了,“读内圈,因为这次的0度在里面!”……

学生在动态中进一步感受到角的度数的变化过程,并明白了当选择不同方向为0度时,读数方向也随之改变的原理。这一活动为学生度量静止的角奠定了表象基础。

活动三:笔尖指路。这一活动则是测量完全静止的角了,也是本节课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我在实物投影中呈现了一个完整的角,提出问题:“这个固定的角,你能想象出它是怎样展开的吗?”学生有两种意见,一种是把右面的边视为0度,慢慢展开;另一种是把左面的边视为0度而慢慢展开,同学们认为都是可以的。于是按不同的展开方向,我们共同确定了0度所在的圈,并从0度开始,用笔尖顺着数据增加的方向慢慢移动,边移动边读出整十、整五的数,直到接近角的另一条边,将度数准确读出。

结束了三个活动后,我问学生:量角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什么?学生回答说:“一定要从0度开始顺着数下去。”是的,这正是量角的关键,他们学会了。课后,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检查,发现虽然还是有些学生出错,但为数不多,而且只要面对面稍作指导也就懂了。聪明的孩子掌握原理后很快就能找到最接近整十、整五的刻度再进行加减;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则乖乖的从0开始,顺着方向将可见的度数一一读出。虽然速度会慢了些,但方法掌握了,相信熟练后就会快起来。

以上三个活动之所以能带来较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原因有三点:

一、凸显了量角的原理。首先,在上述每一个活动中,学生都把角从0度展开,这就帮助了学生确定0度的边,也就是找到了度量的起点和标准。再者,学生一直开口读数,并都是从0度开始往下读。不管0边在左还是在右,也不管是内圈还是外圈,只要从0开始,从小到大地顺着往下读,就一定不会错,这其实也是在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本质化,利于学生对量角方法的掌握。

二、克服了知识的负迁移。学生学过用直尺度量线段的长度,这一知识基础和本节课的度量,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操作起来,量线段时学生只要对好了0刻度,观察线段另一端的刻度就行了,并且都是从左往右数的,这恰好对本节课容易造成负迁移。通过以上三个动态化的活动,打破了学生在度量上的思维定势,重新建立起正确的度量习惯。

三、活动的层次性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三个活动都是以达成教学目标为目的,但体现了目标达成过程中从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的阶梯性。要让学生正确度量,必须建立刻度增加的动态表象,而动态的表象又有赖于直观的感受,因此从最直观的肢体语言到半抽象的角、最后到完全几何化的角,是一个递进的过程。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起来自然轻松、清楚。

醉翁亭记教学反思100字篇四

得知抽签的结果是《竹影》,我当时有点茫然,去年教七年级时教过一次,当时是怎么处理教材的,已记不大清楚了。这次,我再读教材,只觉文章内容太杂太散,要让学生感受和了解的情感点太多、知识点过深。

艺术,让我们成年人都仰之弥高的东西,怎么让学生去懂?

三读教材之时,文章第一人称“我”突然让我茅塞顿开,既然文章是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和心理去写的,我何不把这节课也设计成一节带领孩子们回忆童年、感悟童趣、体验成长的课!让孩子们在同伴的游戏中找趣,在已有的生活体验中悟理,让他们也像文中的“我”一样,在玩中学,在玩中与同伴对话,与“爸爸”对话,也与自己的童年交流,与艺术大师切磋。

因此,我把“赏读童趣”作为教学的重点,把“了解中国画”作为一个难点,把“感悟成长”作为拓展。在这节课中,我努力从三个“关注”去做。

一是关注现场生成。在赏读童趣环节中,学生关注的许多点都不在我的预设之中,但我没有刻意地把学生往我的“圈子”中引,而是把自己也当作学生的同龄人,和他们平等地交流,引导学生赏出文中的童真童趣。如一生找到画竹影时孩子们说的四句话,认为很有童趣,我除了评点这是一种语言之趣、场面之趣,马上想到让这个学生所在的小组四个人进行角色对话,读出孩子们叽叽喳喳议论的味道。在学生读得不够出色时,我及时进行了一人表演多个角色的范读。那一刻,我都觉得成了孩子。

二是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面对深奥的绘画艺术和大段大段的知识讲解,我去粗取精,抓关键词“画意”,找与之相对应的句子。学生在文中分别找到了“神气”“一种美的姿态,一种活的神气”来解释“画意”,就已经能证明他们理解了。如果过多解释,理论性太强,学生也觉枯燥无味,反而成了一节美术鉴赏课。事实证明,当我让学生在四幅图中找到中国画时,他们既找对了,也能说出理论根据,连中国画的竹与西洋画的竹的细微差别也没有说错,让我觉得这一环节的设计真的是事半功倍。

三是关注学生体验。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童年感受和经验,如讲自己平时的游戏;对照文中的“爸爸”说自己的生活启示。关注体验时又照顾到了个性差异,为学生提供多个体验角度,如赏析童趣的角度有三种以上,谈成长感悟的角度有四种以上。

但我总觉得这节课还没有发挥好,首先是我个人的素质有局限,临场激趣的能力不强,课堂气氛不活跃;其次是学生的体验还不充分,如“童趣”赏读点还可更多一点。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在赏读童趣这一环节中设计更充分的学生活动,在学生自主探究方面加强学法指导。

醉翁亭记教学反思100字篇五

我不惜用许多时间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经过:“中国共产党是1921年7月诞生的。当时,全国只有五十多个党员,有十二个代表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开会过了3天时,由于受到了敌人的注意,为了安全,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继续举行了2天的会议,正式成立了中国共产党。这就是‘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一句的来历。‘星火’是说火星,火小的意思,可毛泽东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时党的力量很小很小,比喻为‘星火’非常恰当。而‘航船’即指那只开会的游船,又指从此开始,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乘风破浪,胜利前进。”

学生恍然大悟。从语文的角度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有人问:“为什么党的生日是7月1日呢?”

“因为当时在延安确定党的生日时,参加第一次大会的代表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个人在,由于时间长了,两个人记不准确具体的日期,但确切知道是7月份,于是就确定为7月1日了。后来虽然根据资料考证出开会日期是7月23日,但并没有改过来,就以7月1日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纪念日了。”

现在,又回过头来讲题目,“‘中华少年’与‘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有关系吗?”

在老师指导下,大部分学生明白了:中华少年即可指的是我们新一代的少年儿童,又可指我们的祖国。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几十年,还是和少年一样充满生机。同时说明我们的祖国发展前程光明,一定会蒸蒸日上。

一个问题,竟然引出了这样一段学习经过。可见教学素材随时都会出现,如果我们教师用心留意,注意学生的课堂发言和提问,适当加以利用引导,肯定会上出学生欢迎,自己得意的生动之课。

醉翁亭记教学反思100字篇六

寓言、童话是孩子们所喜欢的。课文《我要的是葫芦》让小朋友初步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相互有联系的。这篇课文还有一些好的词语描写,可作为写话的示范。

一、好句子、好词语积累。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抓住句子中“细”“满””、“绿”“几朵”“雪白”词语,让学生想象描写的景象,体会加上这些词语把葫芦藤的形状、叶子的茂盛、花的颜色、大小都描绘了出来。为写话中加修饰词语作一个准备。不足的是在指导阅读时,什么读出来比较平淡,没有引导生对重点词的指导读。

二、充分发挥学生质疑的能力。

弄清这篇课文,主要是弄清两个问题:1、种葫芦的很喜欢葫芦,2、为什么种葫芦的那么喜欢葫芦,最后葫芦还是一个个落了。

在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上,我都是让学生在读中,自己提出来。第一个问题的引出,我以让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提问:读后你知道了什么?生通过自己阅读,能自己想到:种葫芦的人喜欢葫;我再顺式让学生找出从哪句话可以看出他很喜欢葫芦,再抓词语“每天”“看几次”“越看越喜欢”来领会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喜爱。整个过过程教师只是起一个引导,启发的角色,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体会,充分发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自然段学完后,导出最后一个自然段“葫芦都落了。”让学生谈谈听到这个消息,有什么问题。生提出了“葫芦为什么都落了”等问题,师再引入“种葫芦的人喜欢葫芦吗?为什么他那么喜欢葫,那他在做什么呢?”通过师生质疑,引出第二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2、3自然段的学习。

三、读、画、说结合

在探究葫芦落的原因中,我通过让学生读,在读中画出种葫芦人的想、说的句子,分析种葫芦人的心理,找到葫芦掉落的原因是因为种葫芦的无知与不听劝告,蚜虫吃光了叶子,最后葫芦就落了。以抓重点词来理解,指导朗读,如“自言自语”说话就要小声,在读这句话时要想象自己这时就在跟自己说,“快”邻居的劝告很急,“奇怪”种葫的人无知又不听劝告的语气等。不足,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了不同的语气,但在读时的语气还没表达出来,主要是重点词的读的引导还不够。

教完这节课,我最深的感触就是要引导学生读好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的语言,揣摩文字背后的东西,让学生产生怦然心跳的感觉,使其意皆若出于我之心,使其言皆若出于我之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读起来自然就水到渠成,也能读得有滋有味。

醉翁亭记教学反思100字篇七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西北部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大量文物的藏金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本文结构清晰,叙述具体,文字浅显。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已掌握了一点读书方法和学习方法,如:抓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读中感知,读中悟情,读中领悟写作法等。预习时,学生已经认识了生字,通读了课文,并在再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又让学生默读了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介绍了莫高窟的什么?引导学生认真、扎实地经历“初读”的过程。再加上将利用图片文字资源,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了起来,想象力较丰富,但思维的深刻性、语言的表达上有所欠缺。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充分自主探究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引导学生感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课文重点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藏有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生动展示在我们面前。在文本对话的教学过程中,我重点进行了以下语言文字训练:

(一)、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我首先回顾了一下这一单元前面的几篇课文,接着引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去祖国西北部的敦煌市游览举世闻名的莫高窟。紧接着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老师要去莫高窟参观,作为小导游的你会为老师推荐哪些景点呢?学生很容易找出了课文重点介绍了的敦煌莫高窟的三方面:彩塑、壁画和藏经洞。这样文章的结构就很清晰了。在概括段意时我主要教学生采用两种概括方法:

1、用课文中的语句来概括。

2、 借用课文中的关键词,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

当然,这两种方法应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初读感知”的过程中巧妙地渗透。如,先让学生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然后再进行第二步。这样既巩固了第一种学法,又适当提高了要求,渗透了第二种学法。以后在归纳段意时,学生自然就会运用这两种方法,使概括段意的训练扎实、到位、有效。可惜的是,我虽然让学生练说了,却没有抓住时机在黑板上简单写一写,也是这一课的一个遗憾。

(二)、训练学生读写能力

读写结合一直是我们语文课堂的一个目标。这篇课文中有个很好的训练点:

“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我设计的要求是:如果飞天来到我们身边,她会做些什么?

我的设计意图是想贴近学生现实,学生能更有体会,写得更好,可是实施下来却不如人意。课后听课老师给了很多建议,我也反思了很多。这个问题的提出首先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其次学生针对自己的生活:凝神思考、追逐打闹……缺乏一些美感;其次问题设计要求不明确,学生更多关注的是句式:“有的……;有的……”,而忽视了文中四字词语的美。

综观本次教学过程,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学习了课文内容,但学习得还不够深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结构是相似的,我在引导学生学习了第二自然段后总结了学法,提出自学步骤,让学生自学讨论,在交流时我再作适当地引导。但是自主合作的步骤出示了,但要求还不明确、清晰。其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语言文字的工具性体现得不够。课堂上的朗读激发不起他们的朗读激情,学生读得比较乏味。而这时我非但没能用慷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反而被他们的情绪所感染,每一次的指名朗读都是草草收兵。就算是飞天的那部分积累语言,学生也会背了,但感情地激发还不到位。这节课还是有很多遗憾。

总之,语文课无论怎样都不能忘了语言文字的训练,要上出语文味,适时预设训练重点,不断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率。

推荐访问:反思 教学 最新 最新醉翁亭记教学反思100字(七篇) 最新醉翁亭记教学反思100字(七篇) 醉翁亭记教学反思简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