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篇】

时间:2022-12-17 15:35:01 来源:网友投稿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四册P18-19例4、例5及P20练习四(2、3、4、)  教材分析: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除法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篇】,供大家参考。

《除法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篇】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四册P18-19例4、例5及P20练习四(2、3、4、)

  教材分析: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在编排时从分东西引入,通过分东西使学生初步领会除法的实际意义。例1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些实物,借助同样多,明确“*均分”的含义。例2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均分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均分”的"含义。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读、写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义。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均分”,在“做一做”和练习十二中,多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连一连,再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说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均分”的过程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2、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 3、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和对除法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均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水果图片若干,纸袋若干。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一、理解*均分

  把8个圆片*均分成2份,你会分吗?

  ⑴动手分一分

  ⑵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⑶汇报演示(课件展示)

  生1:我是这样分的,3个一份,正好两份。

  生2:我是2个2个分,先左边4个,再右边4个。

  生3:我是2个2个分,先左边2个,再右边2个,直到分完。 生4:我是1个1个分,先左边1个,再右边1个,直到分完。 ??

  ⑷小结:刚才小朋友对8个圆片进行*均分,有的是4个4个分,有的是2个2个分,有的是1个1个分,但不管怎么分,都是把8个圆片*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4个,那就是*均分。

  二、除法的初步认识

  1、把12个圆片*均分,你想怎么分就怎么分,你会分吗?

  ⑴独立动手分一分

  ⑵同桌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⑶汇报交流:出现多种情况(略)

  学生汇报分的过程和结果,教师同时继续演示课件

  2、介绍除法的书写来源

  “*均分”在数学中也可以用一种计算方法来表示——除法,除法的符号是除号,除号怎么写呢?(师生交流书写)“*均分”该怎样用除法来表示呢?

  3、除法的含义

  选择其中情况一种来讲

  如:○○○○○○○○○○○○

  师:这幅图是把多少个圆片*均分?*均分成多少份?每份是多少个? 生:把12个圆片*均分成4份,每份3个

  (指多名学生说图意)

  师:刚才说的图意怎样用除法算式表示呢?

  生1 :12÷4=3

  生2:还可以列成12÷3=4

  师:先来看第一个算式,12÷4=3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说图意)

  师:那12÷3=4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沉默)

  师:(引导)分几个圆片?每份

  几个?正好分成多少份?

  生:(说含义)

  4、理解除号的意义。

  追问,还有谁会列除法算式,你们怎么知道的?

  在学习的道路上,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根据同学们的发言,你有什么疑问。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贵有疑,有疑问、有思考,你就会有进步??)

  (除号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除法来计算?)

  介绍除号的写法:

  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展开想象,你怎么理解并记住这个符号就是除号?(一条横线可以看做是把物体进行*均分,上下两个一模一样的圆点可以看做是每份分得同样多。)

  5、介绍除法算式的写法、读法

  我们把要分的苹果的总数6写在除号的前面;*均分的份数写在除号的后面;每份分得结果写在等号的后面。

  不看图,你能说说6÷2=3,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把6*均分成2份,每份是3.)

  这个算式读作:6除以2等于3。

  6、小结:把总数进行*均分,可以用除法表示,对一幅图,就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除法算式。

  7、给其余几幅图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8、质疑:看书上例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9、基本练习:

  书上的“做一做”---- 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1)明确要求:让学生把18块饼干*均分成三人(2人)(6人),每人分几块?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不看图说说每个除法算式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略) 1、先摆一摆,再写出算式.

  (1)12根小棒,每2根一份,能分成几份?

  12÷□=□

  (2)12根小棒,每6根一份,能分成几份?

  __________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订正时让学生说说分的过程和结果.也可以把1、2题进行对比,让学生知道虽然都是12根小棒,因为第1题是每2根1份,第2题是每6根1份,所以分的份数也不同

  2、补充练习

  教师把10本作业本*均分给2名同学,每名同学分得几本? 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说说如何列式和算式中各数所表示的意义。

  四、归纳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分东西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板书:除法的初步认识)知道了把一些东西*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做。

  教学反思:

  ㈠效果分析

  这是一节研讨课,也是一节尝试课,曾在多个班级试教过,尝试着把包含除和等分除合并在一堂课上,主要观点是:不区分两种分法,认为“不管怎么分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都是*均分”,能看图列出两道相应的除法算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2

  认识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以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然很重要。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学生通过*均分的活动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后,再从*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并让学生经历这一抽象过程,从中体会并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它既是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也是以后解决除法实际问题的主要基础,因此我在讲授时注意以下几点:

  1、通过认真观察幻灯片和图画,要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均分的活动(实物操作或表象操作)——除法算式”这一抽象过程,从而体会除法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地分”或“*均分成几份”,都可以用除法计算,再介绍除号、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本课上完后,虽然学生能正确地列出算式,但有相当部分的学生不理解其含义。

  2、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并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我多次给学生积级的情感支持,让学生体验到掌握一种新方法的快乐。

  3、充分利用学生已学的知识,鼓励学生进行使用除法的活动和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强化练习。

  4、运用所学的有关除法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理解和巩固除法知识,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和兴趣味。

  5、要充分了解和照顾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有针对性地强化练习,以利以后的学习,为今后理一步学习有关除法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年级的学生,喜欢动手是他们的天性。本节课,我们在“分一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注重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节课教师不仅教给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更注重了让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每一节课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必需长期进行的。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3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建议中提到:让学生摆学具、看演示分的过程等活动,充分感知“*均分”与除法的关系,真正把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落到实处。

  这部分内容的的教学任务很重,和乘法、*均分都有一定的关联。因此,我在教学中把学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本节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生的自学来激活学生的内驱力。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为此安排了几个层次教学:(1)由同样多引出*均分。这一层次安排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个桃子*均放在4个盘子中,每盘放2个。通过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均分”。(2)用“*均分”指导操作,让学生把6个苹果*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3)把“*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解决了“*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6个苹果*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4)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

  课后,带给我的反思是很多的,其中最主要是: 请相信学生能行!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4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又是学习除法的`基础中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开始学习除法的启蒙阶段。本课是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最后一课时,教学目标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继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在教学时安排了以下几个层次的教学,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1)分一分,说一说,引入除法算式。

  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参与帮助小熊猫分竹子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主动建构知识,要求学生用自己的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并且用自己的话给同桌说一说,怎么分的,然后问学生向这种*均分的问题能不能直接用一种方法来计算呢?之后,板书课题“除法”。

  这样做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在操作中探索了规律,理解了除法的含义,充分为学生提供体验经历探索的过程,并敢于把自己想法、做法展示给大家。同时也了解了学习除法的重要作用。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与写法。

  在*均分后,启发学生列出除法算式,介绍除号,交给学生除号的写法要求:先写中间的横线,再在上下面各画一点,两点要圆并且对齐。之后让大家共同举手来写一写,这样有利于规范学生的书写。然后启发学生说出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把算式读出来。

  学生在根据例5独立写除法算式的过程中,再一次熟悉了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加深了对除法的认识。

  (3)、联系生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我们从自己的身边找一找数学,用我们学过的除法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吧!快动脑筋想一想,看谁能先举出例子来?我要求学生动脑筋思考,并举出例子,让自己的同桌来解决问题。课堂中,我发现多数学生不知道如何是好,我适时点拨,让学生们比较这几天所学的除法问题和它的不同之处,让学生明白“*均分”的问题就是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这时不少学生举起了手,我让几个学生示范以后,大部分学生都明白了,也纷纷举手。然后,学生们同桌合作,举出了不少问题,并耐心的解决了它。这个环节的设计有助于帮助学生从身边去发现除法问题,不仅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了除法,也培养了学生同桌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更激起了学生学习除法的兴趣。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完成的还不错,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继续努力,多鼓励学生,多肯定学生,还学生们一片天空,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更加认真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5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学习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科书第18页的例题4。 设计理念: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均分的实践经验。因此,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均分的表象,成为本节课的重点,亦是关键所在。在备课时抓住这一关键,从以下几方面来设计教案。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材因篇幅的限制,提供给学生感知的背景材料极其有限,且信息都处于“静止、储存”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感知和抽象概括。因此,在研究教材、学生的知识、技能、心理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发掘教材潜在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经教学法的加工,营造情境氛围。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体验,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自主能动地探索,实现数学的再创造。课一开始,通过创设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童话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重视操作,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多次让学生进行操作。把*均分物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材料。教学一开始,就是学生的操作:把12个竹笋分给4只小熊该怎样分?在这里,未做任何提示,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认识水*去分,再要根据分的结果写出算式,并学习算式表式的含义。接下来让学生再把12个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在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和结果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均分的含义,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及含义。 3.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把提高与发展每个学生作为素质教育的落脚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实际水*基础上主动、充分地发展、提高。在设计活动时,人人动手分学具;在相互交流中,体会多种分法的共同性——每份分得同样多。无论是一个一个地分,还是用除法计算,都给予积极的肯定,并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师生能共同体验成功以及成功带来的喜悦。

  教材分析:

  在这课之前,通过分东西,学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等分活动,学生还不知道

  除法的情况下,从生活经验出发,在操作水*或表象水*上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学生从中积累了一定的*均分的经验。从本节开始,学生要认识除法。除法的本质就是*均分。这个认识过程就是如何把*均分的操作过程及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的数学化过程。因此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分竹笋”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均分的具体过程。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学生通过前几节课大量的等分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等分的含义也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用除法表示等分过程,学生应该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本课在等分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概括,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教法和学法:新课标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参与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水*和情感态度,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作用。”因此,在本节课中,在教法和学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1、 教师着重为学生创设情境,并适时点拨,要敢于放手,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 学生重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习方法、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l.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过程与方法

  经历除法含义与除法算式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动手分竹笋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陶冶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操。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除法的概念,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动物国宝是什么吗?对,是大熊猫。今天熊猫盼盼邀请了几位小伙伴来家里做客,妈妈为她们准备了12个竹笋。

  课件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盘子。

  师:如果盼盼想把这些竹笋*均分给大家,应该怎样分,你愿意帮助盼盼招待小伙伴吗?

  二、动手操作,明确含义

  1、动手操作,激活经验

  师:用你们手中的学具代替竹笋,动手分一分。

  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3)个竹笋。

  2、直观展示,形成表象

  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说说你分的是什么,怎么分的,结果怎样? 课件呈现结果图。

  3、语言表述,明确含义

  师:结合操作过程,你能说说这幅图表示的含义吗?

  生:把12个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设计意图:利用手动的生活情境,设置问题引发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均分的意识。通过直观图,使学生建立*均分的统一表象,温故知新,结合图对*均分竹笋的活动进行语言表述,为

  学生建立除法概念做好准备。】

  三、自主尝试,突出含义

  1、自主尝试,算式表征

  师:你能把“12个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这件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大胆尝试,师巡视指导发现典型案例。

  2、展示交流,突出含义

  师:将你在吗创作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12:3 3 3 312〈4---3 12-3-3-3-3=0 3+3+3+3=12 12÷4=3

  观察同学们创造的算式,虽然形式不同,但表示同样的含义,都是“把12个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设计意图:通过让每个学生进行算式的表征再创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在不断的交流比较中,突出算式表达的含义。】

  四、建立概念,学习除法

  1、激发需求,认识除法

  师:刚才大家写的算式各式各样,像这样把一些物品*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均分。在数学上统一用除法来表示。(板书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

  师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上下两点要对齐。

  2、渗透文化,深化含义

  课件出示: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在他的《代数》,第一次用“÷”表示除法。“÷”用一天横线把两个小圆点分开,表示*均分的意思。

  3、写出算式,体会关系

  教师:“把12个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这道题可以写成 板书:12÷4=3;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谁来说说这个算式中的12、4、3分别表示什么?

  这个算式表示的含义是什么?(表示把12*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除法的建构过程,感受学习除法的价值。通过明确

  算式中的数与*均分的对应关系,强化对除法含义的理解。通过相关数学文化的渗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增强学习除法的兴趣。】

  4、及时巩固,灵活运用

  出示课件:(1)“把12个竹笋*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2)“把12个竹笋*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师归纳小结:数学中*均分的问题就有用除法来解决,上面的这3个算式中12我们称为总数,*均分成的4、3、2份是份数,每盘放的个数叫每份数。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均分的基础上,提供“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领悟除法意义。】

  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1、课件出示P13页“做一做”, 自己读题,理解题意:“把15条鱼*均放在5个盘里,每个盘里放()条。”

  请同学们动手分一分,写出算式。

  你能说出15÷5=3表示的含义吗?

  你能再说一件事,也可以用15÷5=3表示吗?

  2、课件出示练习三的第2题。

  提问:每只小熊分的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均分成2份)谁会列算式?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4.完成教科书练习三的第3题。

  让学生讨论后写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了解除法的意义,巩固对除法算式的认识。

  5、说一说:你能说出生活中*均分的事例,列出除法算式吗?

  6、出示课件:考考你

  □+□+□+□=8 □=?12=○+○+○ ○=?

  四、总结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6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学习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科书第18页的例题4。

  设计理念: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均分的实践经验。因此,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均分的表象,成为本节课的重点,亦是关键所在。在备课时抓住这一关键,从以下几方面来设计教案。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材因篇幅的限制,提供给学生感知的背景材料极其有限,且信息都处于“静止、储存”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感知和抽象概括。因此,在研究教材、学生的知识、技能、心理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发掘教材潜在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经教学法的加工,营造情境氛围。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体验,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自主能动地探索,实现数学的再创造。课一开始,通过创设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童话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重视操作,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多次让学生进行操作。把*均分物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材料。教学一开始,就是学生的操作:把12个竹笋分给4只小熊该怎样分?在这里,未做任何提示,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认识水*去分,再要根据分的结果写出算式,并学习算式表式的含义。接下来让学生再把12个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在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和结果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均分的含义,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及含义。

  3.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把提高与发展每个学生作为素质教育的落脚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实际水*基础上主动、充分地发展、提高。在设计活动时,人人动手分学具;在相互交流中,体会多种分法的共同性——每份分得同样多。无论是一个一个地分,还是用除法计算,都给予积极的肯定,并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师生能共同体验成功以及成功带来的喜悦。

  教材分析:

  在这课之前,通过分东西,学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等分活动,学生还不知道

  除法的情况下,从生活经验出发,在操作水*或表象水*上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学生从中积累了一定的*均分的经验。从本节开始,学生要认识除法。除法的本质就是*均分。这个认识过程就是如何把*均分的操作过程及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的数学化过程。因此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分竹笋”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均分的具体过程。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学生通过前几节课大量的等分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等分的含义也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用除法表示等分过程,学生应该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本课在等分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概括,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教法和学法:新课标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参与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水*和情感态度,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作用。”因此,在本节课中,在教法和学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1、 教师着重为学生创设情境,并适时点拨,要敢于放手,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学生重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习方法、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l.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过程与方法

  经历除法含义与除法算式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动手分竹笋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陶冶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操。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除法的概念,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动物国宝是什么吗?对,是大熊猫。今天熊猫盼盼邀请了几位小伙伴来家里做客,妈妈为她们准备了12个竹笋。

  课件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盘子。

  师:如果盼盼想把这些竹笋*均分给大家,应该怎样分,你愿意帮助盼盼招待小伙伴吗?

  二、动手操作,明确含义

  1、动手操作,激活经验

  师:用你们手中的学具代替竹笋,动手分一分。

  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3)个竹笋。

  2、直观展示,形成表象

  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说说你分的是什么,怎么分的,结果怎样? 课件呈现结果图。

  3、语言表述,明确含义

  师:结合操作过程,你能说说这幅图表示的含义吗?

  生:把12个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设计意图:利用手动的生活情境,设置问题引发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均分的意识。通过直观图,使学生建立*均分的统一表象,温故知新,结合图对*均分竹笋的活动进行语言表述,为

  学生建立除法概念做好准备。】

  三、自主尝试,突出含义

  1、自主尝试,算式表征

  师:你能把“12个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这件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大胆尝试,师巡视指导发现典型案例。

  2、展示交流,突出含义

  师:将你在吗创作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12:3 3 3 312〈4---3 12-3-3-3-3=0 3+3+3+3=12 12÷4=3

  观察同学们创造的算式,虽然形式不同,但表示同样的含义,都是“把12个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设计意图:通过让每个学生进行算式的表征再创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在不断的交流比较中,突出算式表达的含义。】

  四、建立概念,学习除法

  1、激发需求,认识除法

  师:刚才大家写的算式各式各样,像这样把一些物品*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均分。在数学上统一用除法来表示。(板书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

  师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上下两点要对齐。

  2、渗透文化,深化含义

  课件出示: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在他的《代数》,第一次用“÷”表示除法。“÷”用一天横线把两个小圆点分开,表示*均分的意思。

  3、写出算式,体会关系

  教师:“把12个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这道题可以写成 板书:12÷4=3;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谁来说说这个算式中的12、4、3分别表示什么?

  这个算式表示的含义是什么?(表示把12*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除法的建构过程,感受学习除法的价值。通过明确

  算式中的数与*均分的对应关系,强化对除法含义的理解。通过相关数学文化的渗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增强学习除法的兴趣。】

  4、及时巩固,灵活运用

  出示课件:(1)“把12个竹笋*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2)“把12个竹笋*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师归纳小结:数学中*均分的问题就有用除法来解决,上面的这3个算式中12我们称为总数,*均分成的4、3、2份是份数,每盘放的个数叫每份数。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均分的基础上,提供“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领悟除法意义。】

  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1、课件出示P13页“做一做”, 自己读题,理解题意:“把15条鱼*均放在5个盘里,每个盘里放()条。”

  请同学们动手分一分,写出算式。

  你能说出15÷5=3表示的含义吗?

  你能再说一件事,也可以用15÷5=3表示吗?

  2、课件出示练习三的第2题。

  提问:每只小熊分的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均分成2份)谁会列算式?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4.完成教科书练习三的第3题。

  让学生讨论后写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了解除法的意义,巩固对除法算式的认识。

  5、说一说:你能说出生活中*均分的事例,列出除法算式吗?

  6、出示课件:考考你

  □+□+□+□=8 □=?12=○+○+○ ○=?

  四、总结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7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本节课是除法概念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因此,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课前的导入部分,我采取讲故事的形式,这样为学生创设了故事情境,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使学生在故事情节中开始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在学生帮助小兔子解决问题的时候,让学生以自己的学具代替蘑菇进行*均分,然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充分使学生眼、手、口、脑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自然建立*均分的概念。但是可能是学生动手操作次数不多,使得学生对“*均分”这个概念理解得不是很透彻。在练习中,题目从理解上就出现了困难,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的确有一定难度,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而在练习处理中,教师的指导不是很到位。

  另外整节课的教学我还应该多用些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更加喜欢参与到数学课中来。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8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本节课是除法概念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因此,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建议中提到:让学生摆学具、互相交流分的方法,看课件演示分的过程等活动,充分感知“*均分”,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均分”的印象,这样学生才会对*均分有较深的感知,然后抓住最佳教学时机,从生活中分实物的问题中及时抽象出除法,真正把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落到实处。

  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我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为此安排了几个层次教学:

  (1)、由同样多引出*均分。这一层次安排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2份,每份要同样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均分”。

  (2)、用“*均分”指导操作,让学生把6个苹果*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

  (3)、把“*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解决了“*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6个苹果*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

  (4)、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

  整堂课完成得很顺利,学生都对实践操作很感兴趣,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均分”的理解,也对今后的除法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9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本节课是除法概念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因此,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我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为此安排了几个层次教学:

  (1)、由同样多引出*均分。这一层次安排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2份,每份要同样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均分”。

  (2)、用“*均分”指导操作,让学生把6个苹果*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

  (3)、把“*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解决了“*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6个苹果*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

  (4)、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 整堂课完成得很顺利,学生都对实践操作很感兴趣,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均分”的理解,也对今后的除法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

  森林聚会是青岛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五单元《森林里的故事》第一个信息窗的内容,本节课学习第4849页的内容。它是除法学习的起始部分,是以分东西作为感性支柱的。所以本堂课的特点之一就是充分让学生动手分东西,感受分东西带来的快乐。

  一、分东西的快乐

  在学习第一个红点时,我出示了书中的那幅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思考:两只大熊猫分10个竹笋,应该分几份?怎样分?然后让学生动手分竹笋,有的分成4个和6个,因为大熊猫吃的多,小熊猫吃的少,有的分成3个和7个,因为大熊猫照顾小熊猫,让小熊猫多吃点,还有的分给小熊猫10个竹笋,大熊猫没有,因为大熊猫要减肥在这种争先恐后的发言中,学生们感到很快乐,很好玩,最后通过每只大熊猫分5个竹笋,感悟到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均分。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得益彰,精彩纷呈。

  二、情境串的教学

  将数学问题像串冰糖葫芦一样围绕着森林聚会串成串。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一共安排了以下活动,有熊猫分竹笋、小猴分桃子、小兔分萝卜、松鼠分松果。另外,将情境串成串,更便于学生系统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加活跃,更容易理解数学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发起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三、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每次活动时,我都会设计几个像导火索一样的问题,如:请你仔细观察,动脑想一想,大熊猫会遇到什么问题?分成几份?你想怎样分?你发现了什么?

  又如:从这幅图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想怎样解决?通过一环一环的问题,使学生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从而确实感到数学很有意思,乐于产生更多的数学问题。

  四、乐于助人的思想

  本堂课从一开始就创设了帮助的伏笔,如请你的学具来帮忙代替竹笋,小猴子会遇到什么问题?你来帮帮他,小兔子和小松鼠着急了,说:我们饿了,赶快帮助我们分一分吧等等,最后我说小动物们在你们的帮助下吃得很开心,玩的很愉快,而且还学到了许多知识,你说对吗?学生们会感到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了学生,要乐于帮助别人,因为你会感到快乐,对学生进行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本堂课通过情境串的教学,小动物拟人化的语言,妙趣横生的故事,动手操作的乐趣,给学生们全新的感受,那就是原来数学课也很快乐,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乐园。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篇扩展阅读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篇(扩展1)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篇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建议中提到:让学生摆学具、看演示分的过程等活动,充分感知“*均分”与除法的关系,真正把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落到实处。

  这部分内容的的教学任务很重,和乘法、*均分都有一定的关联。因此,我在教学中把学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本节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生的自学来激活学生的内驱力。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为此安排了几个层次教学:(1)由同样多引出*均分。这一层次安排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个桃子*均放在4个盘子中,每盘放2个。通过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均分”。(2)用“*均分”指导操作,让学生把6个苹果*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3)把“*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解决了“*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6个苹果*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4)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

  课后,带给我的反思是很多的,其中最主要是: 请相信学生能行!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2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本节包括“*均分”和“除法”两部分内容。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均分的表象,进而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让学生掌握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而例4除法的含义,是学生学习除法的一个难点,本节课的教学“把一个数*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关键是使学生理解“*均分”的含义,即每份分的结果同样多。

  我从让学生小组合作分苹果开始,通过分东西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均分”的含义。接着以故事的形式引入帮小熊猫*均分竹笋的具体情境,课上通过请学生演示帮小熊分竹笋的过程从而引出除法,使学生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再让让学生认识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整节课以*均分物的事例设计“除法”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除法。

  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意从生活实际出发,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和氛围,充分运用示范演示、学生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教学时在知识点上,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均分的过程,形象直观地理解除法含义,通过让学生分东西,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实现三为目标,立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有部分学生对除法的含义解释部太到位,没有让学生说出每一个数在算式中所表示的含义? 2、练习题的设计较单一,应设计多样化的练习,练习题应有梯度。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3

  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按照教材的安排首先让学生初步理解*均分的含义,在学生充分感知*均分的基础上,展开除法意义的教学。我教完除法的意义后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一是学生对除法算式所表示的含义不明确,只是停留在机械的记忆中,将谁*均分、*均分成几份、求出的是几份的这些问题并不理解。二是结合具体情境图,发现关于除法问题的能力不高,究其原因仍然对*均分不理解。

  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要加强一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紧紧抓住将重点难点的转化工作,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直观的、熟悉的生活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认真研究教材,不拘泥于形式,注重过程,坚持用教材去教。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4

  一、教材分析。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设计的几个层次

  ①由同样多引出*均分。

  书上的安排是由任意分引出*均分,由一般现象引出特殊现象。我的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后发现,他们对*均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其知识基础已高出了教材设计。因此为我直接由*均分这一特殊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入手,借助同样多,明确"*均分"的含义。再通过大量的判断练习来加深对*均分的认识。得出*均分的概念。

  ②解决如何"*均分"。

  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均分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均分"的含义在这个环节主要研究按份数*均分,这里提倡多种分法。这样的好处是更加接近日常分东西的实际情况,而且给孩子一定的自由选择的权利,尤其鼓励学生的直觉判断。目的是突出除法的本质属性:把一个数分成相等的若干份就是*均分,*均分可以用除法表示。在把握教材时抓住除法的本质属性,淡化其非本质属性。

  ③在建立表象的基础上,把*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初步认识除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解决了"*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8块糖*均分成4份,每份是2块,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然后通过有层次的巩固练习加深对除法的认识,初步学会按份数分这种情况下列除法算式。

  ④练习又分为这样几个层次:第一道是基本练习,第二道增加了一些难度,其中一个条件是隐含的,学生只有认真审题才能提取出这个数学信息,第三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学生借助手中的学具,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最后一题要根据所给除数和被除数的范围来确定被除数究竟是几,是一道难度较大的题目,首先需要学生对除法有一定理解,还需要乘法基础,尤其要有较强的分析、推理能力。这几道题各有侧重,层次分明。所选素材尽量源于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纵观这节课,我体会最深的有如下几点:

  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以教材为本并不是照搬教材,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均分的认识就是本着这个原则设计的。这也是新课标要求的以学生为本。

  要引起学生的兴趣不仅仅是题目素材选自生活就可以了,而是要选择切合学生利益的内容。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5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森林里的故事》的内容,它是除法学习的起始部分,是以分东西作为感性支柱的。所以本堂课的特点之一就是充分让学生动手分东西,体会什么是*均分,感受分东西带来的快乐。

  一、动手操作,体会*均分

  在学习第一个红点时,我出示了书中的那幅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思考:两只大熊猫分10个竹笋,应该分几份?怎样分?然后让学生动手分竹笋。本来想学生会有多种不同的分法,如:分成4个和6个,分成3个和7个等,没有想到全班同学竟全都分成了每只大熊猫分5个竹笋,让我感到很被动。然后我又通过把10个竹笋公*地分给5个大熊猫,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到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均分。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均分的含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均分以后,在后面的这几个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操作交流,明白*均分的分法也是多样的。同时,运用小组合作等学习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又是对学生运用知识的提高与升华。

  二、情境串的教学

  将数学问题像串冰糖葫芦一样围绕着森林聚会串成串。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一共安排了以下活动,有熊猫分竹笋、小猴分桃子、小兔分萝卜、松鼠分松果。这些活动全都是在森林聚会上发生的,给学生一种整体感和亲切感,另外,将情境串成串,更便于学生系统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加活跃,更容易理解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发起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三、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每次活动时,我都会设计几个像导火索一样的问题,如:请你仔细观察,动脑想一想,大熊猫会遇到什么问题?分成几份?你想怎样分?你发现了什么?又如:从这幅图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想怎样解决?通过一环一环的问题,使学生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从而确实感到数学很有意思,乐于产生更多的数学问题。

  四、乐于助人的思想

  本堂课从一开始就创设了帮助的伏笔,如请你的小棒来帮忙代替竹笋,小猴子会遇到什么问题?你来帮帮他,小兔子和小松鼠着急了,说:我们饿了,赶快帮助我们分一分吧等等,学生们会感到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了学生,要乐于帮助别人,因为你会感到快乐,对学生进行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五、练习设计

  我分了两次进行自主练习。

  第一次是在学生帮助熊猫和小猴解决问题后,学生对*均分的含义有了初步的体会的时候进行的,主要是通过判断哪是*均分,来加深学生对*均分的理解。

  第二次是在帮助小白兔、小松鼠解决问题后进行的,难度加深,使学生较容易接受。这个练习是让每名同学动手*均画石榴,这样做的目的是既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6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又是学习除法的基础中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开始学习除法的启蒙阶段。本课是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最后一课时,教学目标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继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在教学时安排了以下几个层次的教学,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1)分一分,说一说,引入除法算式。

  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参与帮助小熊猫分竹子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主动建构知识,要求学生用自己的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并且用自己的话给同桌说一说,怎么分的,然后问学生向这种*均分的问题能不能直接用一种方法来计算呢?之后,板书课题“除法”。

  这样做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在操作中探索了规律,理解了除法的含义,充分为学生提供体验经历探索的过程,并敢于把自己想法、做法展示给大家。同时也了解了学习除法的重要作用。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与写法。

  在*均分后,启发学生列出除法算式,介绍除号,交给学生除号的写法要求:先写中间的横线,再在上下面各画一点,两点要圆并且对齐。之后让大家共同举手来写一写,这样有利于规范学生的书写。然后启发学生说出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把算式读出来。

  学生在根据例5独立写除法算式的过程中,再一次熟悉了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加深了对除法的认识。

  (3)、联系生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我们从自己的身边找一找数学,用我们学过的除法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吧!快动脑筋想一想,看谁能先举出例子来?我要求学生动脑筋思考,并举出例子,让自己的同桌来解决问题。课堂中,我发现多数学生不知道如何是好,我适时点拨,让学生们比较这几天所学的除法问题和它的不同之处,让学生明白“*均分”的问题就是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这时不少学生举起了手,我让几个学生示范以后,大部分学生都明白了,也纷纷举手。然后,学生们同桌合作,举出了不少问题,并耐心的解决了它。这个环节的设计有助于帮助学生从身边去发现除法问题,不仅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了除法,也培养了学生同桌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更激起了学生学习除法的兴趣。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完成的还不错,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继续努力,多鼓励学生,多肯定学生,还学生们一片天空,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更加认真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7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本节课是除法概念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因此,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课前的导入部分,我采取讲故事的形式,这样为学生创设了故事情境,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使学生在故事情节中开始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在学生帮助小兔子解决问题的时候,让学生以自己的学具代替蘑菇进行*均分,然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充分使学生眼、手、口、脑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自然建立*均分的概念。但是可能是学生动手操作次数不多,使得学生对“*均分”这个概念理解得不是很透彻。在练习中,题目从理解上就出现了困难,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的确有一定难度,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而在练习处理中,教师的指导不是很到位。

  另外整节课的教学我还应该多用些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更加喜欢参与到数学课中来。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8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基础,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今后利用*均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关键。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均分的表象,进而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本节课存在问题主要是不够简约,在讲解*均分的方法时大多数孩子选择了三个三个的分,老师应该快速过度到下一环节而不应该照教材讲解其他“慢的”、“笨的”方法。因此备课时应在充分把握教材的同时更应该较全面的了解学情。另外在讲解重点内容时太过啰嗦同一内容重复讲解,因此给课堂“瘦身”显得尤为重要,总之数学课堂就应该即删繁就简。

  我会逐渐养成认真反思每一节课的好习惯,努力使自己的课堂简约高效更加生动有趣。因为机遇留给有准备的人。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9

  教材说明

  这一部分教材主要讲解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法的含义。教材安排了四个例题,先通过例4引入这种分法。使学生明确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是另一种分法。然后通过例5的图画说明具体分的过程,并说明这种分法怎样用除法算式表示。再通过例6用圈一圈的方法,进一步说明分的方法。最后通过例7过渡到“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要用除法计算”。着重指出12块饼干,每3块分成一份,分成了4份,也就是说12里面有4个3,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除法的含义。这里还注意用图表示分法,以便给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

  为了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这种分法的含义,在教科书的“做一做”和练习中加强了实际操作。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2课时进行教学。教学例4~例7,完成练习十三中的第1~5题。

  2.一般来讲,学生对于“把一个数*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和“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这两种分法容易混淆。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实际操作,认识每一种分法,然后再进行对比和区分。在开始教学新的分法时,要着重通过实例说明这种分法,不要急于与前一种分法对比,以免造成混乱。

  3.第43页例4的教法与第40页例1的教法基本相同,只是要强调这种分法是已知每份是多少,求能分成几份。

  4.教学例5时,可以把例题的插图制成教具或用实物演示(也可以同时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来分)。教师先叙述题意,再引导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并问学生:每2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让学生明确每2个放一盘就是每2个分成一份。教师边说边用一只手拿2个桃,另一只手拿1个盘子,把2个桃放在盘子里;然后再继续分。通过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的方法。然后再向学生指出,这种分法也要用除法计算。接着再结合分的过程说明算式的写法,桃子的个数“6”是要分的数,写在除号的前面作被除数;每份的个数是“2”,写在除号的后面作除数;分得的份数是“3”,写在等号的后面是商。还可以向学生提问“6÷2=3”表示什么意思?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除法的含义。最后,让学生打开书,引导学生把第43页上分桃的图看明白。教学时,还要注意,这里还不是正式讲“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因此,算式中的单位名称暂时不要提。然后,可以让学生做“做一做”中的题,每次分完小棒,把算式写出来,还要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5.教学例6时,可以把例题中的图改为在绒板上贴图,边叙述题意、边演示。还可以同时让学生在书上把每2个苹果圈在一个圈里。接着问学生:一共圈了几个圈?8个苹果每2个分成一份,分成了几份?再让学生把算式写完全,并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6.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这种数量关系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学例7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出示题目以后,让学生在书上把每3块圈在一个圈里。引导学生观察:12块饼干,每3块分成一份,一共分成几份,再看12里面有几个3。然后着重说明,把12个按照每3个一份来分,分成了4份,也就是说12里面就有4个3。这种问题也要用除法计算。然后,可以让学生做相应的练习,以加深学生的认识。做完以后还要让学生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7.“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时要让学生先动手在书上圈一圈,再写出算式。然后还可以问学生:12个五角星每4个分成一份,分成了3份,那么12里面有几个4?以加深学生对第二种分法的理解。

  8.关于练习十三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第1题,可以引导学生想每幅图的意思,然后再带领学生在□里填上数。第(2)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第2题,学生摆完并填出得数以后,还要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第3题,要注意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动手圈一圈,再结合图意在□里填数。

  第4题,是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这种数量关系的理解。

  第5题,是有多余条件的减法应用题。这样的题较一般的求减数的应用题难一些,还容易与除法题混淆,要让学生动脑筋思考。

  第6*题,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练习用的,不作为共同要求。其答案是:10÷2=5 10÷5=2 10÷10=1

  教材说明

  这一部分教材主要讲解把一个数*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使学生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教科书先通过例1让学生亲自动手分一些实物,明确“*均分”的含义。接着通过例2的图画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均分的过程,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例3用一幅集合图来表示这种分法,以便给学生形成这种分法的正确表象,然后说明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种分法,在“做一做”和练习十二中都安排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连一连,再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要求学生说出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和各部分的名称,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除的观念。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学习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科书第18页的例题4。 设计理念: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均分的实践经验。因此,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均分的表象,成为本节课的重点,亦是关键所在。在备课时抓住这一关键,从以下几方面来设计教案。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材因篇幅的限制,提供给学生感知的背景材料极其有限,且信息都处于“静止、储存”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感知和抽象概括。因此,在研究教材、学生的知识、技能、心理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发掘教材潜在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经教学法的加工,营造情境氛围。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体验,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自主能动地探索,实现数学的再创造。课一开始,通过创设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童话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重视操作,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多次让学生进行操作。把*均分物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材料。教学一开始,就是学生的操作:把12个竹笋分给4只小熊该怎样分?在这里,未做任何提示,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认识水*去分,再要根据分的结果写出算式,并学习算式表式的含义。接下来让学生再把12个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在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和结果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均分的含义,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及含义。 3.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把提高与发展每个学生作为素质教育的落脚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实际水*基础上主动、充分地发展、提高。在设计活动时,人人动手分学具;在相互交流中,体会多种分法的共同性——每份分得同样多。无论是一个一个地分,还是用除法计算,都给予积极的肯定,并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师生能共同体验成功以及成功带来的喜悦。

  教材分析:

  在这课之前,通过分东西,学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等分活动,学生还不知道

  除法的情况下,从生活经验出发,在操作水*或表象水*上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学生从中积累了一定的*均分的经验。从本节开始,学生要认识除法。除法的本质就是*均分。这个认识过程就是如何把*均分的操作过程及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的数学化过程。因此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分竹笋”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均分的具体过程。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学生通过前几节课大量的等分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等分的含义也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用除法表示等分过程,学生应该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本课在等分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概括,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教法和学法:新课标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参与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水*和情感态度,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作用。”因此,在本节课中,在教法和学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1、 教师着重为学生创设情境,并适时点拨,要敢于放手,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 学生重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习方法、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l.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过程与方法

  经历除法含义与除法算式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动手分竹笋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陶冶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操。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除法的概念,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动物国宝是什么吗?对,是大熊猫。今天熊猫盼盼邀请了几位小伙伴来家里做客,妈妈为她们准备了12个竹笋。

  课件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盘子。

  师:如果盼盼想把这些竹笋*均分给大家,应该怎样分,你愿意帮助盼盼招待小伙伴吗?

  二、动手操作,明确含义

  1、动手操作,激活经验

  师:用你们手中的学具代替竹笋,动手分一分。

  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3)个竹笋。

  2、直观展示,形成表象

  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说说你分的是什么,怎么分的,结果怎样? 课件呈现结果图。

  3、语言表述,明确含义

  师:结合操作过程,你能说说这幅图表示的含义吗?

  生:把12个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设计意图:利用手动的生活情境,设置问题引发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均分的意识。通过直观图,使学生建立*均分的统一表象,温故知新,结合图对*均分竹笋的活动进行语言表述,为

  学生建立除法概念做好准备。】

  三、自主尝试,突出含义

  1、自主尝试,算式表征

  师:你能把“12个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这件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大胆尝试,师巡视指导发现典型案例。

  2、展示交流,突出含义

  师:将你在吗创作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12:3 3 3 312〈4---3 12-3-3-3-3=0 3+3+3+3=12 12÷4=3

  观察同学们创造的算式,虽然形式不同,但表示同样的含义,都是“把12个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设计意图:通过让每个学生进行算式的表征再创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在不断的交流比较中,突出算式表达的含义。】

  四、建立概念,学习除法

  1、激发需求,认识除法

  师:刚才大家写的算式各式各样,像这样把一些物品*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均分。在数学上统一用除法来表示。(板书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

  师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上下两点要对齐。

  2、渗透文化,深化含义

  课件出示: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在他的《代数》,第一次用“÷”表示除法。“÷”用一天横线把两个小圆点分开,表示*均分的意思。

  3、写出算式,体会关系

  教师:“把12个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这道题可以写成 板书:12÷4=3;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谁来说说这个算式中的12、4、3分别表示什么?

  这个算式表示的含义是什么?(表示把12*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除法的建构过程,感受学习除法的价值。通过明确

  算式中的数与*均分的对应关系,强化对除法含义的理解。通过相关数学文化的渗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增强学习除法的兴趣。】

  4、及时巩固,灵活运用

  出示课件:(1)“把12个竹笋*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2)“把12个竹笋*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师归纳小结:数学中*均分的问题就有用除法来解决,上面的这3个算式中12我们称为总数,*均分成的4、3、2份是份数,每盘放的个数叫每份数。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均分的基础上,提供“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领悟除法意义。】

  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1、课件出示P13页“做一做”, 自己读题,理解题意:“把15条鱼*均放在5个盘里,每个盘里放()条。”

  请同学们动手分一分,写出算式。

  你能说出15÷5=3表示的含义吗?

  你能再说一件事,也可以用15÷5=3表示吗?

  2、课件出示练习三的第2题。

  提问:每只小熊分的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均分成2份)谁会列算式?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4.完成教科书练习三的第3题。

  让学生讨论后写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了解除法的意义,巩固对除法算式的认识。

  5、说一说:你能说出生活中*均分的事例,列出除法算式吗?

  6、出示课件:考考你

  □+□+□+□=8 □=?12=○+○+○ ○=?

  四、总结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篇(扩展2)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欢迎大家分享。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1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又是学习除法的基础中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开始学习除法的启蒙阶段。本课是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最后一课时,教学目标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继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在教学时安排了以下几个层次的教学,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1)分一分,说一说,引入除法算式。

  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参与帮助小熊猫分竹子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主动建构知识,要求学生用自己的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并且用自己的话给同桌说一说,怎么分的,然后问学生向这种*均分的问题能不能直接用一种方法来计算呢?之后,板书课题“除法”。

  这样做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在操作中探索了规律,理解了除法的含义,充分为学生提供体验经历探索的过程,并敢于把自己想法、做法展示给大家。同时也了解了学习除法的重要作用。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与写法。

  在*均分后,启发学生列出除法算式,介绍除号,交给学生除号的写法要求:先写中间的横线,再在上下面各画一点,两点要圆并且对齐。之后让大家共同举手来写一写,这样有利于规范学生的书写。然后启发学生说出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把算式读出来。

  学生在根据例5独立写除法算式的过程中,再一次熟悉了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加深了对除法的认识。

  (3)、联系生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我们从自己的身边找一找数学,用我们学过的除法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吧!快动脑筋想一想,看谁能先举出例子来?我要求学生动脑筋思考,并举出例子,让自己的同桌来解决问题。课堂中,我发现多数学生不知道如何是好,我适时点拨,让学生们比较这几天所学的除法问题和它的不同之处,让学生明白“*均分”的问题就是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这时不少学生举起了手,我让几个学生示范以后,大部分学生都明白了,也纷纷举手。然后,学生们同桌合作,举出了不少问题,并耐心的解决了它。这个环节的设计有助于帮助学生从身边去发现除法问题,不仅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了除法,也培养了学生同桌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更激起了学生学习除法的兴趣。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完成的还不错,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继续努力,多鼓励学生,多肯定学生,还学生们一片天空,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更加认真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2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本节课是除法概念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因此,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建议中提到:让学生摆学具、互相交流分的方法,看课件演示分的过程等活动,充分感知“*均分”,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均分”的印象,这样学生才会对*均分有较深的感知,然后抓住最佳教学时机,从生活中分实物的问题中及时抽象出除法,真正把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落到实处。

  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我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为此安排了几个层次教学:

  (1)、由同样多引出*均分。这一层次安排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2份,每份要同样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均分”。

  (2)、用“*均分”指导操作,让学生把6个苹果*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

  (3)、把“*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解决了“*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6个苹果*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

  (4)、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

  整堂课完成得很顺利,学生都对实践操作很感兴趣,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均分”的理解,也对今后的除法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3

  除法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均分物的实践经验。

  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是一个亲身实践,参与知识的产生与形成的过程。

  在学生学习中我以学生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资源,以学生为主体,我起到一个引导作用,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和学生喜欢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地学、主动的学。力求在我的启发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使他们的情感信心在交流中得到发展,对知识的认识得到不断的拓展,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体现个性的良好时机,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获得学习的乐趣。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4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二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动手是他们的天性,具体形象思维是他们认知的特点。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体验、理解数学的知识。比如通过学生分小棒来理解“*均分”,这样做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在操作中探索规律,建立概念,这样将兴趣激发,思维训练,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使知识充满内在活力,充分为学生提供体验经历探索的过程,并敢于把自己想法、做法展现给大家。因此,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实物卡片),明确“*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节课有较多的不足:

  1、对练习题的正确处理。因此在教学例题后,如果觉得是学生难以把握住的要拿出来先讲,而不是在学生出现问题了再拿出来讲,这样时间就浪费了。

  2、要充分让学生说。不会说要领着说,再放开让学生自己说,让学生在说的时候理会计算的过程。并且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师的激情是带动学生热情的关键。将教师的激情、活力与教材的情感因素相结合,以情动情,让学生饱含着热情去学习。而我这一点做的是远远不够的。

  4、对生成的课程资源没有充分的利用,如像在课中一学生对16除以4等于4读成16除号4等于4,没能够抓住这个时机说明除法算式的读法。本人的随机应变能力不够,有待加强。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5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我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为此安排了几个层次教学:

  (1)由同样多引出*均分。这一层次安排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2份,每份要同样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均分”。

  (2)用“*均分”指导操作,让学生把6个苹果*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

  (3)把“*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解决了“*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6个苹果*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

  (4)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

  整堂课完成得很顺利,学生都对实践操作很感兴趣,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均分”的理解,也对今后的除法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是一节概念的建立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课前的导入部分,我采取讲故事的形式:“在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小兔和小猴子是邻居,他们和睦相处,生活的很愉快。今天兔妈妈家收白菜,兔妈妈可高兴了,咱们也到兔妈妈家去看看好吗?”这样为学生创设了故事情境,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使学生在故事情节中开始新知识的学习。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改变了教科书中的例题,为了让学生能够乐于参与教学活动,我以导入部分的故事为主线,把故事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之中,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在学生帮助“兔妈妈”和“猴子两兄弟”解决问题的时候,让学生以自己的学具代替白菜和桃子进行*均分,然后和同桌交流自己的分法,充分使学生眼、手、口、脑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自然建立*均分的概念。整节课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下课的时候仍意犹未尽。这时,我给孩子们出了一道发散思维的习题:“16根小棒*均分,可以分成几份?每份是几?”课余时间,孩子们有的用小棒摆,有的把纸条撕开来代替小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太高了!看到这样的情景欣慰之余,使我想到,在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尽量满足孩子们的需要,学有价值的知识,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宗旨。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6

  本节课是学生小学阶段学习除法的起始课,也是学生学习表内除法的的基础,同时又是后面学习的*均分解决问题的关键。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效果不错。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

  通过有趣的动画故事,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从中发现数学信息,为后面提出数学问题做好铺垫。在学生提问题时,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可以是加法的、可以是减法的、也可以是除法的,从现在开始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非常重要。

  二、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除法

  新课标指出: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解能力。让学生利用10支铅笔代替10个竹笋,经历*均分的过程,充分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均分。在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清晰的表达自己的分法。

  三、借助生活经验,强化操作与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有关“分”的经验,再通过有效的利用已经得经验,引导学生运用学具进行操作,或者动手画一画等方法,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体验,抽象概括出*均分的意义。

  四、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有效挖掘教材资源。

  学生对*均分意义理解比较到位,我分萝卜的过程进行有效的拓展:全部汇报完成后,我及时追问:如果给你12根小棒,你还能每几根一份的*均分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积极踊跃发言,在学生的发言补充中,更加完善了12根小棒*均分的方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能力。

  五、不足之处:

  1、在学生操作时,总感觉组织课堂有些累。

  2、由于学生两极分化厉害,有些孩子通过操作才刚刚理解*均分的意思,可是有些孩子不但理解*均的意义,还会用乘法口诀很快说出商。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7

  《认识除法》是二年级上册课本中学生学习了*均分以后学习的知识,这节课的重难点之一是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除法运算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模型,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从与之联系紧密的数学知识入手,遵循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一个吸纳新知的一个过程,利用动手操作后的结果完善已有的认知结构,从而充分认识除法的意义。

  首先,引发学生*均分的需要,让学生自主寻求答案。我一个追问:“每辆车坐2人是什么意思?”给了学生一个思考方向上的提示,这对中等往下的学生更有所帮助,他们可以借助学具去分一分。对于中等往上的学生他们也可以直接在大脑里想分的过程或者联系乘法的意义来寻找答案,*均分和几个几相加本质上就有相通的地方。

  其次,暴露学生的思维,在争辩中完善知识结构。出示例题后,我让学生自主寻找答案,可以请身边的圆片帮忙,也可以在大脑里思考,这两种方法都能够找到答案,后者比前者的思维层次要高一些。在组织汇报交流时我沟通了这两种方法相通的地方,“在这道题中是几个几相加是6人呢?”学生出现了意见的分歧,一方认为是3个2相加,一方认为是2个3相加,我让学生举手表决了一下,发现几乎是半对半,随后我说“有理走遍天下”,要说出自己的理由,此时有些学生根据*均分的意义来解释,有些学生知道想乘法来找到答案,但意义解释不清,我引导这部分学生去观察*均分好的圆片,最终是心服口服了,为除法的意义的理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抽象出除法运算,让学生在说中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算式中的3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整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经历一个“深入浅出”的过程,加强理解。

  其实,学生从*均分的角度用圆片去分一分去解释难度不算大,而对于是“几个几人是6?”这是一个从直观形象到完全抽象的一个中间的初步抽象过程,这是突破难点的重要纽带,需要暴露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主动地去明晰、完善。《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4》这一教学反思,来自!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8

  一、动手操作感受和体验*均分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大熊猫分竹笋的情境。让学生说说图意,找出相关数学信息,引入问题:10个竹笋,*均分给两只大熊猫,每只大熊猫分几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入新课。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数学活动中的操作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帮助学生体验、理解数学的知识。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用学具自己动手去摆一摆、分一分。把10个竹笋*均*均分给两只大熊猫,每只大熊猫分几个?要求每个同学都动手摆一摆,实际分分看。学生摆完后,教师让一名分得好的学生在黑板前演示分的过程。通过分,学生清楚地知道了分出来的结果,是每只大熊猫分5个。师生共同总结: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均分”。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均分,学生的认知建立在表象的基础上,也就突破了这个抽象概念的难点。

  二、注重分法的多样化。

  接下来的环节分桃子的设计注重从多角度让学生通过比较来认识“*均分”的含义,“20个桃子*均分给5只猴子、你会怎么分?”学生有很多种分法。有的是1个1个的分,有的是2个2个的分,有的是4个4个的分。然后再让让学生分松果,15个松果*均分给3只松鼠,你会怎么分?学生有很多种分法。学生都十分一致的进行了*均分,没有出现不是*均分的情况。接着的练一练,在动手操作、不同分法的交流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对*均分含义的理解。

  整堂课完成得很顺利,学生都对实践操作很感兴趣,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均分”的理解,也对今后的除法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四册P18-19例4、例5及P20练习四(2、3、4、)

  教材分析: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在编排时从分东西引入,通过分东西使学生初步领会除法的实际意义。例1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些实物,借助同样多,明确“*均分”的含义。例2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均分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均分”的含义。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读、写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义。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均分”,在“做一做”和练习十二中,多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连一连,再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说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均分”的过程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2、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 3、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和对除法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均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水果图片若干,纸袋若干。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一、理解*均分

  把8个圆片*均分成2份,你会分吗?

  ⑴动手分一分

  ⑵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⑶汇报演示(课件展示)

  生1:我是这样分的,3个一份,正好两份。

  生2:我是2个2个分,先左边4个,再右边4个。

  生3:我是2个2个分,先左边2个,再右边2个,直到分完。 生4:我是1个1个分,先左边1个,再右边1个,直到分完。 ??

  ⑷小结:刚才小朋友对8个圆片进行*均分,有的是4个4个分,有的是2个2个分,有的是1个1个分,但不管怎么分,都是把8个圆片*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4个,那就是*均分。

  二、除法的初步认识

  1、把12个圆片*均分,你想怎么分就怎么分,你会分吗?

  ⑴独立动手分一分

  ⑵同桌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⑶汇报交流:出现多种情况(略)

  学生汇报分的过程和结果,教师同时继续演示课件

  2、介绍除法的书写来源

  “*均分”在数学中也可以用一种计算方法来表示——除法,除法的符号是除号,除号怎么写呢?(师生交流书写)“*均分”该怎样用除法来表示呢?

  3、除法的含义

  选择其中情况一种来讲

  如:○○○○○○○○○○○○

  师:这幅图是把多少个圆片*均分?*均分成多少份?每份是多少个? 生:把12个圆片*均分成4份,每份3个

  (指多名学生说图意)

  师:刚才说的图意怎样用除法算式表示呢?

  生1 :12÷4=3

  生2:还可以列成12÷3=4

  师:先来看第一个算式,12÷4=3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说图意)

  师:那12÷3=4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沉默)

  师:(引导)分几个圆片?每份

  几个?正好分成多少份?

  生:(说含义)

  4、理解除号的意义。

  追问,还有谁会列除法算式,你们怎么知道的?

  在学习的道路上,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根据同学们的发言,你有什么疑问。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贵有疑,有疑问、有思考,你就会有进步??)

  (除号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除法来计算?)

  介绍除号的写法:

  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展开想象,你怎么理解并记住这个符号就是除号?(一条横线可以看做是把物体进行*均分,上下两个一模一样的圆点可以看做是每份分得同样多。)

  5、介绍除法算式的写法、读法

  我们把要分的苹果的总数6写在除号的前面;*均分的份数写在除号的后面;每份分得结果写在等号的后面。

  不看图,你能说说6÷2=3,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把6*均分成2份,每份是3.)

  这个算式读作:6除以2等于3。

  6、小结:把总数进行*均分,可以用除法表示,对一幅图,就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除法算式。

  7、给其余几幅图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8、质疑:看书上例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9、基本练习:

  书上的“做一做”---- 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1)明确要求:让学生把18块饼干*均分成三人(2人)(6人),每人分几块?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不看图说说每个除法算式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略) 1、先摆一摆,再写出算式.

  (1)12根小棒,每2根一份,能分成几份?

  12÷□=□

  (2)12根小棒,每6根一份,能分成几份?

  __________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订正时让学生说说分的过程和结果.也可以把1、2题进行对比,让学生知道虽然都是12根小棒,因为第1题是每2根1份,第2题是每6根1份,所以分的份数也不同

  2、补充练习

  教师把10本作业本*均分给2名同学,每名同学分得几本? 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说说如何列式和算式中各数所表示的意义。

  四、归纳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分东西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板书:除法的初步认识)知道了把一些东西*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做。

  教学反思:

  ㈠效果分析

  这是一节研讨课,也是一节尝试课,曾在多个班级试教过,尝试着把包含除和等分除合并在一堂课上,主要观点是:不区分两种分法,认为“不管怎么分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都是*均分”,能看图列出两道相应的除法算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10

  结合教研员的点评,以及自己的体会,对于这一节课,我总结了以下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首先,在讲课过程中要学生操作,有直观入手,再到抽象数学。在课前应该尽可能的帮学生准备好一切需要用到的东西,让课堂变得简单,能准备的尽量准备。

  1、开展有效,在做中学,抽出数学,提前把准备工作做好。比如说,学生在实物展台上展示时,应该给学生提供出操作区域。10个竹笋分成两份,应该在展台上告诉学生摆在哪个位置。总之准备好教学外的所有东西。

  2、在让学生小组操作时,要有适当的指导,调控好课堂。

  3、对于操作后的交流过程,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比如说,一共分几个,要怎么分。要把( )个桃子分给( )只猴子,每只猴子能分到( )个桃子。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意识。

  第二,直观表象与数学语言的关系。帮学生搭架,培养他们数学思维,使其体会直观表象与数学语言的关系。

  第三,要搞清楚数学本身内涵。在讲课中,要注意考虑数学的问题,比如数学中除法和减法的关系,分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提示学生全分完,让学生体会除法是来源于减法。

  第四,控制课堂时间。一开始活动的时间稍长,应该把时间缩短,到*均分的时候要时间长。

  第五,*均分中的包含除,一定注意分的过程,时刻提醒学生“分完还剩多少?”为除法的意义做铺垫。

  通过这一次的准备课,让我知道自己离高水*教师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还要不停地努力。我也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不断完善的自己。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11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学习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科书第18页的例题4。 设计理念: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均分的实践经验。因此,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均分的表象,成为本节课的重点,亦是关键所在。在备课时抓住这一关键,从以下几方面来设计教案。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材因篇幅的限制,提供给学生感知的背景材料极其有限,且信息都处于“静止、储存”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感知和抽象概括。因此,在研究教材、学生的知识、技能、心理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发掘教材潜在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经教学法的加工,营造情境氛围。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体验,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自主能动地探索,实现数学的再创造。课一开始,通过创设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童话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重视操作,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多次让学生进行操作。把*均分物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材料。教学一开始,就是学生的操作:把12个竹笋分给4只小熊该怎样分?在这里,未做任何提示,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认识水*去分,再要根据分的结果写出算式,并学习算式表式的含义。接下来让学生再把12个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在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和结果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均分的含义,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及含义。 3.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把提高与发展每个学生作为素质教育的落脚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实际水*基础上主动、充分地发展、提高。在设计活动时,人人动手分学具;在相互交流中,体会多种分法的共同性——每份分得同样多。无论是一个一个地分,还是用除法计算,都给予积极的肯定,并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师生能共同体验成功以及成功带来的喜悦。

  教材分析:

  在这课之前,通过分东西,学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等分活动,学生还不知道

  除法的情况下,从生活经验出发,在操作水*或表象水*上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学生从中积累了一定的*均分的经验。从本节开始,学生要认识除法。除法的本质就是*均分。这个认识过程就是如何把*均分的操作过程及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的数学化过程。因此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分竹笋”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均分的具体过程。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学生通过前几节课大量的等分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等分的含义也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用除法表示等分过程,学生应该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本课在等分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概括,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教法和学法:新课标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参与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水*和情感态度,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作用。”因此,在本节课中,在教法和学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1、 教师着重为学生创设情境,并适时点拨,要敢于放手,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 学生重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习方法、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l.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过程与方法

  经历除法含义与除法算式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动手分竹笋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陶冶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操。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除法的概念,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动物国宝是什么吗?对,是大熊猫。今天熊猫盼盼邀请了几位小伙伴来家里做客,妈妈为她们准备了12个竹笋。

  课件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盘子。

  师:如果盼盼想把这些竹笋*均分给大家,应该怎样分,你愿意帮助盼盼招待小伙伴吗?

  二、动手操作,明确含义

  1、动手操作,激活经验

  师:用你们手中的学具代替竹笋,动手分一分。

  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3)个竹笋。

  2、直观展示,形成表象

  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说说你分的是什么,怎么分的,结果怎样? 课件呈现结果图。

  3、语言表述,明确含义

  师:结合操作过程,你能说说这幅图表示的含义吗?

  生:把12个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设计意图:利用手动的生活情境,设置问题引发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均分的意识。通过直观图,使学生建立*均分的统一表象,温故知新,结合图对*均分竹笋的活动进行语言表述,为

  学生建立除法概念做好准备。】

  三、自主尝试,突出含义

  1、自主尝试,算式表征

  师:你能把“12个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这件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大胆尝试,师巡视指导发现典型案例。

  2、展示交流,突出含义

  师:将你在吗创作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12:3 3 3 312〈4---3 12-3-3-3-3=0 3+3+3+3=12 12÷4=3

  观察同学们创造的算式,虽然形式不同,但表示同样的含义,都是“把12个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设计意图:通过让每个学生进行算式的表征再创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在不断的交流比较中,突出算式表达的含义。】

  四、建立概念,学习除法

  1、激发需求,认识除法

  师:刚才大家写的算式各式各样,像这样把一些物品*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均分。在数学上统一用除法来表示。(板书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

  师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上下两点要对齐。

  2、渗透文化,深化含义

  课件出示: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在他的《代数》,第一次用“÷”表示除法。“÷”用一天横线把两个小圆点分开,表示*均分的意思。

  3、写出算式,体会关系

  教师:“把12个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这道题可以写成 板书:12÷4=3;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谁来说说这个算式中的12、4、3分别表示什么?

  这个算式表示的含义是什么?(表示把12*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除法的建构过程,感受学习除法的价值。通过明确

  算式中的数与*均分的对应关系,强化对除法含义的理解。通过相关数学文化的渗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增强学习除法的兴趣。】

  4、及时巩固,灵活运用

  出示课件:(1)“把12个竹笋*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2)“把12个竹笋*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师归纳小结:数学中*均分的问题就有用除法来解决,上面的这3个算式中12我们称为总数,*均分成的4、3、2份是份数,每盘放的个数叫每份数。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均分的基础上,提供“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领悟除法意义。】

  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1、课件出示P13页“做一做”, 自己读题,理解题意:“把15条鱼*均放在5个盘里,每个盘里放()条。”

  请同学们动手分一分,写出算式。

  你能说出15÷5=3表示的含义吗?

  你能再说一件事,也可以用15÷5=3表示吗?

  2、课件出示练习三的第2题。

  提问:每只小熊分的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均分成2份)谁会列算式?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4.完成教科书练习三的第3题。

  让学生讨论后写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了解除法的意义,巩固对除法算式的认识。

  5、说一说:你能说出生活中*均分的事例,列出除法算式吗?

  6、出示课件:考考你

  □+□+□+□=8 □=?12=○+○+○ ○=?

  四、总结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12

  森林聚会是青岛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五单元《森林里的故事》第一个信息窗的内容,本节课学习第4849页的内容。它是除法学习的起始部分,是以分东西作为感性支柱的。所以本堂课的特点之一就是充分让学生动手分东西,感受分东西带来的快乐。

  一、分东西的快乐

  在学习第一个红点时,我出示了书中的那幅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思考:两只大熊猫分10个竹笋,应该分几份?怎样分?然后让学生动手分竹笋,有的分成4个和6个,因为大熊猫吃的多,小熊猫吃的少,有的分成3个和7个,因为大熊猫照顾小熊猫,让小熊猫多吃点,还有的分给小熊猫10个竹笋,大熊猫没有,因为大熊猫要减肥在这种争先恐后的发言中,学生们感到很快乐,很好玩,最后通过每只大熊猫分5个竹笋,感悟到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均分。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得益彰,精彩纷呈。

  二、情境串的教学

  将数学问题像串冰糖葫芦一样围绕着森林聚会串成串。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一共安排了以下活动,有熊猫分竹笋、小猴分桃子、小兔分萝卜、松鼠分松果。另外,将情境串成串,更便于学生系统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加活跃,更容易理解数学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发起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三、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每次活动时,我都会设计几个像导火索一样的问题,如:请你仔细观察,动脑想一想,大熊猫会遇到什么问题?分成几份?你想怎样分?你发现了什么?

  又如:从这幅图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想怎样解决?通过一环一环的问题,使学生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从而确实感到数学很有意思,乐于产生更多的数学问题。

  四、乐于助人的思想

  本堂课从一开始就创设了帮助的伏笔,如请你的学具来帮忙代替竹笋,小猴子会遇到什么问题?你来帮帮他,小兔子和小松鼠着急了,说:我们饿了,赶快帮助我们分一分吧等等,最后我说小动物们在你们的帮助下吃得很开心,玩的很愉快,而且还学到了许多知识,你说对吗?学生们会感到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了学生,要乐于帮助别人,因为你会感到快乐,对学生进行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本堂课通过情境串的教学,小动物拟人化的语言,妙趣横生的故事,动手操作的乐趣,给学生们全新的感受,那就是原来数学课也很快乐,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乐园。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13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教材在编排通过分东西使学生明确“*均分”的含义。再通过*均分的实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从而引出除法。

  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重从生活实际出发,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和氛围,充分运用示范演示、学生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些实物,借助同样多,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均分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均分”的含义,初步领会除法的实际意义:把一个数*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读、写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义。教学时在知识点上,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均分的过程,形象直观地理解除法含义,通过抓住“同样多”→“*均分”→除法含义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认识逐步加深。这样有利于学生由动作思维——建立表象——抽象思维,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实现三唯目标,立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巩固练习时,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连一连,再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说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整节课,通过学生亲身操作与教师示范演示相结合,学生很快的掌握了除法第一种分法的含义,同时,也很快学会了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认识了除号,突破了“除法的含义”这一数学难点。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14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紧紧抓住了低年级小学生好奇这一心理特征,将教学图示利用课件展示给了学生,突出了把*均分的概念教学置入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的编写意图。在实践训练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实物图形来引导学生想象,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意从生活实际出发,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和氛围,充分运用示范演示、学生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教学时在知识点上,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均分的过程,形象直观地理解除法含义,通过让学生分东西,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实现三为目标,立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有部分学生对除法的含义理解不到位,没有让学生说出每一个数在算式中所表示的含义?

  2、练习题的设计较单一,应设计多样化的练习,练习题应有梯度。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15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会用2―6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这一课时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经历“*均分”的过程,了解*均分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把一些具体物品*均分用除法来表示,会读写除法算式,认识除号并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通过本课教学,有以*会。

  这节课的教学,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复习了什么叫*均分后出示8个又红又大的苹果,让学生通过1个1个地分,1份1份地分使学生明确“*均分”的含义,为教学新课做好铺垫。在教学例4,例5时,创设了帮大熊猫分竹笋的情景,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竹笋实际操作分一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我又运用课件演示使学生清楚的感受到*均分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均分”的含义,初步领会除法的实际意义:*均分用除法可以表示。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介绍了新的符号朋友“除号”,以及介绍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和除法算式的意义。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读一读、分一分操作、说一说同桌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均分的意识,这样学生由动作思维――建立表象――抽象思维,给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领悟除法的意义。

  我在设计练习题时,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小,每个孩子都有追求快乐的天性,好胜心理强的特点,于是我设计了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通过创设情境帮大熊猫分竹笋,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好品质。整堂课运用丰富多样的奖励措施,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的心理需求,维持孩子们学习新知的兴趣。

  总之,这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们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均分”的理解,也对今后的除法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篇(扩展3)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提供学生喜爱的帮熊猫妈妈分竹笋的教学情境,有效地组织实施让学生动手分一分、说一说的活动,以达成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的教学目标,力求使学生在经历体验除法意义的过程中,协调发展他们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

  认识的过程应该是体验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总有一种强烈的需求---总想自己是个发现者、探索者,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体验到创造的快乐。新课程理念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机械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经历建构知识的过程。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动手帮熊猫妈妈分竹笋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分的过程中认识和理解除法算式的两种不同含义,把抽象的除法算式与具体的情景联系起来,为今后学习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表达的过程应该是规范的过程。数学语言是规范和严谨的,能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描述身边的事和物,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环节。二年级学生要实现在观察的过程中由日常用语到规范的数学语言、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变,是不容易的,他们进行抽象概括的能力还相当薄弱,因此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教师根据预设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体验除法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逐步规范他们的数学语言。整节课,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描述除法算式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意义,例如:例4中12÷4=3表示把12*均分成4份,每份是3,而例5中20÷4=5表示把20个竹笋每4个分一份,分成了5份,也就是求20里面有5个4.这些数学语言的描述,体现出学生对除法算式意义的理解已从具体过渡到抽象,体现了学生数学语言的发展轨迹。

  应用的过程应该是发展的过程。用数学是数学发展的需要,是学习数学的最后归宿。本节课,在学生理解了除法算式的含义之后,教师将知识面进行拓展,联系生活实际,要求学生找找生活中能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后,要求说说每道算式表示的含义,这是对学生掌握本节课知识的检验,因为学生只有在真正理解的除法的含义的基础上才能做到这一点。本节课,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空和交流的*台,不仅有效地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意识,也使学生的而数学能力和思维品质真正得到了发展。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四册P18-19例4、例5及P20练习四(2、3、4、)

  教材分析: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在编排时从分东西引入,通过分东西使学生初步领会除法的实际意义。例1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些实物,借助同样多,明确“*均分”的含义。例2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均分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均分”的含义。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读、写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义。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均分”,在“做一做”和练习十二中,多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连一连,再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说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均分”的过程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2、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 3、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和对除法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均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水果图片若干,纸袋若干。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一、理解*均分

  把8个圆片*均分成2份,你会分吗?

  ⑴动手分一分

  ⑵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⑶汇报演示(课件展示)

  生1:我是这样分的,3个一份,正好两份。

  生2:我是2个2个分,先左边4个,再右边4个。

  生3:我是2个2个分,先左边2个,再右边2个,直到分完。 生4:我是1个1个分,先左边1个,再右边1个,直到分完。 ??

  ⑷小结:刚才小朋友对8个圆片进行*均分,有的是4个4个分,有的是2个2个分,有的是1个1个分,但不管怎么分,都是把8个圆片*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4个,那就是*均分。

  二、除法的初步认识

  1、把12个圆片*均分,你想怎么分就怎么分,你会分吗?

  ⑴独立动手分一分

  ⑵同桌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⑶汇报交流:出现多种情况(略)

  学生汇报分的过程和结果,教师同时继续演示课件

  2、介绍除法的书写来源

  “*均分”在数学中也可以用一种计算方法来表示——除法,除法的符号是除号,除号怎么写呢?(师生交流书写)“*均分”该怎样用除法来表示呢?

  3、除法的含义

  选择其中情况一种来讲

  如:○○○○○○○○○○○○

  师:这幅图是把多少个圆片*均分?*均分成多少份?每份是多少个? 生:把12个圆片*均分成4份,每份3个

  (指多名学生说图意)

  师:刚才说的图意怎样用除法算式表示呢?

  生1 :12÷4=3

  生2:还可以列成12÷3=4

  师:先来看第一个算式,12÷4=3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说图意)

  师:那12÷3=4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沉默)

  师:(引导)分几个圆片?每份

  几个?正好分成多少份?

  生:(说含义)

  4、理解除号的意义。

  追问,还有谁会列除法算式,你们怎么知道的?

  在学习的道路上,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根据同学们的发言,你有什么疑问。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贵有疑,有疑问、有思考,你就会有进步??)

  (除号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除法来计算?)

  介绍除号的写法:

  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展开想象,你怎么理解并记住这个符号就是除号?(一条横线可以看做是把物体进行*均分,上下两个一模一样的圆点可以看做是每份分得同样多。)

  5、介绍除法算式的写法、读法

  我们把要分的苹果的总数6写在除号的前面;*均分的份数写在除号的后面;每份分得结果写在等号的后面。

  不看图,你能说说6÷2=3,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把6*均分成2份,每份是3.)

  这个算式读作:6除以2等于3。

  6、小结:把总数进行*均分,可以用除法表示,对一幅图,就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除法算式。

  7、给其余几幅图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8、质疑:看书上例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9、基本练习:

  书上的“做一做”---- 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1)明确要求:让学生把18块饼干*均分成三人(2人)(6人),每人分几块?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不看图说说每个除法算式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略) 1、先摆一摆,再写出算式.

  (1)12根小棒,每2根一份,能分成几份?

  12÷□=□

  (2)12根小棒,每6根一份,能分成几份?

  __________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订正时让学生说说分的过程和结果.也可以把1、2题进行对比,让学生知道虽然都是12根小棒,因为第1题是每2根1份,第2题是每6根1份,所以分的份数也不同

  2、补充练习

  教师把10本作业本*均分给2名同学,每名同学分得几本? 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说说如何列式和算式中各数所表示的意义。

  四、归纳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分东西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板书:除法的初步认识)知道了把一些东西*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做。

  教学反思:

  ㈠效果分析

  这是一节研讨课,也是一节尝试课,曾在多个班级试教过,尝试着把包含除和等分除合并在一堂课上,主要观点是:不区分两种分法,认为“不管怎么分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都是*均分”,能看图列出两道相应的除法算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3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教材在编排通过分东西使学生明确“*均分”的含义。再通过*均分的实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从而引出除法。

  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重从生活实际出发,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和氛围,充分运用示范演示、学生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些实物,借助同样多,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均分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均分”的含义,初步领会除法的实际意义:把一个数*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读、写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义。教学时在知识点上,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均分的过程,形象直观地理解除法含义,通过抓住“同样多”→“*均分”→除法含义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认识逐步加深。这样有利于学生由动作思维——建立表象——抽象思维,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实现三唯目标,立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巩固练习时,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连一连,再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说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整节课,通过学生亲身操作与教师示范演示相结合,学生很快的掌握了除法第一种分法的含义,同时,也很快学会了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认识了除号,突破了“除法的含义”这一数学难点。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4

  除法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均分物的实践经验。

  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是一个亲身实践,参与知识的产生与形成的过程。

  在学生学习中我以学生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资源,以学生为主体,我起到一个引导作用,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和学生喜欢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地学、主动的学。力求在我的启发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使他们的情感信心在交流中得到发展,对知识的认识得到不断的拓展,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体现个性的良好时机,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获得学习的乐趣。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5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紧紧抓住了低年级小学生好奇这一心理特征,将教学图示利用课件展示给了学生,突出了把*均分的概念教学置入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的编写意图。在实践训练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实物图形来引导学生想象,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意从生活实际出发,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和氛围,充分运用示范演示、学生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教学时在知识点上,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均分的过程,形象直观地理解除法含义,通过让学生分东西,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实现三为目标,立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有部分学生对除法的含义理解不到位,没有让学生说出每一个数在算式中所表示的含义?

  2、练习题的设计较单一,应设计多样化的练习,练习题应有梯度。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6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建议中提到:让学生摆学具、看演示分的过程等活动,充分感知“*均分”与除法的关系,真正把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落到实处。

  这部分内容的的教学任务很重,和乘法、*均分都有一定的关联。因此,我在教学中把学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本节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生的自学来激活学生的内驱力。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为此安排了几个层次教学:(1)由同样多引出*均分。这一层次安排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个桃子*均放在4个盘子中,每盘放2个。通过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均分”。(2)用“*均分”指导操作,让学生把6个苹果*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3)把“*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解决了“*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6个苹果*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4)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

  课后,带给我的反思是很多的,其中最主要是: 请相信学生能行!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7

  森林聚会是青岛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五单元《森林里的故事》第一个信息窗的内容,本节课学习第4849页的内容。它是除法学习的起始部分,是以分东西作为感性支柱的。所以本堂课的特点之一就是充分让学生动手分东西,感受分东西带来的快乐。

  一、分东西的快乐

  在学习第一个红点时,我出示了书中的那幅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思考:两只大熊猫分10个竹笋,应该分几份?怎样分?然后让学生动手分竹笋,有的分成4个和6个,因为大熊猫吃的多,小熊猫吃的少,有的分成3个和7个,因为大熊猫照顾小熊猫,让小熊猫多吃点,还有的分给小熊猫10个竹笋,大熊猫没有,因为大熊猫要减肥在这种争先恐后的发言中,学生们感到很快乐,很好玩,最后通过每只大熊猫分5个竹笋,感悟到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均分。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得益彰,精彩纷呈。

  二、情境串的教学

  将数学问题像串冰糖葫芦一样围绕着森林聚会串成串。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一共安排了以下活动,有熊猫分竹笋、小猴分桃子、小兔分萝卜、松鼠分松果。另外,将情境串成串,更便于学生系统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加活跃,更容易理解数学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发起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三、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每次活动时,我都会设计几个像导火索一样的问题,如:请你仔细观察,动脑想一想,大熊猫会遇到什么问题?分成几份?你想怎样分?你发现了什么?

  又如:从这幅图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想怎样解决?通过一环一环的问题,使学生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从而确实感到数学很有意思,乐于产生更多的数学问题。

  四、乐于助人的思想

  本堂课从一开始就创设了帮助的伏笔,如请你的学具来帮忙代替竹笋,小猴子会遇到什么问题?你来帮帮他,小兔子和小松鼠着急了,说:我们饿了,赶快帮助我们分一分吧等等,最后我说小动物们在你们的帮助下吃得很开心,玩的很愉快,而且还学到了许多知识,你说对吗?学生们会感到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了学生,要乐于帮助别人,因为你会感到快乐,对学生进行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本堂课通过情境串的教学,小动物拟人化的语言,妙趣横生的故事,动手操作的乐趣,给学生们全新的感受,那就是原来数学课也很快乐,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乐园。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8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学习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科书第18页的例题4。 设计理念: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均分的实践经验。因此,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均分的表象,成为本节课的重点,亦是关键所在。在备课时抓住这一关键,从以下几方面来设计教案。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材因篇幅的限制,提供给学生感知的背景材料极其有限,且信息都处于“静止、储存”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感知和抽象概括。因此,在研究教材、学生的知识、技能、心理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发掘教材潜在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经教学法的加工,营造情境氛围。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体验,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自主能动地探索,实现数学的再创造。课一开始,通过创设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童话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重视操作,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多次让学生进行操作。把*均分物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材料。教学一开始,就是学生的操作:把12个竹笋分给4只小熊该怎样分?在这里,未做任何提示,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认识水*去分,再要根据分的结果写出算式,并学习算式表式的含义。接下来让学生再把12个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在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和结果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均分的含义,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及含义。 3.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把提高与发展每个学生作为素质教育的落脚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实际水*基础上主动、充分地发展、提高。在设计活动时,人人动手分学具;在相互交流中,体会多种分法的共同性——每份分得同样多。无论是一个一个地分,还是用除法计算,都给予积极的肯定,并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师生能共同体验成功以及成功带来的喜悦。

  教材分析:

  在这课之前,通过分东西,学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等分活动,学生还不知道

  除法的情况下,从生活经验出发,在操作水*或表象水*上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学生从中积累了一定的*均分的经验。从本节开始,学生要认识除法。除法的本质就是*均分。这个认识过程就是如何把*均分的操作过程及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的数学化过程。因此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分竹笋”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均分的具体过程。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学生通过前几节课大量的等分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等分的含义也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用除法表示等分过程,学生应该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本课在等分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概括,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教法和学法:新课标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参与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水*和情感态度,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作用。”因此,在本节课中,在教法和学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1、 教师着重为学生创设情境,并适时点拨,要敢于放手,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 学生重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习方法、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l.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过程与方法

  经历除法含义与除法算式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动手分竹笋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陶冶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操。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除法的概念,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动物国宝是什么吗?对,是大熊猫。今天熊猫盼盼邀请了几位小伙伴来家里做客,妈妈为她们准备了12个竹笋。

  课件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盘子。

  师:如果盼盼想把这些竹笋*均分给大家,应该怎样分,你愿意帮助盼盼招待小伙伴吗?

  二、动手操作,明确含义

  1、动手操作,激活经验

  师:用你们手中的学具代替竹笋,动手分一分。

  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3)个竹笋。

  2、直观展示,形成表象

  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说说你分的是什么,怎么分的,结果怎样? 课件呈现结果图。

  3、语言表述,明确含义

  师:结合操作过程,你能说说这幅图表示的含义吗?

  生:把12个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设计意图:利用手动的生活情境,设置问题引发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均分的意识。通过直观图,使学生建立*均分的统一表象,温故知新,结合图对*均分竹笋的活动进行语言表述,为

  学生建立除法概念做好准备。】

  三、自主尝试,突出含义

  1、自主尝试,算式表征

  师:你能把“12个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这件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大胆尝试,师巡视指导发现典型案例。

  2、展示交流,突出含义

  师:将你在吗创作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12:3 3 3 312〈4---3 12-3-3-3-3=0 3+3+3+3=12 12÷4=3

  观察同学们创造的算式,虽然形式不同,但表示同样的含义,都是“把12个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设计意图:通过让每个学生进行算式的表征再创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在不断的交流比较中,突出算式表达的含义。】

  四、建立概念,学习除法

  1、激发需求,认识除法

  师:刚才大家写的算式各式各样,像这样把一些物品*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均分。在数学上统一用除法来表示。(板书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

  师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上下两点要对齐。

  2、渗透文化,深化含义

  课件出示: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在他的《代数》,第一次用“÷”表示除法。“÷”用一天横线把两个小圆点分开,表示*均分的意思。

  3、写出算式,体会关系

  教师:“把12个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这道题可以写成 板书:12÷4=3;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谁来说说这个算式中的12、4、3分别表示什么?

  这个算式表示的含义是什么?(表示把12*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除法的建构过程,感受学习除法的价值。通过明确

  算式中的数与*均分的对应关系,强化对除法含义的理解。通过相关数学文化的渗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增强学习除法的兴趣。】

  4、及时巩固,灵活运用

  出示课件:(1)“把12个竹笋*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2)“把12个竹笋*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师归纳小结:数学中*均分的问题就有用除法来解决,上面的这3个算式中12我们称为总数,*均分成的4、3、2份是份数,每盘放的个数叫每份数。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均分的基础上,提供“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领悟除法意义。】

  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1、课件出示P13页“做一做”, 自己读题,理解题意:“把15条鱼*均放在5个盘里,每个盘里放()条。”

  请同学们动手分一分,写出算式。

  你能说出15÷5=3表示的含义吗?

  你能再说一件事,也可以用15÷5=3表示吗?

  2、课件出示练习三的第2题。

  提问:每只小熊分的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均分成2份)谁会列算式?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4.完成教科书练习三的第3题。

  让学生讨论后写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了解除法的意义,巩固对除法算式的认识。

  5、说一说:你能说出生活中*均分的事例,列出除法算式吗?

  6、出示课件:考考你

  □+□+□+□=8 □=?12=○+○+○ ○=?

  四、总结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9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我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为此安排了几个层次教学由同样多引出*均分。这一层次安排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每份要同样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均分,用“*均分”指导操作,让学生把,求每份是几个把“*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解决了“*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个苹果*均分成每份是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整堂课完成得很顺利,学生都对实践操作很感兴趣,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均分”的理解,也对今后的除法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建议中提到:让学生摆学具、看课件演示分的过程等活动,充分感知“*均分”与除法的关系,真正把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落到实处。

  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喜欢动手是他们的天性。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体验、理解数学的知识。因此,我在教学中把学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摆一摆、分一分。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让学生任意分6个桃子,从不一样多的分法和每份同样多的展示,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均分,理解除法的意义。学生的认知建立在表象的基础上,也就突破了除法这个抽象概念的难点。突出了除法的本质属性:把一个数分成相等的若干份就是*均分,*均分可以用除法表示。在把握教材时抓住除法的本质属性,淡化其非本质属性。

  课后,带给我的反思是很多的,其中最主要的两点:

  1、请相信学生能行!

  过去,我们总怕孩子听不懂、记不住。课上教师说得多、重复的地方多,给学生说的机会并不多。我们都知道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积累,他们有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也想表达、诉说。他们很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跟老师交流。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孩子们只有在经历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同时在建构知识的同时,他们也学会了与同伴的交流与合作。

  2、尊重学生的选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改实验中,尊重学生的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节课,如果按照先教后学的教法,学生学习的劲头就会打消一半。而还学生的主动权以学生,让他充分享受自主学习的快乐,学生那颗创新的幼苗没有受到伤害,并且相信能长成参天大树!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本节包括“*均分”和“除法”两部分内容。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均分的表象,进而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让学生掌握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而例4除法的含义,是学生学习除法的一个难点,本节课的教学“把一个数*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关键是使学生理解“*均分”的含义,即每份分的结果同样多。

  我从让学生小组合作分苹果开始,通过分东西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均分”的含义。接着以故事的形式引入帮小熊猫*均分竹笋的具体情境,课上通过请学生演示帮小熊分竹笋的过程从而引出除法,使学生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再让让学生认识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整节课以*均分物的事例设计“除法”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除法。

  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意从生活实际出发,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和氛围,充分运用示范演示、学生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教学时在知识点上,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均分的过程,形象直观地理解除法含义,通过让学生分东西,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实现三为目标,立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有部分学生对除法的含义解释部太到位,没有让学生说出每一个数在算式中所表示的含义?

  2、练习题的设计较单一,应设计多样化的练习,练习题应有梯度。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1

  认识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以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然很重要。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通过*均分的活动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后,再从*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并让学生经历这一抽象过程,从中体会并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它既是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也是以后解决除法实际问题的主要基础,因此我在讲授时注意以下几点:

  1、通过认真观察幻灯片和图画,要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均分的活动(实物操作或表象操作)——除法算式”这一抽象过程,从而体会除法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地分”或“*均分成几份”,都可以用除法计算,再介绍除号、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本课上完后,虽然学生能正确地列出算式,但有相当部分的学生不理解其含义。

  2、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并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我多次给学生积级的情感支持,让学生体验到掌握一种新方法的快乐。

  3、充分利用学生已学的知识,鼓励学生进行使用除法的活动和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强化练习。

  4、运用所学的有关除法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理解和巩固除法知识,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和兴趣味。

  5、要充分了解和照顾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有针对性地强化练习,以利以后的学习,为今后理一步学习有关除法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时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均分的活动(用圆片分一分)——除法算式”这一抽象过程,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和等分的活动,建立*均分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明确除法就是*均分活动的数学概括,体会到什么情况下用除法计算,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并让学生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伊始,通过创设生活中坐缆车的情境,以自主学习菜单来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并及时引导学生注意教材中提出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解决问题的需要引出*均分的活动,再把*均分的活动抽象为除法,建立数学模型,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的独立思考相结合,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发挥了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认识除法的意义。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白:共有的份数——总数,每份的个数——每份数,*均分成的.份数——份数;以及总数、份数、每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如:求总数——乘法(几个几相加),求份数、每份数——除法(*均分的两种分法)。

  二年级的学生,喜欢动手是他们的天性。本节课,我们在“分一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注重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节课教师不仅教给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更注重了让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每一节课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必需长期进行的。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2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森林里的故事》的内容,它是除法学习的起始部分,是以分东西作为感性支柱的。所以本堂课的特点之一就是充分让学生动手分东西,体会什么是*均分,感受分东西带来的快乐。

  一、动手操作,体会*均分

  在学习第一个红点时,我出示了书中的那幅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思考:两只大熊猫分10个竹笋,应该分几份?怎样分?然后让学生动手分竹笋。本来想学生会有多种不同的分法,如:分成4个和6个,分成3个和7个等,没有想到全班同学竟全都分成了每只大熊猫分5个竹笋,让我感到很被动。然后我又通过把10个竹笋公*地分给5个大熊猫,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到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均分。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均分的含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均分以后,在后面的这几个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操作交流,明白*均分的分法也是多样的。同时,运用小组合作等学习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又是对学生运用知识的提高与升华。

  二、情境串的教学

  将数学问题像串冰糖葫芦一样围绕着森林聚会串成串。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一共安排了以下活动,有熊猫分竹笋、小猴分桃子、小兔分萝卜、松鼠分松果。这些活动全都是在森林聚会上发生的,给学生一种整体感和亲切感,另外,将情境串成串,更便于学生系统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加活跃,更容易理解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发起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三、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每次活动时,我都会设计几个像导火索一样的问题,如:请你仔细观察,动脑想一想,大熊猫会遇到什么问题?分成几份?你想怎样分?你发现了什么?又如:从这幅图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想怎样解决?通过一环一环的问题,使学生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从而确实感到数学很有意思,乐于产生更多的数学问题。

  四、乐于助人的思想

  本堂课从一开始就创设了帮助的伏笔,如请你的小棒来帮忙代替竹笋,小猴子会遇到什么问题?你来帮帮他,小兔子和小松鼠着急了,说:我们饿了,赶快帮助我们分一分吧等等,学生们会感到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了学生,要乐于帮助别人,因为你会感到快乐,对学生进行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五、练习设计

  我分了两次进行自主练习。第一次是在学生帮助熊猫和小猴解决问题后,学生对*均分的含义有了初步的体会的时候进行的,主要是通过判断哪是*均分,来加深学生对*均分的理解。第二次是在帮助小白兔、小松鼠解决问题后进行的,难度加深,使学生较容易接受。这个练习是让每名同学动手*均画石榴,这样做的目的是既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3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我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为此安排了几个层次教学:

  (1)由同样多引出*均分。这一层次安排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2份,每份要同样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均分”。

  (2)用“*均分”指导操作,让学生把6个苹果*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

  (3)把“*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解决了“*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6个苹果*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

  (4)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

  整堂课完成得很顺利,学生都对实践操作很感兴趣,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均分”的理解,也对今后的除法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是一节概念的建立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课前的导入部分,我采取讲故事的形式:“在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小兔和小猴子是邻居,他们和睦相处,生活的很愉快。今天兔妈妈家收白菜,兔妈妈可高兴了,咱们也到兔妈妈家去看看好吗?”这样为学生创设了故事情境,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使学生在故事情节中开始新知识的学习。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改变了教科书中的例题,为了让学生能够乐于参与教学活动,我以导入部分的故事为主线,把故事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之中,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在学生帮助“兔妈妈”和“猴子两兄弟”解决问题的时候,让学生以自己的学具代替白菜和桃子进行*均分,然后和同桌交流自己的分法,充分使学生眼、手、口、脑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自然建立*均分的概念。整节课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下课的时候仍意犹未尽。这时,我给孩子们出了一道发散思维的习题:“16根小棒*均分,可以分成几份?每份是几?”课余时间,孩子们有的用小棒摆,有的把纸条撕开来代替小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太高了!看到这样的情景欣慰之余,使我想到,在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尽量满足孩子们的需要,学有价值的知识,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宗旨。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4

  “除法的初步认识——*均分”是表内除法(一)中的基础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今后利用*均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关键。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均分的表象,进而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学生首次接触“除法”这个概念,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个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由“*均分”这个概念的含义引入“除法”这个概念,就成了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难点。

  本节课分为“激趣—活动—练习探索”这几个环节,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让“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得以实现。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吸收知识,而是通过故事的引导,通过观察(小猴、小猫的不同分法),操作(学生自己动手分桃子、小棒等),讨论(小猴、小猫的不同分法,每几个分一份的方法),探索(14颗葡萄怎样分)等几步数学活动,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本节课有这样两个特点:

  1、以故事贯穿始末,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

  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他们对于童话、故事很感兴趣,为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主动地获取新知识,所以设计这节课开头以 “狗熊分面包吃结果被狐狸骗了”这样一个令学生感兴趣的故事,让学生知道为什么狗熊被骗了,是因为狐狸一开始就分得不公*,这样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这个故事串联整节课,不停引导学生,激发学生,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知识、练能力。

  2、联系生活实际,设计教学活动,激励引导参与:

  在*时的生活中,总能碰到孩子们分东西,觉得不公*的时候,那如何分才能公*?相信有生活经验的学生会懂得“每人要一样多”,但大多数同学会留下疑问“怎样分才公*?”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分辨小猴、小猫是否分得公*以及帮助狗熊分小棒、分桃子、分葡萄等这些活动,使学生既有亲切感,又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种乐于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另外,一系列丰富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既获得了新知识,又使得学习数学的能力有所发展、提高。

  本节课突出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教学中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动手摆一摆,看一看,数一数等实际操作手段,进行知识间的转化。另外在课堂组织形式上,注意了由教师单一的讲授变为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以及小组合作交流等多项学习方式。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5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本节课是除法概念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因此,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建议中提到:让学生摆学具、互相交流分的方法,看课件演示分的过程等活动,充分感知“*均分”,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均分”的印象,这样学生才会对*均分有较深的感知,然后抓住最佳教学时机,从生活中分实物的问题中及时抽象出除法,真正把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落到实处。

  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我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为此安排了几个层次教学:

  (1)、由同样多引出*均分。这一层次安排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2份,每份要同样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均分”。

  (2)、用“*均分”指导操作,让学生把6个苹果*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

  (3)、把“*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解决了“*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6个苹果*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

  (4)、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

  整堂课完成得很顺利,学生都对实践操作很感兴趣,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均分”的理解,也对今后的除法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篇(扩展4)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是小学阶段一堂必不可少的概念课,他为我们以后学习的小数认识、性质及分数的意义等内容教学奠定基础。

  现代数学理论认为,数学活动就是“用数学”的具体体现,其核心就是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动中,把数学知识发现和“再创造”出来,并能灵活的实践运用。因此,教师如何组织学生获得有效的活动经验,使学生的智慧受到挑战,从而有效领悟分数概念,这里我就结合本节课教学谈一些自己粗浅的想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刚上课,我创设了一个十分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中秋节分月饼。在分月饼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强调“*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为的灌输,学生的分月饼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要学习一个新的数的需要,产生了积极探究的情感。

  2、在做中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我将动手操作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学习的过程,加强了对知识的认同和理解,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实践能力。课堂上,教师讲得再好,教学环节设计的再恰当,如果没有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那也只是一厢情愿,没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实现“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在学生认识了1/2时,先让学生折一折,让学生全体参与体会,分数是在*均分的基础上形成的。然后再认识几分之几时,让学生选择例举的分数用图形折出来或者自己把一个图形折一折创造出一个分数,并互相说说创造出来的分数表示什么意思。这些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写一写、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个个动手操作,积极动脑探索,从而初步理解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隐性的心理

  参与和情感投入也加大了。当然在学生全体参与的同时,我们忽视老师的引导者的身份,在学生反馈的情况和动态生成中我们老师要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予以适当的调整。

  3、学生自觉创新、主动构建认知结构的习惯得以培养。

  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整理知识、内化知识,进而形成具有自身思维特点的个性化知识结构的过程。教师尽可能地创造多形式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的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构建认知结构的习惯。学生在分数学习的活动体验中得到了充分深刻的认识。

  4、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学习内容贴近了学生生活,学习材料便于学生操作,学习活动过程始终关注着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生活。

  虽然本堂课有以上几个优点,但是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很多,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教育机智有待加强。在让学生用正方形纸片折四分之一的活动环节中,请学生上台展示时,学生说涂错了,而为了使本堂课顺利进行,我忽视了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倘若这时我利用这名学生的“错误”来引导到四分之二、四分之三、四分之四的认识中,这样就会对学生产生激励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有很大的提高,也能给其他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2、学生倾听的习惯还要加强,课堂评价有待提高。

  3、在教学基本功上自己的不足还有待提高,如在教学设计上要更具匠心,教学语言有待进一步规范,板书还要多加练习等等。

  4、虽然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动手、小组合作调动起来了,但是孩子们在操作的时候进度不同,影响了时间,有些孩子不能一起完成,造成虽然让他收掉但还有部分学生牵挂未折完的现象。

  5、本节课不够精练,有些提问不是很准确,由于引导不当的原因,学生说的.不够熟练和精确,导致说的环节太多,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使得本节课出现了练习量不够及没有总结的现象,这也是以后教学我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数学意识,多多学习数学语言。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2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91页至92页第7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及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学段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认识几分之一”。新课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分数,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学情分析:

  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是关于数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等分数,但并不理解它的含义。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中已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用分数来表述。所以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的去获取分数的相关知识。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 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

  情感态度 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问题解决 当整数不能表示*均分后,所得物体的个数时,我们可以用分数表示。 数学思考 通过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结合教学使学生了解分数的发展,丰富学生的素养。

  学习重点: 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

  学习难点: 理解只有“*均分”才能产生分数,感知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具、学具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彩色笔,课件

  学习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分过东西吗?

  一、创设情境,感知等分

  1、 老师这里有4个月饼,想分给两个小朋友,你准备怎么分?能用数字表示你分得的结果吗?为什么这样分?

  数学上把物体分得一样多,叫做?(板书:*均分)

  如果给你两个饼还是分给两个小朋友,你准备怎么分?能用数字表示你分得的结果吗?

  (引出*均分的概念,因为这是分数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

  二、自主探索,产生需要

  1、可是现在只有一个月饼*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怎样分?把手中的圆片当成月饼,分一分。

  (这个环节利用学生活动“分东西”引入,在学生理解了*均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了一半,通过质疑,学生发现一半不能用自己学过的数字来表示,自然产生了对新知识探索欲望)

  A、理解*均分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生:我将圆片对折,每个小朋友分得一半。

  师:为什么要对折?

  生:为了分得同样多。

  师:那这个对折的目的就是为了*均分。我们可以说把这个圆片*均分成两份。 (老师将半个涂上颜色,贴在黑板上)我们可以用画图的方法表示。

  师: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分得的结果吗?

  生:0.5,二分之一,1/2

  师:能说说1/2中的2表示什么?

  生:表示*均分成两份。

  像二分之一这样的数就是分数。我们这节课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

  B、理解“每一份”

  师:你能在月饼上找到另一个二分之一吗?(板书1/2)

  师带领同学边比划边说:把一个月饼*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1/2。 (这个环节用演示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知二分之一产生的过程,通过读一读,说一说能够对二分之一的概念进行完整的表述。并明确一个单位1内有两个二分之一)

  2、 折一折,找出长方形的1/2。

  (学生活动,然后展示)

  师: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长方形的1/2呢?

  小结:折法不同没关系,只要折的是这个长方形的一半,每一份都是它的1/2。

  (这个环节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鼓励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验创造的快乐,同时,在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即: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只要是*均分成2份每份都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新的疑问引发新的思考,我让学生结合自己折的纸说一说。使学生明白不同单位1的二分之一也是不同的。

  3、如果有4个同学*均分这个月饼,每个同学又分得多少呢?你能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示吗?

  生:1/4,画图,折一折,语言描述。

  除了圆形可以折出四分之一,正方形能折出四分之一吗?

  学生活动,然后展示不同分法。

  师:你能看懂谁的图? (这个环节再次动手折出正方形的四分之一,然后让学生想一想有不同的画法吗?同桌互相交流不同的折法,是想让学生把对分数的理解从直观感知过度到形象思维上来,能以此类推,理解分数产生的意义。同时理解*均分的份数与分母之间的关系。)

  4、判断。 下面图形中的涂色部分,能用

  表示吗?为什么?

  ( ) ( ) ( ) ( )

  (这个环节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比较判断,理解只有*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三、深入理解、认识分数

  (1)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生: 1/4、1/8、1/3、1/6??(让学生上来写两个)

  我们这样说下去能把分数说完吗?

  (2)拿一张纸折一折,并用斜线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

  小组内交流。

  展示作品。

  汇报:你把这个图形*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

  生1:我把它分成8份,涂色部分是它的1/8。

  生2:把一个圆形*均分成4份,涂了其中一份,每份是它的1/4。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请写出来,并说说理由。

  (让学生先独立做,再2人小组交流,针对答案不能统一的题目进行大组交流,还是不能统一的,最后全班交流,这样分层交流,小组长先检查组员的掌握情况,然后大组长汇总,交流更深入,而且节约了时间,听、说的效率更高,真正做到了懂了的不讲,教师精讲。)

  (这道练习题紧紧围绕本课的重点,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调节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同时练习注重了层次性,开放性,发展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既体现了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又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既照顾了全体,也有效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五、总结延伸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这样做,是这对整堂课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对重点知识画龙点睛,有利于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有效提高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和整体思维能力。)

  六、板书设计:

  认识分数

  把一个月饼*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2。

  1

  —

  2

  读作:二分之一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好的板书能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为学生理解知识和对知识进行记忆提供直观的参考和有利的帮助。这节课我的板书设计条理清楚,简洁明了,重难点一目了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把一个月饼*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3

  这次年组教研课由我开课,我上了“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课。“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课只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一节新课,往往是从旧知识引入,关键是要牢牢抓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切入点,“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学一开始,我先让学生用数字回答把4个苹果和2个苹果*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分几个?把4个苹果、两个苹果“*均分”成两份后,每一份的个数可以用整数表示。把1个苹果*均分成两份,学生就无法用数字回答,这时,我请学生到黑板写出你心中的一半。于是我就抓住机会由此引入新课。从上课的情行来看这方面做的是比较成功的,通过直观而形象的多媒体演示,以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上来而且使课堂气氛变的很好,对整堂课的教学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注重教师的启发引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自主的学习过程,每个学生都 是从自己的认知水*出发,依靠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解数学的。所以,数学是无法灌输的,是难以讲授的,只能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学好数学。我在教学设计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在学习上突破难点。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是有主动学好数学的愿望和潜能,气氛民主、活泼、开放,教师既尊重学生的人格,也尊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选择,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掌握数学知识。我让学生在小组内用自己手中的纸表示出自己想认识的分数。在中,积极地创设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探索的余地,让学生能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三、教学既面向全体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全面发展

  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 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注意面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在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能力发展、思想品德及个性心理品质养成方面都能有扬发展。同时,由于学生的个性素质存在差异,教学中,我也尊重了学生的这种个性差异,要求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学习水*。在本节课中我既解决了后进生学习难的问题,又帮助了学习上的自卑心理。如他们也都能用纸折出 1/2、1/4这样的分数来,从而建立起分数概念的表象,初步理解分数概念的含义,树立起学习上的自信心,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四、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的的难度。

  但是,在教学中也有一些使我感到遗憾的事,如在学生折纸后汇报时,一名学生欲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方法表示 1/2,但他在折的时候由于失误没有把纸*均分,我只在全班同学面前指出了他的.错误,并没有及时指导正确折法错失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说明在教学中还缺乏一定的教学机智。另外,由于在时间的把握上过于偏重学生折纸的过程,导致后半部分教学有些急促,在强调“*均分”方面做的还不够。这都 是我在今后的教学应注意的方面。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4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好处上、读写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初次感知会有必须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创设一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情境,使学生在主动的操作活动的基础上,感悟并明白分数的含义,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本人认为在本节课中在以下几方面做得还能够:

  一、创设情境,感悟知识

  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在课的开始,我借助学生熟悉的“分苹果”事例,引导学生感知从用整数表示2个苹果、1个苹果,到两个人分吃一个苹果怎样表示,自然地将分数的产生在*均分基础上的事实展此刻学生的面前,让学生体会到“*均分”的重要性,不仅仅增强了数学知识间的联系,而且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设计了“小猴和小猪分吃西瓜”的故事情境,增强了学习的情趣性。

  二、借助经验,自主探究

  分数对学生来讲是陌生的,但“物体或图形的一半”却是学生熟悉的。因此我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透过动手、动脑、动口等活动,亲自经历数学知识的构成的过程。如引导学生透过折一折、找一找、说一说物体或图形的一半,架起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联系的桥梁;亲身感受物体或图形的“一半”都能够用分数表示,为继续探究分数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三、加强实践,主动建构

  “分数”对于学生来讲是抽象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时刻注意将分数的认识与图形的操作活动相联系,发挥动手操作在学生主动建构中用心的促进作用。发奋构建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在操作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用心实践,主动建构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如学生在用长方形折1/2、1/4的实践活动中,透过对不一样折法的分析比较,进一步加深了对分数好处的认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高,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第一、在教学中本人在如何激励学生方面做得不够,言语*淡、缺乏热情;第二、在引导学生突破难点方面缺乏有效性,虽然能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建构知识,但当学生对认知出现分歧的时候,如何给予正确匡正、引导还是感觉力不从心。

  期望各位同仁能够给予传经送宝,本人在这边先谢谢了!让我能在教学方面有更大的进步!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5

  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共有以下一些内容: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大小比较,包括分子是1的分数和同分母的大小比较;分数的简单计算和简单应用。其中分数的大小比较和简单应用是难点。

  这个单元的教学,我特别注重让学生动手实践,折纸、分物等活动,能使学生清楚直观地感受分数。例如,学习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时,我让学生每人准备2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第一张*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用分数表示是1/2,第二张*均分成4份,其中一份用分数表示是1/4,学生很直观地就看到1/2比1/4大,于是我再带领学生总结分析:*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所以分子是1的份数,分母小的反而大。这样分析总结得非常透彻了,但是学生做题,我还是发现有的学生出错较多,可见这个地方真是个难点。

  学习分数的简单应用时,按照课本上的例题,我特意制作了教学课件,通过形象直观的课件,让学生明确,一个物体或图形可以看做一个整体进行*均分,一些物体也可以看做一个整体*均分,然后结合第一课时学习的分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均分成了几份,分母就是几,表示其中的几份,分子就是几,经过反复的训练,学生能快速准确的用分数表示图中涂色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分数应用第二个例题到六年级学习了分数乘法时还要再学习,有的学生回家做题不会做,家长竟然教给孩子用六年级的分数乘法来做,真是不知道这些家长怎么想的,孩子不会做题,家长首先应该想到看课本例题或问老师呀。

  这个单元的内容看似简单,有一些学生掌握的还真不扎实,这几天还得好好复习。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6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教学,我是本着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思想,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出发点,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主导思想进行设计的。在引入新课时,通过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分饼”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在新课学习完后,又鼓励学生找一找身边的分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学会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我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折纸,让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说一说,为他们开辟探索实践的天地,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对操作,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引导他们亲自经历了分数概念的感知、理解、概括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的学习活动中探究有趣的数学。通过学习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渗透数学思想,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更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一节课所认识的分数都是几分之一,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在意义上具有相同点。所以我以1/2这突破口展开教学。通过分月饼先谈谈对1/2的认识,了解1/2的意义,知道1/2的写法和读法。在互动对话中初步建立1/2的表象,多层次,多角度地丰富充实学生对1/2的理解。在1/2的基础上,通过习题中的问题:一个长方形被*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是其中1份,能否用1/2来表示?这样来认识1/3,又通过折一折的活动认识各种图形的1/4,讨论折法不同,每份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都能用1/4表示呢,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折法”和“形状”都不是本质属性,而*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几份才是本质属性。

  本节课我最大的体验是:学习内容贴近了学生生活,学习材料便于学生操作,学习活动过程始终关注着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生活。不足的是评价的重点还不是很到位,学生完成导学案的速度还有待提高,学生倾听的习惯还要加强。如在教学设计上要更具匠心,教学语言有待进一步规范,板书还要多加练习等等。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7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是小学阶段一堂必不可少的概念课,他为我们以后学习的小数认识、性质及分数的意义等内容教学奠定基础。

  当前,老师们正在认真认真贯彻新课程的要求,我作为一名课改一线的老师,也努力把一些新的理念应用到课堂中,力争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有一些新的变化,教学中有收获与失落,也免不了意外和尴尬。这里我就结合本节课教学谈一些自己粗浅的想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刚上课,我创设了一个十分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中秋节分月饼。在分月饼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强调“*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为的灌输,学生的分月饼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要学习一个新的数的`需要,产生了积极探究的情感。

  2、在做中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我将动手操作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学习的过程,加强了对知识的认同和理解,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实践能力。课堂上,教师讲得再好,教学环节设计的再恰当,如果没有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那也只是一厢情愿,没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实现“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在学生认识了1/2时,先让学生折一折,让学生全体参与体会,分数是在*均分的基础上形成的。然后再认识几分之几时,让学生选择例举的分数用图形折出来或者自己把一个图形折一折创造出一个分数,并互相说说创造出来的分数表示什么意思。这些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写一写、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个个动手操作,积极动脑探索,从而初步理解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隐性的心理参与和情感投入也加大了。当然在学生全体参与的同时,我们忽视老师的引导者的身份,在学生反馈的情况和动态生成中我们老师要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予以适当的调整。

  3、提供数学交流的环境,培养合作意识。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于是我不仅为学生设置了一个个数学活动,还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数学交流环境。比如,让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表示二分之一时,先让学生自己折纸、涂色,再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感受不同的折纸涂色方法,却可以得到同一个分数;再如,在学习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大小时,也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的。这样就扩充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培养了学生赏识他人的良好心态,促进了学生合作意识的发展。

  4、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8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新课程出版的三年级数学第五册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分数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

  本节课的目标定位是:

  1.体验*均分;初步理解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

  一、通过对“一半”的认识,理解“一半“的含义

  1.说一半是多少:

  (1)全班同学的一半

  (2)一组同学的一半

  (3)一个圆的一半

  2.说说一半是怎么分的?(*均分成相等的2分,两份中的一份就是一半)

  3.所有事物都可以分出一半,一半能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像全班同学的一半是用20表示、一组同学的一半是用5人表示,我们能说清它有多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碰到类似这样一个圆的一半的情况,我们无法用所学的数说清它到底有多大。于是在数学上引入了分数,就象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这个圆的一半。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来表示。

  4.折一折:在正方形纸上折出二分之一,涂色表示

  二、动手操作,理解四分之一

  1.你能折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你能折吗?

  2.折好涂色表示四分之一,交流。

  (学生对二分之一有了初步认识后,对折四分之一感到很顺利)

  3.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通过这一折,学生理解了只要是*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3.辨析:哪几个图形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说明理由。

  三、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

  1.折过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折一折,取一份用分数表示吗?

  学生折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等,他们通过自己操作而得到新的分数很兴奋。

  2.折出了这么多的分数,你觉得谁折的分数大?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三十二分之一最大,折出的八分之一最小,并且还说了理由:32比8大,当然1/32大。一些学生发现越折越小了,觉得1/32是最小的。(这时教师也不表态 )

  4.故事:

  猪八戒分西瓜:一次,唐僧派猪八戒前去探路,谁知去了好久也不见回来。于是派孙悟空去找。原来猪八戒在美滋滋的吃西瓜。刚咬第一口,悟空就从天而降。孙悟空说:“我吃西瓜的 二分之一。” 八戒心里一直想多吃点,听了高兴极了,说:”我可要吃八分之一。”学生这时候就议论纷纷了,到底谁吃的多呢?这下大部分同学认为孙悟空吃的多,因为他吃了西瓜的一半;一些认为猪八戒吃得多。

  课件演示:分西瓜(通过直观演示:大家一致认为八分之一比二分之一小。并且学生发现:*均分的份数多了,它的一份就小了。)

  5.回到折纸时的分数比较,1/8和1/32的比较,这时候,同学们都笑了,原来不能直接用32与8的比较来比较分数的大小,学生认识上提升了。理解了分母越大,*均分的份数就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

  四、练习运用(略)

  反思:

  一、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在大背景下认识分数

  1.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向“潜在发展水*”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

  2.以往我们在初次教学分数时,总是以单个的物体的进行*均分,然后“半个”无法用整数表示的时候就引入了分数,优点是这样分数出现的实际需要性能够凸现,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印象深刻;缺点是这样以单个的物体入手,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受到局限,会导致到高段学习分数的意义的时候,对单位“1”难以理解和接受。其实“一半”和“半个”是有区别的,只有“半个”才用分数表示是不全面的。因此,我在分数引入的时候,请学生说身边一些事物的一半,发现日光灯是11个,一半一下子无法说出来。同时一个圆的一半是多少也无法说清。然后,引出“所有事物的一半我们只用一个数表示出来”。从而引入分数二分之一,这样对于分数的认识放在了一个宽广的背景下来学习,学生体会到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一个1/2来表示。

  二、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尽管学生在正方形纸上这出了几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并且用分数表示出来,但是学生在比较分数大小的时候,还是受到整数认识的影响,认为1/32比1/8大,于是课件显示猪八戒分西瓜的过程,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

  三、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了。学生的好胜心理强,教师在学生认识了1/4.纸上折了1/4后,谁还能折出其它分子是1的分数,学生动手积极性很高,纷纷折出了其它分数。当问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就更愿意比了。起初,学生对分数的比较这一知识停留在比较表面、比较肤浅的水*上。他们用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来比较分数,教师也不做出判断,而是利用学生喜欢听的故事,将知识蕴于故事中,在听故事、看课件演示中,使学生主动得构建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当回过头来再比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都笑了。而教师也不必再多说什么,学生已经自己推翻了先前的认识。

  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从整体上认识分数,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是否要求拔得过高,在折分数操作时是否需要及时的比较等等。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实而有效的数学课。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9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91页至92页第7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及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学段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认识几分之一”。新课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分数,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学情分析:

  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是关于数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等分数,但并不理解它的含义。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中已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用分数来表述。所以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的去获取分数的相关知识。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 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

  情感态度 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问题解决 当整数不能表示*均分后,所得物体的个数时,我们可以用分数表示。 数学思考 通过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结合教学使学生了解分数的发展,丰富学生的素养。

  学习重点: 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

  学习难点: 理解只有“*均分”才能产生分数,感知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具、学具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彩色笔,课件

  学习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分过东西吗?

  一、创设情境,感知等分

  1、 老师这里有4个月饼,想分给两个小朋友,你准备怎么分?能用数字表示你分得的结果吗?为什么这样分?

  数学上把物体分得一样多,叫做?(板书:*均分)

  如果给你两个饼还是分给两个小朋友,你准备怎么分?能用数字表示你分得的结果吗?

  (引出*均分的概念,因为这是分数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

  二、自主探索,产生需要

  1、可是现在只有一个月饼*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怎样分?把手中的圆片当成月饼,分一分。

  (这个环节利用学生活动“分东西”引入,在学生理解了*均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了一半,通过质疑,学生发现一半不能用自己学过的数字来表示,自然产生了对新知识探索欲望)

  A、理解*均分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生:我将圆片对折,每个小朋友分得一半。

  师:为什么要对折?

  生:为了分得同样多。

  师:那这个对折的目的就是为了*均分。我们可以说把这个圆片*均分成两份。 (老师将半个涂上颜色,贴在黑板上)我们可以用画图的方法表示。

  师: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分得的结果吗?

  生:0.5,二分之一,1/2

  师:能说说1/2中的2表示什么?

  生:表示*均分成两份。

  像二分之一这样的数就是分数。我们这节课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

  B、理解“每一份”

  师:你能在月饼上找到另一个二分之一吗?(板书1/2)

  师带领同学边比划边说:把一个月饼*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1/2。 (这个环节用演示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知二分之一产生的过程,通过读一读,说一说能够对二分之一的概念进行完整的表述。并明确一个单位1内有两个二分之一)

  2、 折一折,找出长方形的1/2。

  (学生活动,然后展示)

  师: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长方形的1/2呢?

  小结:折法不同没关系,只要折的是这个长方形的一半,每一份都是它的1/2。

  (这个环节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鼓励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验创造的快乐,同时,在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即: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只要是*均分成2份每份都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新的疑问引发新的思考,我让学生结合自己折的纸说一说。使学生明白不同单位1的二分之一也是不同的。

  3、如果有4个同学*均分这个月饼,每个同学又分得多少呢?你能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示吗?

  生:1/4,画图,折一折,语言描述。

  除了圆形可以折出四分之一,正方形能折出四分之一吗?

  学生活动,然后展示不同分法。

  师:你能看懂谁的图? (这个环节再次动手折出正方形的四分之一,然后让学生想一想有不同的画法吗?同桌互相交流不同的折法,是想让学生把对分数的理解从直观感知过度到形象思维上来,能以此类推,理解分数产生的意义。同时理解*均分的份数与分母之间的关系。)

  4、判断。 下面图形中的涂色部分,能用

  表示吗?为什么?

  ( ) ( ) ( ) ( )

  (这个环节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比较判断,理解只有*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三、深入理解、认识分数

  (1)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生: 1/4、1/8、1/3、1/6??(让学生上来写两个)

  我们这样说下去能把分数说完吗?

  (2)拿一张纸折一折,并用斜线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

  小组内交流。

  展示作品。

  汇报:你把这个图形*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

  生1:我把它分成8份,涂色部分是它的1/8。

  生2:把一个圆形*均分成4份,涂了其中一份,每份是它的1/4。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请写出来,并说说理由。

  (让学生先独立做,再2人小组交流,针对答案不能统一的题目进行大组交流,还是不能统一的,最后全班交流,这样分层交流,小组长先检查组员的掌握情况,然后大组长汇总,交流更深入,而且节约了时间,听、说的效率更高,真正做到了懂了的不讲,教师精讲。)

  (这道练习题紧紧围绕本课的重点,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调节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同时练习注重了层次性,开放性,发展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既体现了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又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既照顾了全体,也有效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五、总结延伸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这样做,是这对整堂课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对重点知识画龙点睛,有利于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有效提高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和整体思维能力。)

  六、板书设计:

  认识分数

  把一个月饼*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2。

  1

  —

  2

  读作:二分之一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好的板书能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为学生理解知识和对知识进行记忆提供直观的参考和有利的帮助。这节课我的板书设计条理清楚,简洁明了,重难点一目了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把一个月饼*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

  一、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在大背景下认识分数

  1、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向“潜在发展水*”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

  2、以往我们在初次教学分数时,总是以单个的物体的进行*均分,然后“半个”无法用整数表示的时候就引入了分数,优点是这样分数出现的实际需要性能够凸现,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印象深刻;缺点是这样以单个的物体入手,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受到局限,会导致到高段学习分数的意义的时候,对单位“1”难以理解和接受。其实“一半”和“半个”是有区别的,只有“半个”才用分数表示是不全面的。因此,我在分数引入的时候,请学生说身边一些事物的一半,发现日光灯是11个,一半一下子无法说出来。同时一个圆的一半是多少也无法说清。然后,引出“所有事物的一半我们只用一个数表示出来”。从而引入分数二分之一,这样对于分数的认识放在了一个宽广的.背景下来学习,学生体会到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一个1/2来表示。

  二、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尽管学生在正方形纸上这出了几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并且用分数表示出来,但是学生在比较分数大小的时候,还是受到整数认识的影响,认为1/32比1/8大,于是课件显示猪八戒分西瓜的过程,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

  三、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了。学生的好胜心理强,教师在学生认识了1/4。纸上折了1/4后,谁还能折出其它分子是1的分数,学生动手积极性很高,纷纷折出了其它分数。当问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就更愿意比了。起初,学生对分数的比较这一知识停留在比较表面、比较肤浅的水*上。他们用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来比较分数,教师也不做出判断,而是利用学生喜欢听的故事,将知识蕴于故事中,在听故事、看课件演示中,使学生主动得构建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当回过头来再比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都笑了。而教师也不必再多说什么,学生已经自己推翻了先前的认识。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从整体上认识分数,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是否要求拔得过高,在折分数操作时是否需要及时的比较等等。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实而有效的数学课。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篇(扩展5)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篇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小朋友们在第二册认识人民币一单元中已经见过了表示价格的一位小数,再加上小朋友们*时逛超市的购物经验,所以小朋友们对小数尤其是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小数的读法和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的教学上。

  课前对于如何教学表示长度的小数含义这一还节颇有困惑,其实这局部知识并无什么探究的价值,用分数表示是在第五册已经学过的知识,不是本课的重点,不需要小朋友们去研讨,那么是否就直截了当地用课件来协助讲解算了呢?我不知道要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专家说这就直接说好了,同学研讨不出来,而且也说明不了什么,要是一定去研讨,那也可能是一种形式了。

  听课老师给我的珍贵意见主要是:

  1、在课堂上如何的布置有效练习,课前要吃透教材。

  2、有老师提出来比方2。6元,我说2表示(2)元,6表示6角,如能完整的说出元角分就更好了。对于新教材来说,没有太多的教学经验,好多地方都没有作好,也许就像许老师说的,小学数学是一个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一定要把小学阶段的的"书看一下,这样你才干了解它大体上的内容,以后要好好充电啊!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2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孩子们在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这个单元中已经见过了表示价格的一位小数,再加上孩子们*时逛超市的购物经验,所以孩子们对小数尤其是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于是我本节课没有采用课本上的情境图,从商品的价格入手进行小数的教学任务。我感觉这样做对孩子来说教学难点坡度小,不会造成一头雾水的感觉。下面是我对《小数的初步认识》两节课的教学反思。

  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中我讲授了小数的认识和比较小数的大小两个知识点时,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其中有得也有失。在初步认识小数前,我估计到了有个别学生可能会在小数的读法上出现跟整数一样的读法这种错误。在课堂上果真有几个学生把小数点后面的数字读成几十几,比如:有的学生把18.46读成十八点四十六。针对这种情况,我让读错的学生多读几次,直到他读对为止。课后还叫成绩好的学生在黑板上写几个小数考考,以使他们达到学会的目的,这样一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比较小数的大小时,我用课件演示购物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去哪个商店买铅笔盒”这个问题应如何解决。引导学生说出用比较大小的方法来解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研究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出现了两种方法,其一是把小数变成以“角”为单位的.整数来比较;例如:比较4.90元和5.10元的大小,有的学生把4.90元变成4元9角0分,把5.10元变成5元1角0分,然后进行比较,因为4元小于5元,所以4.90元小于5.10元。其二是先比较整数部分,然后再比较小数部分。例如:比较2.55和2.62的大小,学生先比较整数部分,2与2相等,然后再比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5小于6,所以2.55小于2.62。再如比较4.56和3.83的大小时,先比较整数部分4大于3,所以4.56大于3.83。第二种方法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因此我让学生根据具体的情境多说,以达到学会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在巩固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且还采用了一生提出问题,请另一生帮助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在练习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基础上,引出比较几个小数的大小,让学生通过独立试算、讨论,从而掌握比较几个小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

  不足之处:

  1、语言不够严谨。

  2、有的地方老师讲得太多,还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3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孩子们在第二册认识人民币一单元中已经见过了表示价格的一位小数,再加上孩子们*时逛超市的购物经验,所以孩子们对小数尤其是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读写小数也相对简单,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表示价格的小数的意义的教学上。

  一、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认识小数,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充分利用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感悟小数的含义。使每一个知识点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本有一个教学设想,是在课的一开始就出示一些数,让孩子们去分类,再引到新课的教学上,后总感觉这样教的痕迹太明显。而且浪费时间。于是,在课的一开始就直接出示几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整数和分数以及今天要学习的小数,得出要研究的素材,这样一开始孩子们就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他们必须去搜索知识库中与本课知识有关的所有认知,为学习做好了必要的知识准备,同时能让他们很深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而没有把学生当作容器,没有把学生对于小数的已有认识当作学习新知的障碍,而是把这种累积的"经验作为进一步学习的资源。正如奥苏伯尔所言:“让新知之舟泊在旧知的锚桩上”。

  二、采用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

  小数的认识是学生认数领域上的一次飞跃。关于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方法、整数与自然数的描述性定义等数学事实和规定的学习,其实是属于知识领域中的所谓“陈述性知识”(另一类是“程序性知识”),无法也无必要进行探究式学习。于是我适时地采用了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讨论交流,再配以教师的适度讲解,符合知识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且我结合生活中的元角分的数字让学生来读写,使学生很容易地接受了知识。在此基础上,我就直接把本课时的重点也放在了从“元、角、分”中来得出分数,小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形象的一元硬币和十张一角的纸币。让学生说其中的一角是十张一角的几分之几,也就是一元的几分之几。让学生建立起了小数的模型。

  三、困惑

  课上完了,我一直在思考:本节课还有哪些不足之处?还用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教学流程方面还是比较简单、比较流畅的,但总感觉缺少点什么,感觉挖的深度还不够,特别是在分数与小数的关系这一块上,学生还没有思考出来我便迫不及待地把结果告诉他们,他们只是被动的接受而不是经过充分思考得出来的,所以对两者的关系没有达到真正的领会。我觉得我可以把分数引出小数时多强调一点转换的过程以及让学生建立起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也就是说10角的十分之一和0.1元的十分之一就是1角。接着,学生应该可以说出一位小数与分母是10的分数的关系: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零点几。并且,在出示分数时必须强调出示分数后的单位是什么!一定要让学生看清是哪个单位在分成几份。我在想,是不是在这里让学生比较一下1/10元和1/10角的不同点会更好一点。然后再来学习0.3元进行巩固,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接着在通过认识百分之几的数就可以用0.01来表示,最后深入进行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分别可以用什么小数来表示的探讨。在学习0.18元表示多少时,我可以让学生说一说0,1,8分别表示什么,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米,分米,厘米之间的转换时更轻松地接受小数哪位上是多少分米还是多少厘米或者多少米。当然整个过程就是需要加强学生的说的过程,学生通过说这两个知识的联系,学生对知识就有整体的认识并且转化为自己的认知。在以后的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并需要巧妙地设计一些问题进行引导,尽量把一些难点通过合理的方法进行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并获得新知,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另外,要时刻提醒自己教师在课堂上不是“主体”,而是“主导”。 诚然,随堂课也好,公开课也好,上课之后我们都会有一些收获,成功抑或失败。如果*时多积累一些这样的感悟,那么,对于提高自己驾御课堂教学的能力非常重要。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4

  本课时是对小数的初步认识,不需要作为一个抽象的“数”来研究,因此本节课我重点让学生借助“米尺”、“人民币”和几何直观图,在具体情境中丰富对小数的意义的认知。在教学设计中,力求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导入“快”而“趣”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有关小数的知识,老师以自我介绍的方式向学生提供了有关小数的信息,既能拉近师生关系,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唤醒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为下面进一步学习小数的意义做准备。这样的导入设计简单、快速、有趣,为探究核心内容留出宝贵时间,也让学生对新知产生好奇心,增强学习的“内驱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探究“慢”而“透”

  分数与小数实质上属于同一个意义,既“*均分”之下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式。在小数现实含义的建构过程中,分数是介于“*均分”与“小数”之间的媒介,要建立小数意义的表象,就要从“*均分”开始,把“*均分”的过程及结果用分数来表示,进而用小数来表示。

  但分数学好后已经有一段时间,学生有点遗忘,不利于新知学习。所以从分米和米中引出分数,再到小数的整个过程,我都花了比较长的时间。在这里,我放慢脚步,适时引导,重视具体情境下的表述,使学生真正理解一位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帮助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表达,如: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十分之一米,也就是0.1米。数学语言的梳理也可以使他们思路更清晰,对小数的含义理解更加“透”了。

  三、练习“精”而“活”

  在借助“米尺”理解以为小数的现实意义后,人民币中的小数,图形中的小数,数轴上的小数则是对小数现实意义的进一步丰富。

  练习设计上我注意一定的层次性,层次一:元和角中的小数是现实情境中的量,与米和分米中的小数相似,通过迁移类比再次强调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层次二:图形中的小数脱离了具体情境,借助几何直观图深化小数含义。层次三:数轴中的小数,初步感知数轴这一重要数学模型,体会数与数轴的关系。几个练习由形象到抽象,层层推进且富有变化,逐步完善对小数的认知。

  在这次的磨课过程中,我在一次次的试教、反思、修改中,有过困惑和痛苦,也有过顿悟和快乐,每一次的豁然开朗都是一次成长。当然,我的身上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课堂驾驭能力,应变能力不强,对学生的错误没有很好地引导过来,评价方式有待提高等等。今后的日子我还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5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这节课的重点是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具体含义和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让孩子们在熟悉喜欢的情境中认识小数,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理解小数,在积极热烈的交流中探究小数,在不甘落后的竞争中运用小数。整堂课上下来老师教得放松,学生学得轻松。

  成功之处:

  一、以“元”为切入点

  通过读教材、看教参,发现三下与四下关于“认识小数”最大的区别是三下的认识小数是建立在具体情境中,也就是认识“元、米”等为单位的小数,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抽象地讨论小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每天学的内容对他们而言未必都是全新的知识,有些会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做基础。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学生,也经常接触小数,在超市中就能看到。因此,导入部分就是从超市一角,商品的价格中引出小数,这些小数都是以“元”为单位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认识小数, 教材以米作单位的小数为例,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这类小数对学生来说是较抽象读写小数。

  二、以“米”作*台

  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以1分米=1/10米=0.1米为重点,在突破这个重难点后,学生能利用知识的迁移掌握( )分米=( )/( )米=( )米。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一位小数的认识,但是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分数也只是一个初步的认识,且很多孩子已经有些忘了,在教学中,先把1米*均分成了10份,让学生表示其中的一份。通过套理论得出用整数表示(1分米),用分数表示(1/10米),这里把重点放在1/10米的含义上,让学生复习了分数的含义,得出1分米=1/10米=0.1米,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理解小数。在学生模仿着写后又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几分米可以用一位小数零点几米表示。有了一位小数的学习经历,再来认识并理解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就相对比较轻松。最后让学生用小数表示自己的身高,多方面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只是由于时间关系这点没有实施,但是本意确实如此。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6

  《小数的初步认识》,初看觉得很简单,但细细地去思考,会引发很多的困惑,促使我深深地去思索,去实践,去反思,启发颇多感想,有柳暗花明后的飞跃,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反思。下面谈一点体会。

  1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小数的引入是因为在生活实际中经常会遇到“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米数,物品的价格不是整分数”这样的问题而产生。因此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小数的现实生活作用。于是我一开始结合帮助小红解决问题,去超市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富有亲切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他们被浓厚的生活气息所带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2实施有效迁移 建立小数的数感。

  数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养,初步建立小数的概念,建立小数的数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是本节课的重点,那么如何建立呢?要通过知识间的有效迁移去达成。这个迁移点首先就是分数的知识,分数的学习对小数的学习特点是小数意义的理解有直接、显著的影响。在例1中“1分米是几分之几米”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只要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回忆和思考,就不难解决,然后不妨直接告诉学生:“米还可以写成0.1米。”使小数和分数建立起直接的联系,让学生对小数的数感在分数这个*台上建立。

  3丰富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关于学习方式,应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特点,去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方式,教学反思《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中,例1的教学选用了尝试讲述法,把小数直接介绍给学生,让学生经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同时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观察、操作、交流、讨论,以直观到抽象,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同时还伴有同桌、小组内的生生互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去优势互补,充实认知。你来报厘米数或者分米数,然后由同桌说出它们的分数以及小数。也充分调动课堂的活跃气氛,使学生学的轻松,学得有趣。

  4合理设计习题,最大限度发挥习题的功能(我的困惑)

  课上完了,我一直在思考:本节课还有哪些不足之处?还用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教学流程方面还是比较简单、比较流畅的,但总感觉缺少点什么,感觉挖的深度还不够,特别是在分数与小数的关系这一块上,虽然在自学问题中提及了,但在课上并没有去解决它,因为教材在四年级还安排了一节《小数的意义和产生》,是把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在这一课中沟通呢?还是把这一知识点安排在以后再研究呢?对于这一目标的定位总是举棋不定,还值得深入思考。正因为如此,我发现学生在我第二节小数的初步认识练习课上就出现了困难。1元=10角。7角是()/元,还可以写成()元。1元是100分。7分是()/元,还可以写成()元。造成这原因除了前面提及的情况外,令一种是这一课时包括的新课内容很多:(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2)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会读、写小数。(3)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正因为如此,一节课没来得及让学生做一些基础练习加深学生的理解。

  本节课课本上的习题编排其实非常巧妙,一个习题一个要求,教学时应该尽量节省出时间善于利用,好好挖掘,发挥更大的价值。如对口令、猜谜语游戏,既活跃气氛,又更好地建立了小数的概念,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在读一读中进一步感受到小数与我们密切相关;判断各是什么数,试图让学生在辨析中更加清晰整数、分数、小数的内涵。从而练习中也应该引导学生细细体悟,实现有效迁移。如“想想做做”第3题,类似的图在分数的学习中也见过,只是当时的图更一般化,*均分成的份数不一定是10份,到这里,图被特殊化为一位小数也就是分母是10的分数的模型。“想想做做”第5题有同样的作用,只是这条数轴曾经是认识整数时常用的模型,而现在又拓展到了小数。深入地去挖掘,引导学生去理解,帮助学生建立关于小数的数感。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7

  《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是通过借助“米”为单位的小数作*台,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小数。对第一次接触小数的学生,相对来讲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和学习的负担。为了能缓解降低难度,我努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学生的认知水*、学习心理为基础,营造和谐课堂,活化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较好的完成了这一节的教学活动。课后又做如下反思: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小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创设较为丰富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感悟小数的含义,体会数学回归生活,让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满生活的气息。

  2、充分利用学生资源,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出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

  在理解生活中的小数的实际含义中,我直接抛出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的价格看经验,运用原有的长度单位的知识基础,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将学生感觉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从而自然流畅地帮助学生建立起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3、教学能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整节课我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小数王国等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8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虽然小朋友们是第一次学习小数,但是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却已经不止一次的接触过小数,所以说,学生对小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的表示形式,陌生的是它的含义。既然是初步认识,那么这个度该如何把握呢?本节课,我将教学的重难点落在:能认、读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理解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整节课,从“生活情境”起始,引领学生走进“数学里的生活课堂”。

  “真实是课堂的生命;朴实是执教者必备的作风;扎实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上真实、朴实、扎实的课一直是我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反思这节课,有几点值得肯定的地方:

  1、体现分类的思想。上课伊始,我从“数”入手,给出几个整数和小数,让学生把它们分为两类,跟预设的基本一样,学生把它们分为数中有点的和没有点的,还有人说是学过的和没有学过的。这一活动,让学生对数有一个整体感知,小数和整数不一样,渗透了分类思想。

  2、读小数细致、扎实,又不失趣味性。课前调查学会基本不会读小数,所以读小数的环节是这样设计的:学生试读、老师范读、总结读法、巩固读。在学生试着读小数时出现有这几种情况:五元九角八分;五点九十八;五点九八。结合课堂实际,我再范读,学生领读、跟读,通过多读,让学生自己总结小数的读法。在检测读时,通过开火车的形式学生兴趣很高,而且读的非常好。

  3、利用游戏,“真正”地认识小数。我认为,认识小数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因此,在课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抓硬币”的游戏,通过游戏,学生体验到小数也是“满十进一”的,这样将小数和整数联系起来,从而对小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课堂总是遗憾的艺术,会给人以收获,也会让人反思自己的不足。整堂课,尽管我在努力地给学生创造种种合作学习的机会,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时由于给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不够,导致有些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再者,还是扶得太多,放得不够。比如:在学了1角= 0。1元后,就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得出3分米、8分米的小数表示法,而不用再一步一步加以引导,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浪费了时间。我想,每上一节课它能留给你、教会你很多的东西。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不断努力去建构和谐氛围,创设合理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获得新知,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9

  《小数的初步认识》,初看觉得很简单,但细细地去思考,会引发很多的困惑,促使我深深地去思索,去实践,去反思,启发颇多感想,有柳暗花明后的飞跃,小数的初步认识 。下面谈一点体会。

  1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小数的引入是因为在生活实际中经常会遇到“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米数,物品的价格不是整分数”这样的问题而产生。因此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小数的现实生活作用。于是我一开始结合帮助小红解决问题,去超市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富有亲切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他们被浓厚的生活气息所带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2实施有效迁移 建立小数的数感。

  数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养,初步建立小数的概念,建立小数的数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是本节课的重点,那么如何建立呢?要通过知识间的有效迁移去达成。这个迁移点首先就是分数的知识,分数的学习对小数的学习特点是小数意义的理解有直接、显著的影响。在例1中“1分米是几分之几米”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只要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回忆和思考,就不难解决,然后不妨直接告诉学生:“米还可以写成0.1米。”使小数和分数建立起直接的联系,让学生对小数的数感在分数这个*台上建立。

  3丰富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关于学习方式,应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特点,去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方式。本节课中,例1的教学选用了尝试讲述法,把小数直接介绍给学生,让学生经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同时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观察、操作、交流、讨论,以直观到抽象,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同时还伴有同桌、小组内的生生互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去优势互补,充实认知。你来报厘米数或者分米数,然后由同桌说出它们的分数以及小数。也充分调动课堂的活跃气氛,使学生学的轻松,学得有趣。

  4合理设计习题,最大限度发挥习题的功能(我的困惑)

  课上完了,我一直在思考:本节课还有哪些不足之处?还用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教学流程方面还是比较简单、比较流畅的,但总感觉缺少点什么,感觉挖的深度还不够,特别是在分数与小数的关系这一块上,虽然在自学问题中提及了,但在课上并没有去解决它,因为教材在四年级还安排了一节《小数的意义和产生》,是把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在这一课中沟通呢?还是把这一知识点安排在以后再研究呢?对于这一目标的定位总是举棋不定,还值得深入思考。正因为如此,我发现学生在我第二节小数的初步认识练习课上就出现了困难。1元=10角。7角是()/元,还可以写成()元。1元是100分。7分是()/元,还可以写成()元。造成这原因除了前面提及的情况外,令一种是这一课时包括的新课内容很多:(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2)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会读、写小数。(3)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正因为如此,一节课没来得及让学生做一些基础练习加深学生的理解。

  本节课课本上的习题编排其实非常巧妙,一个习题一个要求,教学时应该尽量节省出时间善于利用,好好挖掘,发挥更大的价值。如对口令、猜谜语游戏,既活跃气氛,又更好地建立了小数的概念,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在读一读中进一步感受到小数与我们密切相关;判断各是什么数,试图让学生在辨析中更加清晰整数、分数、小数的内涵。从而练习中也应该引导学生细细体悟,实现有效迁移。如“想想做做”第3题,类似的图在分数的学习中也见过,只是当时的图更一般化,*均分成的份数不一定是10份,到这里,图被特殊化为一位小数也就是分母是10的分数的模型。“想想做做”第5题有同样的作用,只是这条数轴曾经是认识整数时常用的模型,而现在又拓展到了小数。深入地去挖掘,引导学生去理解,帮助学生建立关于小数的数感。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

  本单元教学,在备课时,自己总觉得不知道该把教材挖多深,老教材中的这节课有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的介绍及小数意义的介绍,而新教材中却把读法和写法给“模糊”教学了,难度降低了许多,只要求学生能口头会读,也没特别地指导写法,还要求小数的意义不能脱离现实背景(主要以价格和长度单位)抽象地去学小数,小数的初步认识。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差不多按照教学书中的过程来进行教学,也谈不上什么创意。

  课上好后感觉在教学小数的读法、找生活中的小数(课外资料)、小数在价格表示中的含义,这几个环节,学生学得还比较扎实。但在教学长度单位中的小数含义时,设计比较牵强,学生对分数与小数的关系理解也不够透彻,以至于在找一位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及后来的两位小数与分数的关系时,学生不能讲出。课后想想,是否可以这样设计:把元角分和长度融合在一起,在价格中就安排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教学,然后针对发现的规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长度单位中可以这样或者为什么应该这样?引起学生的思考,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其利用以前学过的分数知识帮助解释,到达认识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的目的。

  在设计时,还针对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安排了相对应的练习,如果这个练习做过后,我想对本节课难点的突出,肯定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可时间不够,没来得及做。现在回想一下,也想不起什么地方可省的,由于高度集中精神,以至于上课时自己讲了些什么现在也记得不多了,肯定又说了很多的废话(每次总是不由自主地),

  本节课让我觉得最成功的地方是我设计了两张表格,在孩子们自学好以后填表,把整分米、整厘米的数先写成分数,在写成小数。然后让孩子观察表格中的小数,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怎样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怎样的分数可写成两位小数,通过表格的对比,孩子们马上就能回答出来。我觉得应该让孩子知道十分之几的分数可写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的分数可写成两位小数。表格设计更利于让孩子们比较、体会。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篇(扩展6)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篇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

  能够徹到环节紧凑,思路清晰,从而形成一个较好的教学框架:首先是开门见山由“角”字带给你的想法到情景图中找、指角再到揭示课题,其次是放手让学生在猜、折、做、画等各种数学活动中认识角,再拓展延伸,最后是归纳交流。各环节过渡比较自然,而且自我感觉流畅。

  课堂教学中,我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注重丰富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对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实现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主动活泼、主动有效的进行学习。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2

  这节课我通过让孩子们找一找、画一画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丰富了对角的`认识。

  通过和路校长讨论后我发现有以下不足:

  1、认识角只把角单独画出来说了,没有把角放在封闭的图形中,导致孩子们单独的一个角会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放在封闭的图形中,就不能很快地找出角了。

  2、没有让同学们在封闭图形中,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中描角。让同学们认识角之后,在这些封闭图形中描一描、画一画。不但可以让同学们快速的找到角。还可以很快的找到角的顶点和边加深对角的认识。

  3、角在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学生认识直角并不难,但是画出一个标准的直角并不容易,还需要学生加强练习。

  学过之后应该让同学们知道长方形有四个直角,正方形有四个直角,并且会用手画出是哪四个直角,知道三角形有一个直角和两个锐角。

  教学是教与学相长的过程。教学之路满满。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还需要不断地向其他优秀教师学习积累经验,找到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3

  《角的初步认识》是二年级第三册的教学内容,主要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初步的认识角。这节课也曾听过一些公开课,有过各种各样的处理方法,但大体的也主要是认识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画角、比较角的大小这三块内容。那么怎样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让学生掌握这个内容,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呢?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也作了一定的思考:

  一、要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角的概念。

  学生对于角究竟有多少认识呢?在一年级的时候,学生曾经有过观察物体的学习体验,学生觉得在长方体、正方体上都有一些尖尖的角,可以说对于角的认识他们是比较模糊的,只是直觉中感觉角应该是尖尖的,另外学生也认识了一些*面图形,这些*面图形中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所以,我觉得角的认识首先应该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出发,并在这节课当中发展他的认知水*。由此,我在教学导入的环节,运用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儿童化的语言“认认老朋友”引导学生把已经学过的*面图形(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逐个地呈现出来,而后又从学生以及认识的三角形出发,把三角形的一条边去掉形成一个新的图形,这个图形就是角。让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来接受角的形象。这样的教学处理我觉得是比较容易让学生接受的,另外正确的角的出示也有利于学生对角的概念的形成。角虽然出现了,但并不代表学生就已经认识了。在这个基础上,我又设计了一个了解学生基础的环节“关于角,你听到过或者知道些什么?”,学生究竟有怎样的基础呢?这个基础对于后续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开展教学,也就是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只有切合学生实际的才是对学生有意义的。

  二、依存学生体验,发展学生认知。

  数学教学一向来都是以知识和技能为重要目标的,直至到了新的课程标准出台才有了“经历、体验”这样的词语。以往可能在文科的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的自我的体验,因为文科更需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来理解文章的意蕴,那么在理科中又为什么要提到这个字眼呢。我觉得无论是哪一门学科,哪一种教育,其心理机制是一样的,什么东西都必须是来自学生内心的,无论是知识的重点还是难点,无论是他们容易出错的地方,只有学生自己体会到了这个点的重要性,学生才能真正的重视起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问题。体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在画角这个环节中,我先让学生回顾自己刚才创造角的时候是怎样画的?因为有了刚才画角的过程,学生纷纷叙说自己的画角的步骤,这个步骤有比较成功的、简便的,也有比较繁杂的,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看法,比如说,先画一条边,再画一条边,然后再将两条边延长到相交点,这个方法就有很多同学认为过于复杂,都比较喜欢先画点再画边的方法。因为学生对于画角都有了切身的体验,所以能够认同比较好的画法,所以,我觉得建立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正确的认识是很有好处的。

  这节课,我觉得在比较角的大小的处理上还不够好,学生折角后比较角的大小,这个比的过程还太短,给学生提供的素材太过于开放,没有提供一些有利于学生观察、比较、探索的材料,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学效果还不够好,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4

  1、以一个相关的游戏或活动导入新课,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进取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虽然学生没有构成角的概念,可是能够初步辩认出现实生活中很多的"角,对角有一些朦胧的认识。本节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切实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

  3、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观察、比较和操作的方法自主学习。本节课,经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等活动,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本事。

  4、教学环节的次序不能颠倒,否则不能到达欲期效果。本节课,按照“摆角、拼角——演角——折角——观察感受角——画角——角名称”的顺序使学生对角的认识步步深化,效果较好。

  5、课堂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活而不乱”,教师要掌握好“度”,适时“放”、适时“收”,不能一味地“放”。

  6、一节课,至少要有一处创新,否则会听之无味。不足:总有一部分学生误将角画成三角形。如果在拼摆的活动中加一项:用四根小棒能够摆出什么图形?三根呢?(三角形)两根呢?(什么也不能摆)教师可指出:这样摆成的图形叫——角。这样,学生的印象可能更深一些,不至于出现这样的错误吧。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5

  回想《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资料,它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资料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角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资料之一。

  在导入时我先让学生根据自我的生活体验说说角是什么样貌的,然后在主题图中找出角,并抽象出角。再经过动手做角、折角、摸角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使抽象的角的认识简约化,简单化,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引进和供给给学生去理解去体验。我经过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引导他们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在很多的实践活动中经历知识构成过程,让学生把抽象的角的知识和生活中的角紧密得联系起来,不仅仅加深了对角的认识,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但这节课需要改善的地方还有很多。

  一、各环节在衔接上不流畅,资料编排上顺序紊乱。

  二、课堂灵活性不够,课堂应对本事有待提高。在学生对知识的把握不到位时,如果把“角的大小”这一资料先放下可能效果更好,“角的大小”这一资料较抽象,在学生对角的认识不到位的情景下讲解,让学生对角各方面的认识更混乱。

  三、课堂语言不够丰富,表述本事仍需改善。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6

  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画面的角及实物角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图形角,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加深对角的认识和初步了解角的基本特征。教学中我通过以下几个层次使学生形成关于角的正确表象:

  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

  在课的一开始,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并通过观察实物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抽象数学知识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学生依据对角的各部分的认识,自由选择材料做角,在互相交流中发现角有大有小,从而探究角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这样的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进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

  “角的初步认识”直观性、操作性比较强,我设计了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等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通过指一指、折一折、摸一摸,动手操作具体感知角的顶点和边,了解角的组成,然后通过动手做一个活动的角,从动态中认识角的形状及大小变化,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建立了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空间观念,真正体现“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这一基本理念。

  三、给学生创设自由度较大的学习空间与时间。

  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尤其是做角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思维空间,学生依据对角的各部分的认识,自由选择材料做角,在互相交流中发现角是有大小的,进而探究角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一层紧扣一层,层层都体现出教师的大胆放手、学生的自主参与。

  四、发挥想象,训练提高。

  这节课的练习是我精心设计和安排的,我让同学们在“蓝猫对话室”里和两位小朋友开开与心心一起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增加一道思考题,让学生比较数学课本表面上的角和课堂练习本上的角,这样的安排,一方面把练习放在学生感兴趣的一个情境中,为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的理解,教材上练习八的习题穿插在整堂课中,避免了集中练习给学生造成的疲劳感,特别是在课的末尾安排学生利用角来创作画,将趣味性、创造性、思维性融为一体,丰富了学生对角的认识,同时也使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得到极大的鼓舞,可谓一举多得。

  不足:

  第一:没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比如学生在判断两个边长不一样便角的大小一样的角时,决大多数学孩子都说这两个角是边长长的那个角大,这时我没有把两个角做成实物的形式从黑板上拿下来,重叠在一起比一比,如果这样学生就能更加直观的看出角的大小与它的边长无关。

  第二:我觉得在比较角的大小的时候也处理不好,学生折角后比较角的大小时,由于时间关系这个比的过程还太短,给学生提供的素材学生还不大会用,没有提供一些有利于学生观察、比较、探索的材料,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学效果还不够好,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7

  “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角在生活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二年级的孩子对角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尖尖的一点”这一个层面上,很难抽象出数学中角的形象。因此本节课的侧重点就放在帮助孩子建立起“角”的正确表象,初步感知角是有大小的。为此,我将整节课分为四个环节:一是通过指一指活动,初步感知角的形状;二是通过找一找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角”中抽象出“数学角”,认识角的形状和各部分名称;三是通过开放性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以及感悟角的大小和变化特点;四是角在生活中的应用,巩固角的知识。在整堂课中,我创设了直观、生动且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通过“操作——探究——交流”的研究方式,促进学生将丰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8

  (一)反思教学目标:

  1、在教学中我创设形象生动、愉悦和教学情境(摆小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

  2、从直观入手,透过多媒体演示找出主题图中的角,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见到的角。从事物中抽象出角,让学生观察讨论抽象出角的基本特征,完成知识的独立建构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透过学生折角和摸角,加深对角的特征的认识,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真正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同时获得用心的情感体验;透过辨认不同方向的角,让学生对角的认识更加全面

  4、观看电脑演示,全班学生用手势决定所给的图是不是角,掀起学生的学习热潮。

  5、用铅笔把图形中的角画出来,从而透过练习,强化学生对角特征的掌握。

  (二)反思教学重难点:

  一节课是否上得成功,主要是看能否到达教学目标,其次是看重难突出了吗?能在课堂教学中帮孩子解决难点吗?因为教学就是为了帮学生解惑。我这节课的难点是:1、透过比较操作体会角大小跟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2、用重叠法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但我在课堂上没有很好的帮孩子解决问题,末能突破第二个难点,因为我采取剪短角的边长和延长角的边长的长度,引导学生不够到位,效果不显著。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就应让学生透过用两或三个不同颜色表示长度不同边长的角,再用重叠法透过学生直观比较,就很容易观察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三)反思教学方法:

  这节课我的主要教学方法是让孩子自己去研究图形,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个方向是对的,但做为老师就应如何去放,什么时候收呢?这才是最重要的。就这节课来说,我在画角教学环节不够放,先用电脑演示画角,再让学生画角,虽然学生对于画角的步骤比较好,但这样的处理学生只会画出同一方向的角,从而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后我们今后对于这个教学环节能够放手让学生尝试画角,在展示他们的作业的时候就能够互相纠正画角的正确步骤了,这样让那些已犯错误的学生印象深刻。

  (四)反思整个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体现了一位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没有很好的“吃透”教材、分析好目标、重难点是不可能设计好一份教学设计的,而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就没有很好地分析学生的思维的发展,突破难点不够深入,所以在写教学设计前,还是要很好的理解教材,首先要做好单元教学设计及单元教学目标,然后备课时注意这节课前后知识的联系,并设计好本节课的目标、重点、难点,还要思考到自己的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9

  一、教材分析及学生分析:

  ⒈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38——39页的内容。

  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境引出角,并从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的角,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找角、指角、折角、做角、画角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实际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角的其它知识奠定了基础。

  ⒉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是二年级的学生,基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生活背景,他们知识面窄,个别学生主动性不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究的能力还比较欠缺,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因此本课应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以“数学活动”引领全课,从生活中认识角,从实物中抽象角,在操作中感知角,在体验中感悟角,在辨析中理解角,使学生在理解中应用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及学生已有经验,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⒈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⒉通过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⒊在探索角的知识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材处理:

  教材中先出示立体的主题图,然后出示例1,我认为书里的情境图比较复杂,而且又是立体图形,角的特征不是很明显,所以我先出示例1,让学生找角,然后再出示主题图,这是由原来的立体图形改为现在的*面图形,看起来简洁明了,避免了由于立体图形带来的一些干扰,使角的特征得以在情境图中突显出来,便于学生观察、感受、抽象角。

  在深入挖掘教材,理解编者意图的基础上,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感知角。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小棒等。

  四、教学流程: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倡导做数学的理念,所以本节课我让学生在“做”中学习、“做”中体验、“做”中探究。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首先我采用谈话法,这样的导入简洁,所以设计时我仍然采取这样的导入。

  (二)引导探究,构建新知。

  在这一环节里我安排了五个活动。

  活动一:联系实际,找角。

  首先出示39页例1,让学生找角,由于这些实物都是学生*时经常见到的,学生对角也有一些感性认识,所以很容易找到角,然后把三个物体隐藏,出现三个角,这时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这样设计的目的便于学生观察、感受、抽象角。

  接着出示38页主题图,让学生从图中发现角,学生边汇报,课件边闪动角,采用演示法使学生直观、清晰地看到生活中许多物体上有角,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活动二:初步感知,指角。

  我是先让学生摸三角板,看看有什么发现,然后引出角的特征,但我没想到学生摸三角板上的角,只是摸到角的顶点处,我没有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而是利用这一契机,引导学生自己纠正,我在黑板上点了一个点,问学生这是一个角吗?这时学生知道原来这是一个点,我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指指看,学生自然就指出了角的全部。接着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摸一摸三角板进一步感知角,然后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并揭示角的各部分名称。自然地从生活中的角过度到数学中的角,逐步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接着出示从例1三个实物中抽象出的三个角,让学生分别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然后出示练习八的第1题,通过让学生辨别真假角,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活动三:小组合作,折角。

  让学生独立折角并组内交流,然后把学生折的角展示在黑板上,学生在折角的过程中,通过眼、手等感观直接感知角的顶点和边的特征,但在折角过程中,学生出现了折成半圆的情况,这时我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等学生充分感悟了角的特征后再来判断,使学生真正的理解了角。同时,我让学生把折好的角按照折痕画出来,为画角做好铺垫。

  活动四:动手操作,做角。

  我为学生准备了细绳、小棒、硬纸条等,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做角并展示,师生、生生及时评价,在做角时有的小组还做出了活动角,并发现角有时会变大,我抓住这一契机,让全体学生都独立做出活动角并感受到角有大有小。这一环节我是成功的,凸显了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的魅力,也看到了孩子们多向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中不断地闪现。

  活动五:体验感悟,画角。

  我先示范画角,然后学生试着画角,但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再上课时,我先让学生用直尺独立试着画角,根据学情揭示画角的方法。

  (三)拓展应用,培养能力。

  在这一环节里我设计了三个练习题:第1题找一找生活中的角。第2题找书上的角。第3题练习八的第2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达到拓展应用,培养能力的目的。

  (四)归纳总结,课外延伸。

  课外延伸作业,让学生用角创作画。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丰富了对角的认识,更激发了学生大胆想象并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

  本节课的教学和我的预设基本符合,反思后也发现了不足之处:1、动手活动多,课堂纪律相对不是很好2、难点比较角大小,缺少学生自主探索,观察实践。只是跟着老师一步一步的模仿,中间也缺少了必要的比角方法的练习。没有花太多的时间让每一位孩子亲自比一比,说一说比角的方法。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

  在魏主任和同组老师的帮助下,我执教了《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自我感觉较以前的数学课堂提高了一大截。现自评一下。

  纵观整节课,感觉优点有三:

  一、能够做到环节紧凑,思路清晰,从而形成一个较好的教学框架:首先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其次是放手学生,探究新知;最后是归纳总结,拓展延伸。其中第二大环节又包括5个小环节,即找角、抽象出角的特征、画角、做角及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二、能够在导入新课中把问题的切入点抛给学生,如:你们最想知道角的哪些知识?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主动进入到学习的情境中去。而不是让老师牵着鼻子被动前行。

  三、在突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知识难点时,能够利用电脑多媒体的优势,巧妙突破。尤其是利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学生化难为简。

  但不足之处也有几点:

  一、只备教材,而对学生却备得不够。

  比如:在找角的特征时,老师意在引着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尖、线等,从而再转到数学中的语言:角、边等。但孩子的认知前提却不同,有的心中空白,一直说不到点上,只说成折、横,他们的回答让老师也无所适从。而有的学生则无所不知,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角的各部分名称。让老师又觉得心中不甘,意犹未尽。

  二、在教学过程中,语言不够简炼。尤其是对一些数学术语把握得不够。导致学生对角的认识不是很清晰,从而在数角时走了许多弯路。

  通过这次研讨课,我感觉自己受益匪浅,并由衷地庆幸自己能获得这次难得的机会,并时时提醒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进取,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篇(扩展7)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1

  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时借助教具和学具,通过实物演示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在把一些物体进行*均分时,可能正好分完,也可能会出现剩余。在此基础上,学会用除法算式表示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学好。

  教学过程中,我着重抓住两点:一是余数的确定。我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先动手摆,使他们在分东西的活动中先形成有“剩余”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分小棒的活动产生认知冲突,引发学习需求。把10根小棒,每人分2根、3根……6根,可以分给几个人?边操作边完成表格,然后仔细观察表格,把分的情况进行比较并分类。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均分东西的时候,可能刚好全部分完,可能剩下一些不够再继续分。由此强调余数是指,在*均分配时,分到不能再分时,剩余的数,为后续说明“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的知识点埋下伏笔。二是实际应用中,引导学生根据商和余数的不同含义,确定各自的单位名称。引导学生通过说有余数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含义,从而正确找到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突出交流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不同时的情况,让学生述说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不同原因,深化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由他们各自表示的含义决定。

  在教学中我还注意运用好教学评价这一手段,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相互学习中进一步辨清概念、理清思路、把握实质、优化算法。由于教学中所抓的两个重点正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和易错点,课后的作业反馈效果相对理想。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2

  认识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以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然很重要。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通过*均分的活动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后,再从*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并让学生经历这一抽象过程,从中体会并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它既是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也是以后解决除法实际问题的主要基础,因此我在讲授时注意以下几点:

  1、通过认真观察幻灯片和图画,要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均分的活动(实物操作或表象操作)——除法算式”这一抽象过程,从而体会除法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地分”或“*均分成几份”,都可以用除法计算,再介绍除号、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本课上完后,虽然学生能正确地列出算式,但有相当部分的学生不理解其含义。

  2、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并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我多次给学生积级的情感支持,让学生体验到掌握一种新方法的快乐。

  3、充分利用学生已学的知识,鼓励学生进行使用除法的活动和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强化练习。

  4、运用所学的有关除法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理解和巩固除法知识,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和兴趣味。

  5、要充分了解和照顾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有针对性地强化练习,以利以后的学习,为今后理一步学习有关除法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时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均分的活动(用圆片分一分)——除法算式”这一抽象过程,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和等分的活动,建立*均分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明确除法就是*均分活动的数学概括,体会到什么情况下用除法计算,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并让学生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伊始,通过创设生活中坐缆车的情境,以自主学习菜单来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并及时引导学生注意教材中提出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解决问题的需要引出*均分的活动,再把*均分的活动抽象为除法,建立数学模型,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的独立思考相结合,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发挥了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认识除法的意义。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白:共有的份数——总数,每份的个数——每份数,*均分成的份数——份数;以及总数、份数、每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如:求总数——乘法(几个几相加),求份数、每份数——除法(*均分的两种分法)。

  二年级的学生,喜欢动手是他们的天性。本节课,我们在“分一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注重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节课教师不仅教给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更注重了让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每一节课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必需长期进行的。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3

  结合教研员的点评,以及自己的体会,对于这一节课,我总结了以下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首先,在讲课过程中要学生操作,有直观入手,再到抽象数学。在课前应该尽可能的帮学生准备好一切需要用到的东西,让课堂变得简单,能准备的尽量准备。

  1、开展有效,在做中学,抽出数学,提前把准备工作做好。比如说,学生在实物展台上展示时,应该给学生提供出操作区域。10个竹笋分成两份,应该在展台上告诉学生摆在哪个位置。总之准备好教学外的所有东西。

  2、在让学生小组操作时,要有适当的指导,调控好课堂。

  3、对于操作后的交流过程,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比如说,一共分几个,要怎么分。要把( )个桃子分给( )只猴子,每只猴子能分到( )个桃子。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意识。

  第二,直观表象与数学语言的关系。帮学生搭架,培养他们数学思维,使其体会直观表象与数学语言的关系。

  第三,要搞清楚数学本身内涵。在讲课中,要注意考虑数学的问题,比如数学中除法和减法的关系,分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提示学生全分完,让学生体会除法是来源于减法。

  第四,控制课堂时间。一开始活动的时间稍长,应该把时间缩短,到*均分的时候要时间长。

  第五,*均分中的包含除,一定注意分的过程,时刻提醒学生“分完还剩多少?”为除法的意义做铺垫。

  通过这一次的准备课,让我知道自己离高水*教师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还要不停地努力。我也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不断完善的自己。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4

  我安排是由任意分引出*均分,由一般现象引出特殊现象。选两位同学分给他们苹果,其中一人给1个,另一人给3个。请下面的同学发表看法,有的学生说不公*,我追问:怎么才能做到公*?一位学生跑上去从3个苹果的学生手中拿出1个给另一位同学。这说明学生对*均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其知识基础已高出了教材设计。因此为我下一步由*均分这一特殊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入手,借助同样多,明确"*均分"的含义。再通过大量的判断练习来加深对*均分的认识。

  得出*均分的概念。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均分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均分"的含义在这个环节主要研究按份数*均分,这里提倡多种分法。这样的好处是更加接近日常分东西的实际情况,而且给孩子一定的自由选择的权利,尤其鼓励学生的直觉判断。目的是突出除法的本质属性:把一个数分成相等的若干份就是*均分,*均分可以用除法表示。在把握教材时抓住除法的本质属性,淡化其非本质属性。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5

  先谈一个纠结的事情:在备“除法竖式的认识”这个内容时,我首先请教了一些老师。他们的说法也不尽相同:有的认为,要先写被除数,再写除号,最后写除数;有的认为,他们说教学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先把那个符号写出来,然后在分别把被除数、除数和商写进去的。(这样有固定书写格式的作用),再写被除数和除数等等,为此,我查阅了一些书籍和音像资料。主要了解:写法到底是怎样的?怎么读?怎样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我查阅了一些知名网站制作的课件,发现这些课件在出示除法竖式时,形式不一样。于是我没有纠结这个事情。一会儿还得请大家多多提出宝贵意见。

  除法竖式与原来学的加、减、乘法竖式完全不同,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怎样让学生自然地记住除法竖式的顺序,并把余数写下来呢?是我课前不断思考的问题。上课时我曾经想创设了学生最喜欢的棒棒糖、金箍棒情景,都不太满意,于是我还是采用书上的分小棒情境,基本上是照本宣科。

  除法横式的道理我们懂了,除法竖式会写吗?学生有的预习了,会写;有的“自以为是”的认为除法竖式与加法、减法等的竖式相同。于是我先让孩子自己试着让学生自己编写除法竖式,发现全班写的乱。即使有的学生知道除法竖式和别的不一样,也没能完整的写出。这时我故意用一位学生写的错的展示说:“韩锐凝同学敢于利用学过的知识大胆尝试,很好!但是,很可惜,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我们学过的几种竖式写法都不一样,想学法吗?”此时学生充满了疑问,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愿望都被充分激起,也有了自主探索的要求。

  我出示了一个除法的竖式格式写得正确的,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除法竖式与横式的联系,以及这些数是怎么来的,这样我觉得要比单纯的“告诉”效果要好的多。

  通过这节课教学我反思了几大问题:

  第一、课堂纪律混乱,感觉不在自己掌控之中。特别是李治宽竟然老是转后面去。

  第二、混乱的原因还是因为只关注自己的教,很少关注学生的学,组织课堂能力欠缺,缺乏个人魅力,评价语单薄匮乏。导致自己上课很累,学生也感觉无趣。

  第三、几个细节:板书随意性太强,应该左右对调一下;练习少,教师说的太多;收上来的本子都忘记给学生发下去。

  第四、对比做的还不够:应该充分的对比横式和竖式,两个16,两个4,有余数和没有余数进行充分的对比。

  通过本次公开课,让我明白了一定要多谦虚多学习,向身边的优秀同事学习,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多分析教材,活用教材,对于学生不容易接受的难点要事先设计好更可行更有效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6

  数学课堂中,我们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时,结果固然很重要,但学生的思维过程也非常重要。在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励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让学生说出每道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对学生理解不正确的或不完整的地方,我是根据学生错误所在,通过设问,点拨学生引发讨论,引起学生深入的思考,让学生在不断的争辩中认识除法,学生表达不完整时,我应用反问,使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产生疑问,引起学生思考,进行比较,从而获得真知即用除法算式可以表示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进行*均分的过程和结果,也可以表示按指定分成若干份把一些物体*均分的过程和结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又培养了学生各种能力,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能得到有效发展,互动课堂学程导航理念才能得到发展。

  从操作中解决实际问题。今天的教学内容是《认识除法》,是在学生对是在学生对是在学生对*均分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运算,从中体会并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它既是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也是以后解决出发实际问题的基础。让学生了解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和“*均分成几份”都可以用除法计算。

  教学时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均分的活动(用圆片分一分)——除法算式”这一抽象过程,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和等分的活动,建立*均分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明确除法就是*均分活动的数学概括,体会到什么情况下用除法计算,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并让学生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伊始,通过创设生活中坐缆车的情境,以自主学习菜单来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并及时引导学生注意教材中提出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解决问题的需要引出*均分的活动,再把*均分的活动抽象为除法,建立数学模型,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的独立思考相结合,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发挥了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认识除法的意义。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白:共有的份数——总数,每份的个数——每份数,*均分成的份数——份数;以及总数、份数、每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如:求总数——乘法(几个几相加),求份数、每份数——除法(*均分的两种分法)。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用学具分一分或者画一画,理解除法的意义。同时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知道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明确该用什么方法。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7

  森林聚会是青岛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五单元《森林里的故事》第一个信息窗的内容,本节课学习第4849页的内容。它是除法学习的起始部分,是以分东西作为感性支柱的。所以本堂课的特点之一就是充分让学生动手分东西,感受分东西带来的快乐。

  一、分东西的快乐

  在学习第一个红点时,我出示了书中的那幅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思考:两只大熊猫分10个竹笋,应该分几份?怎样分?然后让学生动手分竹笋,有的分成4个和6个,因为大熊猫吃的"多,小熊猫吃的少,有的分成3个和7个,因为大熊猫照顾小熊猫,让小熊猫多吃点,还有的分给小熊猫10个竹笋,大熊猫没有,因为大熊猫要减肥在这种争先恐后的发言中,学生们感到很快乐,很好玩,最后通过每只大熊猫分5个竹笋,感悟到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均分。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得益彰,精彩纷呈。

  二、情境串的教学

  将数学问题像串冰糖葫芦一样围绕着森林聚会串成串。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一共安排了以下活动,有熊猫分竹笋、小猴分桃子、小兔分萝卜、松鼠分松果。另外,将情境串成串,更便于学生系统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加活跃,更容易理解数学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发起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三、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每次活动时,我都会设计几个像导火索一样的问题,如:请你仔细观察,动脑想一想,大熊猫会遇到什么问题?分成几份?你想怎样分?你发现了什么?

  又如:从这幅图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想怎样解决?通过一环一环的问题,使学生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从而确实感到数学很有意思,乐于产生更多的数学问题。

  四、乐于助人的思想

  本堂课从一开始就创设了帮助的伏笔,如请你的学具来帮忙代替竹笋,小猴子会遇到什么问题?你来帮帮他,小兔子和小松鼠着急了,说:我们饿了,赶快帮助我们分一分吧等等,最后我说小动物们在你们的帮助下吃得很开心,玩的很愉快,而且还学到了许多知识,你说对吗?学生们会感到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了学生,要乐于帮助别人,因为你会感到快乐,对学生进行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本堂课通过情境串的教学,小动物拟人化的语言,妙趣横生的故事,动手操作的乐趣,给学生们全新的感受,那就是原来数学课也很快乐,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乐园。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8

  这是除法学习的起始部分,是以分东西作为感性支柱的。所以本堂课的特点之一就是充分让学生动手分东西,体会什么是“*均分”,感受分东西带来的快乐。

  一、体会“*均分”

  在学习第一个红点时,我出示了书中的那幅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思考:两只大熊猫分10个竹笋,应该分几份?怎样分?然后让学生想想如何分竹笋。本来想学生会有多种不同的分法,如:分成4个和6个,分成3个和7个等,没有想到全班同学竟全都分成了每只大熊猫分5个竹笋,让我感到很被动。然后我又通过把10个竹笋公*地分给5个大熊猫,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到“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均分。”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均分的含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均分以后,在后面的这几个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操作交流,明白*均分的分法也是多样的。同时,运用小组合作等学习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又是对学生运用知识的提高与升华。

  二、情境串的教学

  将数学问题像串冰糖葫芦一样围绕着“森林聚会”串成串。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一共安排了以下活动,有熊猫分竹笋、小猴分桃子、小兔分萝卜、松鼠分松果。这些活动全都是在“森林聚会”上发生的,给学生一种整体感和亲切感,另外,将情境串成串,更便于学生系统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加活跃,更容易理解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发起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三、乐于助人的思想

  本堂课从一开始就创设了帮助的伏笔,如请你的小棒来帮忙代替竹笋,小猴子会遇到什么问题?你来帮帮他,小兔子和小松鼠着急了,说:“我们饿了,赶快帮助我们分一分吧”等等,学生们会感到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了学生,要乐于帮助别人,因为你会感到快乐,对学生进行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四、练习设计:

  我分了两次进行自主练习。第一次是在学生帮助熊猫和小猴解决问题后,学生对“*均分”的含义有了初步的体会的时候进行的,主要是通过判断哪是*均分,来加深学生对*均分的理解。第二次是在帮助小白兔、小松鼠解决问题后进行的,难度加深,使学生较容易接受。这个练习是让每名同学动手*均画石榴,这样做的目的是既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9

  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教学的内容是比较简便,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也为了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我安排了板演这个环节。我让三位同学上来板演(先用12个圆片摆一摆,再写出算式。每堆6个,分成了()堆)。希望能从中发现错误,并通过讲评来提高全班学生的理解能力及计算能力。

  果然不出所料,一名同学就出现了如下的错误:

  每堆6个,分成了(2)堆。

  12÷2=6(堆)

  我想:这下我可以对症下药,按照教案中的预设进行讲评了。

  就在最后一名学生板演完毕的时候,早已回到座位上的王雅婷举手了:“老师,我可以上来修改吗?”

  显然,她已经发现了错误。

  怎么办?我犹豫了一下说道:“你能认真检查发现自己的错误,这很好!但现在已经晚了,我们能把交上去的试卷拿回来中做吗?希望你下次要在离开之前就要认真检查了。”

  在接下去的讲评中,为了不挫伤王雅婷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我就让她自己来说说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可是,她结结巴巴地说了半天,还是说不清楚。最后,我只得叫另一位同学来说。然后我又从条件跟问题着手,跟学生再说一次应该怎样列式。这样虽然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是我觉得,学生对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更加清晰了。

  课后,我认真思考这个简短的教学步骤。我觉得我仍是犯了一个错误,王雅婷同学是否是掌握了,还是一个未知数,应该让另一位同学说完之后,让她再说一说,这样子她的数量才会更加的清楚,同时也应该让其他中下生也说一说,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所学的内容。可能会比预定的时间长一些,但是我觉得从学生的认识程度来说还是应该这样子处理的。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10

  “除法的初步认识——*均分”是表内除法(一)中的基础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今后利用*均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关键。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均分的表象,进而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学生首次接触“除法”这个概念,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个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由“*均分”这个概念的含义引入“除法”这个概念,就成了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难点。

  本节课分为“激趣—活动—练习探索”这几个环节,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让“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得以实现。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吸收知识,而是通过故事的引导,通过观察(小猴、小猫的不同分法),操作(学生自己动手分桃子、小棒等),讨论(小猴、小猫的不同分法,每几个分一份的方法),探索(14颗葡萄怎样分)等几步数学活动,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本节课有这样两个特点:

  1、以故事贯穿始末,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

  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他们对于童话、故事很感兴趣,为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主动地获取新知识,所以设计这节课开头以 “狗熊分面包吃结果被狐狸骗了”这样一个令学生感兴趣的故事,让学生知道为什么狗熊被骗了,是因为狐狸一开始就分得不公*,这样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这个故事串联整节课,不停引导学生,激发学生,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知识、练能力。

  2、联系生活实际,设计教学活动,激励引导参与:

  在*时的生活中,总能碰到孩子们分东西,觉得不公*的时候,那如何分才能公*?相信有生活经验的学生会懂得“每人要一样多”,但大多数同学会留下疑问“怎样分才公*?”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分辨小猴、小猫是否分得公*以及帮助狗熊分小棒、分桃子、分葡萄等这些活动,使学生既有亲切感,又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种乐于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另外,一系列丰富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既获得了新知识,又使得学习数学的能力有所发展、提高。

  本节课突出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教学中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动手摆一摆,看一看,数一数等实际操作手段,进行知识间的转化。另外在课堂组织形式上,注意了由教师单一的讲授变为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以及小组合作交流等多项学习方式。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11

  成功之处:

  教学中,我采用了先学后研的方式,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的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做一做等方法,给学生一个放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活动中,同学与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补,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融会贯通,让学生在对除法意义的理解上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上升,同时学生还初步学到了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学习方法。

  (1)通过看图说图意,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新授教学中通过观察主题图,让同学们自己发现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样学生的注意力能更集中于课堂来思考问题。特别是在新授练习中,学生对本节课学习掌握程度也间接取决于你对图中信息的获取,理解除法的含义。

  (2)在动手中去感悟、在理解基础上去操作。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景、学生的动手操作来辅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不足之处:

  本节课从学生的发言来看,部分学生存在对除法第二层含义的表达上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还没能真正理解其中除法的含义,只知道这里是*均分,只要是*均分就都是用除法,至于为什么,还不能说出充足的理由。以至于在后面的练习中,学生的算式都是正确的,但是你要他说出其中的含义或者为什么这样做的时候,还不能说出其所以然。反思在“每4个为一盘,有多少盘?”的知识性讲解中不够透彻,细节上教师缺乏一定的引领,如果这个环节中更多的放手让学生去说,去讨论交流,可能比我过多的讲解掌握得更透彻。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12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本节课是除法概念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因此,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建议中提到:让学生摆学具、互相交流分的方法,看课件演示分的过程等活动,充分感知“*均分”,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均分”的印象,这样学生才会对*均分有较深的感知,然后抓住最佳教学时机,从生活中分实物的问题中及时抽象出除法,真正把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落到实处。

  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我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为此安排了几个层次教学:

  (1)、由同样多引出*均分。这一层次安排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2份,每份要同样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均分”。

  (2)、用“*均分”指导操作,让学生把6个苹果*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

  (3)、把“*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解决了“*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6个苹果*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

  (4)、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

  整堂课完成得很顺利,学生都对实践操作很感兴趣,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均分”的理解,也对今后的除法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13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紧紧抓住了低年级小学生好奇这一心理特征,将教学图示利用课件展示给了学生,突出了把*均分的概念教学置入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的编写意图。在实践训练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实物图形来引导学生想象,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意从生活实际出发,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和氛围,充分运用示范演示、学生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教学时在知识点上,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均分的过程,形象直观地理解除法含义,通过让学生分东西,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实现三为目标,立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有部分学生对除法的含义理解不到位,没有让学生说出每一个数在算式中所表示的含义?

  2、练习题的设计较单一,应设计多样化的练习,练习题应有梯度。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14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建议中提到:让学生摆学具、看课件演示分的过程等活动,充分感知“*均分”与除法的关系,真正把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落到实处。

  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喜欢动手是他们的天性。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体验、理解数学的知识。因此,我在教学中把学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摆一摆、分一分。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让学生任意分6个桃子,从不一样多的分法和每份同样多的展示,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均分,理解除法的意义。学生的认知建立在表象的基础上,也就突破了除法这个抽象概念的难点。突出了除法的本质属性:把一个数分成相等的若干份就是*均分,*均分可以用除法表示。在把握教材时抓住除法的本质属性,淡化其非本质属性。

  课后,带给我的反思是很多的,其中最主要的两点:

  1、请相信学生能行!

  过去,我们总怕孩子听不懂、记不住。课上教师说得多、重复的地方多,给学生说的机会并不多。我们都知道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积累,他们有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也想表达、诉说。他们很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跟老师交流。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孩子们只有在经历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同时在建构知识的同时,他们也学会了与同伴的交流与合作。

  2、尊重学生的选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改实验中,尊重学生的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节课,如果按照先教后学的教法,学生学习的劲头就会打消一半。而还学生的主动权以学生,让他充分享受自主学习的快乐,学生那颗创新的幼苗没有受到伤害,并且相信能长成参天大树!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本节包括“*均分”和“除法”两部分内容。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均分的表象,进而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让学生掌握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而例4除法的含义,是学生学习除法的一个难点,本节课的教学“把一个数*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关键是使学生理解“*均分”的含义,即每份分的结果同样多。

  我从让学生小组合作分苹果开始,通过分东西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均分”的含义。接着以故事的形式引入帮小熊猫*均分竹笋的具体情境,课上通过请学生演示帮小熊分竹笋的过程从而引出除法,使学生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再让让学生认识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整节课以*均分物的事例设计“除法”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除法。

  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意从生活实际出发,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和氛围,充分运用示范演示、学生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教学时在知识点上,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均分的过程,形象直观地理解除法含义,通过让学生分东西,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实现三为目标,立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有部分学生对除法的含义解释部太到位,没有让学生说出每一个数在算式中所表示的含义?

  2、练习题的设计较单一,应设计多样化的练习,练习题应有梯度。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15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建议中提到:让学生摆学具、看演示分的过程等活动,充分感知“*均分”与除法的关系,真正把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落到实处。

  这部分内容的的教学任务很重,和乘法、*均分都有一定的关联。因此,我在教学中把学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本节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生的自学来激活学生的内驱力。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为此安排了几个层次教学:(1)由同样多引出*均分。这一层次安排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个桃子*均放在4个盘子中,每盘放2个。通过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均分”。(2)用“*均分”指导操作,让学生把6个苹果*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3)把“*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解决了“*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6个苹果*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4)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

  课后,带给我的反思是很多的,其中最主要是: 请相信学生能行!

推荐访问:除法 反思 教学 《除法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篇】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0字

猜你喜欢