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平台在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2 14:0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教学平台被越来越多的用于高校辅助教学。阐述了《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教学平台的功能及其应用效果,以供参考。

关键词 植物化学保护;网络教学平台;功能;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2)17-0336-0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学习与交流的平台,而基于Internet的网络教学平台也被许多高校所采用[1]。由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不受时空的限制,学生可在课余时间自由登陆,快速获取大量与课程相关的信息,并与教师开展互动式学习与交流,因而可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方便、开放的学习环境[2]。

《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是植物保护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主要讲授应用化学农药防治植物病害、虫害、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的原理与方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类农药的理化性质、毒理、毒力、药效和加工配制,以及合理使用农药的基本知识,以便在生产上能够正确使用农药,有效防治病、虫、草害,并能根据生产需要,独立进行农药科学试验,为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服务。教学中要重点介绍植物化学保护的发展状况、基本概念、农药的剂型与使用方法、各类农药的相关知识以及农药对环境及非靶标生物的影响等,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农药加工的必要性、加工的方式以及加工中所需的各种助剂,掌握各种剂型的组成、特点以及使用方法,弄清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多种类型农药的毒杀原理及其种类特点、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客观地看待农药对环境以及非靶标生物的影响等,树立“综合防治,化防为辅”的理念,内容包含有许多复杂的结构式、反应方程及作用原理图。系统性强,学习内容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化学、植物学、昆虫学、植物病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土壤学等多门学科的内容[3]。而随着课时的不断压缩,仅靠课堂教学很难将全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课堂教授的内容也很难在课堂上被消化吸收,因此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开通了本课程的网络辅助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其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1 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

该教学平台包括教师与学生2个登陆口。教师的界面中包括主讲课程、日程安排、教学邮箱、通知公告、问卷调查、网上讨论、个人资源、教学博客、教师信息、开课任务申请等模块。而所讲授的每门课程中相对应的设置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师信息、教学材料、课程通知、答疑讨论、课程问卷、教学邮箱、教学笔记、个人资源、研究型教学、课程作业、试题试卷库、在线测试及课程管理等子模块。这些内容中的绝大多数在学生的界面中也具备,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平台,学生通过该平台能够了解课程的简介,熟悉教学大纲,了解教师的具体信息,查看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参考书目、相关影音图片等多种教学材料,完成课后作业,实现与教师的互动答疑等。

2 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效果

2.1 实现了对学生的辅助教学

《植物化学保护》课程的内容多、覆盖面广,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很难将其讲全、讲透、讲深,而且教授时,学生要么疲于记笔记,不能用心听讲,不能领会讲授的内容,要么只听不记或记不全,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该课程还拥有32学时的实验课,由于时间的限制教师不能更深的讲解实验的原理及背景。因此,非常需要通过课后的学习来巩固和加强。而网络教学平台中不仅有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教案等介绍课程总体内容的部分,而且还有每章节的多媒体课件、病虫草害电子标本、各种农药的详细资料、每个实验的原理及详细的解说、主要的参考文献以及与该课程有关的链接等许多辅助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网上学习资源,使学生能够从中获得在课堂上难以接触到的内容,有利于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完整理解,是课堂教学很好的补充。自开通以来受到学生普遍的欢迎,利用率很高。从学习效果上看,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结课后一年调查结果显示有效利用网络辅助平台教学的学生对植物化学保护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那些利用少的学生。教学实践进一步证明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突破高校传统教学以“课堂、课本、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使学习方式更具个性化,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认知速度和学习效率[4]。

2.2 实现了网上批改作业与答疑

在传统的《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教学中,虽然也有课外作业与答疑,但作业部分常以纸质的形式完成,而且随着教师科研及其他教学任务的加重,布置课外作业频度越来越少,往往流于形式。同样,答疑部分也仅限于课间休息时间,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而网络教学平台的开通,提供了一个非常便捷、且不受时空限制的作业提交及答疑通道,省去了手写环节,节约了纸张,节省了时间。当每一章节结束后,教师都会向同学们布置作业,要求他们在充分掌握本章节主要知识点的同时,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实际写出学习心得。通过近2年的运行,效果良好。一方面通过作业督促学生进行课后学习,使他们在学习后尽快掌握本章节的主要内容,从而改变了学后丢一边、考前猛突击的不良学习方式,大幅度提高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因其批阅时的便捷性及成绩的自动统计与排序,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倍受教师的欢迎。在答疑环节,学生充分利用该环节专用模块的功能,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则予以回复。由于回复时教师所做出的回答结合了资料的查询与更为深入的思考,而且还能够提供一些数码图片、电子参考资料等,使得答疑的效果明显好于面对面的交流,给学生解惑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水平。

2.3 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植物化学保护》课堂教学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无论是板书式教学方式还是多媒体教学方式,都离不开这一点。尽管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引入了探究式、引导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都未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格局,而网络平台辅助教学改变了这一格局。随着网络技术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他们喜欢上网,喜欢通过网络获取知识,而网络教学平台的推出迎合了这一心理要求。因此,同翻阅图书资料相比,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一学习方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实现了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学习的效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2.4 实现了成绩考核方式的转变

一直以来,《植物化学保护》课程多采用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考勤成绩的考核模式,三者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分别为70%、20%和10%。由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重过高,学生往往更加重视结果(成绩)的获得,而忽视学习的过程,为考试而学习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学生课后很少复习,而采取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的方式,考试后却一问三不知。结合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利用,应合理调整了三者的比例,大幅度降低了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而提高了平时成绩的比重,三者比例变为50%、40%和10%。平时成绩权重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学生完成网络作业的质量和参与答疑讨论的热情上,引导同学们更多的重视课后的学习、问题的思考以及知识的巩固上,减轻了学生所背负的考试压力,可谓一举两得。

3 结语

通过2年的探索,在《植物化学保护》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方面走出了一条路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仍需进一步完善,结合国内外植物化学保护领域的发展动态,适时补充新的内容,增加更多可供学生利用的教学资源,开发出适宜网络操作的趣味性学习材料,以使本平台更加完善。

4 参考文献

[1] 杜海艳,司玲玲,王亚楠.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现状与应用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8):207-208.

[2] 孙茜,孙晓婷.《基础护理学》网络教学平台在教学中应用与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7):245-246.

[3] 罗兰.《植物化学保护》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科技信息,2010(13):14,38.

[4] 马海英,瞿德,胡军,等.《组织学与胚胎学》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及教学改革尝试[J].解剖科学进展,2011,17(4):416-418.

推荐访问:植物 化学 课程 保护 教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