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执行力建设与学校文化的提升

时间:2022-10-20 15:55: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学校的持续发展需要制度创新、组织变革和员工参与,尤其应以形成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加强学科建设、优化课堂、提升教育效能等教学执行力建设,践行专业发展、课堂优化、文化引领的办学路径,提高学校文化张力,使之内化到广大师生的血液与灵魂中,继而逐步演化形成学校精神。

[关键词]教学执行力 学校文化 学校精神

[作者简介]吕京(1971- ),男,华东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绵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比较教育学。(上海 200062)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20-0032-02

实践表明,制度创新、组织变革以及员工参与的管理模式可使学校发展再现生机。现代学校管理应以形成学校的核心价值观——独特的学校文化和学校精神为目标,践行专业发展、课堂优化、文化引领的办学路径。

一、动态宏观的教育理念

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学的自主性、开放性、创造性不断增强。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将是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我们必须改变仅从狭义的教育质量来衡量一个学科的教学水平与教师的专业水平,而应该从宏观的教育质量即学科建设的角度来审视,建设一支适应新课程教育要求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从而使学校获得经久不衰、富于创新的持久发展力。

(一)教学反思,提升教师专业品质

从学习型组织的建设着眼,学校提出教学反思策略,引导教师全面审视和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坚持学习、思考、实践之后的反复论证与提升。以教师教学“个案分析”和撰写“教育随笔”为切入口,引导教师对日常教学进行反思与研讨。教学个案是一个牵涉教学设计、实施、反思等环节的案例。“个案”与“随笔”的实践实际上强调了一个思考的过程,一个教师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在不断地反思中寻找一种最适合的教学模式,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水准和专业精神。例如,绵阳师范学院以“走进科技城——绵州大讲堂”为平台,通过邀请专家来校讲学、校本高学历培训、外出挂职锻炼等“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打开了教师的教育视野,实现了从专科到本科教学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二)校本教研、课程建设、教育评价,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校本教研的本质是引导教师进行集体互助行为的跟进,引导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专家型转变。通过开展以团体学习来实现共同教育愿景的主题教研活动和将团体学习统一到教学实践中的有效备课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科水平,培育学科特色,增强学科教学能力,优化学科文化建设。

课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有效载体,学校着力于把课程建设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有机结合,致力于研发适应时代需要,符合学校特点、学生个性和社会特征的校本课程,建立申报、编制、实施、审议和评估的校本课程规范。同时,结合学生社团活动进入课堂,为每个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综合实践知识的机会,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教育评价从整体上调节、控制着学科建设,保证学科建设向预定目标前进。从质与量上整合学科团队建设,量化考核(具体包括常规管理工作、学科质量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本课程开发等四部分)。质的评价从学科特色建设入手,根据年初规划、过程推进和年终总结,由专家组进行评估,确保学科建设的正确方向,提升学科的持久发展力。

二、课堂教学改革

(一)课堂重建

“学校改革倘若不以课堂改革为中心,就不可能有丰硕的成果。”新课程提出了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其中“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因此,课堂不只是教师的舞台,而且是师生互动的场所;课堂不只是训练学生的营地,而且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书院,而且是学生学会合作探究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学行为模式化的车间,而是学与教的智慧充分体现的场所。

(二)课堂优化

英国教育家亚瑟·威廉·罗素(Arthur William Russel)把教师分成平庸、较好、优秀、伟大四个等级。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从专业的视角讨论教学,对课堂教学进行分析是促进教学变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是艺术化、个性化的东西,面对复杂的课堂教学,我们必须明确听评课的目的是改进教学、主体是教师、重点是学生的有效学习。从某种程度来说,课堂教学的重建、教学的优化是学校专业精神的集中表现。

三、组织文化变革

学校组织变革是学校管理体制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学校机制正常运作、教育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条件。正如迈克尔·富兰所言,我们正处于一种教育改革运动中,而这场运动的趋向是我们从未遇见过的。这一次的改革努力更为综合并得到更多资源的支持和后续行动的跟进。

(一)变革的基础是组织机构变革

管理学家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认为,“有效开发社会资源的第一个条件是有效的组织机构”。在传统课程体系下,学校完全受制于上级教育行政机关,办学的自主性严重缺失。科层式的行政管理模式也难以适应学校的发展需要。因此,一些学校开始借鉴企业管理理念,强调成员之间的协作,重视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对教育要求的提高,学校组织机构日趋增多,分工也越来越具体。同时,由于机构繁多,整个管理组织貌似严密,工作很细,但实际上反应迟缓,存在德与教分离、教与管分割、教育与服务脱节等问题。

(二)变革的方向是提高课程领导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课程领导逐渐成为课程发展和学校组织变革的“同心轴”。课程领导是课程实践的一种方式,是指引、统领课程改革、课程开发、课程实验和课程评价等活动的行为总称。实施课程领导,从“管理”到“领导”,不是简单的词语替换,而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其中学校是课程实施的主体,课程领导无疑对学校组织机构的愿景、功能以及文化都提出了要求。因此,学校变革组织机构应从课程领导的内涵出发,既符合科学管理的要求,又充分体现对学校课程的领导,符合教育规律,追求教育的本源价值,使学校的课程改革具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四、教学文化建设

教学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它渗透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规范和成员的思想意识中,对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也是学校质量管理行为对全校各项工作影响的结果。目前,国内很多学校都在采用各种措施加强教学质量的保障力度,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但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并不是单纯靠一些硬性措施的实施就能一劳永逸的。要想从根本上使质量行为成为员工的自发行为,使员工自觉遵从质量规则,持续不断地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学校的教学文化建设。它包括质量价值观、质量精神、质量目标和质量形象等方面内容。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生存的依托,教学文化就是学校质量管理活动的基础。首先,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实施的保证。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要求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共同促进质量的改进。教学文化建设能使质量思想深入全体人员的心里,潜移默化地提高人员的素质。其次,能帮助学校树立正确的质量价值取向。质量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学校所采取的质量保证行为。教学文化建设能使学校在众多的质量价值观面前分清是非,选择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质量价值取向。质量文化一旦形成,就成为全体成员的共同理念和思想定式,对全体成员的质量行为具有制约的作用。同时,已有的质量文化还能对新成员产生影响,使其接受现存的质量观,从而能尽快地融入组织,成为其中一员。

五、学校文化的道德引领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子对生活的实用主义态度和对学习的强调,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世界观。按照孔子的说法,学习主要不是为了职业目的,它的功能在于品格训练:通过学习变得忠诚、无私。如果一个人学习只是为了自己那是不够的,一个具有伦理品性的人还必须实践所学。一方面,要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另一方面,也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习首先是为了成为正直、道德的人,应当具有仁慈、责任、智慧、勇敢和可靠等品质。学习者必须将智慧、人性、勇气与学习联系起来,此后才能做到服务他人。孔子认为,服务国家是学者的道德义务,这种要求从自身开始,然后扩展到国家。萨乔万尼认为,基于传统领导理论的教育实践只能使学校取得中等程度的成功,这样的领导不能使学校走向卓越。霍金森遵循西方的传统,提出了一种以价值为基础的领导理论。他的价值领导理论更多地与动机、态度和意愿相关联,其理论在“公正”和“善”之间进行了本体论上的区分。价值领导的倡导者倾向于把学校和其他类型的现代组织相区别。他认为,学校是独一无二的实体,应该强调学校生活的人文性。霍金森把教育领导看做是一种道德艺术,以中国人的视角看,它是一种实践中的道德艺术。道德领导的建构在中国的智识传统中有坚实的基础,这些旧的价值在遇到新需要时就会有所复苏。

六、文化张力与学校精神

精神文化处于学校文化的最高层面,是学校文化的根本。环境、活动、制度、管理是学校精神的外显,是教育文化的张力所在。建设山水相依、景人相融的学校文化,不仅使学校环境呈现生态、自然的迷人景象,而且使师生在工作、学习、生活的空间中感染博雅、典学的人文气息。例如,绵阳师范学院有着深厚而丰富的文化积淀,“厚德、博学、笃行、弘毅”的校训是学校精神的核心和灵魂;“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体,干部当好后勤兵和服务员,全心全意为学校谋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是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名校”是学校的办学思路;“弘文励教、止于至善”是教风;“学思并重、知行合一”是学风;“分层管理、逐级负责、信息反馈、责任追究”是管理模式。对这些内涵的解读、体验和实践,就能演绎为当代绵阳师院人的共同准则与价值追求。在学校文化、学校精神的提炼过程中,教师们体验合作的力量,在课堂实践中体会“求是、求真”的含义,在日常教育中感受教育的真谛和“拼搏”的价值,从而领悟“人人都是绵阳师院品牌的创立者、个个都是绵阳师院形象的代表者”的使命力量,领悟“以人为本”“读书、做人”的深刻意义,领悟“读书即生活、教育即创造”的内涵。学校在充分挖掘深厚文化积淀和丰富人文资源的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一体两翼”的育人理念。这种理念是在整合学校文化教育资源的前提下,以传承与创新文化为主线,以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与内涵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文化德育功能的一种教育理念、教育策略和德育架构。

[参考文献]

[1]李培明.教学领导力与学校精神的提升[J].中国教师,2008(2).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钟启泉.对话教育——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加拿大)迈克尔·富兰.教育变革新意义[M].赵中建,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5]邱文教.教学质量文化建设探讨[J].教育评论,2007(5).

[6]黄锦樟.中国文化与学校道德领导[J].中国德育,2007(6).

推荐访问:新课程 执行力 提升 学校 教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